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族兄,李内侍来了。”旁边的少年侍从出声提醒,将邱言的注意力唤了回来。

    来的是名白面无须的青年男子,面含微笑,来到邱言跟前,架起双臂行礼:“大司农回来了,那便随小官入宫吧,大王已静候多时。”

    “有劳李内侍了。”邱言顺势回礼,随之而去。

    内侍,也就是宦官,一般都是由国主的心腹担任。

    那李内侍带着几人前行,上了台阶,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座威严的大殿前,殿门前站着两名孔武有力的侍卫,离得稍微近些,邱言就从两人身上捕捉到气血波动,知道是命修在身的人物。

    在离殿门还有十步远的地方,李内侍停下脚步,转过身子,朝两个侍从看去,笑道:“两位小哥先去偏殿歇息,等候大人归来。”

    那少年和另外一名仆从不敢违令,拱手便去。

    等仆从走得远了,这李内侍突然压低声音,对邱言说道:“大人,大王这次派你去诏安贱民,本来就没指望能成事,无非是做出来给其他诸侯看的,省得派兵镇压之后,被那齐国霸主用这个作为借口攻来。”

    邱言闻言,眯起眼睛,也压低声音道:“李内侍说这话,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大司农如今身居高位,掌握全国仓禀,日后不知有多少人要来攀附,小官我也不矫情,是真心想要和大人结交的,”李内侍也不掩饰,“今天的事情,也是事先提个醒,大王在殿上,张秦张大人陪在旁边,大人说话的时候,还要多多思量,那张大人虽是外人,可现在身居典客之位,位高权重,他的主张,大人最好不要反对。”

    看着眼前这人,邱言点了点头,开口致谢,这时殿中传来唱名,宣他觐见。

    李内侍立刻收摄心神,敛去表情,变成一幅公事公办的模样,高声应和,领着邱言走进大殿。

    一入殿中,走了几步,李内侍就踏着小碎步疾行,而邱言则停下步子,拱手道:“见过大王!”说话的时候,他深鞠一躬,然后站直,朝前面看去。

    宫殿外面富丽堂皇,但里面却很空旷,最内有两级台阶,台上摆案,梁国主身穿华服坐在案后,腰金佩玉,体态富盈。

    台下的边上,还摆着一张矮桌,有一男子跪坐其后,气态儒雅。

    这个时代,还没有以跪为尊的概念,跪只是一种姿势。

    “爱卿不必多礼,此番亲入虎穴,可曾被乱贼要挟?”梁国主明知故问的问了一句,和邱言客气了几句,这才步入正题,“这乱贼不知有何要求?那为首之人可曾说出目的?如果……”

    只是,他话没有说完,就被台下的男子打断。

    国君说话的时候被人打断,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小的罪过,可这梁国主却只是收声不语,没有半点追究的意思。

    随后,男子长身而起,朝邱言走了过来,他边走边说:“大司农此去,心境似乎有了变化,应该是有了打算吧,不妨说一说。”

    这番话语,让邱言心中一动。(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见王呈策,惑心乱意

    “此人应该就是张秦了。”

    话落人至,看着面前的这名儒雅青年,邱言猜出了对方身份。

    张秦此人,邱言最早是从起义军的口中得知的,梁国之所以会种植义理稻,就是因为张秦说服了梁国国君,刚才在殿外,听李内侍所言,此人现在还身居要职,为九卿中的典客,掌一国外交。

    “这个张秦,非梁国之人,却得了梁主信任,先是施行稻政,更得了官职,以外国人的身份,掌控梁国的对外政策,能做到这个地步,绝非一般人,现在稻政引发了国内起义,严格来说,此人有不可推卸之责,结果不仅没事,依旧得势,连无礼之举都不受责罚,这手腕真是非同寻常,另外……”

    眼眸一动,邱言朝张秦脸上看去,注意到对方似笑非笑的表情,从中捕捉到一丝莫名之意,尤其是对方的一双眼睛,泛着精芒,给他一种危险之感。

    “这个人……”

