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家,赶紧让王师傅回去吧,客人都等急了,指名让王师傅做菜呢。”

    赶来的,正是方才的店小二,只见他额头上满是汗水,也不知是因为跑得急,还是因为心里急。

    “等什么王师傅?不是还有其他厨子么?”东家一脸的不满。

    小二见东家神色不虞,连忙解释起来:“客人吃了王师傅做的菜,大为称赞,说一盘不够,还要再添,结果其他师傅做了去,那人却说不对味,一个劲儿追问第一盘是谁做的……”说到这里,小二偷看了王力喜一眼,虽未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还有这样的事?”东家皱起眉头,有些惊疑不定的看了王力喜一眼,摆摆手,“那先这样吧,力喜你先去做菜,我刚才说的事,你好好想想,想通了,再来找我。”

    就这样,王力喜随着小二离去,可在这之后,他却没有去找东家,反而是东家急急忙忙的去找他了。

    原来,王力喜回去后,亲自掌勺,又是一盘菜出炉,直吃的那客人赞不绝口,也引得旁人心中疑惑,起了心思,点了几盘。

    这一点不要紧,几盘菜下肚,立刻就是一片夸赞声,那一盘盘菜给吃了个干干净净,一来二去,连外面的路人都注意到了,不时有人进来品尝。

    就这样,一天下来,张记酒楼一改门庭冷清的景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越到后来,传的越广,来的人也就越多,赵掌柜记账、下单,忙的是不可开交,差点背过气去。

    至于那东家,也彻底呆了,疑似梦中,直到一小工过来,说是王力喜忙了一天,太过疲劳,站都站不稳了,这才把东家给惊醒。

    “王师傅可是咱店里的宝,万一累出个好歹可怎么办?”东家虽不知今天这事的缘由,更不明白王力喜的厨艺怎么就突然大进了,却知道不能得罪对方了,不仅不能得罪,还要巴结。

    这远宁城,酒店客栈不少,真正的名厨又有几个?

    嘴里说着,东家赶忙去了伙房,安抚王力喜,言语间竟有几丝讨好之意,像是已经忘了早上说的话,不仅不提压工钱一事,反而要给王力喜加钱!

    安抚之后,他又去了大堂,给新来的客人赔着不是,替王力喜推了新点的菜单。

    厨房里,几个厨子和小工将王力喜给围了起来。

    “老王,怎么回事?求到秘诀了?”

    “是啊,王师傅,你这下可是出名了。”

    “方便透露点么?不过,要是独门秘技,不说也罢。”

    感受着众人热切的目光,想着东家态度的变化、赵掌柜灰溜溜的样子,王力喜自是欢喜,却也格外迷惑,心里嘀咕起来:“我哪有什么秘技?今天也和往日一样,却不知做出来的饭菜为何突然就好吃了?”

    他仔细回忆今日所做之事和接触到的东西,完全摸不着头脑。

    “今早拜了灶王爷之后,就离家了,然后……嗯?对了!灶王爷!”

    这一想,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灶王爷的名字带着一个灶字,他老人家又能放火,这不正好应在做饭、做菜上了么?莫非是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他顾不上其他,找个借口就要提前回去,酒楼东家当然不会多说,放其离开,等王力喜到了家里,赶紧给神像上香,而后和妻子说了两句,两个人都是心生感慨。

    随后几日,王力喜每日不光给神像上香,还奉上祭品,这做出来的菜是一日好过一日,不久就传遍大半个城池,越发让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定是灶王爷保佑!才让我老王时来运转!”

    只不过,这个秘密到底没能瞒住多久,盖因那日见过本尊身影、回去后虔诚祭拜的人,并非只有王力喜一人,也有其他人请了神像回家,里面不乏厨子之流,更有个开茶馆的,同样受惠,一来二去,灶公的名头算是正式传开了。

    一家一家的酒楼菜馆闻风而动,纷纷请了神像到店,生怕落于人后。

    街头巷尾多了不少谈资,十个人里面,就有三个要谈论灶公这个新神。

    每日,书生分身漫步街上,时时刻刻都有一道一道的香火念头从各个菜馆、酒店、客栈升腾起来,汇聚过来。

    ps:感谢“諷鐹無痕”兄的打赏!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一十三章 街巷听书,锣鼓报喜

