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修道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修道者-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毛太哪里能够甘心,想他已经成为一名剑仙,如今却被一个“凡人武夫”敌住,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运起全身法力催动剑光,只见飞剑黄光大盛,似划破天际般,剑光过处,树枝纷纷坠落如雨。
这时安逸与剑光相离不过一二丈光景,危险之极,哪里还来得及躲闪,只有抬起纯阳剑格挡,期望纯阳剑材质足够坚固。
毛太只道安逸已临绝地,得意之极,不禁哈哈大笑:“小子,这事本与你没有关系,你却偏来插手,如今死了,也只能怪你多管闲事了!”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一声长啸响起,由一株树上飞下一道青光,其疾如电,在毛太剑光将于安逸纯阳剑相交之际,恰恰迎头将黄光敌住。
此时天色已经昏暗,一青一黄两道剑光,宛如神龙一般,在天空中飞舞,煞是好看。
毛太满想安逸准死在他的剑下,忽然凭空来了这一个硬对头,不禁又是急又是怒。
安逸却知是醉道人出手了,见黄光、青光在天空相持,心中一定,放眼打量四周,寻找醉道人的身影。
所幸安逸夜能视物,此刻天地虽然昏暗,但却不受影响,凝神定睛往那放剑之处仔细寻找,只见一个烂衣道人,身背一个大红葫芦,坐在身旁不远的一株大树枝上。树下周淳站在那里,正一脸喜意的盯着他。
迈步走了过去,周淳赶紧迎上:“多谢这位小兄弟仗义援手,在下周淳,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
安逸连道不敢:“在下安逸,见过这位这位侠士,若说援手,却是不敢生受,毕竟此番,我也是多亏了那道人搭救。”
就在说话之间,天空中黄光越压越小,青光却愈加炫出异彩,把一个多臂熊毛太急得搓耳捶胸,胆战心寒。
正在不可开交之际,周淳便趁毛太出神不备,取出怀中暗器没羽飞蝗石,照准毛大前胸打去,打个正着,将毛太打跌一交。一分神间,黄光越发低小,眼看危险万分。忽然西南天空有三五道极细的红线飞来,远远有破空的声音。
醉道人忽跳下树来,悄悄对周淳二人说了句:〃快随我来!〃不容他们还言,剑光一裹,便架起二人,飞身向大道往城内而去。
安逸心知来人是飞天夜叉秦朗,其乃是华山烈火祖师的得意门人,倚仗剑法高强,无恶不作。他所炼的剑,名唤红蛛剑,厉害非常。起初也曾拜法元为师,烈火祖师又是法元所引进,与毛太也算同门师兄弟,二人非常莫逆。
而此番醉道人之所以撤退倒不是怕了他,而是看在烈火祖师面上,不屑于跟这些后生晚辈交手而已。
不及细想,眼前一片青光忽然散去,安逸抬眼一看,面前出现一所茅庵,其上一个大大的牌匾:“碧筠庵”。
周淳连忙跪下,叩谢醉道人救命之恩。安逸却是没那习惯,只是拱手作礼。
那醉道人却不答言,当先走到庵前,领着二人推门进去。云房内收拾得十分干净。房中有两个十二三岁的道童,见三人进来,忙去倒茶。醉道人料知周淳二人尚未晚餐,便叫预备酒食。
两个道童退去后,周淳又跪下,道:“还请仙长垂怜!”再三请醉道人收为门下弟子。
醉道人见此,摇头道:〃论你的心术、根基,也不是不能造就。只是你年已四十,又非是童身,学剑格外艰难,拜我为师,恐怕徒受辛苦。〃
但经不住周淳再三苦求,醉道人终于透了个底,道:〃我不是不收你为徒,收你的人是嵩山二老中一位,又是东海三仙之一,比我胜强百倍。他老人家有补髓益元神丹,你纵破了童身,也无妨碍。你想你如非本教中人,我何必从峨眉一直跟你到此?〃
周淳心道醉道人没必要骗他,倒也不敢再勉强。可又不知嵩山二老是谁,几次请问醉道人。只答以机缘到来,自然知道,此时先说无益,便也不敢多问。
此时醉道人却转头看向安逸,面露好奇之色,道:“你就不想成为一名可以御剑飞天的剑仙么?”
安逸闻言诧异,心道这醉道人什么意思?难道看自己顺眼,想收他为徒?
