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妇的古代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妇的古代生活-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样是她们的主子,除非小妾不安分,主母下手清理,打压,老实守本分,不妨碍主母地位,多数主母能容下。
    素云姨娘就不一样,妾靠的是男人宠过日子,男人每纳一个妾,对她来说都是威胁。
    柳絮的话戳中素云姨娘心事,素云姨娘脸白了,“回去告诉爷和奶奶,就说我病了,不能受茶,改日给爷和奶奶请安。”
    柳絮不多说,告退。
    走出房门,回头看了一眼撂下的撒花门帘,素云姨娘并非负气,看样子小月是不能出门的,瞒着阖府的人,灵芝早起过上房找吴淑真,一定是为这事,素云姨娘自以为瞒得严实,其实吴淑真老早就知道了,却装作不知道,不说出去,刻意隐瞒,打的是什么主意?

  ☆、第66章

柳絮想起一宗事,素云姨娘刚怀孕时,吴淑真知道后,赶去看望,握住素云姨娘的手腕,状似把脉,当日,邵英杰叫人去请大夫,被吴淑真拦下,次日,吴淑真不知哪里找了个大夫来,以后没给素云姨娘请过大夫诊脉。
    素云姨娘小产,绝非偶然,当时吴淑真暗中给素云姨娘把脉,眼神怪异,她就曾狐疑过,这一连串事情联系起来,吴淑真看来是早就知道素云姨娘这胎不稳,找来的大夫也是买通好的,决口不提安胎之事,吴淑真一而再再而三刺激素云姨娘,令她连连出丑失态,还有一点素云姨娘举动有点反常,像痰迷了心窍,情绪起伏太大,素云姨娘打小在邵府,妻妾争宠司空见惯,为何竟心里脆弱到如此不堪一击,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一路想着,柳絮走到上房门口,拉回思绪,进门时,邵英杰已等得不耐烦,“素云来了吗?”
    柳絮垂目道;“素云姨娘这几日身子不舒坦,说让奴婢回爷和奶奶一声,不过来了,改日身体好,过来给爷和奶奶请安。”
    邵英杰蹙眉,“哪里不舒服?用不用请大夫?”
    吴淑真笑着接话茬道:“你们男人这却不懂,素云姨娘怀孩子辛苦,懒怠动弹,不来就不来吧!”
    柳絮余光瞥了吴淑真一眼,吴淑真明知事情真相,主动替素云姨娘挡了,大夫若来,素云姨娘小产一事就穿帮了。
    吴淑真朝锦绣道;“素云妹妹不自在,不能来,你去她房中敬茶,顺带着替我和你爷看看她。”
    又吩咐晚秋,“把我准备做药引的上好的野参拿出来,让锦霞给素云姨娘,补补身子。”
    晚秋从里间取出一个精致镀金匣子,交给锦绣,锦绣站在吴淑真身后,小脸绷着,生暗气,不情愿接过。
    吴淑真朝柳絮道:“你带锦绣姑娘去素云姨娘屋里。”
    柳絮答应声,接过锦绣怀里的匣子抱着,跟着锦绣身后出了上房。
    一踏出上房门,锦绣手里拧着绣帕,恨恨地脚步走得很快,柳絮加快步子紧跟在身后。
    锦绣是越想越气,奶奶都让我三分,高看我一眼,偏她一个姨娘拿乔,虚张作势,还让我亲身去她房中敬茶,不过就生养两个庶出子女,过一二年,谁不会生,等自己生一男半女,抬了位份,和她平起平坐,现在初来乍到,少不得受她窝囊气,锦绣心底气愤,脸色不善,走到素云明间门口,一个小丫鬟拦住,“姨娘吩咐,姨娘睡觉,不让人打扰。”
    锦绣平素在老太太屋里,是老太太跟前红人,就是正经主子见了她,都敬重三分,就连大奶奶齐氏见了她的面,极尽拉拢,二罗氏一口一个锦绣姐叫着,主子跟前的得脸的贴身大丫鬟脾气大,更何况她是老太太屋里的,到一个下贱的姨娘屋里,被一个小丫鬟不客气拦住,那里还忍得住,大声道:“滚开,你算什么东西,敢拦住我的道。”
    素云姨娘身体虚,柳絮走了,她歪着迷迷糊糊刚睡着,被门口声音吓醒,惊出一身冷汗,睁开眼,对巧儿道:“快去看看,是那个小蹄子大呼小叫,给我掌嘴。”
    巧儿掀开门帘出来,扬声道;“那个胆大的,姨娘睡觉,在门外吵嚷?”
