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果- 第8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烁光辉!

    另一边,在那观天台上,正在远远观察的飞犼等人,在刚才也发现了少年道士的身影,恰好他们对这道士有些熟悉。

    “观水子怎么出现在这里?”飞龙心念一动,认出来人,知道是随自己一同归来东华的外洲道士,“不过之前捕捉五行之灵的时候,我与他便分开,此人去自行寻找五行之灵了,如今却出现在这里,不知缘由所在,嗯?”

    他正在说着,忽的心头一震,发现了一丝端倪,却是那心里也生出阵阵波动,不过比之那下方的诸多书生、学子、勋贵子弟,飞犼、飞龙、阴阳道主这般的修士,就感受的更为清晰。

    “这波纹是从文网中延伸出来的,看来是文网将要降临的先兆。”飞虎道长这时微微一顿,脸上露出凝重之色,“这般强烈的人道波动,莫非是要将人道至理从文网中剥离出来,灌注在那圣贤堂内?这样倒也说得通了,想来有文网这般神物,根本不需要圣贤泥塑,便可以打开士林通道了,甚至更加便捷,因为那文网之中,着实汇聚了诸多圣贤精神,只是……”

    飞龙接过话来,便道:“只是这般浓烈的人道气息和信息,连我等的心境都被干扰,一个不小心就会令心境受到侵染,说不定就会影响道行,若是其他人也就罢了,但现在明显是那定国侯主导,这就不得不小心了,也难怪那观水子跑这么快。”

    “不用担心,这观天台所在,本就与众不同,不会被人文之念彻底沐浴。”飞犼这般说着,竟是前行两步,来到了那楼阁边缘,双目中凝结出两道光辉,仿佛凝结了实质,想要直接刺到圣贤堂中,但还未离开几丈,就被一股人文之力阻挡,然后缓缓软化、同化。

    “好厉害!根本不需要龙气和城池意志,那文网垂落之地,超凡之力便要退避、消散,若是真的发展起来,简直是超凡之道的末日!”在这一瞬间,飞犼的心里生出一丝担忧,他虽然为邱言所镇,但并没有真的丧失自我、完全归顺,所以想的事情比较长远。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阴阳道主,忽的道:“这文网背后到底是谁人的手笔?似乎与那定国侯关系不浅,要借他之手传播、扩散,但定国侯的背后,还有那位坐镇,乃是分属神道,同样也是超凡之道,这两边应该是冲突了,里面必然是有着隐秘的。”

    话音落下,不等旁人回应,那圣贤堂里又有变化,那堂外的众人正在出声哗然!

    “这……士林之路已经打开?”

    “没有圣贤泥塑,也没有奉上圣贤纸,士林之路是如何打开的?”

    “我只是看到那武蒙和孙逊,将自己最近的感悟奉上去,落在中间的台子上,便生出这般变化。”

    却说之前,邱言领着几名弟子入内,其他人则知道轻重,都等在外面,只能从外向内探查堂中之景,并且被那一幅幅圣贤画像所惊,没有注意到更多,不过,现在回过神来,才发现在堂中有一座台子,上面摆着一本好似书典一样的物件,让武蒙与孙逊将对知行之道的感悟放上去。

    二人早在几日前,就接到过指示,早有准备,如今依言而动,便各自取出一本册子,放了上去。

    之前的文网变化,正是因此而生,甚至那视野中的光辉,也是从两本册子中绽放出来的,但并不是真正的光辉,而是意识与思想的光芒,虽然微弱,但不可忽视,没有圣贤精神那么耀眼,但却有着自己的光辉。

    这般变化,自然引得门外之人心中波澜,而邱言仿佛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时候又道:“日后,我知行之道的门徒弟子,不管是不是知行书院之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心得拿来,放入这知行论中,总结起来,无论对错浅薄深厚,只要心中有一点知行精髓,便能联动文网之中的百家圣贤精神,开启士林门户,入得其中。”

    “什么?难道只要领悟了知行之道的一点精髓,就能有机会入得士林?”

