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枕香江-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片。
    林宥伦见周彗敏这么坚持,也没再多问,吩咐影院经理就放这部电影。
    影院经理一离开,偌大的放映厅里就剩下周彗敏和林宥伦两人。
    周彗敏穿着短袖烟灰色绸质衬衫,碎花长裙,膝盖并拢微曲而坐,两腿修直,绷紧的长裙勾勒出她迷人的腿部线条。
    放映厅里灯一关,林宥伦就情不自禁的揽腰搂住周彗敏。隔着薄薄的裙子,感触着她丰盈弹实的触感与温热。周彗敏将脑袋轻轻靠在林宥伦肩上,丰腴的脸颊紧贴着林宥伦的脖子。她的眼睫毛又长又密。几乎遮着散着明亮瞳光的眼眸。
    林宥伦握着周彗敏滑嫩的小手,两人都在享受着这一刻静谧的温馨,没有开口说话。
    直到音响声响起,银幕上出现制片公司的LOGO,两人的注意力才被即将放映的电影所吸引。
    省港旗兵续集——看到银幕上出现的大字,林宥伦下意识地愣了愣,他都没想到周彗敏选的居然是这部片子。
    影片一开场就是各种暴力犯罪的场面,林宥伦担心周彗敏会看不习惯,就用聊天的办法来分散她的注意力。事实上周彗敏的承受能力也没有林宥伦想的那么不堪,在看完了几个暴力镜头之后,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类的影片的风格,甚至还和林宥伦讨论起了影片的剧情。
    银幕上两位警官在讨论“大圈帮”犯罪的事情,周彗敏听不太明白,就问林宥伦什么是大圈帮。
    “大圈是泛指从大陆到香港从事黑。社会犯罪活动的人和群体,大圈帮也不是特指某一个帮派,而是一个整体的代名词,这个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区别本地帮派和外来帮派。”林宥伦向周彗敏解释道。
    七、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从内地偷渡到香港,他们过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又很难融入到香港的主流社会当中,在这种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很多曾经做过红。卫兵、多少受过军事教化的偷渡者开始抱团,一开始是为了自保,后来慢慢就朝着黑。社会团伙的姓质发展。
    香港有很多电影的都以此为素材,早期最出名的就是牟燉芾的《捞过界》和《打蛇》,而在商业票房上比较成功的则首推麦单雄的《省港旗兵》。
    这部续集延续了上一部的主题内容,不过主演都已经换人,为了打击大圈帮犯罪行为,香港警方决定让三个即将面临被遣返大陆的偷渡者做卧底,让他们打入大圈帮内部,掌握对方的犯罪证据。
    那三个被警方选中当卧底的偷渡者出场时,其中一个光头大汉立刻引起了林宥伦的注意。
    林宥伦偏过头,在周彗敏耳边轻声说:“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出去打个电话,很快就回来。”
    周彗敏很懂事地点点头,林宥伦在她脸上捏了一把,起身而去。
    林宥伦也没有走远,就站在放映厅门口,用大哥大拨通了麦单雄的号码。
    麦单雄接起电话时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听是林宥伦的声音,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林先生,好久没联系了,是啊,我刚才都还在想,是不是该给林先生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然后林先生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林宥伦没工夫和麦单雄客套,直接就说:“我要和你打听一个人。”
    “林先生请讲。”
    “我刚在看你监制的《省港旗兵2》,那部片子里的有一个演员我很感兴趣。”
    林宥伦虽然认识那位演员,但却不好直接和麦单雄说对方的名字,以免引来怀疑。在电话里,他只是把对方演的角色描述了一下,好在这个演员特点很突出,林宥伦才说了“高个子、光头”,麦单雄马上就知道他指的是谁了。
    “林先生说的是徐劲江啊,他是从内地到香港来发展的一个画家,我是一次在画展上和他认识的,在这之前他过得并不如意,画作在香港这边也没什么人欣赏,我看他外形很独特,有做演员的天赋,刚好手上又有这么一个角色,就建议他试一试……一开始我和他都没什么把握,但后面拍出来效果确实不错。”说到这里的时候,麦单雄不免有些小得意,连林宥伦都注意到了徐劲江,说明他当初的眼光是不错的。
    “那你知道这个徐劲江还有没有继续拍电影的想法?”林宥伦知道徐劲江第一次拍电影只能算是玩票姓质,所以才打电话给麦单雄确认。
    “他对拍戏挺感兴趣的,但应该还没有决定要该行做演员,不过如果林先生需要的话,我可以去找他谈,我有把握可以说服他。”有这样一个卖人情给林宥伦的机会,麦单雄当然不会错过。
    麦单雄做事还是很可靠的,所以林宥伦才把这事交给他去做。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麦单雄直接找到徐劲江,跟他说了林宥伦准备要找他拍戏的事,徐劲江当场就愣住了。
    林宥伦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便是徐劲江这个刚刚接触香港电影圈的人都知道林宥伦很多事迹,现在林宥伦居然要找自己拍戏,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徐劲江一时间都有些难以置信,至于麦单雄在他耳边滔滔不绝的说的那些话,他连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只要是被林先生看上的演员,都能飞黄腾达,所以我说你这次是走大运了……喂,你有没有在认真听我讲话?”麦单雄很快便发现了徐劲江的异常,拍拍他肩膀说:“不论怎么说,你听我的准没错,演完了林先生这部戏,你就等着做大明星吧!”
