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作者:纸扇轻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7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嫂难为 作者:纸扇轻摇(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7正文完结)-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城山看了眼方怡.挪揄地看向赵立夏.你这小子.就是为了成亲的吧难道还怕去了城里.方怡跟别人跑了不成?真是没出息
    赵立夏到底还年轻.脸皮还不够厚.被白城山和柳叔这么盯着.也渐渐红了脸颊。
    笑了一会儿.白城山继续说正事儿:“你这想法是不错.但是也不必等两年后。一来.这城里的房子不好找.要找个地方好价钱又实惠的不容易.得托人慢慢看着;二来.方怡倒是有不少好手艺.完全可以去城里开家小店;这三来.立冬立年和辰辰他们既然已经开始启蒙了.住在城里总归是方便些。之前你还要操心家里头的地.如今有了他们三个替你们看着.回头再请几个长工或是找几家佃户.只要隔三差五回来住一阵就好。”
    赵立夏认真听着.末了才为难道:“可是孝期未过.我们不能离家.而且.我们存下的银子也不够买房子的。”
    白城山道:“房子先看着.又不用你现在就去住.况且.一年的时间真过起来快得很。到时候.你们是想在这里或是想在城里成亲都成的。”
    方怡本想开口说两句.结果听到这话.耳根一红.到了嘴边的话说不出了。在她看来.能现在就开始买房子那当然最好不过了要知道房价这玩意儿.可是年年都在往上涨的啊.当然是要早买早好
    赵立夏当即道:“那劳烦白叔帮我们看看了.就是不知道城里一间小院要多少银子。”
    白城山道:“这要看大小和地段.银子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跟你柳叔不还揣着你的欠条嘛欠条上的银子总得补上不是?”
    柳叔失笑:“白老哥你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方怡道:“那最好找个前面有个小店.后头有个小院的.回头想卖点东西也方便。”
    “这是自然.小店还能稍稍大一些.你这热于面完全可以当招牌来卖了.做起来可麻烦?”
    方怡摇摇头:“不麻烦.都是寻常材料。若是开店的话.我还能再想些别的一起卖。”
    柳叔的眼睛立刻亮了:“还有什么?”
    方怡不由有些好笑:“这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起来.得慢慢来。”
    “那等想到了.记得叫我帮你试试味道。”
    方怡无语地应承道:“是.我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柳叔就跟着白城山一道回城里喝美酒去了.等送走他们.赵立夏转头问方怡:“咱们如今攒了多少银两?”
    方怡笑着举起手比划了一下:“有一百七十两了”
    赵立夏微微睁圆了眼:“怎的这么多了?”
    方怡算给他听:“葡萄酒就卖了近70两.地里的粮食加棉花卖了近SD两.之前零零碎碎攒了有20余两.总数有一百七十两了。”
    地里粮食和之前的钱他知道.葡萄酒的钱柳叔都是直接交给方怡的.却没想到居然卖了那么多银两。文学城
    方怡又道:“我算过了.等咱们今年的这些芝麻都磨成芝麻酱芝麻油卖掉.又能有几十两进账.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若是不出大事儿的话.咱们最少能攒到五六百两.这么多银子应该够我们去城里买间小院儿了。”
    赵立夏默默盘算了一下.发觉似乎还是方怡挣得比较多.这下子.这位阳光小少年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才是一家之主.怎么反倒还不如自己的媳妇儿会挣钱呢?这样可不行
    此刻的方怡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智慧创造财富啊光是葡萄酒一项.就盖过了这百亩良田一整年的收成啊虽然她的智慧也都是跟别人学来的.但是在古代却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到了这会儿.她是真心的庆幸自己是个吃货.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在工作之余去刷那些美食论坛.还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群.闲的没事就自己捣鼓吃的。事实证明.民以食为天.吃货才是万能穿越党啊
    原本遥远的进城目标瞬间被白城山拉到了眼前.方怡觉得自己又有奋斗的动力了.只要肯动脑.吃得苦.总能找到各种赚钱的法子.而方怡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靠吃的赚钱上。
    那晚白城山的话也同样被王满仓他们三人听在耳里.听出白城山对他们的信任和肯定.心里头也彻底的踏实了.于起活儿来也更加的卖力.想去城里买间院子可不容易.得多多的攒钱才行啊
    而白城山自从回城之后.也开始四处托人帮他们物色房子.这种前边儿是小店.后面是院子和住房的屋子只能是那些临街的.想买到合适还真不容易。
    柳叔看着白城山忙忙碌碌.慢悠悠道:“急什么.实在不行.在这条街上给他们找一家就是了。”
    白城山一愣:“这条街?会不会太喧闹了?会影响孩子们读书的吧。”
    柳叔笑道:“你没听过.大隐隐于市吗?读书在于人.能静心的人即便是身处闹市也能读书.心不静哪怕是放在大院儿里也一样没用。况且.你找的那些临街的房子.又有哪里能安静了?”
