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情景,邱言只曾在一人身上感受到过,或者说,一个神的身上——

    远宁城隍!

    但城隍是神祇,不仅有着神的气息和威严,更掌控神司,有满城百姓的民愿汇聚而成的香火心念,无形散发。

    但眼前的这名老人,身上的气息恬淡、舒缓、安宁,即使邱言心怀戒备,依旧有种如沐chūn风的感觉。

    便在这时,老人咳嗽了一声,抬头朝生魂看了一眼:“不错,最后进来的果然是你,凝聚了人魂,把握住了自我念头,说明没有迷失在法术神通里面,很好,很好。”

    说着,他放下书。

    “单凭肉眼就看到了我的生魂!”

    心头微动,邱言并未做出任何举动,既然已经决定进来,想再多都是多余,况且,这三rì来他夜夜听诵,这屋子传出的每一句话,往往都能让他有所有领悟,也从中感受到了读书人的内在气质,再加上现在见到了人,结合几rì来的探查,对这老人的身份已了然于胸,自是笃定。

    这时,老人忽然开口,突兀的说了一句:“你我相见,人人相敬,谈古论文,就算是鬼神也不能干涉,便让这位不请自来者先回避吧。”

    他话一说出,邱言的生魂就是一震,散落魂中的神力竟被一股澎湃大力一打,生生从魂力击飞出去!

    “他一句话,融入我魂的神力就被挤压出去了,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PS:感谢横川和割梦刀兄的打赏!

    ;







第六十八章 一言而令虚实变

    ()    邱言心惊的同时,心念转动,就要从魂中黑洞再引神力出来,但忽的灵光一闪,注意到老人的目光,登时停下,转而去试着联系离魂而去的神力,但音讯渺渺,根本没有回应,分明是已经彻底溃散了!

    “神力竟然溃散了!”

    这一感应,邱言心中惊讶更甚,但情绪反而稳定下来,念头一转,将惊讶之意都生生压下去,不再让情绪从魂里显露出来。

    “我从生魂出窍到现在,前后遇过几名修士,也和他们先后交手,纵然咒术对神力有一定影响,可像现在这样,神力被直接逼了出去、凌空破碎的,还是第一次!”

    想到这里,一个词在他的心里瞬间闪过——

    “归一境?三魂合一?破碎神力!莫非眼前这人的修为境界,就是画中人口中的归一境?能以修士之身和神祇正面抗衡?”

    邱言本尊为神,对神道了解rì深,知道神祇看似强大,却受到限制,不能随意介入凡俗争斗,更难现凡间。他的生魂能借黑洞施展神力,其实占了莫大便宜,是钻了漏洞,只因能调动的神力有限,所以无法做到横扫,不过即便如此,依旧能越级争斗,开窍境时,就敢与三大凝魂拼斗。

    普通修士,纵有手段限制生魂,但面对神力还是要退避、迂回,便如詹元等人,可眼下这老人不见作势,只是说了一句话,就不知用了什么手法,直接作用在神力之上,瓦解、破碎!

    “神力,一直都被我作为底牌,但现在看来,并不保险……”

    这些想法一闪即逝,但还没等邱言回过神来,那老人又开口说了一个字。

    “坐!”

    这个字一说出口,邱言的生魂便猛地向下一沉,从空中落下,径直落到了桌前的椅子上,而后扭曲变化,整个生魂迅速延伸、变长变形,显化出头颅、四肢和驱赶,眨眼的功夫,就衍生出身躯,并显化了衣衫,俨然一人,端坐椅上。

    “嗯?这又是怎么回事?”

    邱言人一坐下,立刻就跳了起来,双脚落地,脚踏实地的感觉浮上心头,他握了握拳头,劲力传动真实不虚,但这些却让他悚然一惊。

    生魂衍于心,是意识、念头、记忆,形而上,所以常人难见,而不动用魂力咒术,一般的生魂也难对现世产生影响。

    可是,老人的一句话,一个字,就让邱言生魂落下,化为一人,感知感受真实无比,这简直颠覆了他的想象,和《xìng命之道》、詹元残破记忆的描述发生了剧烈冲突。

    下意识的,他抬眼朝老人看去。

    老人似乎明白了他的惊讶,便道:“昔者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胡蝶之梦为庄周,梦境现世,都为心想体感,行在当下才是正道。”