    邱言的书生分身最近十几日常在大街小巷穿行,不时进到茶馆、酒肆,听那说书人讲述话本、故事、传奇。一边观察,一边不动声色的,将汇聚过来的香火念头透过魂中黑洞,传往神灵本尊。

    随着时间推移,远宁城里的气氛越发凝重,那些聚集于此的童生们越发紧张——

    放榜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今天一早,邱言分身在街上转了一圈,看了看时辰,便入了一家酒肆,叫了两碟菜,慢慢吃着。

    酒肆中间,有名年过半百的老儒生正眉飞色舞的讲述祁家将的故事,如若悬河,引得阵阵喝彩。

    邱言也在听着,一句一句,都谨记下来。

    在他的感知中,半百儒生口中的每个字,似乎都化为一枚枚无形文字,自双耳入了心头,跟着一转,却被生魂吸摄,在生魂中凝成书册,落入了标着“集”字的书架里面。

    这集部书架上稀稀拉拉的摆着几本书卷,有诗集,有词典,也不乏话本、传奇,更有戏曲、别集,甚至还有半部《道藏》!

    邱言的地魂分为四架,经史子集,经部书架已经摆了不少书卷,都是对儒家典籍的领悟和注释,史部书架却还空着的,至于子部书架,则只是摆了一篇残简,但却是圣贤手稿的精神凝结而成。

    和之前相比,地魂书架散发出的气息有了些许变化,多了丝地气、平常心,少了些出尘和玄虚,却是邱言在这几日走街串巷,听多了寻常话语,又收集了不少民间文本,凝在魂中,让地魂有了更多积累,。

    那酒肆里的说书人说了一会儿,就停下嘴,吐出一句“预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后,便收拾一番,离馆而去。

    酒肆里,不免一阵议论。

    “这祁家军当真忠勇,一门忠烈。”

    “是啊。”

    ……

    议论着议论着,话题很快从评书转移到了身边事,就听一人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去张记酒馆吃过?他们那的厨子,那是厨艺大涨啊,往日都没几个人去,现在想吃,还要排队!”

    立刻就有人笑道:“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老刘刚回城,还不知道,街坊早就都传开了,你道张记那家厨子为何突然间厨艺大涨?”

    先前那人奇道:“哦?里面还有缘由?”

    “当然有了,”又有人笑道,“那张记的王厨拜了灶公,受了神灵庇佑,才有这番际遇,听说他本来要被辞退,拜了神后,突然就时来运转了!”

    “这倒奇了,拜神求子还算常见,这拜神还能做出美味佳肴,还是头次听说,不会是以讹传讹吧?”

    登时就有人反驳起来:“怎么是传言?这远宁城现在,好些个酒楼饭馆都请了灶公进门,你还别说,那饭菜还真就比从前好吃了!”

    “这个是实话,连我们家门口的那间小馆子前天也请了神,打那之后,馆子里飘出的油烟都比往日要香!”

    “不过,纵然都请了灶公,也是有差别的,还是张记的王厨子做的饭最好吃,听说是因为他是诚心拜神,没有旁人的功利心!”

    “话是如此,不过灶公这般灵验,我这正琢磨着,过两天也请进家中,改善改善伙食。”

    “使不得,使不得,”酒馆的掌柜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听见众人言语,却是道,“灶公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能请的,你们寻常人家,还是别乱行事,小心冲撞了神灵。”

    “行了行了,付掌柜,你那点心思谁不知道啊,是怕家家都请灶神,断了财路吧,太小家子气了。”

    旁人听了,也都相通了里面的门道,纷纷笑骂起来,酒肆的气氛一时热闹起来。

    酒肆一角,邱言将两碟菜吃完,在桌上放上几钱铜板,起身就走。

    “都城隍说的不错,术业有专攻,法职也有分别,只有特点呈现出来,带给信民实惠,才能让巩固祭祀,加以传播,这才几天的时间,我这香火就增长了不少,神名更是传播迅速,虽然祭祀的多是好奇,少有敬畏,但等基数足够,自会诞生出虔诚之人。”

