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维修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维修工-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阳不是科学家,他明白不了。他只觉得这人竟然到了黄河,也不死心,于是这一次,他又去找陈乐,让他把装甲车完全停到地上,然后一起去称重。
        有这个必要吗?装甲车就在这儿,即使不称,用手摸也知道是钢铁做的,用眼睛看也知道这么个大家伙,绝对是轻不了。
        “好好,称称看。”没想到这边陈乐还没有开口。那边赵立显所长竟然听到了,率先同意称一下重。
        这一下陈乐还能说什么,也只能同意了。不过陈乐也看出欧阳处长今天似乎是非常不高兴,他不知道他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不高兴。如果知道,他一定会想到一句老俗语,叫做“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不过今天是这兵遇上了老学究,同样也是说不清,只是这一回,说不清的不是秀才,而是兵了。
        不过赵立显所长显然打错了主意。由于目前国际军火市场上,这履带式装甲车非常畅销,所以红箭公司目前的装甲车全都是这种履带式装甲车。陈乐做实验的这辆装甲车,当然也是这种履带武装甲车。
        如果说轮式装甲车,有几吨重,最重也不会超过20、30吨的净重,那么这履带式的装甲车则几乎全是大家伙,即使是轻型履带式装甲车也没有低于10吨的。不过这几吨、十吨、几十吨,面对现在这种可以磁悬浮在空中的现像,再追究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吗?
        称重之后,赵立显所长是一脸失败的落迫,是一名科学家在自己最擅长领域失败的落迫。赵立显所长是国内磁动力学的权威,这是他一生的成就,也是他最骄傲自豪的成就。今天,面对陈乐的这磁悬浮装甲车,他竟然看都看不懂。可想而知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而欧阳则是胜利,一个军人的胜利,一个武无第一的胜利。也许有人会觉得欧阳和赵立显所长这么较真,有失厚道,但是别忘了他的职业,他是国安,职责所在。
        国安是什么,字面意思是国家安全机构。在这样的机构工作,每一个情报都是重要的。为了国家安全,每一个情报。都得立即处理,哪里还有时间去分析这个国安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如果是在明朝,这国安就等于锦衣卫。
        锦衣卫的存活靠的便是上面的信任。欧阳这一汇报,他们立即是一脸不信任,而且是在主席和首长面前。欧阳自然得千方百计证明自己没有说谎。这秘密线路也用了,上层领导人也惊动了,最后却成了谎言。只想一想,欧阳便憋了一肚子的火。
        称完重,证实这装甲车是真的之后。那些抱持着怀疑态度的专家学者们,打消了怀疑,再次打量着这个装甲车,抱持的心态已是不同。虽然他们还是不知道陈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心态变了,他们便有了学习研究的心思。
        “不知道有没有设计图纸?”有人开口说道,只是看原型车,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出来。看了半天,他们是恨不能把这车拆了。
        “有。”陈乐说着取出了他带来的图纸。
        有了图纸,并不等于就可以理解了。他们拿到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图之后,虽然这里的专家学者全是中国磁动力学的精英,但是光有图纸,没有理论,一群人琢磨了半天愣是没有一个人看明白。

  (www。87book。com)

