《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流民的出现,京兆上下都开始了赈灾事宜,除了长泰帝下令河内道各粮仓开仓赈灾不论,连民间也开始了不少义济。
  “我看这次是个赚人望的好机会。”五皇子府内,许三思这样说道。在慈宁宫刺杀一事之后,五皇子府沉寂了不少,这两个月一直在查探那股神秘势力的事情,上官长治没来得及在朝堂上谋划什么。这赈灾一事,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好不容易才等到这样一个机会,上官长治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不管是什么样艰难的形势,只要能够对我有帮助,我都要欢喜感激啊,这就是他真实的心声,他一定要趁着这次天灾的机会,在长泰帝前好好表现。
  “可以先让宫中李贵嫔首先发起节约捐赠救灾的举动,这是一个为百姓谋福的功绩,待皇上首肯,五殿下再名义上捐出大半五皇子府之财,此举必定赢得朝臣和百姓的赞誉。”许三思继续说道,过程他都想好的了,连五皇子府在这次赈灾中要捐出多少银两,他都有了详细的考虑。
  上官长治考虑得更多,马上就到中元节了,这也是个极好的时机!中元节每年规模浩大,耗费的钱财也不计其数,只要母妃进言削减这笔开支,父皇必定会高兴的。父皇**的格局,也要变一变了,慕妃独宠的时间已经够长的了,也是时候要从她那里分些恩宠出来了。
  七月十二,春熙宫李贵嫔向长泰帝进言:节约用度,减少中元节规模,将节省钱银用于赈灾!同时,春熙宫诸人不着华衣不用彩器,许诺一年不裁新衣不置新饰,将节省下来的银两用于赈灾,春熙宫还带头捐出了银两五百两。
  此言一出,长泰帝极为赞赏,下令表彰李贵嫔“淑仁有加,为**之表。”还下令**妃嫔向李贵嫔学习,学习李贵嫔对百姓的体恤和慈爱之心,当晚就翻了李贵嫔的牌子,还令殿中省送了不少赏赐去春熙宫。
  皇上的心思就是**的风向指示。这样一来,不用长泰帝再有别的表示,**妃嫔纷纷表示她们也不裁剪新衣服不添置新首饰了,也都捐出了自己的俸禄,多少不等,用于赈灾,**中也兴起了节约穿布衣的风气。
  “气死我了,白白害我浪费了二千两!”延禧宫内,德妃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心疼不已。虽然二千两不是很多,却也要用得有价值才是,先前在坤宁宫中,她被李贵嫔轻轻柔柔但又夹枪带棒的话语挤兑得头脑发热,认为自己娘家比李贵嫔有财有势得多了,就许下了捐赠两千两的承诺。
  现在一回到延禧宫,她就反应过来了。李贵嫔这分明是要她出血啊,更重要的是,出血也得不好什么好处!这首倡之功,已经被李贵嫔得了去,她捐再多的银两,也只能更在她后后面,这风头都被她抢尽了。
  “平日里见德妃是个清淡机灵的,原来她也是这样的心急啊。”朝暾宫内,慕妃露出了绝美的笑意。为长泰帝挡剑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她的身体已经基本完全恢复了,也就恢复了想皇后请安的日常事情,李贵嫔挤兑德妃一事,她也旁观得很清楚。
  “这李贵嫔,敢和德妃作对,胆子不小啊。”慕妃感叹道,看来这李贵嫔很不简单啊。之前慈宁宫争着救驾一事,使得慕妃对李贵嫔很忌惮,差一点,这个功劳就是李贵嫔的了!好在在她伤好之后,长泰帝没有忘了她,更是时常宿在朝暾宫。看来经此一言,李贵嫔也能尽出风头了,也能分薄了她的恩宠。不过这是慕妃乐见其成的事情,现在正是风头火势之时,她不想那么惹人嫉恨。慕妃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小日子已经过了好几天了,说不定会有好消息了!捐出五百两赈灾她也很高兴,就当是祈福吧,希望一切如她所愿。
  “把中元节的相关用度删减了吧,本宫也没心思筹办了,前朝在为赈灾忙碌,也没人会在意中元祭。初儿近来身体怎样?”坤宁宫内,蒋皇后这样吩咐身边的大长秋。想起了自己一直病弱的儿子,她高兴不起来。这些年,蒋皇后对**妃嫔的争斗很少在意了,她的儿子身体那样,她自己的年纪也一天天大了,还有什么好争斗的呢?因为长期为太子的身体揪心,蒋皇后的面容显得有些败坏,脸上的皱纹也要比同年纪的妃嫔要多。不过,她早就不在乎了,她早就绝了争宠之心,就让她们争斗去吧,她只求她儿子快点好起来。