    心里想着,邱言回到刘家老宅。

    他刚回远宁的时候,是住的客栈,但等忙完了道试,有了空闲,就按刘怀的吩咐,找人将刘家老宅打扫了一番,搬了进去,这些天都住在此处。

    回到宅院,邱言就进了当初的那间房里,静坐闭目,调动生魂,梳理收获。

    “今日又收集了不少杂谈和话本,那祁家将忠勇忠烈,事迹流传甚广,里面也有为将做人的道理,凝结出来,寄于地魂,是个不错的补充。”

    静默、回忆,邱言的气息隐隐内敛,约莫过了盏茶时间,方才重新睁开眼睛,而后拿起一卷书,翻开诵读。

    读书声一起,桌角就有动静,人生宝宝就爬了出来。

    读着读着,邱言慢慢皱起眉头,脸色渐渐一片苍白,魂里又爆发出刺痛。和十几天前相比,邱言对刺痛的抵抗能力明显提升不少,除了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外,并无其他异状。

    读书入神,不知时辰。

    刘家宅子外面,几户邻居出来洗衣倒水,其中几人一脸不满的盯着刘家宅子。

    原来,自刘家迁去青昌,宅子空了出来后,不时会被几户邻里挪做他用,未曾想,几天前邱言却突然住了进去,乱了他们的打算,难免敌视和埋怨。

    “老刘家算是让穷措大给坑苦了,先是刘老头的妹妹被那林老秀才坑,现在老刘头自己,又被他这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外甥害得远走他乡。”

    “可不是嘛,人走了,院子眼看着也要被这书生给占了。”

    “这邱言小时我就见过,一看就没什么出息,这样的人,也想读书出人头地?难啊!”

    邻里妇人,心里有着不满,就要家长里短的絮絮叨叨,话里话外不乏恶毒之意,只是,这些埋怨和恶意到了第二天晌午,就全部烟消云散,转而化为了惊讶和畏惧。

    这天,邱言如往常一样,先是游街串巷,然后回院读书,但午时一过,巷子里就响起一阵嘈杂,有鼓声,有锣响。

    “大中午的这是干什么?”

    “扰民安宁!”

    “哪家的缺德……”

    一个个邻居出门打探,却见一群人涌进巷子,敲锣打鼓,喜气洋洋。

    见了这一幕,刘家的街坊们回想起从前见过的热闹景象,心里顿时都是咯噔一声。

    而后,就见那些人到了刘家宅子外面,纷纷大叫:“中了!中了!邱相公中了!高居榜首!道试第一!”

    这些人,赫然是来报喜的!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榜要贺,围城必阙

    “道试第一?放榜了?”

    众街坊听了,却是面面相觑。

    有街坊迟疑的问:“道试第一,就是考过了?”

    报喜的人立刻就回道:“这是当然,道试第一,就是咱远宁府的案首!若还考不过去,就没人能考过去了!”

    众街坊听了,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远宁府的案首!那不就是说,这邱生考上秀才了?”

    “何止是秀才?历届案首,没听说过有人考不上举人的,邱相公现在是案首,几个月后,那就是举人老爷了!”

    “举人老爷!”

    听了这话,一干街坊算是彻底惊呆了。

    “老刘头家这是要发迹了啊,有了举人老爷,那可就不得了了!”

    到了这一刻,他们对刘家的蔑视、小窥和嘲笑,全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后怕和畏惧,想到自己在老刘家搬走时的嘴脸,还有这两天的冷言冷语,不禁都有了大祸临头的感觉,一个个急急忙忙返家,躲藏、逃避。

    报喜的人自然不会关注这些街坊的反应,还是在刘家宅子外面闹腾。

    这么大的动静,邱言不可能没有听到,从容起身,整理了仪表,就将院门打开了,他算着过日子,知道今日放榜,并不意外。

    “邱相公!恭喜!恭喜高中!”

    “邱案首高才!”

    “邱公子,文曲下凡!”

    院门开启,众人连连恭贺,邱言便拿出些铜钱分与他们,都是欢天喜地。

    “没想到那孔提学倒是大方,直接给我点了案首,这样也好,名声更大,能积攒人望……”邱言还在想着,却被几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