    这一说法,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便是那些心中怀着其他念头的官宦、贵胄子弟,也免不了震惊起来,盖因邱言这话口气太大,而且足以改变如今的书院格局!

    “难道这边世家的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这定国侯又要挑起书院争斗?他这是要成天下公敌?”(未完待续。。)

    ps:  感谢“玄元极圣天帝”、“书友140224224943329”的打赏!

    感谢“童子轩”、“玄元极圣天帝”、“我姐姐是萱萱”投出的月票!

    杂事缠身,一直没时间码字,所以晚了好些时间,在此致歉,晚上还有点事,但会尽量赶在离开前更上。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知行两分,支系雏形

    有人在想此话带来的影响,有人则是在思考这话中的利益,但终究没有人会觉得邱言是在信口开河。

    “如果真的能够这般轻易就进入士林之中,那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要知道那圣贤堂、圣贤纸,一般的读书人可拿不到、得不到,被诸多书院管辖,轻易不会示人,更不会无故交与他人。”

    “但话虽如此,可想要领悟知行之道的精髓,又谈何容易?这可不是读书背书,而是要有所理解,好在知行之道并不与其他学问冲突,甚至掌握了之后,还有助于去学习其他学派的知识、道理和学问。”

    “这知行之道,就好像是钥匙一样,而且自从文网降世,需要知行之道的感悟作为钥匙,去打开道路,念入网中之后,这学习知行之道,早就成了风潮,哪怕之前世家反扑,定国侯局面不妙,这知行书院人马稀疏,可学习知行之道的人也没有减少,为的就是入那文网。”

    “刘兄此言差矣,一听你的话,就知道你其实并没有掌握知行知道的精华,只将知行之道当做是打开文网的钥匙和敲门砖,没有细细品味,这才会说出这样言语。”

    “哦?听王兄的意思,显然是对知行之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莫非是得了神髓?”这话一回,已经有些火药味了。

    但先前那人似乎并不在意,从容应答:“在下不才,最近心中生出一点光辉,算是对知行之道稍有造诣。”这话便就引起旁人的阵阵低声惊呼,这才知道此人为何要有意无意的维护邱言,原来是利益相关,日后有可能借助此地,入那士林!

    可以说,士林对读书人的吸引力之大。远超想象,能来到京城的人,多多少少都听过传闻,只是还是有许多人,轻易难有资格能步入其中,现在邱言说出这样的话来,无疑是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对这读书之人的冲击,不亚于新法对朝政的改变!

    要知道,那诸多书院的圣贤堂。乃是正统象征,更由于掌握着进出士林的通道和路径,具有一定的神圣地位,是书院吸引诸多求学之人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种被垄断了的资源,并且在诸多学派中,隐隐有默认、默许的味道,彼此之间心照不宣,同时也受制于圣贤纸的数量。成为稀缺资源。

    可邱言现在的一番话,隐隐就要打破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令人担忧。

    那人群中不少人见识广博,更是深谋远虑。分析此言,立刻得到利弊,权衡起来。

    “如果是悬挂百家圣贤的图像,只是面子和名声方面会与其他学派生出冲突。那么这士林通道的开启之举,无疑就涉及到切切实实的利益了,对诸多书院的刺激可想而知。那么一场大‘辩论’,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了,也不知道此事是福还是祸?”

    众人的担忧和猜测,终究只是心思,在念头中流转,不会在瞬间就直接影响到现世,所以在这一刻,现世中所体现的,还是那位于堂中的一典中,两册心得的变化——

    之所以说是变化,那是因为这两本书册,在落到台上之后,不光是引动了文网思线的波动,在众人心中引动光辉,本身也有变化,那装订书册的线接连断裂,一页页的纸张飞出,然后燃烧起来!

    这一幕,立刻就将堂外众人的心思,给扰乱,将注意力吸引过来。

    “怎么回事?这是有人纵火?”

    “超凡之力?”

    “在京城城郊,居然也有这般事情发生?”

    一个个猜测再次泛上他们心头,让他们惊疑不定。

    而作为当时之人的武蒙与孙逊,却是在这一刻有不同感受,感到自身的念头,竟是被牵引过去,融入了那火焰里面。

    人文之火!

