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珠似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珠似玉-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知道你只是心情不好,”晋鞅见她脸色看起来有些白,也不介意她方才那句话,把她拥进怀中轻轻拍着她后背,缓解她的情绪。
  “陛下,娘娘,御医来给娘娘诊脉了。”秋罗进屋后,发现陛下与娘娘之间气氛有些不对劲,也不敢多言。
  “让他进来。”晋鞅放开顾如玖,弯下腰平视着坐在贵妃榻上的顾如玖,“好啦,别生气了,被御医看到你生气的丑样子怎么办?”
  “你才丑!”顾如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然后有些歉疚的握住晋鞅的手,心里却暗暗有些担忧,自己到底怎么回事,最近几天脾气怎么这么差。
  前些天晋鞅也是管着自己吃食,她也没像现在这个样子啊。
  御医进来后,便向帝后二人行礼,努力不让自己的目光落到帝后相握的手上。
  赵御医他最近才升任来的,他以前专攻妇科,刚升任为御医时,他还有些奇怪,陛下一个大老爷们,还需要妇科医生?
  今天乾坤宫的太监总管找到他,让他给皇后娘娘诊脉,他才明白过来,他能做御医,不是因为皇上需要,是皇后娘娘需要。
  第一次见到皇后,对方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媚颜倾城,反而长得十分甜美,尤其是脸颊上的那对酒窝,让她看起来既纯洁又显小,就像是应该让人捧在手心娇宠着的小姑娘,若是让她伤心半点,就会让人产生罪恶感。
  这位大丰朝第一个住在乾坤宫的皇后,是个让人见了后起不了厌恶之心的人。
  “你是新来的?”顾如玖见这个太医大约三十余岁,倒是比其他御医看起来年轻不少,“以前好像没有见过你。”
  “回娘娘,微臣是前几日调任过来的。”赵御医恭恭敬敬的垂首答道,“请娘娘伸出右手。”
  待皇后娘娘伸手,他便看到一只莹白如玉的手腕,手腕上戴着一只双缠纹玉镯。能把玉镯做成藤蔓缠绕的样式,又细又精致,不知道要费多少工夫,不过皇后娘娘戴着却格外好看。
  顾如玖见赵御医盯着自己镯子瞧,才惊觉过来这镯子搭在手腕处,会影响他诊脉,便把镯子往上拨了拨。
  赵御医朝她拱了拱手,然后把手帕搭在皇后手腕上,小心的摸脉。
  脉搏流利,似有圆珠滚落玉盘之状。
  赵御医把两只手都摸脉后,收起手帕:“请问娘娘,进来可有食欲不振或是痰淤之状?”
  顾如玖摇头:“并无。”
  赵御医面上露出一丝笑意,朝晋鞅与顾如玖深深一揖:“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怀有将近两月的身孕。”
  “你说什么?”顾如玖有些懵,有些反应不过来。
  “娘娘,您腹中已怀有龙嗣。”赵御医以为皇后娘娘已经欢喜过度了,便又有重复了一遍。
  顾如玖呆呆的摸了下肚子,有些茫然的想,难怪这个月的月事到了今天都没有来,难怪她最近总是觉得热,总是觉得心烦,原来是因为肚子里多了个生命。
  晋鞅见久久还愣着,便赏了赵御医,让他退下后才转身对她道:“久久,你怎么了?”
  “你最近老是管着我吃食,是不是因为这个?”顾如玖扭头去看晋鞅,表情仍旧很懵。
  “原本御医还不确定,我又怕告诉你后结果发现没有怀孕,会影响你的心情,所以才瞒着你,”晋鞅蹲在她面前,目光落在她的小腹上,“是我没有考虑妥当,让你这几日心情不好。”
  顾如玖茫然的摇头,她就要做母亲了?
  好像还有些反应不来。
  见她这个样子,晋鞅笑着道:“别担心,我陪着你呢。”久久初次有孕,年纪又小,感到茫然甚至是害怕都挺正常的。
  别说久久,就连他自己内心也十分的担心,已经偷偷看了不少关于生子的书籍,然后发现女人在生子时,犹如一脚踩在鬼门关上,于是……更加紧张了。
  顾如玖呆呆的点头,感觉自己什么火气都没了,只剩下懵。
  紫宸殿的宫侍却都很高兴,皇后娘娘有了身孕,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他们不仅得了陛下与娘娘发现来的赏赐,就连白公公、何公公、秋罗姑娘这些御前红人,对他们这些下面的人,笑容也多了起来。
  皇后娘娘有了身孕,这是皇室的家事,也是国家大事。原本上蹿下跳着说皇后独霸皇上,却没有半分喜信都没传出来的官员,这会儿彻底哑火了。
  宫里某些颇有姿色的宫女也忍不住起了心思,皇后娘娘有了身孕,陛下定不会与皇后同房,这是不是代表着她们有机会了?