  同时,在前朝,上官长治也上书长泰帝,表示要捐出五皇子府一半家财用于赈灾!还提出要积极鼓励民间义赈,建议朝廷可以都赈灾得力的商家授予嘉奖,准许他们拥有皇商专供或者皇家御用的特号,还建议长泰帝亲自御书这样的特赐,以昭示他们的赈灾之功。
  这样的上书,让长泰帝连声叫好,答应了他这个建议。朝廷大臣纷纷对五皇子表示了赞扬之意,认为他公义为上,竟然为了赈灾捐出五皇子府的一半家财!这是怎样宽广的胸襟,又是怎样慈爱的胸怀,对自己的无私,对百姓的体恤,尤其是身是天潢贵胄,这样的举动更是难得。甚至有不少朝臣心中暗中估量:五皇子这样的举动,倒有明君之质啊,看来要对他重新评估才行了。
  

第五十八章 赈灾之策
更新时间2014…1…30 22:12:08  字数:2177

 京兆商家听到赈灾得力将会有赏赐的消息,心情都沸腾!皇家专供或者皇家御用,这样的招牌是一个怎样的诱惑,那就是相当于勋贵之家的铁劵丹书啊!有了天子的手书,其中蕴含着多么巨大的商机,对生意会有多大的好处,会获得多少的利益,这都是看得见的!更重要的是,京兆护卫或者官府,会看在天子御书的份上,对这些商家多几分优待,不敢轻易查抄和盘问他们的商铺,这是一种绝佳的保护!京兆商家是纷纷出动,就是为了得到皇上的御书,好挂在商铺的门额上。
  因为有上官长治的建议和长泰帝的首肯,开府出宫的二皇子也表示愿意捐出二皇子府的一半家财用于赈灾;三皇子虽然远在北疆,可是三皇子府的长史也附议了上官长治。几个皇子都表现了他们对百姓的关爱体恤,长泰帝自然非常满意,认为虽然天道不仁有此大灾祸,却也是人间有情有诸皇子的大爱。想及皇子府不容易,不在钱财数目多少,有这样的心意就足够了,就特令诸皇子不用捐献出一半家财,每府捐钱三千两就可以。剩下的,发动朝廷官员、京兆百姓来资助,上下一心,使河内道灾情损失降至最低,共同度过这次天灾。
  皇子们自然都说皇恩浩荡,尤其是上官长治更是得意。钱财不用支出多少,但是仁爱体恤这个令名他是积下的了,这样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再看看朝臣们有不少都对他露出赞扬的目光,他就更感觉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上官承佑心中自然是愤恨无比,**的风头被李贵嫔抢了去,他母妃正在生闷气呢,没想到前朝的风头也被老三抢了去,这下轮到他心中暗自生痛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次赈灾是个扬名的大好机会呢,失策失策啊。
  短短两日,户部就收到了由商家捐赠的白银五十万两,再加上三个皇子府捐赠的六千两,朝廷大臣、**妃嫔、京兆百姓共捐赠的十五万两。在中元节前,户部就已筹得七十万有余的银两,其中还不包括商家和百姓捐赠的棉被衣服、粮食帐盖等物品。总之,可以暂时缓解河内道目前的困局了。
  京兆有不少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其中最放松的就是户部官员了,户部尚书郑濮存不由得对五皇子上官长治心生感。多亏了二皇子的主意,户部才能那么快地筹到那么多的银两和物资啊。因灾情紧急,户部动作也很快,没多久,这些银两和物资就已经通过陆路被运送到了河内道阳谷、台前等地方。
  伴随着这些物资一起到达河内道的,还有李贵嫔和上官长治仁爱的名声。不用说,这肯定有五皇子府在其中运作的痕迹。沈宁近日只忧心沈华善将前往河内道治水一事,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扬名纷争倒不怎么在意了。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上官长治这个建议,确确实实为百姓带来了福祉。在这一点上,沈宁也不得不敬佩上官长治。看来他的确是有眼光的人啊,五皇子府的能人也众多,只要一分心,他就上位了,果然是如此啊。
  静静感受着这京兆的暗流涌动,她再一次告诫自己不可对他轻视。
  虽然暂时缓解了河内道的灾情,救助物资也已发往河内道了,但是流民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陆续增多了。可见救助物资不是长久之计,长泰帝又下令征召安抚流民的良策。
