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灵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灵瞳-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能装聋作哑了。
    “老板,这真是定窑白瓷?”傅清扬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将手里的盘子看了好几遍,这才狐疑地问道。
    “当然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老板把胸脯拍得澎彭直响。
    “哦我看着这东西也对,一上手就知道很有灵性。”傅清扬拿东西的姿势很不专业,这是他有意为之,在老板面前装肥羊。
    果然,那老板看到傅清扬拿盘子的手法和他的评论,眼中露出一缕不屑之色,不过他的嘴上却连连赞赏:“小兄弟一听就是行家。”
    傅清扬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定窑白瓷”放在一边,然后又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品论道:“都说永乐款少,宣德款多。这个青花瓷器无款,显然是件永乐青花瓷器了。”
    老板这下子可是乐坏了。“永乐款少,宣德款多”这句话是不错,不过由此就敢判定没有款的青花瓷器是永乐青花,还真是天下一大奇闻,他觉得眼前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肥羊,若是不狠狠地宰一下子,那就没有天理了。
    “想不到小兄弟竟然还有这等见识,佩服佩服”老板心里还真是对傅清扬挺服气的,这等见识绝对非同凡响。
    傅清扬表现出洋洋自得之态,站在一旁的袁雨菲也傻了眼。就傅清扬挑选的两件瓷器,以她这样的水平,也能一眼看出是赝品,更何况傅清扬那样的专家级人物。不过袁雨菲还是很聪明的,她知道傅清扬如此做必有深意,因此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一句话都不说。
    “老板,想不到你这里还有一大堆宣德炉呢”傅清扬往左边那些破旧的铜炉看了一眼,顿时眼睛直发光。
    老板听到傅清扬提到铜炉,顿时怔了一下,有些脸红的说道:“也不全是宣德炉,有的是仿造的。”
    傅清扬拿起一只三足炉说道:“不可能是仿造的,依我看,这些都是真的,你看,下面这不是有款吗,‘大明宣德年制’,而且这个德字少一横,只有宣德年间才这么写,有这样明显的特征难道还错的了?”傅清扬指着手里三足炉的底款反驳老板道。
    “呃”小眼睛的摊位老板对傅清扬真是有点无语了,正如傅清扬所言,宣德的德字的确少一横,可是像傅清扬这样,认定了德字少一横的就是真品可就不对了,赝品也是可以少一横的。通过傅清扬对前面几件东西的评论,老板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厮是个逆推高手。
    “怎么,老板不赞同我的观点?”傅清扬见摊位老板没有答话,只是眼睛睁得大大的,顿时不高兴了。
    “同意,同意,当然同意。”摊位老板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一次他的发财大计就要着落在傅清扬的身上了。
    “这就对了,我看东西,还从来没有打过眼。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傅清扬很得意的炫耀道。
    “那是,今天我一听到小兄弟的评论,就知道小兄弟是行家。”摊位老板也是拍马屁的高手,为了能让傅清扬多出点血,他的赞赏之词张口就来。
    傅清扬心底暗笑,在那堆三足炉里面挑挑拣拣,选出那件上面笼罩着一道浅蓝色宝光的铜炉。
    这是一件宣德炉,所谓的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呈给皇上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宣宗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眼前的宣德炉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铭文年款刻炉外底,符合宣德的特点。炉身如婴儿肤,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金光闪闪,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曾言:“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宣德炉之妙,正在于黯淡中发奇光,眼前的这件宣德炉包浆温润,宝气内蕴,虽历时久远,却仍然品相完好,赏心悦目。虽然目前没有一件宣德炉被公认为是宣德年间制造的,不过傅清扬根据价值判断,自己手里的这件宣德炉很有可能是宣德年间制造的珍品。
    地摊老板看到傅清扬拿着一件铜炉爱不释手,有点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傅清扬已经成了十足的傻瓜,他可不认为傅清扬能够认得什么宝贝。再说了,眼前的这堆宣德炉都是他低价收来的,里面能有什么宝贝?
