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妾-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以来吧,徐鸰就是将朱敾当成一个性子有些骄纵,但又不失善良的妹妹,可从来没有往男女之情想过,更何况这个妹妹对他的态度还一直说不上好。
当初徐鸰刚去朱家习武的时候,因为有徐宝调戏朱二小姐的事情在前,朱家的少爷小姐对他一直有些排斥,这其中排斥得最激烈的就数朱敾。
朱敾和朱二小姐都是大房的姑娘,朱二小姐是嫡出,朱敾是庶出,但朱大夫人为人正派,将朱敾养在自己膝下,也是当成嫡女来教导的,所以姐妹两人的感情好。徐鸰的哥哥欺负了她的姐姐,她自然要替姐姐出气,所以对徐鸰排斥得最激烈捉弄他也最积极。
但徐鸰不像徐大宝同学,他为人端方上进,学武又有天赋,因兄长的行为对朱家有愧,对朱敾等人的捉弄也不以为意,反而主动去跟朱家的各个人道歉,倒弄得捉弄他的人不好意思起来。后面随着相处久了,大家又有了师门情谊,关系便也渐渐好转,甚至还成为好兄弟好朋友,但这并不代表朱敾。
朱敾一开始住弄徐鸰或许是为了给姐姐出气,但捉弄着捉弄着,大概都成习惯并将这当成一番事业来做了,别人都消停了,就她还三不五时的故意捉弄徐鸰一番。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徐鸰跟朱六姑娘开始议亲。那时候她倒是不捉弄徐鸰了,只是心情不愉快,见到徐鸰不是恶狠狠的“哼”一声然后撇头走,就是骂他一句“大笨蛋”然后再撇头走,弄得徐鸰十分的莫名其妙。
其实有时候女人跟男人都一样,喜欢你就要欺负你。
徐鸰听到朱敾说喜欢他的时候,起先是震惊,后面有些怀疑自己会不会老牛吃嫩草?再想到自己跟朱敾只隔了三岁,应该不至于吧。再然后是觉得,好像娶朱敾其实也不是什么不能忍受的事,虽然朱敾这个小姑娘因为在家中最小,嫡母对她又好,家中兄姐都让着她,所以养成了一个有些骄纵、有些蛮横的性子,但不失是个善良的小姑娘。算了,顶多等成了亲,他让着她一点就是。
再再然后,徐鸰便偷偷脸色羞红起来,有些得意也有些甜蜜,这种感觉大抵就像是少年第一次收到女生情书的时候,虽然会不好意思,但这种感觉其实很妙。
当初他和朱六姑娘议亲的时候,因为是两边大人的决定,所以他并没有这种感觉。他对朱六姑娘有好感,但当时更多的感觉则是,朱六姑娘性子温婉,母亲应该会喜欢她的,她应该会成为做一个很好的妻子。
但后面朱三夫人嫌弃他的家世,朱六姑娘对与他的亲事也态度淡漠,他心里挫败,但想的更多的也是,结亲是结二姓之好,人家不愿意他也不想勉强,免得成了亲,她心里却带着怨气,到时候反而伤了他和楚国公府的情分。
不管怎么样,徐鸰和朱敾的亲事还是定下来了,订亲的事宜是朱大夫人和徐田氏两个人在操办。
朱大夫人对自己捡了个女婿很高兴,她也很看好徐鸰,当初朱太夫人想要将朱六姑娘许配给徐鸰的时候她还有点可惜,觉得朱敾要是早出生两年就好了。但后面想,徐鸰娶了朱六姑娘,也是楚国公府的女婿,不算便宜了外人,想想便也过去了。结果这个女婿朱三夫人不喜欢,倒是让她捡了一个漏。
这又要说起朱六姑娘来,那天朱太夫人苦头婆心的跟她说了半天的话,所有事情也都掰明白了跟她说,她呆在自己屋子里想了两天。她虽有些意志不坚,但毕竟是朱太夫人教导长大的,不想朱三夫人一味的相信,她进了宫就一定能得宠,然后生儿子当太妃,运气好还能当太后。
她最后大概是想通了,走去跟朱太夫人说,她想明白了,她愿意嫁给徐鸰。
只是那时候朱太夫人已经跟徐田氏说了想将朱敾定给她们家了,徐田氏也答应了,愿意结这个亲。朱太夫人哪里能跟徐田氏说,还是让朱六姑娘嫁你家儿子吧。楚国公府的家世虽然比徐家高了一筹,但人家的儿子也不是随着他们挑挑拣拣的,想让那个女儿嫁就让哪个女儿嫁。再说了,就是她舍下脸皮敢去跟徐田氏说,朱三夫人故意说出那样的话来,人家徐田氏怕也不愿意再想娶三房的姑娘。
所以朱六姑娘最终还是错过徐鸰了。
朱六姑娘听到朱太夫人说徐鸰会跟朱敾订亲时,心中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有没有后悔外人不知,她只是失魂落魄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但朱太夫人到底还是心疼这个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女的,见她脸色不好,拉了她的手跟她保证,以后会替她另外选一户好人家。