  事实证明她们想太多。
  皇后有了身孕,后宫事务便再度交由太后管理。太后对皇后娘娘有多好,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大家的心思还没来得及显露出来,太后娘娘就发话了,但凡有惹得皇后娘娘不快的宫侍,轻则赶出皇宫,重则杖毙。
  周太后见顾如玖有了身孕,但是胃口没有变差,反而变得很好,于是松了一口气。女人坏孩子最遭罪,有吃不下饭的,有闻到饭菜味道便吐的,还有睡不着觉的,这一番折腾下来,人都要老上好几岁。
  久久有福气,怀上孩子也不折腾,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有了身孕,最重要的就是心情愉快,”周太后拍着顾如玖的手,“前三个月不易运动过度,你若是待得闷了,就在乾坤宫附近转转就好。”
  这后宫虽只有久久一个皇后,其他太妃都送走了,但人心难辨,还是小心为上。孩子掉了难过不说,母体受损伤更是一辈子的事情,吃再好的东西也补不回来的。
  顾如玖点了点头,知道自己怀孕这件事已经过了好几天,她已经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太后说,她就静静的听着。
  “寒凉的食物尽量少用,不然对你身子不好,”周太后见久久一副小姑娘模样,就已经有了身孕,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年久久满月的消息传到宫里的时候,仿佛还在眼前,哪知道眨眼竟是十六年过去了。
  “王爷,事情成了,”一个貌不惊人的男人垂立在瑞王跟前,“现在消息虽然还没传进京城,但是应该快了。”
  “事情怎么拖了这么久才完成?”瑞王不满的皱了皱眉头。
  “属下怀疑孙太妃心里已经有所戒备,属下安排人在她吃食里用药,她都避开了。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属下才在临安别宫外安插了几名弓箭手,只要孙太妃一下马车,便射杀了她。”
  瑞王先是皱眉,随后又平静下来,“这样也不错,先帝的女人被当今赶到临安别宫,结果太妃被歹徒刺杀,当今陛下这仁德之名,大概是保不住了。”
  孙氏活着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死了却还有些用。
  “王爷,”一位长随匆匆走进屋内,“王爷,宫里传出消息,皇后有孕了。”
  “什么?”瑞王面色大变,“不是说晋鞅身体虚弱,不易让皇后有孕吗,皇后怎么就怀上孩子了?”
  长随不敢说话,因为这个问题完全无解。
  他又不是皇帝,又怎么知道皇后为什么会怀孕。
  “把孙太妃受刺杀的消息闹大,闹得越大越好。”瑞王冷笑,既然他不高兴,怎么也要膈应一下司马氏那个贱人的儿子。
  想到司马氏那个贱人当初拒绝了他的求婚,反而嫁给了诚王那个窝囊废,瑞王脸上露出了既快意又扭曲的神情。
  也不知道司马氏当年病逝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诚王懦弱无能又好色,还偏听偏信,实在算不上一个男人。他不过是让人随便传了两句晋鞅长得像他,诚王便开始怀疑司马氏与他有私,甚至任由继室磋磨晋鞅。
  没脑子到这个地步,难怪一辈子都活得浑浑噩噩,到死都没有清醒过。
  顾如玖有孕的消息传到顾家后,杨氏便在屋子里转了无数圈,她与顾长龄都睡不着,先是想着女儿有了身孕,终于把朝臣的嘴给堵上了。然后又觉得女儿有了身孕后,一定很辛苦,想到那些因为生孩子而丢了性命的,孙氏与顾长龄更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管是男是女,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烛火下,杨氏坐在床头,忍不住道,“千万别像瑞王那样。”
  “对对对,”顾长龄跟着点头,“生产的时候,不折腾他母亲最好。”
  “出云真人不是说我们家姑娘有福气吗?”杨氏双目灼灼的看着顾长龄,“有福气的话,定是什么罪都不受的。”
  顾长龄跟着点头啊点头。
  这会儿他也不介意什么鬼神之说靠不靠谱了,只要说他女儿好的,他就全部接受。
  父母对子女爱之深,已经考虑不到若是生出来是个男孩,十有**是太子这件事了。
  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女儿,女儿一切无恙后,他们才会想到外孙这种事。
  皇后有孕这件大喜事让京城百姓津津有味的谈论了将近半个月,甚至已经有人开局赌皇后这一胎是儿子还是女儿了。
  直到孙太妃遇刺这个消息传进京城,皇后有孕的热度才降了下来。
  孙太妃遇刺了?
