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6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战力,除了佛沼外,其他沼部算不上强大,和南疆边军交手,也是败多胜少,可有的时候即使战败了,他们也能得到好处,关键一个字,就是要会“闹”。

    只要闹腾,边军就会有压力,治理边疆的官与将就要受到责问,因为朝廷所需的是四边安稳,为了这个目的,很多事都可以谈,可以让步。

    而且,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往往要受到时事影响,放到这几年,由于北疆国战的原因,朝廷对于其他几边的政策,就越发“灵活”起来,身处边疆的部族,只要会闹,闹出花样,令朝廷中枢得知,朝廷方面立刻就会给边军种种压力,力求安稳。

    在这种局面下,沼人也得了不少好处,自是食髓知味,并且屡试不爽。

    这也是邱言刚才言语强硬,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的味道,其他将领就算知道邱言自身修为高超,不惧沼人王子,也要担心沼人部族再次寇边,一来一回,离沼人退兵的时间太短,他们传出的报捷奏折还没到皇帝面前,沼人复叛的消息就先传过去了。

    真是那样,他们这群人的前程也就到头了。

    只是,邱言已然将话说出,也就使得众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可浮图突然的口气转化,又让他们看到了曙光,却忍不住疑惑起来,不知沼人何时这般通情达理、好说话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邱言与浮图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将他与众将商谈的一部分,告诉了对方,不过只是提及了种子,至于农具、耕牛等物,全然没有说出。

    不过,其他将领没有越俎代庖的提出疑问,毕竟邱言身为钦差,和沼人具体要怎么交涉,都是由他来拿捏、定调的。

    “可以在沼地种植的种子?”听得此言。浮图面色猛然变化,顺着邱言的手指,朝桌上的种子看去,跟着和身边心腹,都伸手抓了几颗,放在鼻前一嗅,面色不住变化。

    沼人因生活在恶劣的丛林中,在天性上格外敏感,五感强于普通的中原人。所以这一嗅,就让他们在种子里探得了熟悉味道,知道是沼地之味,先就信了几分。

    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邱言是不会拿此事信口开河的,所以他们想了想,又将目光集中到了大厅中心的几座盆栽上。

    浮图的心腹上前两步。不顾其他的人目光,蹲下身子,伸出一根手指。在盆栽的泥土上沾了沾,又放在鼻边闻了闻,跟着微微点头,紧接着又盯着泥土中长出的作物,伸手撕下一点叶子,放在嘴里咀嚼,露出了一点激动之色,扭头冲浮图点了点。

    浮图见之,深吸一口气,然后道:“有劳钦差了,这些种子若真的能在沼地成活,真的是一件大好事,也算是你们中原人干了点对我们有用的事。”

    这番口气,令闻者心中不快,几名将领面色陡然变化,但知道轮不到自己说话,便都按捺不语。

    这时,张凯永开口道:“种子来之不易,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我曾见钦差大臣每日在自家后院耕种,风雨无阻,为的就是培育几种作物,想来对这些种子是十分上心的,花费许多,寄托了心血,你们在种植之时,切不可忘。”

    他是今日才知道种子的事,这句话并不属实,只是点出种子得来不易,让沼人知道进退,也是对浮图之前话语的反击。

    “哦?”浮图眯起眼睛,看了邱言一眼,“这些种子,是钦差亲自培育的?”说话的时候,他的脸色和神态,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甚至在痛恨中生出一点敬意。

    在沼人的部族中,能够辩种、分毒、熟悉采摘的人,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食物匮乏,能够为部族得到食物的人,其本身能力就是身份价值,往往受人敬仰,就算是浮图这样的少族长,这种习惯也刻印在他的骨头里,不敢怠慢。

    “种子从何而来,并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改变沼人的生活条件。”邱言一语带过,并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浮图王子此来,体现出了贵族诚意,双方要亲善,单靠条约、盟约、口头约定,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甚至一钱不值,对此你我心知肚明,若不解决沼人的困苦环境,能保一时,难安几世,这些种子,就是彻底改变两边对峙的关键所在。”