徐鸰和朱敾的订亲程序走得很快,因着两家都满意这门亲事,朱大夫人和徐田氏又不互相为难,不到半个月,两个人的庚帖也换了,婚书也合了。两人的八字是找钦天监合的,合出来的结果是天作之合,朱大夫人和徐田氏就更加高兴了。婚期虽然还没定,但也顺便提了提,等两年后朱敾一及笄就成亲。
而在此时,朝臣一直吵吵闹闹了一个多月,要皇上选秀的事情,皇上也表明了态度。
皇帝说,他登基不足两年,对许多的国事还捉襟见肘,并不能得心应手,这个时候当以国事为重,兢兢业业,才能对得起先帝将祖宗基业托付在朕手上。这种时候,他怎么能贪图享乐,好贪女色呢。所以,选秀的事推迟到三年后再说吧。
这种时候,朝臣总要将“皇家要开枝散叶”、“皇室子弟繁茂,才能福泽深厚”之类的拿出来说一说的。
但皇帝说,先帝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后宫有几十人,但膝下却只有四子三女,还不及他现在的子女多,可见开枝散叶跟后宫人数是没有关系的。
好了,你别再说了,你再说朕就要以为你是怀疑朕能力不行,所以要广撒网才能生儿子。
但有谁敢说皇帝这方面能力不行啊,就算真的不行还不敢说出来呢,何况皇帝的繁殖能力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朝臣互相对望了一眼,最终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而选秀的问题,三年后再说吧。那家里原先准备送进宫的姑娘,该嫁的嫁了。
这个消息在后宫传开时,柳淑妃是既失望又松了一口气,她虽然想要找几个人进来帮她,但若是可以,她其实也不大希望后宫进太多人啊。进的人太多了,谁知道以后后宫的格局会变成怎么样。
至于皇后,则失望要大得多。皇帝说了不选秀,她就不能说要选。但这样她想抱养别的宫妃的儿子的事也要跟着搁置了,她抱养孩子的时间越晚,孩子跟他的兄长们的年龄就会差得越大,竞争的优势也会减小。
但就算如此,最终她也还是找了几个姿色出众的宫女留在了自己宫里,她也不硬将这些宫女推到皇帝跟前去,怕皇上会不喜。但若是皇帝来了她宫里,能看中了哪个宫女,她有福气能生下儿子来,她再抱养过来。但这种事就只能靠一个几率,皇后也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
而因为这事最高兴的就要数徐莺了,这几天都是乐呼呼的,皇帝来的时候也十分的殷勤,连在床上的时候都十分卖力。
那些大臣不是老是拿开枝散叶说事吗,她来生儿子啊,等皇帝的儿子多起来,他们就没话说了吧。
皇帝听到她幼稚的想法的时候,掐着她的腰取笑道:“那你是准备再生几个儿子?”
徐莺跟他数着道:“我想过了,先帝是七个儿子,你有七个儿子就能堵住他们的嘴了。所以我只要再生两个儿子就行了,我现在二十二岁,在三十岁前生两个儿子压力不算太大。”三十岁之后就是高龄产妇了,生孩子危险,她就不打算生了。
皇帝笑道:“那万一生的两个都是女儿呢?”
徐莺道:“不至于吧,你看我生了昕儿之后,昭儿和晗儿都是儿子,我应该是别人说的那种宜男相才是。”说着顿了顿,又一咬牙,道:“若是生的是女儿,我冒着生命危险再生,直到替你凑齐七个儿子为止。”
皇帝听着她认真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捏了捏她的脸颊道:“好,我等着莺莺替我凑齐七个儿子。”说着手又往她身下游走下去,道:“既然要生孩子,那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多努力一点呢?”
再然后,省略脖子以下的内容……

☆、第一百五十二章 

转眼入了秋,宫里的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宫里的日子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几乎是一日重复一日。三公主每天都要去南书房上学,徐莺在玉福宫给四皇子开蒙,顺便带五皇子。
三公主上了几个月的学,果然如同皇帝意料的那样,随着课程内容的复杂度加深,三公主便开始喊苦含累了。一回来就跟徐莺撒娇说:“母妃,我的手写字写得好累啊。”或者是“母妃,先生讲的东西我听不懂怎么办?”
