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患过泄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闹肚子,这个病王孟英一患就是一年,估计这对他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王孟英终其一生体质都不大好。基本上他也是在和自己的疾病斗争中渡过一生的。在三岁的时候,他更倒霉,患上了天花,要知道,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好在王孟英命不该绝,居然死里逃生,在死神的面前晃了一圈儿,又活了过来,实在是命大啊!
  正因为如此,他敦促自己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后来成为养生大家。
  
  说回周光远,他见王孟英拒绝,就收回鼻烟壶,改为送一座镀金的西洋钟摆。并且自鸣得意,让王孟英摆在迎来送往的厅中,美名曰“观瞻”。
  
  恰在这时,吴家母打发无双送点东西到王家来。她见到这金灿灿的俗物,不知道是周光远送的,差点笑岔了气。因为那笨重的东西实在太俗不可耐了,而且跟王氏医馆素雅古朴的摆设格格不入。
  她好笑问:“王大哥,你打哪儿弄来这玩意的?”
  王孟英说:“周大哥送的。”
  
  无双咋舌,知道自己闯祸,马上走到周光远面前赔罪,道万福:“周大人,小女子粗鄙,请您见谅。”
  周光远呢,早在看到笑弯腰的无双时眼睛就发直了,哪里顾得上生气。他挥挥手,作大度状:“见谅啥?有什么好见谅的。呵呵,吴姑娘快坐。”
  
  无双觉得过意不去,就到厨房里,问惠娘要来材料,熬了一锅薏米汁,端上来给周光远,“周大人,王大哥说您患疟疾,是湿热之症。喝点薏米汁很好,清热利水。而这香蕉、凤梨,都是助湿助热的,你该少吃。”说着,她把桌上的香蕉凤梨撤走。
  
  周光远奇道:“嘿,你怎么懂得这些?”
  无双露齿一笑:“我跟着王大哥久了,难道就不学一点儿?”
  
  王孟英很是得意,就跟教出了得意门生一样,对义兄自豪道:“无双聪明得很呢,一点即通。这些水果的养生食疗作用,她有时候记得比我还清楚。”
  周光远“哦”了一声。
  他盯着无双,心里有疑问。看无双年纪肯定超过二十了,怎么还是少女打扮呢?
  
  等无双走后,他就向王孟英打听。王孟英把无双的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怎么痴呆,怎么突然好了,怎么耽误了年纪,没嫁人等等。
  周光远听完,点点头,若有所思。
  过了几日,周光远动身回婺州去了。
  
  *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小七来吴家玩耍时,告诉无双,“以前咱们给四哥做的穗子,腰带什么的,最近他都换了下来,因为嫂子给他做了好多新的。哼,难道我做的不好看么?”
  无双倒是觉得稀松平常,安慰她:“没什么啊。妻子打理丈夫的衣裳配饰,天经地义。反正你学的针线,是为了将来给夫君做的。你哥的就别操心啦。”
  小七红了脸,跟她打闹起来。无双就把这事忘了。
  
  下午她们又到王氏医馆消磨时光。王孟英最近很忙,除了看病,就是关在书房批注古书。上次那本《洄溪医案》反响很好。赵菊斋有意找他做另一本。所以王孟英废寝忘食、埋头钻研。
  
  无双没有跟他说话,只跟惠娘一起做针线。
  她看了一下惠娘做的,发现她比自己只懂打电脑的手做出来的蹩脚刺绣好了百倍去。难怪在她打理下,王孟英天天都衣衫整洁笔挺啊。
  
  她暗暗想,惠娘绣花那么好看,做菜那么好吃,开始时虽然不懂得医药,但脑子不笨,在医馆里头耳濡目染的,现在也懂得很多了。
  自己和她一比,简直什么都不是。
  
  这时,家中小孩喊饿,惠娘只好起身到厨房给他弄吃的。无双自己一个人呆着,看到庭院里一盆泡在水里的衣服,很眼熟,是王孟英常穿的杏黄色衫子。
  她看了眼厨房,见惠娘忙碌,便蹲下来帮忙洗。
  