    “小兄弟,看上这件宣德炉了?”地摊老板笑眯眯的问道。
    “恩,很不错,是件宣德年间制造的真品。”傅清扬指着手里的宣德炉赞叹不已。
    如果说前面的赞叹说的都不是真话,那么这一次,傅清扬的赞叹可就是实实在在了。而且站在一边的袁雨菲也看出傅清扬手里的宣德炉有点不同凡响,虽然她不能像傅清扬那样确定,但是大体上的感觉还是不差的。
    不过那地摊老板眼中却还是露出一缕不屑之色,很显然,他认为傅清扬依旧是在瞎说了。
    “老板,我知道,你这些东西价值不菲,不过既然是在秘市,价格方便比外面就要便宜的多才行,这样吧,这个定窑白瓷盘子,永乐青花,再加上我手里的宣德炉,一共给你一百万,你觉得怎么样?”傅清扬想了想,指着地上的挑中的两件瓷器和手里的宣德炉开出了价钱。
    地摊老板眼中喜色一闪而过,对傅清扬给出的价钱他还是很满意的,一个赝品盘子,一个赝品青花瓷,还有一个赝品宣德炉,能够卖上一百万,他绝对赚大发了。不过这种惊喜却不能表现出来,于是苦着张脸为难地说道:“我说小兄弟,你给的价格也太低了,这要是在外面,这三样东西可是一样都买不到的。”
    “这我当然知道,可是这不是在里面吗,怎么样,到底卖还是不买啊?”傅清扬再次问道。
    “好了,看在小兄弟是行家的份上,卖了。”老板觉得不能在犹豫了,否则万一生意黄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傅清扬见老板答应下来,顿时露出笑容,和地摊老板很快完成了交易。
    第一百九十四章意外收获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亿
     更新时间:2012…3…11 20:42:23 本章字数:3254

    第一百九十五章一亿
    傅清扬拿着宣德炉起身,就要和袁雨菲离开这个摊位。地摊老板见傅清扬只是要拿走宣德炉,没有管地上的“定窑白瓷”和“永乐青花”,连忙提醒道:“小兄弟,你拉下东西了。”
    “我没拉东西啊,这不是,东西在我手里呢”傅清扬向着地摊老板扬了扬手中的宣德炉说道。
    “我不是说的那个铜炉,我说的是这两件。”地摊老板指着地上的两件瓷器说道。
    “哦,那两件瓷器就转送给老板你了,我只要这个铜炉就行了。”傅清扬笑着和地摊老板摆摆手,拉着袁雨菲离开了。
    那个小眼睛的地摊老板愣了好大一会儿神,这才意识到恐怕是遇到行家了,对方的目的压根儿就不是“定窑白瓷”和“永乐青花”,而是那个宣德炉。想到和傅清扬之间的对话,小眼睛老板就有点脸红,光当人家是肥羊了,是傻瓜了,可是没想到自己在人家眼里也不过是十足的傻瓜而已。
    能够买到价值千万的宣德炉,傅清扬也算是额外的收获了。袁雨菲上手仔细看过傅清扬购买的宣德炉之后,也觉得这件东西质量绝对堪称极品,纵然在博物馆中收藏的那几件也不见得能够比得上傅清扬买的这一件。可以说,傅清扬这件宣德炉纵然是不是真正宣德朝的东西,也绝对买值了。
    两人各有收获,自由交易区也已经没有让两人感兴趣的东西了,而且拍卖会即将开始,他们立刻赶到拍卖区,找了个比较靠前的位置坐了下来。
    又过了大约二十多分钟,拍卖会正式开始。第一件要拍卖的物品竟然是一枚黑珍珠。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母是一种会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黑珍珠的美在于它浑然天成的黑色基调上具有各种缤纷色彩,最被欣赏的是孔雀绿、浓紫、海蓝等彩虹色,它强烈的金属光泽会随着珍珠的转动而变换,不是其它改色珍珠可以比拟。
    拍卖的这颗黑珍珠个头很大,而且根据专业鉴定,乃是货真价实的天然黑珍珠,非常罕见。傅清扬对这枚黑珍珠倒是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坐在他身旁的袁雨菲却双眼放光,甚至参加了拍卖。不过喜欢这枚黑珍珠的人可不仅仅只有袁雨菲一人,参加拍卖会的很多名媛贵妇都不断往上抬价,很快,袁雨菲就哭丧着脸败下阵来。最终,这枚黑珍珠被一名金发贵妇以六百万高价买走。