他却不知,此时醉道人心中比他还要诧异,这醉道人虽说不能后知八百载,但是却也修有望气之术,更兼修推算之法。如此,才看出周淳与白谷逸有师徒之缘,但在观察安逸之时,却发现其神光内敛,却毫无修为,更兼之算不透他未来命运,不由得惊疑不定。
要知道这世上之人,若无修为傍身,必然都神光外散,气质外显,修行人一看之下,就知此人心性如何,根骨如何,这也是这个世界很多人收徒的一种方法。
可安逸身上,却毫无气质,但其双眸清明,若有神光,显然是修行有成之人才露出的表象,但怪异的是,他没有在安逸身上察觉一丝修为,而且之前对敌之时安逸也从未展示任何法术,不过以凡间剑术对敌,再加上无法推算其未来命运,这更加让醉道人疑惑。
他却不知,安逸所修功法与这个世界不同,再加上之前悟通“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的“神通”,类似于隐身法术,准确的来说,是隐匿,也就是隐藏自身修为。但说是神通也有些牵强,因为这“神通”不用施展,不用修炼,随着功法、道行的提升自动提升,到像是一附属品、赠品一类,所以当真不好定性。
如此种种加起来,再加上安逸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有天书遮掩命格,醉道人能看透那才怪了,别说是他,就是他师兄妙一真人齐漱溟来了也不一定看的透。
可安逸此时哪里清楚这些,对于醉道人的问话,他略一犹豫,心中暗道:“这峨眉虽然行事霸道,但只是对“邪魔外道”霸道,对于去抱大腿的人还是不错的,而且功法、法术却是不凡,再加上御剑术、炼剑法门,若是能拜入其中,学习一下也是不错。”
想到这,安逸当即毫无节操的拜道:“弟子拜见恩师。”他连求醉道人收徒都不求,直接自己就把师徒关系给定了。
醉道人目瞪口呆:“我什么时候说要收你了!”
安逸嘿笑道:“回禀师尊,您刚刚问弟子:‘你就不想成为一名御剑飞天的剑仙吗?’,弟子窃以为您已起了收徒之念,为避免师尊尴尬,弟子当然要先您提出,以示尊敬。”
“……”醉道人听完嘴角一阵抽搐,暗道这小子好不要脸,沉默片刻,却忽然一阵大笑:“罢罢罢!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如此拜师的,小子对我脾性。既然你我相遇,我虽看不出你未来在何处,但此番相遇也是天意,要做我弟子却也不难,你需要答应我两个条件。其一,我等俱是先朝遗民,如今虽然国运告终,但决不能为异族效力。其二,我等既以剑侠自居,眼看人民受异族的躁蹭,受奸恶人的摧残,就得出头去锄暴安良。至于我门下的其他戒律,等到你为弟子以后,自然一一说与你。如今只此二件,你依得依不得。”
安逸大喜,哪有不依之理:“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这满清鞑子奴役汉人,此乃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最大之耻辱,弟子恨不能屠尽此獠,又怎会与他们为伍!”
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没有半分虚假,这世上恐怕没有任何人能比他还明白清朝给华夏大地带来多大的损伤了,所以对于满清鞑子,他自然没有半分好感。
醉道人明显也察觉到安逸的真心,欣慰的点头,道:“如此你便先随我在这碧筠庵住下,我还有一些事情要耽搁几日,等我办完了事,再带你回山,传你法术,引你修行。”
就在此时,道童送来酒食,醉道人招呼安逸、周淳用罢,念及他们累了一天,便让两位道童,分别引着去偏房休息。
目送道童关门出去,安逸思索了一下,对照原著,心知此时是康熙二年秋冬之际,正是蜀山开篇,而此时他所想的,却是究竟要跟着主角一起升级打怪,还是撇开主角自己修行。

第四十三章 九天玄经
蜀山主体故事发生的时间,开篇的“月夜棹孤舟”文中点明为康熙即位第二年(即公元1663年),秋冬之际,双英相会,李宁拜师,周敦避祸。金蝉醉仙崖诛毒蟒,遇芝仙。期间峨嵋弟子拜师者,有周云从,赵燕儿,许钺,周敦。青城派陶钧拜师。静虚斩绿袍。
来年正月初五:神雕听经,英琼遇赤城子。
正月初九:朱文朱梅了前怨。
正月十三:金蝉、笑和尚夜探慈云寺,救石玉珠。苦行、晓月参与斗剑。
正月十五:吴元智兵解,顽石大师中子母剑,朱文中妖法,众仙大破慈云寺。同时并行事件:裘芷仙出嫁遭祸。之后数天内:李英琼斩怪得紫郢。英琼、芷仙拜师妙一夫人。金蝉朱文福仙潭求药,红花姥姥超劫,申若兰归峨嵋。英琼等人峨嵋学道,开辟凝碧洞天。
如此,慈云寺斗剑这开篇第一个小高。潮也彻底完结了。
总体来说,蜀山并不是一个围绕单一主角写的小故事,其洋洋洒洒五百万言,大大小小事件不计其数,各种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单线等等,都占了不少篇幅,这样虽然使得作品有些凌乱,但却使整个世界显得无比丰满,远不是后世主角一人单线的网络小说所能比的。
世界的丰满以及就意味着可挖掘的机缘无限缩小了,如果不跟着主角,或者说不抢夺原著中人的机缘,很难再在哪个犄角旮旯发现什么机缘,毕竟能写到了基本都写到了,当然也有可能有没写到的,但是概率不高。
而如果跟着主角,或者在主角之前抢夺它们的机缘,这一点安逸也下不了决心。
只因为这《蜀山》中充满浓浓的宿命论,讲究的是前生今世的因果,万事皆由天定。比如说书中经常出现某某大佬让自家小辈去哪哪哪,该如何如何做,就能得到什么什么宝贝,甚至连中途遇到的人都能确定,万事都讲究个顺天而为,这方世界的天道,是不是管的太多了?
