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知青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知青人生-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到杨楚生的那个竹寮里。”陈书记抄着唐山口音说。

    “陈书记,郭书记好!”杨楚生跟这两个打招呼了,这书记一抓一大把,跟谁招呼去,不过他还是向许书记伸出手。

    一阵笑声,笑的是杨楚生的嘴巴,歪得也太有造型了。

    许书记笑得有些机械,挺不好意思的,当时他的调查汇报,还被他凶了几句。现在呢,只能是跟他握着手,还伸出另一只手,拍拍他的手臂。

    这算是道歉了吧?杨楚生自己在臭美。感觉人家一个公社书记,在干部们的面前,冲着他一个小知青这样亲热,也就表示点态度了。

    “杨楚生,你们的大队书记说,红光大队的生猪饲养任务全部完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陈书记很有兴趣地问。

    杨楚生看着水鸡叔,这只老水鸡那敢说出真相,就将话往他身上说了。

    “如果能让社员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个社员不想发展。我们大队采用的形式,现在社员养的猪,大队猪场建好了以后,由大队统一饲养,社员的猪,就充当为股金。”杨楚生还是得忽悠了,不然,政策一变,不是县委书记能挡得了的。

    “嗯,这个办法好,又是你这小鬼的主意?”陈书记问的是杨楚生,眼睛却在看水鸡。

    “不是他想的,谁能想。”水鸡也说了。

    陈书记老是点头“你提的建议不错,县里准备调整发展脚步,你说说你的意见,包括你们大队干部,有什么好意见,都说。”

    “能给社员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那肯定好,不要说农民,全国都一样,都是积蓄着一股想发展的力量。给人家自由发展,还得担心过激,何况我们还定下死任务。”杨楚生说了看一下许书记,没办法,得罪他就得罪呗。

    干部们都安静地听,感觉这个小知青的知识是从那里找来的,还搞到什么全国。

    “但也不得不改呀?”郭副书记也插话。

    杨楚生又说“但是因为之前的做法,现在政策又改变了,这让已经做了的社员会有什么想法?”

    “能改变当然好,但是已经饲养了的呢?如果那些向人家借钱的,能不能动员全县的养猪场,有困难的给人家买?还有,不愿意卖的,能不能适当给点补贴?”杨楚生只能这样说了,特别是那些向人家借钱买猪崽的,政策一变,这些人会欲哭无泪的。

    陈书记是在点头,看着郭副书记,这位老干部会不会也有想法?

    “我觉得吧,我们的发展,还是以改造良田为主,我们的地够,不用移山填海了。红山公社有多少沙质田,如果能改好了,相当于移了多少座山。”杨楚生又继续说,其实也巴不得叫停什么副业。

    “这是生产,跟副业搭不上边。”许书记也说话。

    杨楚生就是极力在政策改变的时候,农民们损失能少一点。又说“改造沙质田,兴修水利,就是最好的发展。”

    这话就好像跟许书记扛上了,陈书记看着身边他的秘书,看看他有没有记下呗。

    这些官员们一走,水鸡叔大大舒了一口气,笑着说“杨楚生,你胆子可不小,就跟在给他们上课一样。

    走出村口的陈书记,回头对郭副书记说“改造沙质田的建议很好嘛,这对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帮助。”

    “这事他们生产队已经在做了,我看啊,这小鬼话还没完全说。”郭副书记比别人都知道这个小知青。

第96章 许书记有请

    陈书记应该说,表面上是视察红光大队的发展,实则却是专门找杨楚生谈谈的吧。现在国家的政策,安定团结也是三项原则之一,如果还坚持过激的发展行为,最少在农村里,安定很难讲,因为农民的心里不痛快,还谈什么安定。

    还行吧,县委常委会上,杨楚生的建议,还是得到大多数常委的赞同,也不得不赞同,事实都摆在面前了,这样的发展,使农民更苦。

    高音喇叭里,没有了以前那样,把荒山变粮仓,把沧海变良田的口号了。变成了整天宣读县委县革委会的指示精神,将农业学大寨运动,进行一次战略大转移。学习“红旗渠”,全县农村都要投入到整改沙质田,大修水利的热潮之中。

    大队的高音喇叭声,在田野中的杨楚生也能听见。这哥们拿着一把用一个浅浅的小木桶,加上长柄的木瓢,舀起秋月嫂放在他身边的肥水,“唰”地往田里泼。

    将鸭子赶进田里,就没事了,这几天生产队忙于施肥,连改造沙质田也得暂时停下。

    “你不用戴斗笠呀?”秋月嫂擦着汗问,然后拿下斗笠,朝着已经浸着汗水的胸前煽。

    “男人不怕黑,越黑越光荣。”杨楚生舀起肥水说。

    秋月嫂扫了一下脸上的发丝,“咯咯咯”地笑,回头朝着桂香说“你说,男人黑好还是白好?”