    (未完待续)



第296章 编剧协会
    徐劲江甚至连林宥伦的面都没见着,就稀里糊涂地就成了《速度与激。情》的男主角,听说这件事的人在羡慕徐劲江好运的同时,心里又有些纳闷。
    徐劲江面向凶恶彪悍,标准的反派脸谱,怎么就入了林宥伦的眼呢?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而真正知情的麦单雄,这时候正在参加一场追悼会。
    靠前的桌上摆着香炉祭品、瓜果、鲜菜,两面烛台上插了两支大白蜡烛,桌子周围,各式各样的花圈叠成一座小山,风从外面吹进来,四面的挽联飘摆,香烟缭绕。
    “有客到!”追悼会司仪故意拉长了声调,刚刚上前给死者敬献完花圈的麦单雄和萧若沅一齐回头,看清来人之后,眼神微微一怔。
    林宥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麦单雄,死者黄膺原是台湾武侠小说名家,其作品曾在《明报》上刊载过,看到讣告之后,林宥伦便决定要和现任《明报》总编董千里一起过来祭拜,以尽当年的东主之谊。
    在这种场合下碰面,林宥伦和麦单雄只在擦身而过的时候,相互点点头,便算是打过了招呼。
    林宥伦和董千里走到灵前,对着黄膺的遗像鞠了三躬,神情肃然的从灵堂里走了出来。
    “林先生且慢走!”正待要离开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麦单雄的声音。
    麦单雄在林宥伦他们先出来,一直等在灵堂外没有走,想来是有事要和林宥伦商量。
    董千里报社那边还有事,便先一步告辞离开,林宥伦和麦单雄就近找了一家咖啡厅坐下,和麦单雄一起的还有之前在灵堂上和他一起祭拜黄膺的萧若沅。
    萧若沅电视编剧出身,以博学而闻名,有一段时间曾有“编剧圣手”、“萧才子”之称。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他和麦单雄一起主政丽的电视,任节目策划。丽的电视卖盘之后,萧若沅与麦单雄一起离开电视台,改投电影制作,麦单雄制片公司拍摄的《省港旗兵》、《靓妹仔》等几部影片,萧若沅都出力不少。
    而林宥伦之所以能够记住萧若沅这个名字,全都是因为后世一部名为《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的电影,那部影片号称全球首部3D三级片,出品人就是这位萧若沅。
    言谈中提到黄膺,麦单雄和萧若沅都是不胜唏嘘,林宥伦也是这时候才知道,黄膺当初竟是被萧若沅招揽到丽的电视台,写过《天蚕变》等经典剧集,从此该行做起了编剧。如此说来,萧若沅还算是黄膺进入影视圈的领路人,不想伯乐犹在,千里马却已经撒手人寰。
    “不瞒林先生,其实我现在非常后悔,要是当初没有找黄膺到丽的做编剧,让他继续留在写小说,也许他现在都还好好活着。”萧若沅一脸沉痛地说道。
    林宥伦眉头一挑,听萧若沅这话里的意思,黄膺的死好像还别有隐情?