    “这样么……”浮图闻言,沉思起来,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对种子的运用和耕种上,没有谈及多少两边的盟约,但看得出来,浮图是一直想要提起的,可邱言反而避而不谈。

    这种局面,又看的其他将领颇为称奇。

    要知道,往日遇上这种局面,无论官员还是将领,无论是耍嘴皮子,还是以刀兵相候,为的就是一纸条约,毕竟沼人的生存情况,除非将他们整个灭族,不然一直纠缠下去、打下去,也不见得能有什么结果。

    “灭族……”

    想到灭族之语,众将忽然间想起邱言说过的“平沼之策”,忍不住就打了个寒颤,再看与浮图侃侃而谈的邱言,心里的感官已然有了变化,只觉得那充斥笑容的面庞,竟是格外恐怖。

    相比之下,那位看似凶恶的沼人王子,却显得很是单薄、脆弱,让将领们忍不住都觉得他可怜起来。

    不过,浮图并不知道其他人心中所想,他在听了邱言的一番介绍,又意识到对方没有与自己立下盟约的意思之后,就有了退意。

    当然,在他看来,自己这次过来,是神谕要与大瑞亲善,没有约定盟约,在形式上没有达成,可实质上看邱言意思,其实目的已经达到了,对方都要给自己这种特制种子了,难道还会发兵攻打?

    说起种子,其实更为浮图所重,他表面上显得很是平常,甚至都不怎么去看,但实际上对这些种子已然是势在必得。

    “若这些种子,当真能在沼地大规模的种植,那我的族人就都能吃饱喝足了,到时候,无论是战力,还是人口都会膨胀起来,立刻就能组成大军,待得一统沼地,我说不定也能做一方雄主,开国立朝!甚至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浮图竟是觉得面前、这个看似精明的钦差,很是愚蠢,他根本不知道,这些种子能带来的什么样的变化,就贸贸然的拿出来。

    “说不定,此人是为中原掘了坟墓!要成全我们沼人!”

    想着想着,浮图貌似无意的说了一句:“这些种子效用还不清楚,在我部验证之前,希望钦差能严控此种,不要落到其他部族手上,万一有个疏忽……”

    邱言却笑了起来,说道:“这个不牢王子操心,这些种子,早就给过灶沼的葛洛兰大族长了,经过他的验证,确实可行!”

    “什么?”这一下,不光是浮图感到吃惊,连带着其他将领也颇为意外。

    “难怪灶沼越发壮大,甚至开垦了一片土地,我还道真是什么灶公神显灵,原来是这么回事!”

    暗暗思量着,浮图不由就生出了急切之感,他本要借种成事,现在知道有部族赶在前头,当然也不甘心落后,虽然遗憾于难以独占此种,但沼人本部人口众多,先天占据优势,只要能推广来开,人口资源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战力!一样能够后来居上!

    想清楚了这点,浮图也不再耽搁,与邱言说清楚后,就急着要去领取种子,邱言也猜到了他的心思,顺水推舟的行事,让人将他送走。

    待得浮图离去,张凯永领衔众将,又问起邱言具体的打算。

    “钦差之前不是言及,要由官府出面分发农具和耕牛么?为何刚才不提?”

    “这事不急,若一开始就这样做,沼人会觉得朝廷心思可疑,也不会知道珍惜,反会觉得天经地义,”邱言摇摇头,“要等他们体验了劳作辛苦,那个时候,我等再加以引导,让他们知晓农具与耕牛便利,就是施恩了,能得赞誉,这同样的事情,施行的前后不同,结果就会迥异,况且……”

    说着,他话锋一转:“耕种两代后,沼人发现种子难以播种,难免会有麻烦,到时用这分发农具的手段,转移他们的怒火,加以平息。”

    说着说着,邱言便就告辞,说是要过去安排分发种子予浮图等人的事宜。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众将中不知谁嘀咕了一声——

    “到底是读书人,毒啊!人都说咱们武将杀戮深重,可咱们只是杀人,这些文人动动嘴皮子,就要将一个族群给诛灭啊!”

    其他人闻言,深以为然,又都打了个寒颤。(未完待续。。)

    ps:  感谢“玩下下拉”的打赏!