    “是我,姨娘要动家法,掌我的嘴。”锦绣把门口小丫鬟推过一旁,迈步进去。
    巧儿唬了一跳,以为是那个毛躁的丫头婆子,没承想是锦绣,脑中闪过,锦绣昨刚让爷收了房,一大早怎么跑这院来了,锦绣是通房,比丫鬟地位高一等,巧儿忙退过一旁,赔笑解释道;“原来是姑娘,奴婢不知道以为是那个淘气的小丫头,言语冒犯姑娘,姑娘大人大量,不知者不怪。”
    锦绣斜了她一眼,狗仗人势的奴才懒怠跟她费口舌,自己打帘子进里屋。
    素云姨娘心情烦躁,刚想开口骂人,看见她进来,瞬间一愣,地方没挪,“我当是谁,大呼小叫,原来是锦绣姑娘。”
    锦绣上前几步,淡笑道:“奴婢给姨娘敬茶来了。”
    素云姨娘愠怒,这是给我敬茶还是来找茬,阖眼,强压下厌烦,冷冷地道:“劳动妹妹,是姐姐的罪过,姐姐身子骨不争气,敬茶就免了,你我都是一样的人。”
    锦绣错会她意思,是不承认自己是爷的屋里人,嘴上说一样人,心里还不是高高在上,仗着爷偏疼,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言外之意是自己不配跟她一样,在自己面前俨然以主子自居。
    老太太屋里丫鬟各个伶俐,锦绣更是牙尖嘴利,不好惹的主,当下满脸堆笑,嘲讽道:“姐姐怀了爷的骨肉,是有功之臣,妹妹岂敢怪姐姐,爷和奶奶命我来给姐姐敬茶,妹妹不敢不尊,喝不喝是姐姐的事。”
    锦绣话里话外,敬素云姨娘这杯茶,走个过场,她是个摆设,占个爷屋里人的位置。
    “巧儿,给我倒茶。”锦绣扬脸,命令道。
    锦绣摆出主子的谱,到她屋里支使她的侍女,素云姨娘咬碎银牙,才压下这口气。
    巧儿偷着瞅眼主子,素云姨娘阖眼运气,巧儿被锦绣气势镇住,不敢不听,连下里忙拿起桌上茶壶,涮了一个茶盅,倒上茶水。
    双手捧给锦绣,锦绣接过,走到炕沿边,略一屈膝,阴阳怪气道:“妹妹给姐姐敬茶。”
    素云姨娘气得干瞪眼,不加理睬,连手都不抬。
    锦绣看她不接,抬腕将茶盅一歪,把茶水泼洒在地上,媚笑着道:“妹妹不中用,端茶盅久了,手不听使唤,泼洒了茶水,姐姐别见怪。”
    锦绣直直地站着,身不动,眼睛里俱是轻蔑之色,扬声道;“再给我倒一盅茶水。”
    巧儿应声,端茶壶,刚想倒水,素云姨娘那厢突然大声道:“够了,只当我喝了,妹妹请回。”
    锦绣一甩脸,哼声,朝柳絮道:“我们走吧!”礼也不行,扬长而去。
    素云姨娘气得浑身哆嗦,她自昨晚小产,下身淋漓不断,这一气,到晚间,更是不好,血竟不断,巧儿害怕,“姨娘,失血过多,伤身体,落下病根,还是找大夫看看吧!”
    素云姨娘堵心,锦绣嚣张,这个时候若是让她知道自己小产,她更张狂,自己失宠于邵英杰,两个孩子子凭母贵,正房在诞下子嗣,自己就彻底翻不了身了,甚至连锦绣这小蹄子都不如,在这屋里还有自己立足之地吗?想了想,对巧儿道:“明你偷着托人去医馆求点止血的药。”
    二日,巧儿托门上相好的小厮弄来药,素云姨娘服下去,到晚间,果然,血流少了,沥沥拉拉又流了半月,这是后话。
    立秋后,天高云淡,风清月明,吵了一夏的蝉鸣消失了。
    大周朝三年一考的乡试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在江南贡院举行。考三场,每场三天。
    汝阳城里人渐渐多起来,外地赶考的举子提前到省城,把客栈住满,满大街都是头戴儒巾身穿白袍书生打扮的应试举子。
    散去一夏的燥热,早晚有几许凉风,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大,白日仍然很热,加上天晴少雨,秋老虎肆虐,暑气逼人。
    柳絮这几日搁心里盘算,陆志文应考乡试,贡院里上万间号房,每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狭小闷热,考生进去后,号门关闭,上锁,三日后打开,不分昼夜,一场下来,不知遭多少罪,寻思做点清凉解暑吃食。
    琢磨几日,决定做些小点心,秋季,桂树飘香,邵府后花园里有几棵桂树,满枝头桂花,远看像一片白雪。
    柳絮闲来无事,去小厨房跟杜婆子学做桂花糕,杜婆子自打上次立功得了五两银子赏钱,着实感激柳絮,把手艺传悉数传给她,柳絮试着做了几回,杜婆子赞不绝口。
    八月六日,黄昏时分,柳絮等在剪刀胡同口,这是陆志文下学必经之路,遥遥地看见陆志文和小生子往这厢走来。
    小生子最先看见她喊了声,“姐”便跑过来。
    陆志文看见她,意外惊喜,也跟着跑过道,二人面对,柳絮看着他笑,陆志文嘿嘿傻笑,憨声道;“姑娘在此处是等我吗?”