徐莺跟她说:“要不你干脆不要去了?”
但三公主又不愿意了,每日早晨一到点就让宫女叫她起床,吃过早膳就背着她的小书袋,领着一帮宫女和太监去南书房了。
其实小孩子就是这样,就跟徐莺以前小时候上学一样,虽然不喜欢上课,但让她不要去上学那也是不干的。学校里小孩子多啊,玩伴多啊,念书再幸苦,也比一个人呆在家里无聊强。更何况南书房里还有一个三公主时不时要念叨一下的楚濂。
现在南书房里已经不止三公主一个女学生了,五公主看见三公主能去上学,跟皇帝提出她也要去,皇帝想着债多了不愁,干脆让她去了,顺便的让二公主、四公主也跟着一起去了。
小孩子也是分派系的,三公主每日回来,除了带回在南书房的一些趣事以外,顺便还带回了南书房一些复杂的人事关系。比如说,在三公主的眼睛里,二皇子跟宣国公府的小公子是要好的,他们二人还顺便拉拢了恭王家的两个儿子,成了南书房最大的帮派。柳家来的那位小少爷跟另外几家府上的小公子跟赵小公子不对付,试图拉拢简王家的两个公子跟赵家小公子一派的人抗衡,结果没拉拢成,简王家的公子只跟魏国公府的小公子玩。而春王家的小世子则跟在楚濂身后跑,他们两个和三公主又另成一派。这一派是既不掺和赵小公子哪一派也不掺和柳家小公子那一派,只管玩自己的。
这其中,唯一独立特行孤身一人的只有三皇子。三皇子不知道是没发现南书房紧张的气氛还是本性如此,他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来了南书房就捧着书本,下了课就回关雎宫,跟谁都不好。在这一个小班级中,三皇子是念书最努力也念得最好的,最经常受夫子称赞的也是他。不过最令徐莺奇怪的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同养在赵婳膝下,结果二皇子跟三皇子关系看起来并没有多亲近。
而除了这些男生见的复杂关系外,女生也有小矛盾。这个小学班的女生有二、三、四、五公主四个。五公主在三岁的时候被楚濂用拳头吓唬了一顿,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有受虐体质,结果后面反而喜欢跟着楚濂跑了,偏偏楚濂只跟三公主玩,所以五公主每次看到三公主都是大眼瞪小眼。
而三公主同样不喜欢五公主,回来经常跟徐莺抱怨道:“五妹妹最讨厌了,老是跟着濂哥儿,她还经常霸占我的位置。”因为三公主的座位就在楚濂的旁边。但很快三公主又骄傲高兴起来:“不过濂哥儿从来都不理她,还嫌她很烦人。”
而四公主呢,跟五公主也不对付。盖因赵婳“自请”去清修以后,三皇子和五公主就被送到了关雎宫让皇后照顾一段时间,但五公主有点小霸道,经常抢四公主和六公主的东西。
四公主觉得五公主抢她的就算了,虽然她只比五公主早出生了不到一个时辰,但谁叫她为长,皇后又常教导她要爱护弟弟妹妹,她让一让她就算了。但她居然连两岁的六公主的东西都要,所以四公主十分看不惯她,于是自动跟三公主站到了一个战线。
五公主看到这种情形,于是拉拢了二公主不跟三公主和四公主好。二公主性子懦弱,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三公主和四公主不爱跟她玩,五公主又总找她说话,今天送个小东西,明天送个小玩意的,外人看起来便觉得二公主是跟五公主站在一个阵营的。
所以南书房现在简直随时随处都带着火药味。
不过这到底只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就跟徐莺自己小时候也常爱干跟这个好不跟那个好一样。顶多就是这一个小团体的人不准跟那个团体的人说话,那一个团体的人跟这一个团体的人见了面要大眼瞪小眼一会一样。有夫子看着,旁边又有宫女太监,倒是没有出现打架斗殴的事情。
皇帝听着内侍汇报的这些情形,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却还是让讲学的先生先教了“兄友弟恭”这个成语。并让人说有谁能最先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举出例子来,他奖励一套文房四宝。
而最后,这套文房四宝被学霸三皇子给抱走了。
不管怎么说,教育还是有意义的,自此以后,南书房个小团体各自为政,但气氛还是好了很多。
而在这个时候,三公主从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