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枕香江-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方个头很高,目光锐利,年纪约在五十岁左右,满头怒发混杂着几许白发,两只深邃的灰色大眼睛时而闪烁着亮光。
    看到这人身后还跟着一位女翻译,林宥伦顿时意识到他可能是韩国或是曰本的一位导演。
    “林先生,我是韩国的林权泽,见到你很高兴!”
    从女翻译口中听到“林权泽”三个字的时候,林宥伦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
    林宥伦根本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年男子,居然就是被韩国电影人称为“国民导演”的林权泽。
    林权泽1962年因导演《再见了豆满江》成名,从影几十年以来共拍过100多部电影,堪称是韩国最勤勉、最高产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有着韩国文化的深深烙印,以美仑美奂的影像来展现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当代韩国正在流逝的民风民情,并由此追溯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启迪观众对韩国的历史和现今生活进行反思。
    除了导演之外,让林宥伦记住林权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是1998年韩国“光头运动”的发起人和领袖者。
    韩国人有一个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民族意识很强烈,从电子产品、汽车到影视领域,韩国人都非常的支持本国的产品,这也是韩国能以弹丸之地诞生出享誉世界的三星电子、现代汽车这样的国际品牌的重要原因。
    韩国影视娱乐产业的兴起,同样和国民的支持密不可分,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次“光头运动”,当时韩国政斧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准备要废除放映配额制度,这个消息一传出,韩国电影人立刻就意识到了危机,然后行动起来。他们在在汉城商业区集会,声称如果没有了放映配额,韩国影院将被美国发行商控制,银幕上将只剩下好莱坞电影。
    那时候林权泽作为德高望重的长者走到了抗议的最前线,带领韩国中坚电影人直击好莱坞对韩国的入侵,并声称:“为了保卫韩国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
    佩服归佩服,林权泽这时候找上门来,林宥伦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现在好莱坞电影还没有开始在全球的强势扩张,但是香港电影却是已经称霸亚洲,特别是林宥伦投资的多部电影,已经多次打破韩国的最高票房记录。
    比起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似姓,香港电影实际上比好莱坞电影还要更容易被韩国观众接受,作为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韩国电影人,林权泽肯定已经发现了香港电影对韩国本土电影的威胁。按照香港电影现在的发展趋势,也许用不了多久,韩国电影人就会发起一场针对香港电影的“光头运动”。
    从见面伊始,林宥伦就感到了林权泽有些来者不善。
    “林先生,我有几个困惑,想要跟你探讨一下,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时间?”
    翻译将林权泽的话转述之后,林宥伦顿时有些头疼,要是在别的时候,他倒是很乐意和林权泽做探讨,可今天他约好了和周彗敏一起吃晚饭。
    “林导演,很抱歉,马上我有一个约会,你看能不能换一个时间,电影节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后面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来探讨您所说的那些问题。”
    林宥伦说得很客气,但话中却分明是一副拒绝的语气。
    林权泽一听翻译的转述,立刻就急了,也不顾上失礼不失礼,急吵吵地就质问了一句:“林先生,你准备让香港电影继续这样入侵韩国电影市场到什么时候?”
    翻译一听林权泽这话直接愣住了,最后还是在林权泽的强烈要求下,这才把他的原话转达给了林宥伦。
    林宥伦一听这话就笑了,只觉得这老头执拗得有些可爱。
    “我不知道林导演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或者说你有什么证据吗?”
    “韩国电影在采取配额制度情况下,香港电影依旧能够占据近三分之一的票房市场,林先生认为这是不是证据?”林权泽反问道。
    “可我们没有拿枪逼着韩国观众进入电影院啊?”
    林宥伦一句话,让林权泽顿时说不出话来。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我到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林导演,香港和韩国比起来,谁的本土电影市场更大、观众人数更多?”
    “当然是我们韩国!”林权泽挺直了腰板。
    “那我就奇怪了,香港电影市场规模比不上韩国,观众人数比不上韩国,而且香港都没有韩国那样的电影配额制度来专门保护本土电影发展,那为什么香港电影却能比韩国做得更出色呢?”(未完待续。)



第520章 不是敷衍【六更】
    林权泽老脸憋得通红,却不知道该怎么来回应林宥伦的问题。
    “韩国电影人不是怪政斧对本土电影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就是怪其他地区的电影对韩国进行入侵,为什么你们就不从自己身上想一想呢?如果大多数韩国电影人都和林导演你一样的想法,那我倒是能够明白,为什么韩国电影这些年在海外电影奖项上一无所得了。”
    林宥伦这话连削带骂,直让林权泽羞愧无比,只恨不得立刻就转头走掉,而不是继续留在这里被林宥伦嘲笑。
    林权泽最终没有走,因为他此行是带着专门的目的而来,并不会因为林宥伦对韩国电影的一些尖锐的批评级作罢。
    林权泽这次来找林宥伦,是因为他在电影节上观看《哥斯拉》这部电影,触动很大,他觉得曰本人可以在林宥伦的帮助下,拍出这样的《哥斯拉》这样的电影,韩国人同样可以。
    林权泽本来是想邀请林宥伦与韩国电影人合作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但林宥伦在见面之后,却连让他开口提出这个请求的机会都不给,匆匆就想要离开,林权泽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蔑视,所以才口不择言说出了那句质问。
    没有想到的是,这番质问最后却成为了自取其辱,这个时候林宥伦倒是留下来了,可林权泽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林宥伦这边,其实也不是很想把林权泽彻底得罪干净,毕竟这位在韩国影坛确实拥有不小的影响力,把他真的惹急了,搞不好这次回去,他就真召集一批人搞一个针对香港电影的“光头运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林导演,您对韩国电影事业现状不满和担忧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你的想法出了一些问题,首先韩国电影人应该反省自身,当然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香港电影起步比较早,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太多政斧的管制,自由发展这么多年,取得领先韩国的一些成绩我觉得并不奇怪,而韩国如果要追赶上香港电影的发展步伐,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要找对正确的方法。”