    邱言正在想着,那梁国主听了张秦的一番话,回过神来,疑惑的问道:“怎么?大司农莫非对造反的贱民,有其他看法?”他的脸色突然就阴沉下来。

    与此同时,邱言清楚的察觉到,身周的阴冷之气膨胀起来,越发浓郁,而大殿中,隐隐有一股意念充斥各处,正在影响着梁国国君的思维、倾向。

    顿时,邱言心生明悟,他瞥了张秦一眼,然后收回目光,朝梁国主拱手道:“大王明鉴,臣这次与那王胜交涉,虽无太大成果,但却与一老农言及许多,得了些许感悟,有了平息骚乱之法。只是还需时日推演,望大王成全。”

    他这番话说完,立刻凝神感应,发现充斥殿中的那股意念波动了一下,有另外一股意念凭空诞生!

    顿时,两股意念拼斗起来,先前占据殿中的那一股意念占据上风,要将后来者磨灭,但后者坚韧,如风中劲草。根须不动,隐隐影响了梁国主的思路。

    另一边,梁国主先是皱眉,接着摇头道:“从老农口中得知了解决之法?老农都是庶民,没资格读书,不学无术,能知道什么?爱卿怕是被人用言语迷惑了。”

    “大王,那老农虽未读过书,却认识一名游士。那游士不如张大人贤才,却也有些见识,说了些见闻,所以。臣从老人口中所知的,乃是转述。”邱言说话时,看了张秦一眼,言语中流露出推崇之意。

    果然。这话一出,梁国主便来了兴致:“游士?可曾请来?”

    “不曾请来,其人已远游他国。”邱言摇了摇头。

    “那倒是有些可惜了。”梁国主满脸遗憾。

    这时候,那张秦开口问道:“既然大司农知晓了解决之法,不如直接说出来,让大王听一听,毕竟叛贼于内,悬而不决,难免引起诸多变数,早日解决,方为上道。”

    他的话一说,占据了优势的意念再次变动,在抽象层面呼啸,干扰梁国主的心智。

    “是极!是极!爱卿快快讲来。”梁国主立刻表现的急不可耐。

    邱言眼中闪过一道精芒,不去看张秦,只是道:“大王,此法也算寻常,不过那人说的玄乎,臣也不敢轻信,不如给臣两日时间,验证之后,可保无虞,单凭嘴说,却是没有多大作用。”

    “嗯?”梁国主皱起眉来,似乎心有不满。

    邱言这时笑道:“此法若成,不只梁国兵灾得解,北方几国也能因此受惠,到时候大王您的名声自然能流传出去,不输齐公。”

    这个时代,诸侯名义上都是天子的封臣,尽管在国内都是称孤道寡,可说起他国,还是会有所注意的,称公不称王。

    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但邱言经过一番观察,意识到这梁国主有些好大喜功,不喜麻烦,这才一门心思的急于镇压,邱言对症下药,放出了一个鱼饵。

    那张秦听了此言,顿时皱眉,正要开口,但梁国主的速度比他更快——

    “真有这般灵验?连北边几国的兵患都除去?前些日子,我那表弟还派人过来,言及国内乱局,若真能如卿所言,平息诸多祸乱,可谓一场功德!”

    在他说话的时候,邱言察觉到大殿内两股交锋意念再起波澜,微弱的一方壮大起来!

    “果然如此!”顿时,他肯定了一个猜测。

    看着梁国主脸上喜意,张秦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却没有多说,他知道这时泼冷水,能不能说服梁国主尚不可知,却会让对方生出不喜,损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君臣关系。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上两天,爱卿有所需求,可直接遣人说与孤王。”梁国主说着,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多谢大王成全,臣这就回去着手进行。”话落,邱言有了告退之意,国主也不拦着,派了两名中官随同。

    等邱言走后,梁国主起身踱步,过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

    “你们觉得,大司农的说法,是真是假?”他这话是对李内侍和张秦两人说的。

    “这……”李内侍看了张秦一眼,摇摇头道,“奴对这些事情不甚了解,不过,大司农出身世家,世代忠良,对大王的忠心那是没得说的。”

    梁国主听了,略感安心,点了点头,接着目光一转,视线落在张秦身上。

    张秦见状,不慌不忙,拱手道:“大王,无论大司农所说如何,朝廷还是要做好准备的,两天时间看似不长,但谁知道反贼会生出什么变动?臣建议大王调动三军,先成合围之势,一来可以震慑反贼,二来嘛,要是大司农之法不成,也不至于延误军机,可以立刻平定!坑杀贱民!”