  而且还是在临安别宫外遇刺的?
  歹徒够嚣张,也够心狠手辣,可是他们杀一个太妃有什么意思?
  很快民间又传出,孙太妃与当今皇后关系不太好,还闹过不愉快。这次太妃们迁往临安别宫,也是因为皇上容不下这些太妃。
  对于爱看热闹的老百姓来说,真相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热闹可以瞧。
  这些流言一经传出,就有不少人开始八卦,皇后与太妃是如何不和的,如何发生口角的。
  流言把孙太妃与皇后之间的言语冲突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就在现场似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口中的太妃与皇后,与村口吵架的女人毫无差别。
  实际上这些编的天花烂坠的民间版后宫争斗故事,在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听来,都觉得十分可笑,但是架不住民众基础大,脑洞清奇,所以孙太妃之死,就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或许大家都知道皇后身份贵重,又怀有子嗣,并不敢对皇后中伤太过,更不敢直说太妃是皇后害死的。但尽管这样,流言仍旧对帝后产生了影响。
  晋鞅有心瞒着顾如玖这件事,可顾如玖并不是傻白甜,所以很快就知道了孙太妃遇刺一事。
  孙太妃遇刺,她第一个想到的怀疑对象就是瑞王,不是她对瑞王有偏见,而是在所有人中,瑞王最可疑。至于那些与孙太妃进行过宫斗活动的太妃太嫔们,反而疑点并不多。
  “宸君,如果背后凶手是瑞王,那你要小心他在背后中伤你或者我,”顾如玖眼珠子转了转,“如果你不介意抹黑先帝一点点形象的话,我大概有个好主意。”
  晋鞅没有想到久久竟然猜想得如此准确,见久久一脸神秘,他便做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态。
  “对于老百姓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感情纠葛,你喜欢他,他喜欢她,来来去去便能产生多少恩怨情仇,”顾如玖一脸感慨道,“爱情才是永远的故事主题。”
  “比如说瑞王当年深爱着孙太妃,先帝亦对孙太妃有情,孙太妃身为世家女子,在情爱之事上,必是十分的矜持。只可惜瑞王虽心系孙太妃,却又嫌弃孙太妃乃是庶出,不愿提亲。孙太妃伤心之下,便进宫做了先帝反而妃嫔。瑞王因身体残疾,以为孙太妃是瞧不起他才给先帝做了妃嫔,于是因爱生恨,最后终于派人刺杀了孙太妃。”顾如玖讲了一个故事梗概,然后道,“这个故事一传出去,肯定吸引人的眼球。”
  先帝这人吧,一直不太得民心,他活着的时候,没干多少有益处的事,死了让百姓八卦一下,也算是发挥余热。
  瑞王与孙太妃的那些过往,并不是无人知晓,只要流言一出,自然会有人扒出前程往事,并且在这些前程往事里添油加醋,描绘出一则可歌可泣虐心虐身,狗血与阴谋齐飞的爱情故事。
  晋鞅听着顾如玖随口胡诌的三角恋情蓝本,内心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这故事看似纠葛不断,缠绵悱恻,实际上把瑞王黑成煤炭了。
  至于先帝的名声……
  一个昏君还要什么名声?
  第二天早朝,晋鞅便对孙太妃遇刺一案表示了震怒,召护卫队的队长,以及当时离孙太妃最近的钱太妃回京盘查,然后又派大理寺与刑部官员前去临安现场调查。
  “太妃遇刺,朕十分的痛心,也十分的震惊,此案不彻查,天下谁人能够心安?”晋鞅看着朝堂上的众人,“众卿心里又何安?”
  今天太妃可以被刺杀,明天就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他,你说怕不怕?
  朝臣也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对孙太妃一案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查,必须查,查不出来让人无法安心,谁也不想过一出门就提心吊胆的日子啊!
  “哐!”瑞王把手里的茶杯砸到地上,若不是他站不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