    下一张在十点之前。。。







第九百二十八章 文治武功,留待封神

    “……以粮而安沼心,以种制其传承,则沼乱可以息矣……”

    “……各沼所垦,其耕种器具和牛只皆给于官,凡屯种之处合用犁铧耙齿等农具,着令有司拨官铁炭,铸造发用……”

    “……凡屯田合用耕牛若有不足,即便移文索取……”

    “……沼人当渐习于牛耕,故牛为重,而沼地之风土,却不易养活,便受制于大瑞……”

    “……当以圣人教化辅之,循序渐进,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待得沼地初平,耕作之风遍行其间,择一人任沼地总管,迁中土大姓以实五沼,待得大姓定,世家生,自有中土来者纷纭踵至……”

    “……时过境迁,中土来者与沼人畛畔相入、盈亏相察,则移风易俗,自此再无沼人之患!”

    啪!

    “当真是妙计!妙策!开前人之所为开,成后世不世之功!”

    看着手中密折,李坤忍不住拍案称赞,这封密折是刚刚送来的,内里约莫三百多字,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三天前和沼人王子浮图的接触,跟着便谈起了平沼之策。

    “邱卿的这封密折,所言之事当真惊人,从前任官言及沼人之祸,都是安抚、镇压,又或者是示之以恩,慑之以刀兵,又或者是迁徙沼人入剑南,化作藩属,以沼治沼,但按着邱卿的这封奏折,分明是要永绝沼患!和这个一比,几日前派人轻描淡写的就说得沼人联军退兵,又算得了什么?”

    边上,白面老人魏公公见了皇帝笑颜,也很是开心,最近两年,李坤笑容越来越少,头上白发越来越多。那眉头越皱越紧,整个人的精气神越发衰颓,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尤其是最近,朝中派系倾轧越发严重,也令李坤越来越耗费心力,更是鲜见笑容,现在邱言的一封奏折,就令李坤笑颜大开,他这位从小看着李坤长大的老人自然也是欣慰。对邱言的印象更是越发亲善。

    如今,听到李坤夸赞,他虽然没有看过奏折,却也从那话语中听出大概意思,就道:“老奴还记得官家几日前,听到报捷的折子,说是邱学士不费吹灰之力,就说得沼人退兵,平息一场边患。那时群臣还都说邱学士兴许是暗自和沼人有了约定,要派人去查呢。”

    “这些事,还是有人想要打压邱卿,朕心里清楚。都是老生常谈了,算不得什么。”李坤说着,微微点头,“不过。邱卿确实给了寡人惊喜,别人都是用兵用权,给梁给钱。他倒好,不声不响的培养出了这种种子,小小一颗种子,却要成了我大瑞安定西南的关键。”说着说着,李坤忍不住哈哈大笑,畅快之极。

    “邱学士可谓学究天人,非寻常之人能够比拟,为国之栋梁,”魏公公又道:“这样的忠臣、能臣,能给官家分忧,若沼人之患永绝,官家又要成一不世之功!”

    之所以说是又,就因为李坤已经有了场“不世之功”,对于皇帝而言,能称得上功劳的,无非就是文治武功,治世治出盛世,动武开疆拓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而今的大瑞正是烈火烹油、鲜花锦簇,虽说有着颓败气相,逼得不得不变法,但平心而论,比起前朝的治理,是强上太多了,但这个文治之功,不能全算在李坤头上。

    而论起武功,李坤确实足以青史留名了,先有徐进经营河湟,向西开边,这本是李坤之父、大瑞先皇时拍板的政策,但先皇驾崩,到了李坤登基后方才功成,便也能算在他的头上,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刚刚消停的北疆之战,这一战,大瑞联合三水部,共击柔罗,前后连绵近四年,彻底击溃了柔罗人的主力,斩杀三王,逼得其残存部族携牙帐北迁,已然式微,草原因此群龙无首,在名义上,各部族都奉大瑞皇帝为正统,所以后世若是计较,这一时期的大瑞版图,必是包括了北疆草原的。

    开疆拓土,击败北疆强敌,这样的武功,可谓辉煌,若是经过史家润笔,后世或许会将这李坤看成是一代雄主!雄才大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