    新版卷一 学习卷 第149章、磁悬浮技术(续四)
     更新时间:2011…3…29 15:32:21 本章字数:3471

        第149章、磁悬浮技术
        以中空金属球产生磁干涉悬浮力。是很新鲜,但是无论他们怎么计算,即使算上金属球的内壁,所产生的力也不可以托起这几十吨的重量,这完全不符和物理定律。
        但是这磁悬浮装甲车就在这里,他们刚才又是亲眼看见它悬浮在空中。这是事实,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算错的可能。
        这几十名磁动力学的精英学者专家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他们在全心全意的解一道物理题,一道已经知道了最终答案,却怎么也解不对的物理题。
        而这道题的本质,是所有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的,即力的平衡。想让一个物体保持某一状态,受力得平衡,它受到了一个什么力,它相反方向也得受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可是现在,悬浮起来的装甲车其本身的重力和向上的悬浮力是怎么算,也平衡不了。
        他们当然解不出来。设计图中一大堆的数据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数据不说。这份设计图红宝石本来就是马马虎虎制作了这份设计图,不是说红宝石制图马虎,而是设计图上很多需要解释的地方都只说了只言片语的几个字而已。本来就没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上面再没有解释。这就更加让研究员们感觉到无从着手了。
        不过红宝石也是为陈乐好。是,红宝石认定这是陈乐的发明创新,陈乐完全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是只要陈乐不提出来,她今后还是会这么做。等到陈乐今后学会了密码学,她甚至会用密码来写。这是程序,也是为了安全。越是高等级的文明,其安全意识越强。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这个高等级的人员被抓了,拥有一份只有他本人才能看得懂的设计图,也是暂时保住一条命不是。
        算了半天,还是没有算对,这让这些专家学者的心既是失落,又是兴奋。失落,当然是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没有解答出来;兴奋则是因为他们怀着万一的希望,这万一的希望就是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论。
        赵立显所长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失落后,立即开口问陈乐他这磁悬浮装置的工作原理。
        赵立显所长一开口,时间仿佛突然静止了似的,没有人再说话讨论,也没有人再演算,他们全都抬起头来,死盯着陈乐看,仿佛看陈乐能看出朵花来似的,仿佛他们只要这样看,陈乐就会告诉他们似的。
        陈乐当然会告诉他们,即使他们不看自己,他也会说的。这么多人盯着他看。反而让他回答地变慢了。工作原理很简单,陈乐和孙红说过,也和欧阳解说过。对他来说,再解说一遍,除了会多费点口水外,并没有什么不同。
        其结果也是这样,当陈乐解说完之后,所有人更加静了。因为这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全中国都没有比在这的人更清楚的了,他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比起理论来,让他们倒背如流都没有问题。可是就是这整天接触,整个挂在嘴边的理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们不知道,也推算不出来,甚至他们都有些怀疑,眼前的年轻人是不是在戏耍自己。
        这时,研究所外面来了一批新人,是国家领导人来了。他们还没有进来前,便是两列穿西装的保镖快速进入这间仓库,每个人所在的方位既能监控所有人,又便于他们应对突发状况。营救国家领导人。
        保镖们迅速站好之后,便是一辆辆领导人的座车。这一次,他们直接开进了仓库里。国家主席、军政要员,几乎全都到齐了。
        看到他们来的这么齐,陈乐不得人重新审视自己这样技术,心说:这技术真这么好吗?
        陈乐是不当家,不知道国家的底细。别的不说,就说这战斗机飞行员。
        飞行时间对于飞行员的素质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开战机飞1000小时才能操控自如,飞3000小时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地步,中国的特级飞行员才1480小时,而日本一个普通的一线飞行员也要飞1500小时,他们的教官有几个甚至达到3000  多小时的地步。
        西方各国的要求是年均200~300小时。美国空军飞行员每年平均飞行250小时。而其中这些数字只是平均数字,根据机种和部队的区别还会有增减:美国F…15(地位应该和我们的苏…27;J…十一B大致相同)飞行员在320以上!
        至于日本;按照2004年年末公布的2004/2005Military  Balane,日本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150  小时,而其中日本空自的F…15战斗机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间在0~180;而海自的救援直升机飞行员有年间飞300的,也有飞100刚过的。
        而中国的年均普通飞行员数字是保密的,具体多少,没人知道。不过据日本间谍机关公布所得,是年均25小时,低于俄罗斯的30小时。
        据英刊报导,中国军机总数为3425架。所以即使以年均25小时算,每年光训练损坏的飞机引擎就不会少于122个。
        乍一听似乎并不多,但是可执行空优任务的多功能战机,中国一共才只有350架。更何况那122个引擎还是以25小时计算的。而如果以特级飞行员的1480小时,这一个飞行员,不算战斗,就得损耗至少两个飞机引擎。
        如果战斗,会因为战损和高负荷运转,发动机引擎就得更快更换。
        这些还不算。因为计算的时候是以单引擎计算的,双引擎,多引擎呢?
        更何况那25小时只是日本公布的数据,其真实情况又是多少呢?
        飞行员是由金子打造出来的,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的。发动机引擎可不便宜,再加上我们的发动机引擎寿命短的缺陷。哪界国家领导人不为此愁白了头。这飞机的引擎,国家可是时刻在关注。当年太行研制成功,国防科工委一上报,也是全国领导人几乎全体出动。
        现在陈乐搞出来的磁悬浮装置是绝对优于发动机引擎的存在,不是因为中南海还得留人职守。今天便不会是几乎,而是全体到来了。
        孙红是商人,不是科学家,所以一见这1号座车到来,便立即带着陈乐迎了上去。随时随地不忘留个好印像,这是商人的行为。
        看到他们去迎国家领导人,这些专家学者们是不动也得动了。
        国家领导人全都下了车,来到那辆磁悬浮装甲车前,围着装甲车看了一圈,实在没有看出这装甲车和普通装甲车有什么不同,非要说不同,也只是这装甲车个头更高些,身体更大些。
        当然看不出了,那一万个中空金属球是被装在装甲车的底座和履带之间。外面更是包裹一层钛合金。哦,万了说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陈乐直接对中空金属球所在的空间进行了真空处理。所以从外现上看,它就是一普通的重型履带式装甲车。
        实在看不出什么不同来,国家开口说道:“这不用磁铁轨,就可以升空的磁悬浮车,我们都没有见过,不知可不可以给我们演示一下。”主席一边说,一边和蔼的笑着。
        当然可以,不可以。运它来干什么。陈乐二话不说就要上车演示。
        主席见陈乐要去演示,哪里会答应,一把拉住他道:“陈先生,你就不要去了。留在这里,帮我们这帮门外汉,好好解说一番。”
        国家对发动机引擎是如此的渴望,在观看磁悬浮装甲车时,早有人在主席耳边耳语,说这个技术,目前只有陈乐懂。专家学者来了不少,却没有一个人弄明白。
        有了这个先题条件,主席又怎么会让陈乐亲自去冒险。这新科技的东西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然也就不会有试飞员和武器测试员了。不过主席没有说他怀疑陈乐的新发明不安全,而是让陈乐留下来帮他们解说。是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
        主席的建议,让陈乐沉吟了一下。这磁悬浮装甲车毕竟刚做出来,没有经过使用检验,就是陈乐也不敢打百分百的保证。没有实际应用检验过,如果是陈乐,即使遇上什么故障,他相信他都可以处理的好。如果是其他人,他就不敢保证了。
        “怎么?这磁悬浮装甲车很难操作吗?”主席见陈乐沉吟不说,开口问道。
        “不不,很简弹。除了多几个按钮控制磁悬力,其它的和普通的履带式装甲车完全一样。”陈乐这话可说得过火了,这怎么可能一样,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他这话可坑苦了装甲车试验员。
        主席不知道这些,他又不是研究发明人,当然陈乐怎么说,他就怎么听。陈乐这样一说,主席就笑了。国防科工委的同志立即说道:“主席,装甲车性能检测员我们也带来了,要不叫他进来。”
        国家有任何新式装备展示,国防科工委都会做好听有的准备工作。这一次也不例外,不仅是装甲车检测员,就连试飞员也带了两个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www。87book。com)

    新版卷一 学习卷 第150章、磁悬浮技术(续五)
     更新时间:2011…3…29 15:32:22 本章字数:333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