    桂香嫂也在煽风,笑着摇头,她真的说不出来。

    一担肥水舀完,秋月嫂挑起空桶就走,后面的桂香嫂也走上来了。

    这桂香嫂还在秋月嫂家里住,杨楚生看她一下,这美少妇本来也在看他的眼睛急忙移开。虽然他跟吴拥军一家赌着气,但谁都能感觉到,她的笑声,比以前多了起来。

    “你的嘴巴还没好呀?”桂香嫂看了一下后面,没有人走上来了,才小声问。

    “不疼就行了,什么时候好不重要。”杨楚生一说,用力一泼,肥水在空中展开,然后哗……往田里落下。

    桂香嫂抬手抓一下紧贴着胸前的衣服,带水的眼睛瞄了他一下,笑着又说“要不我这斗笠给你,我再拿一顶。”

    “不用了,你们才怕黑。”杨楚生收回木瓢说。

    桂香嫂的眼睛,说不出是翻白眼还是嗔,才想要说,突然田头那边却有一个民兵在喊“杨楚生,到公社去!”

    “干什么?”杨楚生也大声问。

    “我也不知道,是许书记的电话。”民兵喊完了,也完成任务,转头就走。

    “许书记叫你,会是什么事呀?”桂香嫂挑起木桶就说。

    杨楚生跟在她身后,也说“谁知道,总不会让我当干部就是。”

    桂香回过头,这回真的是用嗔了,她心里应该说还是有点担心,杨楚生也是一个死不悔改的人了,被叫到公社,还不知道有啥事。

    “喂,你不洗一下呀?”桂香嫂看这家伙直往村里走又问。

    “为什么要洗?让许书记闻闻,才知道粒粒皆辛苦。”杨楚生大声说,加快脚步,看见猪场那边,水鸡叔扶着自行车站在那,当然要他的自行车了。

    桂香嫂抿着嘴巴在笑,看这家伙的背影,也在摇头。

    这他妈的杨楚生!这是这哥们走进许书记办公室的时候,这位书记暗中在骂。

    这家伙身上还有一股肥水的味道,嘴角那肿块,却还留着很强烈的立体感,连笑也没有就大声问“许书记,你叫我?”

    “坐吧。”许书记说了两个字,然后就给一根大前门。

    爽,有这香烟,臭味也香。杨楚生吸了一口,跟书记大人一起,四个鼻孔,余烟悠长。

    许书记的脑袋正一片乱,现在红山公社的茅盾最突出,什么都摊上了。县委暂时叫停移山填海,这个公社就有东方大队那个杨楚生劳改过的工地,特别是另一个大队,那个杨楚生他们刚刚来时,跟人家抢饭的大开梯田那个地方,都得暂停。

    还有让社员自由发展副业这一块,更让公社头疼,杨楚生提议的,让县内各养猪场向农民回收猪崽的事,县委并没有采纳,这个最让许书记头疼。

    反正吧,现在许书记真不敢下乡,每到那个大队,看着社员瞧他们这些领导的表情,就能感觉,过后不会少了被社员们骂。

    其实县各养猪场也是有苦说不出,前几天他们还在到处找猪苗,以支持农民的养猪热潮。现在一叫停,各养猪场却也陷入猪苗积压的困境,反正整个就是乱了。

    “杨楚生哪,你给县领导提出的建议,很好,有好的建议,就应该勇敢向领导提出来嘛。”许书记多客气,整个就一张笑脸。

    啥意思?杨楚生的表情,谁要能看见了,那叫经典,左眼是露出问号,右眼却瞄向桌子上的大前门,嘴巴却有三分笑意。

    许书记也还有点不好意思,杨楚生跟他和郭副书记汇报调查结果的时候,他还有这家伙死不悔改的想法。现在没办法之下,也得让这个死不悔改的小知青,再说说一些建议。

    见这家伙还没说话,许书记又说“我们公社的情况相当复杂,现在移山填海暂时停了。”