    这样一说.似乎也有道理.白城山摇头笑道:“你看.我这都糊涂了.那我就在这条街上找吧.虽说贵了点.但是地段好.回头他们开间小店也能多赚些银两。”
    话是这么说.可这条街的房子哪里又是那么好找的?但凡来这条街开店的.多少都有些身世背景.一般买下了也就不会轻易卖了.除非是举家迁移.所以.还是得慢慢来啊。
    日子就这么平静却充实地滑过.方怡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彻底的休息一天了.却意外地并不觉得烦闷.更没有现代的各种周一综合症.难道不知不觉间已经彻彻底底地适应了这古代的生活?
    某天清晨.方怡醒来之后.习惯性的伸个懒腰.却在双手伸出被窝的时候被冻了一个哆嗦.她吸了口气.收回了这伸了一半的懒腰.起身穿上袄子.刚打开房门就被眼前的情景给吸引住了。
    今年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地降落了.一夜之间.整个大地都被覆盖了一层雪白的被子.放眼望去.一片晶莹剔透。回过神的方怡忍不住轻呼一声.扭头叫道:“辰辰.快起来下雪了”喊完.却不等方辰醒来.人已经跑到院子里.弯腰抓了把雪在手里.高兴地手舞足蹈.在雪白的地面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
    两只黑狗也很快从狗窝里探出头来.许是头一次看到大雪.似乎也很兴奋.两只你追我赶很快就把平整的雪地踩得乱七八糟。
    方辰很快也加入了玩乐的队伍.仰着小脸儿.鼻尖被冻得红彤彤的.脸颊上荡着可爱的小酒窝:“姐姐.今年这么快就下雪了呢”
    方怡笑道:“今年日子过的顺.所以觉得下的早了。”
    两人玩了会儿才回屋漱口洗脸.然后就往赵立夏他们家去了.刚到门口就听到里头欢喜玩闹的声音.连赵苗苗都起了.赵立夏正在喝止赵立年往雪地里打滚的行径。
    听到这声音.方怡微微笑了.前几天是赵立夏他们爹娘的忌日.家里头很是沉闷了几天.这场大雪来的太及时了.冲淡了孩子们对于故去的亲人的悲伤思念之情。
    下了雪.过年还会远吗?答案自然是.不会
    这一天.家里的农活儿都停了.孩子们高高兴兴的在院子里闹腾.连赵立夏都挽着袖子拿着铁锹帮忙铲雪做雪人.几个小的围着他跑来跑去.别提多兴奋了.王满仓和王来银两个正在清理鸡舍牛棚上面的积雪.方怡翻出之前赵立夏去城里买回来的布匹.央着刘三娘教她做袄子.这天都下雪了.当然要做袄子了
    刘三娘做起女红来是个好手.耐不住方怡的软磨硬泡.她终于答应先给他们家三人做新袄子.然后再给方怡他们做。这做棉袄说难难.说容易其实也容易.关键就是个手工.方怡看着刘三娘先在摊开的布匹上画出样子.然后再裁剪。
    “王嫂子.这是给你自己的还是给王大哥的?都不用比划一下吗?”