    这个世界的上古传说与邱言前世有些相同,也有庄周梦蝶的典故,现在从老人口中说出来,有种安定人心的作用,邱言听了之后,心里的惊讶都平息了几分。

    “化虚魂为实体,这种将生魂虚实转换的本事,涉及到感知、记忆等复杂因素,就算是神灵本尊都做不到,可眼前这人简简单单一个字就办到了,单是这个手段,就惊世骇俗,没想到他身为朝廷重臣,当世大儒,居然还能有这等修为。”

    想到这里,邱言顺势就抱拳行了一礼:“多谢马老相国指点。”

    “哦?你已经知道我是谁了?”那老人端坐不动,话中有惊讶之意,但语气却稳如泰山。

    这老人正是rì前入城的马阳,两朝元老,文坛宗师。

    邱言点头道:“晚生这几rì夜夜听书,略有感悟,便打听了一二,方知是老相国住在这里。”他说话的时候态度恭敬,却没有刻意讨好,不卑不亢。

    说来也是,邱言的分身虽是一介书生,身无功名,但本尊为神,堪称尊贵,虽然敬重眼前老人,却不会自贬身份。

    老人点点头,抬手一指座椅,再次说道:“坐。”

    邱言也不客气,转身落座。

    二人隔着书桌对视。

    老人睁开耷拉的眼皮,打量了他一眼,问道:“听了三天书,不知有何感悟?”

    邱言沉吟了一下,抬起手来,伸出一根手指,凌空虚划,单见指尖光影变幻,居然随着划动,显化出一枚枚文字。

    他现在虽是人形,但本质还是生魂,是心念聚合而成,又借着老人虚实变化之力,是以能衍化心中所想,那一枚枚文字罗列起来,居然就要变成一片文章,行文流畅。

    老人静坐不语,一双眼睛随着文字而动,明显是在阅读,随着文章成型,他慢慢点头,眼里流露出一丝赞赏。

    一老一少,一个看,一个写,就像是长辈在考校晚辈的学业。

    忽然,邱言停下手,皱起眉头,似乎在敏思苦想,有什么事情还没有相通。

    “你这篇文,从史入手,立意在民,深入浅出,写的都是身边之事,但由小及大,说出了百姓生活变化之后,民愿也会有相应变动,若是生活美满,民愿就隆,天下祥瑞,若是生活困顿,则民愿衰,万里烽烟,很正,很明,很好!”

    老人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足见心中欣赏。

    邱言的文章已经写了好长一段,要是落在纸上,足以写满三张,里面写的,不只是三天听书的感悟,还有本尊接纳民愿转变香火的心得,所以才能入木三分。

    “可惜,这篇文章眼下却无法圆满。”

    邱言说着,抬手一抹,就把悬空的一篇文章扫掉。

    “你现在不能完成这篇文章,这不是学问不够,而是阅历不足,”老人说着,突然就咳嗽了两声,这才继续道,“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步步拾阶,眼界大开,但愿你在红尘官场走上一圈后,就将此文圆满。”

    然后,他抬眼看向邱言,口中道:“我虽不知你一修士,为何醉心功名,但文能见心,你的文虽有斧凿痕迹,但里面的慕民之意真实无虚,只要行得正、坐得直,科举一样能有所成。”

    邱言听了,只是行礼,他求科举,本为全了因果,现在又多了一条辅助神道,无论哪一个,都与民有关,所以写出的文章当然不是虚情假意。

    想到这里,他忽的想到一事,也不犹豫,直接便问道:“晚生请问老相国,此来青昌,有何用意?”

    PS:感谢横川的再次打赏!

    ;







第六十九章 谁人曾予我束缚

    ()    这样直白的询问,并未让马阳着恼,老人缓缓回道:“我被圣上遣来边疆,正好去了凡俗干扰,安心著书,哪里都是一样,只是听闻青昌城乱,有妖邪横行,所以过来,希望能教化一城,不求妖邪向善,至少能不为恶,不再扰民安宁。”

    “果然如此!”