    傅清扬对别的东西兴趣不是很大,期间,拍卖会上虽也出现了一些价值不菲,让他忍不住想要出手的东西,但是最终在参与了几轮的竞拍之后,就放弃了。此次他最大的目标就是那对雍正胭脂水釉小碗,其他东西如果价格太高的话,也就只能放弃了。
    拍卖会进行了一个小时之后,让傅清扬期待不已的那对雍正胭脂水釉小碗终于出场了。傅清扬搭眼一瞧,两只造型优美的胭脂色小碗摆放在展台上被推了出来。
    这件东西一出场,在场之人立刻发出一声惊叹声,因为这两只小碗实在太美了。傅清扬使用灵瞳扫了一眼,每只小碗上都笼罩着一层浅蓝色宝光。若以宝光颜色推断,这两只小碗每一只价值都不低于三千万,也就是说两只最少也值个六千万。而且因为这两只小碗正好凑成了一堆,所以可能凭空增加许多额外的价值。
    “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瓶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体极薄,造型曲线十分优美。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碗呈粉红色的胭脂水釉匀净光洁,在细白的底釉映衬下,更显娇丽。此碗制作过程是先烧出精致的白瓷小碗,然后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浆均匀地**其上,再入低温小炉在800℃的温度下烧成,属于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种之一。胭脂水釉主要用于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盘等,是清代康熙年间新创的品种,雍正时期烧造得最为精致,乾隆朝之后直到晚清都在烧制,只是呈色越来越差。此小碗造型优雅,小巧玲珑,其底釉极白,胭脂水釉粉嫩娇艳,代表了清代这一品种的最高成就。”拍卖师为众人介绍着胭脂水釉小碗,不但说了这个小碗本身的一些特征,而且还顺便介绍了一下胭脂水釉以及这只小碗的制作工艺。
    傅清扬在这对小碗出现之后就移不开目光了,他的心神完全被吸引了过去。胭脂水釉不愧是雍正瓷器里最昂贵的颜色,她的价值不在于这种胭脂水釉瓷器的多寡,而在于她这种摄人心神,令人陶醉的美。
    “我想各位尊贵的先生和女士们已经有些等不及了,这等精美的瑰宝,谁人不想占有,那好,我们现在就开始拍卖这对胭脂水釉小碗,起拍价三千万,请各位出价。”美女拍卖师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与那对胭脂水釉小碗倒是相映成趣。
    “三千万。”傅清扬见拍卖开始,第一个出价。
    “这位先生出价三千万,请问哪位还要加价?”美女拍卖师动听的声音再次响起。
    “三千五百万。”坐在前排的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出价道。
    “三千五百万,这位老先生出价三千五百万,请问哪位还要加价?”美女拍卖师问道。
    “四千万”傅清扬再次出价。
    “四千五百万。”这一次,那个坐在前排满头华发的老人没有等美女拍卖师开口,就立刻再次出价。
    “这位老先生出价四千五百万,请问哪位还要加价?”美女拍卖师倒是始终表现的很从容,作为古玩拍卖师,她很看好这对胭脂水釉小碗,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对小碗的争夺恐怕还在后面呢。
    “六千万。”傅清扬一次性的加了一千五百万。
    有时候,一点一点的加价往往起不到震慑对手的作用,相反,一次性大幅度加价反而可能击垮对手的信心。不过傅清扬可不认为六千万就能拍下这对小碗,看眼前的态势,恐怕很多人后期才会出手。
    见傅清扬将拍卖价提到了六千万,前排的那个老人有点意外的扭头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没有出价。
    “这位先生出价六千万,请问哪位还要加价?”美女拍卖师有些好奇地看了傅清扬一眼,她没想到眼前这个不过只有二十岁的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