  因沈华善就任工部尚书之故,因沈俞氏悲悯之故沈家对赈灾一事尤为看重,捐赠的银两和物资也极多。龙井斋和还来醉两处产业,都以沈则远的名义捐赠了一万两,数量不多。沈家另外将五万两暗中送至胡氏安和堂,以安和堂的名义捐赠出去,连同安和堂本身捐赠的五万两,所以在本次赈灾活动中,胡氏安和堂共捐出了十万两,和京兆另外两个商家珍宝斋和千秋钱庄,成为京兆三家获得长泰帝的御书的商家之一。
  沈家还联同工部侍郎袁家、户部侍郎江家在祥和大街的西侧设置了粥棚,以供流民食用,沈则远和颜商亲自督促此事。粥棚所用的米也不是糙米,而是实在的白米,而且那米粥稠厚,流民蜂拥而至,就连京兆的乞丐,都闻风而动了。京兆府为此出动了不少护卫来维持粥棚的秩序。这三家的义举也赢得了京兆百姓的一致赞扬,朝堂官员对沈华善、沈则敬等人也另眼相看,只沈华善、沈则敬忧心台前河道之事,脸上没有多少笑容。
  沈则敬书房内,沈宁也随伺,继续翻看那治水的书籍,沈则敬也知道这个女儿近来都在忙碌此事,心中感叹这个女儿懂事之余也将长泰帝征召安置流民良策的事情告诉了她。
  其实长泰年以来,天灾不少,已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救灾和赈灾模式了。审户、核灾、开仓义济等程序都已经完备,赈灾的措施也多种多样,比如蠲免,即为遇灾时免除钱粮赋税,这是长泰一朝最重要的赈灾措施,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关键是执行的力度,有多少官吏是真心执行这些程序的,又有多少官吏是想趁着天灾发灾难财的,这都说不准。吏治的败坏,使得这些政策根本无法有效执行,更甚至,灾祸越重,官吏越贪,民众越苦!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流民才会越来越多,长泰帝征兆安抚流民良策是危局之下的必然选择了。
  沈则敬是知道这些的,早在沈华善叮嘱黄易要看实常平仓和注重审户之时他也感觉到了这些救灾赈灾的措施难以施行。“是民非困于灾,直困于贪吏之苛敛啊。”他在书房踱步,有感而发。
  “我时听母亲说,管家关键是有道。要是家中下人谁家有了困难,就会多派他去与别府送礼送贴,以便让其多得些赏钱,父亲,现在朝廷有灾难,是否也可以这样做呢?”关于赈灾之策,沈宁也没具体的办法,只能这样探索着问沈则敬。男人对于内宅事宜都不太关注,其实内宅即朝堂,说不定沈则敬听了能相处办法来。
  沈则敬听了沈宁的话,久久不语,寻思着其中的可能性,却一时不得法。沈宁也再无别的言语,直到她回了青竹居,沈则敬的书房也都一直有灯亮。
  

第五十九章 治水良人
更新时间2014…1…31 22:12:08  字数:2114

 第二日,沈则敬在上早朝之前,专门找沈华善商量了几句,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对策说给了沈华善听。听了沈则敬的话语,沈华善点点头,道:“可行,大善!你去做吧。”
  早朝之上,吏部考功司沈则敬出列陈疏,提出赈灾三策:以工代赈、移粟就民、移民就粟!伴随着赈灾三策,他还提出了有效执行救灾措施的办法:微访察灾事,最后更提出了严惩赈灾不力的标准:浮筷落人头!
  沈则敬的话一出,朝堂一片寂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会提出这样的对策——对于三省六部的主官来说他自然是年轻人!这个对策,怎么说呢?太……太狠厉了,却是太需要了,也就是,这对策,太好了!尚书右仆射叶正纯满意地笑了,他这个最喜欢的学生这一年来的表现实在让他惊讶,似乎开了窍一样,所思所做,已经渐渐臻善,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于是叶正纯出列附议,认为沈则敬的对策相当完善和完备,对于江南、河内两道的水患来说,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不少臣工也纷纷赞同,实是沈则敬提出的这些对策和措施,他们都想不出啊。
  “浮筷落人头?”坐在高高的銮椅之上,长泰帝品尝着沈则敬的话,面露喜色。在这样的大灾祸面前,确实需要这样雷霆万钧的魄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