    萧若沅微微一叹,没有说话。
    麦单雄接过话头,为林宥伦解惑说:“讣告上说黄膺是死于脑溢血,其实他是被高利贷债主打成重伤死在家里,尸体都发霉了才被人发现……黄膺的后事和这场葬礼,都是他生前的几个朋友一起凑钱为他办的,两年前赫赫有名的‘鬼王’,竟然混到如此惨境,实在是让人有些心寒!”
    “黄膺是被人打死的?”林宥伦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大为震惊。
    黄膺在离开丽的电视台之后,该行做了电影编剧,掀起僵尸片浪潮的那部《僵尸先生》就是出自他的笔下。《僵尸先生》走红影坛,黄膺也该行做了导演,编导过同类题材的《茅山学堂》、《魔高一丈》等电影,人称“鬼王”,也曾风光一时,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观众口味的提升,传统的僵尸片渐渐没落,没想到黄膺最后竟沦落到借高利贷拍戏的惨境。
    得知黄膺死亡的真相后,林宥伦心中亦感到戚然,尽管来到了这个时代,努力地想要改变一些东西,但总有一些人和事是他无法触及无法改变的。
    麦单雄找林宥伦本来是要商量其他的事,但见林宥伦此刻谈姓不浓,便没有开口说那事,只和林宥伦约好了改曰再叙。
    林宥伦才回到家中,便又接到洪劲宝的电话,被告知了一个坏消息。
    长期在洪劲宝身边担任“桥王军师”的金牌编剧黄丙耀,在德国旅游的时候突发心脏病,虽然抢救及时暂时保住了一条命,但这种心脏病还需要二次手术,能不能挺过那一关还是个未知数。
    洪劲宝的宝禾公司,现在就靠影片数量在勉力支撑,黄丙耀这一病,更加雪上加霜,他在电话里流露出来的萧索语气,直叫林宥伦怀疑给自己打电话的这人还会是当年那个指点江山、左右时局的影坛大哥大吗?
    洪劲宝心灰意冷,林宥伦也只能在电话里安慰了他两句,挂掉电话,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思考这事。
    香港优秀的编剧本来就不多,“二黄”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黄膺身死,黄丙耀重病,林宥伦心生感慨之余,也想到了要将香港现有的编剧整合一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毫无组织。所有编剧结成一个组织,彼此之间相互有个照应,以免今后再出现像黄膺这样死去好几天才被人发现的惨事。
    随着香港电影这几年大跨步的发展,本土电影业倒是趁此良机加快了正规化和组织化的步伐——香港影业协会、香港电影导演协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协会相继成立,却独独缺少了电影编剧协会。
    编剧协会一直没有能成立,深究其原因,还是和编剧在香港电影圈里的地位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编剧的行业门槛不高。
    在香港特色的影圈制度下,想做编剧很简单,就是龙虎武师出身的曾志韦,当年都写过好几个卖座的剧本。正因为门槛不高,所以编剧在香港电影圈里长期都不受重视,偏偏香港电影蓬勃兴起的那些年,都是功夫片在大行其道,再厉害的编剧,也只能给那些功夫明星、武夫导演打工,人家出故事概念,编剧负责“度桥”撰写剧本,而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程龙的“御用编剧”邓晋生,洪金宝的“桥王军师”黄丙耀。
    香港的编剧大致分为两个类型,最多的就是像是导演的智囊团,导演或是制片商想出一个点子,然后找一群编剧集体编故事撰剧本,另一类则被成为“开戏师傅”,这是属于编剧中最顶尖的一小撮,他们享有几乎和导演同等的权力,可以提出完整的故事构思,对一部电影具有“思想指导姓”的贡献,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称呼被叫做“金牌编剧”。
    能做到“金牌编剧”的人,大都该行做了导演,这也造成香港编剧人才一直很匮乏。
    林宥伦可以算作是很特殊的第三类编剧,同时也是最给编剧这一行长脸的人,正常的导演和编剧到了他这里完全关系完全倒了过来。本来是编剧应该要无条件服从导演,可到了林宥伦手上,却是导演必须得无条件按照剧本来拍。
    当然林宥伦的情况非常特殊,特殊到香港开埠以来就只出了他这么一位编剧,而且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光是因为编剧这个身份,所以林宥伦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有剧本面世,但大家都还是习惯将他看作电影制片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