    听了这话,邱言心下了然。

    他三rì来夜晚听书,魂力越发jīng粹、壮大,感受到书声里有股沛然之力,能安定人心,去戾气、生祥和。如果经年累月的持续,潜移默化,就算是没有踏上xìng命修行的凡人,一样能得到益处,心宽体康,延年益寿。

    而对修行之人来说,影响更大,邱言分身的记忆里本就沉淀文章,被书声调动出来,便有如鱼得水之感;而普通的妖魔邪修、心术不正之人,则难免抵触书声,自会受到镇压,不过,若是愿意倾听,沉浸书声,也会慢慢得到益处,循序善诱。

    “不仅如此,自他入城之rì起,每天夜里诵读文章,书声在天际回荡,传遍整个县城,近似于一个神祇将法域笼罩城池,让妖邪之徒心生顾忌,不敢再肆无忌惮。”

    邱言当rì进了远宁城,一步踏入,就感到了城隍法域的存在,但来到青昌县,不仅没有感受到法域,反而是在光天化rì之下碰到了三魄老妖,那妖怪毫无顾忌的杀人吞魂,还要显化原型,便是因为城中神道凋零,妖邪才能百无禁忌。

    现在马阳读书,隐约弥补了神道缺失,也是邱言不再急着探查陈府妖踪的原因。

    “不只是神道补缺,就连城中饥民都能受惠,更让妖邪不再视民草芥,防止再次出现左渠村那样的惨案。”

    想到这里,邱言对眼前老人不禁有些佩服,手段看似简单,但效用无穷。

    “早就听闻老相国心念万民,传言不虚。”

    这句话不是邱言杜撰,读书人自有一个圈子,无论贫富,都会有心无意的注意士林风闻,而似马阳这样的人物,更是士林之中的主角,一言一行,备受瞩目,多方流传。

    马阳却摇摇头:“民为国之根本,为民做事不值得赞,乃为官本分。须知民能载国朝,亦能覆天下,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能有一丝轻视,与民有关的事情,再平常的,都不能当成小事。”

    “老相国所说发人深省,可世上能这般想,又这样做的人,怕是寥寥无几。”

    马阳点点头,继续道:“所以要设法让此念深入人心。上古至今,朝代更替,能做到这些的人并不算少,也有不少反例,若是人人都能明史,以史为镜,明得失,知进退,懂道理,自是天下太平。”

    “难怪老相国这几rì读的,都是正史里的句子文章。”邱言也点点头。

    马阳回应道:“我并非只是单纯读史,还要温习一遍,从新整理,将人皇治世一直到先帝统国所历之事,重新梳理,写成一书,以方便后人查阅,可以从中明理。”

    听了这话,邱言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难怪!难怪他要用那么多车去拉书,想要修史,这人的魄力……”

    一连三个难怪,道尽了邱言的吃惊。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古来写史,本就非凡,每代的正史都为千百人一同编撰,鸿篇巨著,浩如烟海,想全部读完,不知道要花上多少年,而马阳却说要从上古人皇时代开始,整理正史,这就不光是要读完,还要读通,这样整理出来才能不出错漏,方便后人研读。

    “听他的意思,还要借古喻今,给人世留下指点,这就要重新编著,还要加上注释、认知,旁征博引,这……岂是一人之力能做到的?不过,从刚才的事情能够看出,这位老相国在xìng修上颇有成就,许是要借此成事。”

    想到这里,邱言没有藏着想法,直接问了出来,没想到马阳却摇头道:“我知道有xìng命之道的说法,但这是个人之道,修的再高深,也只限于一人,若花费时间在这个上面,哪还有jīng力去做事,你也是修行之人,当知晓我这番话的意思。”

    “嗯?”邱言听了,却更是疑惑,“难道老相国并未修行?那刚才怎么……”

    “咳咳!”马阳又咳嗽两声,没有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我曾有个想要修道的好友,他对道教典籍如数家珍,却苦无高人指点,一直找不到超脱之法,直到一rì,他与我泛舟湖上,忽而长啸,然后便道‘我求超脱,但谁人曾予我束缚’,最后驾云而去,从此不见踪影,乡人都说他已经是神仙中人了。”

    一朝顿悟,一步登天!

    说完这么一个故事,马阳便闭口不言。

    邱言则是沉思起来,咀嚼着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