    “停了好呀,许书记,我们本来就是穷,说句不客气,那叫劳民伤财。”杨楚生敢说,因为只有他们俩,许书记的话,他也听明白了,是请教也好,是听他的建议也行。

    要是平时,这样的话,许书记非得拍桌子不可。但现在不同了,情况真的就如杨楚生说的那样,特别是那个学大寨开梯田,公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此时,可以说是穷折腾。

    许书记还泡茶,又说“也不止我们公社,劳民伤财的事,各个公社都有这情况。”

    杨楚生笑一下,感觉这许书记说的也是实情,别说县了,几乎全国都一样。

    “杨楚生,你对于我们公社的发展,还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嘛。”许书记又说话了,然后又拿起大前门。

    大前门好,抽了大干部烟,最少嘴巴也得软一软。杨楚生喝一口茶,感觉香,然后才说“现在搞副业是让社员自由发展,但前一段的错误,也应该给农民一个交代,这叫不失信于民。”

    这个问题,也是许书记感觉头疼的问题,以前的做法,错了也不说错,纠正一下也就是了。至于给农民一个交代的,从来就没有做过。

    “要怎样交代呢?”许书记不得不问了。

    “现在农民对于政策这些,已经没有信心,你就是有好的政策,农民也不相信。”杨楚生又说。

    许书记在点头,说得太对了,连他这个公社书记都没有信心。

    “所以我们就得给农民一个交代,县各养猪场不向农民收购猪苗,那么就要允许,农民将猪苗拿到集市上交易。政策是猪苗可以自由交易,但我们为了强迫农民养猪,却做了相反的决定。”杨楚生说完,就看许书记的意思了。

    “县委的指示精神,可是让农民自由发展,但也要鼓励农民多养。”许书记对于这个,就不大同意了。

    杨楚生叹口气“许书记,别鼓励了,我还是坚持,政策一变,不单农民吃苦,你们这些大力鼓励的领导,鼓励得越热闹,到时麻烦越大。”

    又提起政策会变的事,许书记也笑,这话他是不爱听的。

    “让农民的猪苗自由交易,一是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二是政策改变以后,农民的损失也控制到小点。”杨楚生还是坚持着说。

    “嗯嗯嗯,杨楚生,你的建议不错,公社会好好研究。”许书记又开口。

    杨楚生不是白痴,这句话,也就是说,就谈到这吧。

    “等等,这个给你。”许书记说着,拿起笔,在一张便条上“唰唰唰”就写,一张写完了,再写一张。

    杨楚生看着两张便条,嘴巴的笑,是从被蜜蜂蜇了以后,就现在笑得最为动情。两张便条,一张是一条丰收,另一张,却是五斤煤油。

    “许书记,我先走,如果需要就再打电话。”杨楚生接过两张条子就说,这样的好事,就是陈书记叫他,他敢用上跑,一口气冲进县委大院。

    “对了,公社革委会研究过,想让你到公社农办。”许书记站起来又说。

    “别,不行,我还要养鸭,还要管理猪场。”杨楚生说得有些着急,这可不是便宜,就他这种逃港的,劳改过的,被批斗了两回的。反正站得越高,到时摔得也越重。

    许书记还惊讶了,这要是别人,不跳得头撞到屋顶才怪,这家伙却还不要了。

    “我说许书记,听我的劝吧,现在你就算拖了发展的后腿也行,运动来了还能轻松点。”杨楚生最后就这句话。

    许书记在摇头,感觉这家伙不是在胡说。他的按劳取酬的分配方式,到现在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现在却又几次都搞什么政策怎样,这家伙是神仙呀?

    杨楚生话就这样说,看着手里两张单子,这可是最实惠的奖励,一条丰收两块八,自己要吧。五斤煤油,他那个竹寮又没有电,煤油当然也是自己要。

第97章 不好意思看

    杨楚生又是吹着口琴,后面跟着一大群鸭子,每次看到这家伙这种召唤鸭子的绝活,社员们就是大笑。现在鸭子的阵容,比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