    “爱卿果是大才!此言大善!”梁国主点点头,唤来两名将军,吩咐下去。

    而后,张秦又道:“另外,大王也不可疏忽大司农府上的安危,应派人去精锐人马,严防死守,以杜绝泄密之可能!另外,还能督促大司农,使其能尽快行事,期间之事,也尽在大王掌握。”

    说话间,大殿中的一股意念越发雄厚,不断影响着来梁国主的思维,只是,尽管如此,那另外一股意念却是纹丝不动,似乎从邱言离开之后,就不在受到影响。

    “对!对!”梁国主听了,连连点头,一副言听计从的模样,看的旁边的李内侍暗自咬牙。

    “这张秦真是将大王的心思摸的其准无比,这几句话看似出主意,却步步紧逼,想把大司农给逼入绝境,笑里藏刀!一旦那平息之法不成,大王立刻就会暴怒!不行,我得去提个醒,放任这张秦下去,哪里还有我的出路!”

    李内侍却是暗自盘算,却没注意到张秦不经意间投来的冰冷目光。

    ………………

    邱言在侍从的引领下,乘车回府。

    “族兄,殿上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此举太不明智,等于是下了军令状,万一不成,丢官去职是免不了的!”

    车上,那少年侍从摇头叹息:“再说了,老农所说,哪有解决之法?万一被人查出来,甚至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他这话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这梁国可没有什么律法条令,但凡有罪之人,都是依照古礼定罪,由国君量刑,国君高兴的时候,烧杀抢掠的恶徒,可能只被略作薄惩,国君不快之时,偷鸡摸狗的小贼,都可能就性命不保。

    而邱言先前的话,让梁国主心生念想,想要名传几国,最后如果没能做到,落差之下,难保不被暴怒的国君判处极刑!

    听了少年之话,邱言摇了摇头道:“即便去查那也无妨,那老翁确实说出了解决之法,只不过言语不够详实罢了,等到了我府上,自有分说。”

    少年只是摇头,但心里也有好奇,想要知道邱言所说,到底是何等方法。

    不过,等回了府,邱言却只是吩咐他去找些园丁、匠户,从外面移栽了些许草木,最后又请了农人,移了几丛义理稻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动作。

    “你是说,大司农只是移栽了些草木,并未做其他事情?”

    晚间时候,听到眼线回报之后,梁国主面色不佳,有一种被愚弄了的感觉。

    “大王,不妨在等等,说不定大司农还未开始动手。”张秦在旁看似好意的劝说,却让梁国主火上浇油。

    “还不动手?那他准备什么时候动手?难道这些琐事,比孤王的命令还要重要?”

    这股怒火,一直压抑到两天之后,终于彻底爆发了。

    “大司农!大王宣你即刻觐见!”

    听到宫里传出的命令,邱言点了点头,然后吩咐仆从将几个大岗搬上车,随后就直入宫中,而迎接他的,却是梁国主阴沉的面色。

    这一次面见,大殿上就不再只有那张秦一人了,三公九卿聚在,还有不少其他官员陪同在旁。

    等邱言步入殿中,这诸多大臣立刻低声议论起来。

    同时,邱言察觉到了,梁国主身上的那一抹杀意,以及充斥在大殿之内的浓郁恶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阴阳捭阖,言转一国

    ()    这座大殿,本就充斥着一种意念,源自张秦,左右梁国主的思绪,而后邱言进言,又出现了第二种意念。

    如今,群臣俱在,他们的意念亦呈现出来,大部分是毫无目的散乱之念,但却有一部分,在邱言出现后,与张秦之念相合,隐隐针对邱言,散发恶意。

    不过,恶意的最大来源,却不是群臣,而是梁国之主!

    “大司农,你说有法子平息国内混乱,孤王给了你两天时间,如今叛军几次冲击我军阵,死伤不少,可我听说你在这两天,根本没做什么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