  洗着洗着,忽然想起那年她洗王孟英擦过汗的帕子的情景来。不由得有些恍惚。
  她低头看着水淋淋的衣裳,想,在现代,如果不是深深爱着男人,哪个女人心甘情愿洗手作羹汤,把宝贵的青春消耗在这些家务事中?如果心中有爱,做一个家庭主妇也是快乐的吧,给他洗衣做饭,把关爱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她拧干衣服,踮起脚尖挂在绳子上。又把一些干的衣服袜子收回来,叠好。然后坐在那里,轻轻地抚摸他的衣物,仿佛想把它抚平得一丝皱褶也没有。
  思绪万千。
  纷乱细碎。
  还夹杂着一点点的柔情。
  
  等到她恍然发觉不知何时惠娘站在门口静静看着她时,她惊觉自己的失态。
  她缩回手,仓皇掩饰:“我看你忙,帮你收了些衣服回来。”
  
  惠娘点点头,“谢谢无双姐。”
  她走过来,拿起做了一半的针线,说:“我正给孟英做一个新的荷包。他以前的那个旧了。听说还是你教小七做的。”
  那个旧的正放在一旁。稚嫩的绣法,歪斜的界线,比起她手中那个半成品,黯然失色。
  无双尴尬道:“我和小七做来玩的。也亏王大哥不嫌弃,带了这么久。”
  
  惠娘温柔一笑:“以后有我做这些针线。无双姐就不用惦记了。”
  那么温柔的嗓音,却那么不客气的内容。
  
  无双骤然变色,僵在那里,身上的寒毛一根根地竖起来。
  满脑子是秘密被人揭穿的恐惧。
  如海潮一般铺天盖地。
  
  不知道僵了多久,无双忽然一笑,恐惧就如同来时那般,又迅速地潮退了。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安静地微笑:“是呀。嫂子说的对。”
  然后安静地回到家里。
  
  惠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洞悉了她的感情,或许是刚才那一幕,又或许是很早以前。女人是敏感的,尤其是对自己丈夫。谁都不是傻子。
  无双觉得自己不能再自欺欺人了。如果自己对王孟英有感情,还接近他,就是对惠娘的威胁,即使王孟英一心只有惠娘,即使自己从来不想做小三。
  一个对丈夫有想法的女人总是阴魂不散,换谁都难受吧。
  自己不能这么自私。
  
  她想了好http://87book。com久好http://87book。com久,决定为了他的幸福,最好连普通朋友也不要做了。恐怕,以后就不能常常来往了。
  已经下定决心。可是心为什么这么痛呢。
  
  她走到吴老爹跟前,说:“爹爹,你上次说的换东家……”
  
  *
  
  开春的时候,吴老爹换了新东家。
  旧东家染上鸦片,家产都败光了。树倒猢狲散。何况吴老爹也并不是家养的奴才。
  有好几家当地的望族都想挖吴老爹。
  
  权衡之后,吴老爹选了一户姓石的东家。那家老爷叫做石北涯。家里做丝绸和珠宝生意,可谓富甲一方。他家给的工钱最高,不过有一处缺点,就是远。
  因为石家财力丰厚,在城郊买下来一座山头,在半山建造宅邸。又因主人信佛,自名为紫竹山庄。从紫竹山庄进钱塘城,步行起码要半个时辰。
  
  搬家的时候,王家来帮忙。女人收拾、打包。男人扛大件的东西。
  惠娘站了一刻钟,就有些累了。王孟英看她的模样,责备道:“叫你在家休息。你看,现在乱哄哄的,怎么顾得了你?”
  吴家母有些奇http://www。345wx。com怪,问怎么回事。
  王大娘这才笑笑道:“你不是外人,也就不瞒你了。我大儿媳妇有喜,两个多月了。”
  当地的习俗,不到三个月,是不能告诉外边人的。
  
  喜讯如一道炸弹,在众人中间炸开。大家惊喜交加,纷纷道贺。
  王大娘的笑容收不住,乐呵呵又说:“对了,还有一个,张秀才家那个也有了。跟我们时间差不多。是士雄亲自给她把脉的。”
  无双一听,就知道张养之的阳痿真正好了。她这才感到衷心的喜悦,叫道:“难怪这些天都没见红莲来串门,原来有孕了。”
  