    此火在锤炼他们的意志和念头,同时引动一丝心念,融入其中。

    顿时,那挖空心思,将自己在这段时间中所得感悟写出的景象,在心里浮现出来,但与回忆不同的是,这种浮现不是虚幻,而是真实,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清晰可见,并且好似生出了灵性,在他们的心头流转,将他们的心思沉淀进去,好似嵌入了语句里面。

    顿时,那字与句子之中的奥秘、道理,就都分明起来,越发清晰,衍生出一片虚幻世界,让他们在内里经历沉浮、轮回!

    这两个人的来历不同,所擅长的也有不同,他们跟在邱言身边之后,观邱言的言行举止,各有所得,同时又有不同。

    孙逊来自江南大家,祖上还有称王过往,那身家气运之中,甚至掺杂着一丝衰败的龙气,自幼所学就与众不同,诗书传家,家学渊源,都是远超常人的,所以他在观看邱言的知行之道的时候,关注的是一件事、一句话背后所代表的奥秘,对自己未来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在识图从中找到解析天地之理的诀窍,时常会与一些记述邱言言行的书中语句做对比,从而一步一步的探究,步步为营。

    所以,如今心思沉淀,在那衍生出来的虚幻世界中,他所经历的,也是归于文事,体验的是风华绝代、诗词歌赋,纵然也有刀兵,但往往是谈笑间,敌人便灰飞烟灭。

    相比之下,那武蒙可就没有这么细致了,此人的父亲,当年乃是大盗出身,武艺高强,纵横无忌,等那武四平成了武将,受了管制,一些草莽气息一样没有能改掉,也就不可避免的会让自己的子嗣继承。

    所以,武蒙的言行中,既没有贵胄世家的背景,也没有官宦人家的底蕴,显得豪迈不羁,跟在邱言身边,被其人折服之后,这武蒙也很关注邱言的言行举止,但更注重现实意义和影响力,甚至有心模仿,同时也关注邱言在兵家上的造诣,对于邱言那练兵与调兵之举,很感兴趣。

    所以,如今在这虚幻世界中的轮回,武蒙所经历的,则是一种沙场饮血、马革裹尸的经历。

    这种轮回快速无比,好似心魔引动了一丝念头,然后衍生出无数变化,只是身处其中的人并不会感觉到多少异样。

    但随着幻境演变,到了后期,这孙逊、武蒙两人在心得感悟上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分别,很快就浮现出来——

    孙逊这边,对知行之道的领悟,明显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凡是先要心中明了,要读书明理,要记在心中,然后在日常的行为上加以印证,或者特别注意。

    反观武蒙,则是以“行”为本,先是自己做了什么,然后按照知行之道中的总结、归类之法,将这些做的事,在事后总结得失,提炼关键,和邱言的言行举止作对比,从而来掌握和了解知行之道,不断的更正、规范自身言行。

    这两种方法,隐隐就要体现出两个知行之道的分支,只是如今二人还都在学习中,更为真正凝结出知行之道的文心、道心、拳意。

    值得一提的是,那武蒙在行动的同时,不断参考知行之道,就像是练武的时候,在对照秘籍一样,自身的武道隐隐有了知行之道的痕迹,这也是一种隐藏的支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最多是在当前的气运中稍有分别,但更多的气运,还是要汇聚到整个学派的气运团中,和其他诸家的气运交相辉映。

    “唔……”

    这般的虚幻世界体验,很快结束,二人的思绪重新归来,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漫长时光,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短短一瞬。

    不过,二人对视一眼,再识图回忆,也只能得到模模糊糊的记忆片段,并不真切,只是在虚幻世界中所得的感悟,并没有消散,帮助他们在知行之道的领悟上更进一步。

    “刚才那是……逐字逐句的对我等的心得,进行虚幻反馈?这样的体验,当真是难得。”孙逊稍微沉吟,就明白了缘由,同时生出遗憾,“可惜,因为时间太短,我之前对知行之道的心得领悟,并不深刻,如果时间长一点,再放入此典,那么收获必然更大,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

    他自然明白,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多,就算自己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