对于与天道作对,安逸可没有半分把握,别说《蜀山》这个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他都没有把握。而一旦抢夺主角的机缘,先不说在天道之力下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恐怕这方世界的天道以及大佬也不会放过他这个“变数”。
就算跟着主角打打酱油都说不定会有变化,毕竟他不在这方天道的“预算”之内,虽说他能够控制自己,不破坏原著剧情,但那样的话,跟着主角还有什么意义?什么都得不到,难道只是去看戏吗?更何况,这方世界的演化,究竟以后会不会一定遵循原著还未可知,毕竟这书中漏洞可不少,前后也偶有矛盾之处,此时是真实的世界,那漏洞必然已经补全,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还真说不定。
思索良久,始终拿不定主意,安逸只好暂且放下,日后再说。
一夜修行,次日一早醒来,外面天已大亮,出了偏房,见周淳正与两名道童交谈。
两个道童,一名松儿,一名鹤儿。只见周淳此时正问松儿道:〃你师父他往哪里去了?昨晚匆忙问,不曾问他老人家的真实姓名。两位小师兄跟随多年,想必知道。〃
松儿摇头道:〃我师父并不常在庙中。三月两月,不见回来一次两次。今早离开时,也不曾留下话儿。至于他老人家的姓名,连我们也不知道。外边的人,因为他老人家喜欢喝酒,大都叫他醉道人;有人来找他,也只说寻醉道人。想必这就是他的姓名了。此地乃是神尼优昙的大弟子素因参修的所在。师父爱此地清静,借来暂住。我们来此,不过半年多,轻易也无人来。你如一人在成都,何妨把行李搬来居住?我听师父说,你武艺很好,如果方便,也可教教我们。你愿意吗?〃
周淳见他说话伶俐,此地居住自然比店中洁净,醉道人既然带他到此,想必不会不愿意,连忙点头答应。
此时恰好望见安逸,与他打了招呼,便向道童问明路径,回到城内店中,算清店帐,搬入庵中居住,借以避祸,平时也不出门。醉道人去后,多日也不回来,他每日同松、鹤二童与安逸谈谈说说,倒也不甚寂寞。他是有阅历的人,每逢谈到武艺,便设法支吾过去,不敢自恃乱说。
而安逸更不会多说,甚至他平时都不愿表露武艺,毕竟这人心贪嗔,一人见了别人有,难免羡慕嫉妒,或去求他索取。传是不传?若是传了,难免他惹祸受连累,若是不传,岂不生加害之心,徒令自己性命堪忧。
所以,万事皆藏拙的好啊!
一连又是几日过去,安逸也不着急,每日修行不怠,因其不用打坐,睡觉般模样,倒也不渝被人发现。
一切如书中所栽,几日后周淳思及醉道人说他不久便遇名师,但如果老是藏在庵中,只图避祸,何时才能遇着良机?便同安逸几人告辞,打算每日出外寻师访友,如果一连三日不回,便是已发生事故,请他们设法报与醉道人知道,救他性命。
安逸知道这周淳此番出去便会遇到追云叟白谷逸,然后拜得名师,之后还会遇到醉道人,几人会一同返回,自然不会阻拦,满口答应。
果不其然,当夜周淳返还后,醉道人也回来,身旁跟着一老一少女,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