    柳絮朝他瞟了一眼,心想,这呆子不完全不解风情,抿嘴笑,“公子后乡试,都准备好了吗?”
    陆志文一说学问,一反刚才呆样,满脸自信,“放心吧!上乙榜有十成把握。”
    柳絮倪了他一眼,嗔怪道;“自古大意失荆州,公子答卷时要提起十二分精神,沉住气,仔细看题,千万别慌。”
    陆志文憨厚笑着,像个小学生,听柳絮絮叨,柳絮看他傻样,扭过脸,捂嘴想笑。
    少顷,柳絮掉过头,问;“公子什么时辰到贡院,我在贡院门口等公子。”
    陆志文眼睛晶亮,“姑娘若能去,就太好了,正考前一日入场,差不多就是这个时辰,我一定不辜负姑娘,不让姑娘失望,。”
    柳絮不敢耽搁他太久,同他分手,领着生子往胡同里走。
    陆志文走几步,停住脚,回过身,朝她挥手,“我等着你。”
    柳絮转过身,笑了,招招手。
    小生子道:“陆大哥这次若能考上,是不是就能帮姐从邵家赎身。”
    柳絮想想道:“姐也不能确定,看姐做工的人家放不放姐,不过姐尽力争取。”
    小生子道;“姐要是赎身,嫁给陆大哥是吗?”
    “你希望姐嫁给陆大哥吗?”
    小生子点点头,柳絮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陆大哥还有父母,不知他们是否同意,要是不同意,我嫁不了你陆大哥。”
    “姐,舅对我们好,上次我被关在书院,舅派人去找我,第二天,寺院方丈和山长都来给我赔礼,让我跟舅美言几句,说舅是王爷,求舅手下留情,放过寺庙。”小生子闷声道。
    柳絮道;“舅是舅,我们不能依靠舅生活,你要像你陆大哥用功读书,长大有出息,书院都知道梁王是你舅,你不能因此高人一等。”
    小生子点头,“姐,我知道,有不少同窗知道梁王是我舅,亲近我,从前打我的那些人掉过头,巴结我,一群势利小人,我表面不得罪他们,远离他们。”
    柳絮摸摸他的头,笑说,“生子懂事了。”
    乡试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柳絮头晚便告假家去,第二日,头午,煮了一锅绿豆汤,放凉,做好桂花小点心,装上食盒,绿豆汤用瓦罐盛上,装在篮子里,和小生子提着雇轿子去江南贡院。
    贡院门口,人头攒动,应试的举子排队入内,贡院大门口,有兵丁把守,考生入场携带考篮,内装笔墨食物。为防止夹带,要进行严格的搜检,举子们需解发、袒衣,脱掉鞋袜,所带文具食物一一检查,不许携带只字片语入考场。
    柳絮姊弟到不久,便看见官道上陆志文和她娘先后从轿子里下来,陆母手上提篮,不让儿子沾手,陆志文空手,陆母一路叮嘱,絮絮叨叨不停。
    陆志文穿一身新衣,脚上新布鞋,从里到外,一身簇新,陆母叮嘱他不住点头,突然,抬头看见柳絮姐弟,柳絮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别出声,把手上的竹篮交给小生子。
    低声嘱咐,“给你陆大哥送去,就说是三婶子送的。”
    小生子挎着篮子,跑过去,大声唤道;“陆大哥”
    到跟前把篮子交给陆志文,“这是三婶子做的点心和绿豆汤,让你拿着。”
    陆母一拍大腿,懊悔道;“你看我真糊涂,该给你煮绿豆汤带上,里头气闷,解解暑气。”
    又奇怪地看着小生子,“这是谁家的孩子,给你送东西?”
    陆志文眼睛瞄着柳絮,心不在焉答道,“一个书院的学弟。”
    柳絮朝他这边望,二人四目相对,心领神会。
    这时,官道上驶来梁王车架,王爷侍卫赶开路人,梁王赵琛高高坐在车辇上,朝贡院门前望去,一眼便看见人群中的柳絮,几步远的小生子正把手里东西交给陆志文,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柳絮出挑,人再多,都能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来。
    赵琛探头,吩咐车辇下贴身侍卫几句。
    梁王步下撵车,前呼后拥进去书院,今是乡试,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