  “张家婆婆可着紧了。都不让她出门,也不叫下床,金贵得跟什么似的。不像我们家的惠娘,身体一贯好,而且士雄是大夫,也说多活动好。当年我怀孩子的时候,不照样下地干活?生孩子轻松得跟什么似的。”张母半开玩笑地抱怨。
  聊起这个来,吴家母和王母各自一肚子的话。
  
  在她们的说笑声中,屋子搬空了。
  临走时,王母握着吴母的手,千叮万嘱:“两家虽然远了,千万别疏了来往。得空了常来看我们。”
  吴家母也有些伤感,不住地点头答应。
  
  马车开动,挥手告别。王孟英一家人一直目送着他们离去。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无双想,这下是彻底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很需要大家支持啊啊啊,都收藏一下行不行啊!!!
同榜单的就我的收藏最少啦!!
很伤自尊的啦!!!有那么难看吗!!!
每天辛辛苦苦写字,成绩那么烂,5555555


大家就行行好,点一点文章标题上的“收藏此文章”或者章节标题旁边的“收藏此章节”啊!!!




21

21、打井风湿 。。。 
 
 
  
  到了紫竹山庄,管家代老爷迎接。无双怎么看他怎么觉得面善。想了半天,猛然想起去年元宵节,她被一个小屁孩踢了几脚,那个为他们解围的石管家来。
  再一想,哎呀,新东家叫石北涯,正好姓石,可不是同一家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猿粪那!
  
  紫竹山庄很大。管家给他们指了几处空屋让他们选。无双想要后山那一处独立的屋子,说那里视野开阔,通风又好。
  吴家母不赞同:“那里离水边远,到时候挑水累死人。要不那么宽敞豁亮的屋子,还能留到现在等咱家来呀?还是挑那间离主宅近的吧。”
  无双执拗地要那里,口气十分坚定。
  吴老爹宠爱女儿,说:“就依她的主意吧。虽然远了几步路,胜在宽敞明亮,夏天肯定很舒服。挑水的事,我累一点没关系。”
  
  吴家母叹气:“我这不是担心你这把老骨头吗?咱家又没个儿子依靠。老爹,你瞧,真的不如纳一个……”
  吴老爹板起脸打断:“我给你讲过几遍了!此事休要再提!儿子不儿子的,那是命中注定。强求不来。”
  
  无双心里沉重,这个时代,没有儿子果然是艰难。吴老爹日渐老了。怎么办呢?她心里沉甸甸的,强笑着安慰:“这有何难。到时候,我们出钱请人在屋前打口井不就得了。”
  
  于是安顿下来。管家禀告老爷后,说同意让他们打井。
  工匠来了之后,察看地形,对无双说:“你指定的这个地方,跟下边那条河的水脉不一处。有点难打啊,这可要打得很深,通地下水才行。”
  
  无双笑了:“我就是看不同水脉,才要打的。”
  她知道,约莫七、八年后,鸦片战争打响的同时,江南霍乱大爆发,死人无数,就是因为水源污染。她执拗地选这一处屋子,做的正正是这个打算。要是同水脉,她还打个什么劲啊?
  “你们尽管开工,工钱不会短缺你们的。”
  
  既然雇主都放话了,工匠们受人钱财,自然是二话不说,抡起胳膊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无双一丝不苟地监工,从动土到最后安装轮轴,她都亲眼盯着。
  直到十天后,工头验收,打上第一桶清澈的井水送到雇主面前,宣告工程大功告成,她才松了口气,安心地过起日子来。
  
  现在已经是道光十四年了。全中国人民都知道,道光二十年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
  无双回忆工人们领工钱时那份小心翼翼的高兴,暗暗想,如今日益感觉到清廷腐败、民生多艰了。再往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吴老爹有手艺,在富庶人家管理厨房,日子过得还可以。
  但是看看张养之、王孟英、相简哉等普通家庭,日子都是很艰难的。而且,常常听说哪家哪家的儿子染上鸦片,又败光了家财。比如旧东家。
  
  她感到深深的恐惧和无力。能预知未来,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啊。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一片动荡,且这动荡会一直持续,没有缓解之日。这里所有的百姓还生活在麻木和混沌中。
  她没有办法改变一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来到这古代做什么。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焦虑得睡不着觉,产生撞墙的冲动。
  
  正好,附近山头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寺庙。
  已经不知道是怎么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