    林宥伦的这番话,终于让林权泽的脸色看好了一些。
    韩国政斧对电影的管制从70年代才开始宽松了一些,而同时代的香港已经赢得了东方好莱坞的美誉;而到了80年代,韩国艺术电影开始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受到注目,国际电影评论家把这些作品称作“韩国新电影”、“韩国新浪潮”,但是这时候的韩国电影在国内仍然没有什么票房,而完全商业化的香港电影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亚洲各国抢占市场,攻城略地。
    “我必须得要承认,香港电影能够这么快速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的打开有很大的关系,香港电影的发展,现在其实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一旦外部市场出了问题,仅靠香港本土市场,根本维持不了眼前的繁荣。同样的问题,等韩国电影发展到香港电影今天这一步,同样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或者说韩国电影想要崛起,只依靠本国的市场和观众是不可能的,只有和香港电影一样走向外部扩张的道路。”
    林权泽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林宥伦的观点,但是认真一想,也觉得林宥伦说得确实有道理,韩国毕竟只是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万的国家,和香港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像《哥斯拉》这样的电影,要是只依靠韩国本土市场,就是所有观众都买票进场来看这部电影,也不可能收得回成本。
    “去年在决定要拍摄《哥斯拉》的时候,曾经就有曰本媒体问过我和林导演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就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曰本、韩国的一部分电影人,都将香港电影视为威胁,本土电影人能够有这样的意识觉醒,我觉得本身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你们都搞错了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
    林权泽眉头一挑,立刻就明白了林宥伦的意思。
    “林先生指的是好莱坞?”
    林宥伦点点头,“香港电影在占据了东、南亚各国电影市场的前提下,都还没有办法摆脱对北美电影市场的依赖,好莱坞占据着这样一个市场,其优势可想而知!就拿《哥斯拉》这部电影来说,换成美国人拍,他们只需要在本土市场就可以完全收回市场并且盈利,而换成是香港人投资拍摄部电影,只在亚洲上映的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在这种优势逆差下,我们怎么去和好莱坞对抗?”
    林权泽一脸沉思的表情,以前他只站在韩国电影当前的发展高度上,自然感觉不到好莱坞的威胁,但是听林宥伦从香港电影的角度这么一分析,他顿时觉得好莱坞的威胁却是比香港电影要大很多。
    “那就没什么办法能够阻止了吗?”
    “只要整个亚洲电影都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和好莱坞有对抗的实力,我知道这很困难,但除此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办法。”林宥伦一脸严肃的说道。
    “说来说去,林先生还是在为香港电影入侵别国市场作辩护对吗?”林权泽突然间话锋一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他本以为林宥伦会辩解一番,没想到林宥伦很直接地就承认了这一点。
    “我只能说,香港电影的现在,就是韩国电影的未来,给香港电影一个机会,实际上也就是在未来给韩国电影一个机会。”
    “空口无凭,林先生不觉得拿出一些实际行动,要比你现在说服我更有意义吗?”林权泽最终又把问题绕了回来。
    “不知道林导演需要我用什么样的行动来证明?”林宥伦问道。
    “很简单,林先生既然可以和曰本合作拍摄《哥斯拉》,为什么不和韩国电影人合作来拍摄一些影片呢?”
    林宥伦看了林权泽一眼,“这就是林导演今天来找我的真正目的?”
    林权泽点点头。
    “好吧,没问题,现在我手上就有合适的剧本,不过……”林宥伦抬手看了看表,“我和别人约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林导演是不是可以让我先去赴约,关于合作的事情,回头我会专门找您谈,你看这样可以吗?”
    林权泽以为林宥伦又是在敷衍自己,急忙说:“林先生,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诚意?”
    林宥伦真被这个倔老头弄得有些无语了,“那你要我怎么办?”
    “林先生不是说已经有剧本了吗?你把这个故事简单和我说一下,只要确定你不是随口乱说,我一定向你道歉!”林权泽坚持道。
    林宥伦又看了看时间,无奈地点头说:“那好吧,不过我们只能在路上再细说了!”
    ——
    在坐车去接周彗敏的路上,林宥伦向林权泽描述了这部电影的大致剧情。
    “是一名新进医师,她即将要离开幽静的湖边小屋前往大医院发展。临走时她在信箱里放了一封信,希望下一位住客能帮忙处理信件。凯是一名年轻不得志的建筑师,居住在父亲设计的湖边小屋当中,一曰收到由乔所写的书信,不知所云,以为对方在开玩笑,但是后面他却惊愕的发现,原来他和乔所处的时间点相差了2年,两人在惊讶之余成为对方的笔友,他们在不同的空间里,一次又一次通过信件感受对方的存在。随着爱情的滋生,凯决定决定要见乔一面。”
    林宥伦对这个故事的时空设定让林权泽感觉到很有意思,同时他也是在猜测下一步剧情会如何发展,最大的可能无外乎是两个人经过各种误会和困难,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
    果然林宥伦接下来所说的和林权泽相差无几,只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又让林权泽惊喜了一次。
    凯在餐厅中订了两年之后的位置,乔千万赴约,但是凯却没有出现,失落的乔认为这一段时光已经过去,便不再和凯通信。凯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没有去赴约,所以不断地给乔写信,再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之后,失落地将小屋交给另一个人,他并不知道这人就是此时乔的男朋友。
    乔在情人节和男友挑选房子时,无意中发现凯在2年前就已经死去,而且就是2年前死在自己怀里的那个陌生人,于是不顾一切赶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