    刘三娘笑了笑:“这件是给来银做的.做得多了.尺寸都记着了.不用比划。回头给你们做的时候就要先比划一下了。”
    原来是给王来银做的.说起来.刘三娘也是个长嫂.之前做鞋子的时候.她也是先给王来银做了一双.然后才给王满仓和自己做.这会儿做棉袄又是这样.平日里.他们夫妻两人也对王来银诸多照顾.看来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并不是说说而已。方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想以后她也不能凡事总是把赵立夏放在第一.弟妹们才更需要照顾
    看着裁剪出来的样子.方怡依稀能猜到这棉袄该是怎么做了.剪好了样子.接下来就是缝制了.把晒好的棉花缝到布里面去就好了.方怡看着刘三娘塞的棉花并不是很多.忙道:“王嫂子.这边儿冬天冷着呢.棉花要多塞些的好.你这太少了.回头该冷了。”
    刘三娘摇头道:“你这是新摘下来的好棉花.暖和的很.不用那么多。”
    方怡皱眉:“王嫂子.这袄子做一件能穿好几年.再说了.这是咱们自家种的棉花.又不是花钱买的.别那么省了.多塞点儿进去”
    最后.在方怡的监督下.刘三娘愣是塞了比预料中多出快一倍的棉花进去了.做出来的袄子鼓囊囊的.看着就暖和的紧。看着方怡笑眯眯的模样.刘三娘忍不住嘟囔:“哪里用的了这么厚实回头都不好于活儿了”
    方怡道:“这件是不于活儿的时候穿的.当然要暖和.等会儿你再做件轻便的.等于活儿的时候换着穿。”
    刘三娘一惊:“哪里要的了那么多于活儿就穿你们给的旧衣服就好了”
    方怡早有准备.当下劝道:“王嫂子.这衣服都是立夏他爹娘留下的.是想留着做个想念的.眼下有新布了.就多做一件吧。”
    刘三娘知道这家人的境况.也知道这群孩子的孝顺.当即点点头.不再说不要的话了。
    刘三娘给他们三人一人做了两身衣服.后来又要给赵立夏他们做.却听赵立夏道:“白叔前阵子已经托朋友给我们一人做了一身.够穿了。”于是.这剩下的布料就暂时留起来了。裁剪衣服剩下的边边角角也被刘三娘仔仔细细地拼起来.回头可以拿来缝被子。

    86招牌小吃
   
    自从那日下了第一场雪之后;这雪就多了起来;隔三差五就来一场;纷纷扬扬;整个世界银装素裹,方怡起初还很兴奋,看久了之后也渐渐习惯了;这地段偏北方,下雪是常有的事儿;这下多了还是个麻烦事儿;时不时得就要去扫雪,怕鸡窝牛棚被大雪给压垮了。
    天气越来越冷,气温也越来越低;所有人都换上了厚实的袄子;屋里头烧起了炭炉,一进门就觉得暖呼呼的,一出门寒风刺骨,方怡尽可能地把一些活儿都搬到了屋里头来做,同时也不忘开着窗子,毕竟烧着炭火呢,房屋紧闭容易中毒的。
    地里的活儿都是赵立夏和赵立秋跟着王家兄弟两个去干的,有时候刘三娘也会跟了去,赵立冬本来不肯留在家里,却被方怡指派了新的任务,于是也就乖乖听话了。
    所谓的新任务,就是在家里磨红薯粉,之前一直忙着捣鼓芝麻油和芝麻酱,卖出去了不少,如今那些酒家暂时都不缺了,正好也停会儿,如今天气太冷,也不适合做那个,那就来磨薯粉。
    自从决定在城里买房子开小店之后,方怡就开始琢磨再卖点儿什么东西比较好,她会的吃食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很稀松平常,不够特色,她想要两三样招牌小吃,这样才能把名气做大,只有垄断才能赚大头啊!
    之前收上来的红薯都被切成片晒干了,这会儿正好拿来磨成薯粉,回头还能做成粉丝吃,味道可好了,不过这薯粉丝方怡不太会做,在现代的时候试过几回,效果都不太好,到最后干脆就直接去超市里买现成的了。但是,方怡不会,刘三娘会啊,据说以前在家的时候还常常做了拿出去卖,那手艺必然是差不到哪里去的,如今家里头存了不少红薯,若是能做了薯粉丝去卖,那也是一笔进项啊。
    依旧是用小石磨磨的薯粉,赵立冬看着精瘦精瘦的,力气倒是有不小,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坚持每天打几套太极和拳法,拳法是白城山教给他的,才学了没几天就打的有模有样,白城山直夸他是个练武的好料子。
    几个人坐在炭炉旁边,一边磨着薯粉,一边说着话,有时候赵立年和方辰会读会儿书,赵苗苗就托着小腮帮子,听得摇头晃脑的,再就着炭炉烤几个洋芋红薯,饿了就吃一个,小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服了。
    等薯粉磨好了,刘三娘就留在家里头做薯粉丝,方怡立刻凑在一边儿学着,先把薯粉用水化开,然后用筛子过滤掉渣滓,剩下的浆水放到一边,等个一两天沉淀凝固之后,再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底下的粉浆再用水化开,再把前阵子特意找铁匠定做的薄铁盘子拿出来,把稀释后的浆水倒一些到铁盘里,只要薄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