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恋上大国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鲈虏藕昧耍隙虻コS米侄疾欢>驼饷匆还赡远褪楦思遥孟袷怯械愫俊
  
  看着他抓耳挠腮的模样,无双乐不可支:“好了!我能认字,如果有不懂,回头来问你,你可别不耐烦。”
  “肯定不会不耐烦,就是……”王孟英狐疑地说,“你真看得懂字儿?”
  
  无双随便抽出一本,翻开第一页,念:“昔范文正公曰: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有些很晦涩的繁体字,比如赑屃鼋亀之类,在现代已经很少用了,她是不懂,但上下文大体意思还是能明白的。
  这下王孟英才相信了,高兴地说:“这就成!你看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问我,我知无不言!”
  
  这事被吴家母知道了,回到家后把无双骂了一顿——那时候的书是很金贵的,王孟英一送就是六、七本,折算的钱足够贫苦人家吃上半个月。无双一下子收人家那么多书,以后吴家母在王大娘面前多不好意思!
  无双哪里明白这年代书的价值,委屈道:“不就几本书吗?又不是我要的,是王大哥自己送给我的。怎么成了我的不是?”
  
  “得了你!我亲耳听见孟英告诉他娘,说答应送你书,得挑好的送——这还不是你的错?而且,你个傻丫头又看不懂字,学了又没用。一个女人家竟要看这些学问,说出去笑死人了。”
  “我怎么就看不懂了?女的怎么就学不了?我保证能看完,我不会浪费王大哥好意的。”
  吴家母根本就不信她能识字,瞪她几眼,最后叹口气,“你呀,果然还是傻。姑娘家都不懂这些。以前我在闺阁时,你大舅也是读书人,所以我还清楚。”
  
  无双的确不清楚。在现代,学生们上学,从来不用考虑生活费,家里定时汇款;贫困生还能获得政府和社会补助,各种助学金奖学金。到图书馆借书,随便借,根本不用跟谁点头哈腰,大把的书供你选择。尽管有这样好的环境,很多学生除了期末考试从来不翻书。
  可是在古时候,贫苦的孩子可没那么好的条件,没有多余的钱买医书,怎么办呢?原来,古时候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或是书香门第,或是附庸风雅,喜http://www。345wx。com欢藏书,就搭建自家的藏书阁,私藏许多善本、拓本,都是好书。直到现代,江南仍然有许多非官方的民间藏书楼建筑存留下来。
  
  王孟英这类的寒士,就去人家里借。借书的期限非http://87book。com常紧。王孟英都是白天做账房,晚上就躲在蚊帐里苦读,据文献记载是“于是灯燃帐内;顶为之黑”,点蜡烛看书到了蚊帐顶都熏黑了的程度。
  而且,以前借书,常常是明天就要还了,还有十几页没看完,他们就废寝忘食地看,因为这书还回去后,可能多少年后都见不到了。所以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这些书一字不拉记到脑子里。一旦在人家规定期限内没有看完,就得到人家那赔笑脸,哀求能不能宽容一两天。
  王孟英就是这样白天打工养家糊口,晚上点灯夜读,整整读了十年。
  
  “你王大娘说,孟英借书借怕了,现在养了成喜http://www。345wx。com欢乱买书的习惯,同样的书,一买就好几本,说是备用,”吴家母叹息着,“虽说他现在自己做了坐馆大夫,有了点钱,可究竟不宽裕。你也别助长他这个坏习惯呀。”
  无双这时候说不出话来了。她没有低声下气借书的经历,更没有废寝忘食看过专业书。听到这样的事,觉得很心酸。
  
  “还有一点——我也不怕跟你姑娘家说——人孟英还没成家,不得攒点钱娶媳妇?王大娘嘴上没说,心里肯定也急。我早就看出来了。”
  无双忽然红了脸,低下头,却又忍不住偷偷嘴角往上弯。娶媳妇呀,唉……好吧,男人乱花钱是该管着点。
  
  自从这事后,无双和王孟英就一天熟悉过一天。渐渐地,无双就没那么老实了,开始跟别人一样,“孟英、孟英”地喊他的字。吴大娘斥责她,说她混叫,没大没小。
  好脾气的王孟英不以为忤,反而劝吴大娘:“无双跟我差不多大,直呼其名有何不可。大娘莫要骂她了。”
  
  原来,吴家丫头今年已逾二十,只比王孟英小三岁。别的姑娘家十四、五岁已经出嫁,二十岁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了。那个年代,很少有这么“老”的姑娘。然她之前疯疯傻傻,懵懵懂懂,自是许不了人家。现在病好了,也成了老姑娘。
  这跟男人是没法比的。男人就算三十岁不娶,也不会有人嘲他为“老青年”。
  
  却说许子社那头,五副竹叶石膏汤下去之后,病情发生了变化——不那么渴了,脉搏也趋于正常,其他的症状都开始减退。许家人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高兴得不得了。但是,没过多久,病情又出现了一点不妙——病人舌苔从灰色变成黑色,而且舌尖绛红。
  
  中医认为,正常舌苔是薄且白的。许子社的舌苔变成黑色,很是吓人啊。
  病人家属心急火燎把王孟英又请了来。 
  王孟英看过之后,一点都不着急,若无其事说:“不错,现在可以调整方子了。拿纸笔来。”
  许家老祖父急了:“王大夫,这、这……我孙子的舌苔成黑色了,您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孟英耐心地解释:“此乃好事,无需忧虑。舌头变黑,说明他体内邪气开始往外发了,越往外发,这个舌象可是会越重。会从灰变黄,黄再变黑色。然后,随着邪热退去,再慢慢变成黄色,最后恢复成白色。依现在情况看来,您孙儿是有救的。”
  
  老祖父老祖母听见“有救”,顿时喜得泪花乱颤,但又不敢全信,一颗心忽上忽下。
  王孟英诊完脉,心里有了数,提笔写下方子,有元参,生地,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竹叶,金银花等药材。
  
  其中重用了生石膏。大家一看,不禁咂舌。这时九月底的天,已经转凉了,而且患者缠绵病榻几月,身体很是虚弱。王孟英还开这么寒凉的药,能行吗?
  
  众所周知,生石膏是一味苦寒的药,药性极为寒凉。元气不足的人喝一点下去,那就离西天不远了。
  可是没办法,方子都开出来了,王孟英也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许家人也只好按方抓药。
  王大娘和吴家母暗地里都为他捏一把汗。
  
  这期间,王孟英又接了另一位病人。这病人病情没有许子社那么重,却比许子社难对付得多,弄的王孟英焦头烂额。为什么呢?
  因为这病人乃康康侯副转司马(作者也不明白这是什么官职或者名字,查了好多资料都这么记载),官宦人家,很有钱,且生性多疑。他跟周光远是好友,听周光远介绍王孟英医术不凡,就请了王孟英来给自己看病。可他并不完全相信王孟英,还请了另外的大夫,让两位大夫同时为他看病。
  
  两位大夫开的药方不同。那名医生不断地鼓动患者使用温补的药物。结果患者一会儿服用王孟英的药,一会儿听别人的温补,最后证明是王孟英的效果好,服用温补后病情反而加重,这才一直服用王孟英的药物。但是到了最后,这个患者腿部的水肿怎么也消不下去了。
  
  王孟英急了,到底该怎么办呢?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翻出家中古籍医典,将关于水肿的部分全都找出来看。到达了“废寝忘食,穷日夜之力以思之”的地步。
  无双来到王氏医馆时,看到的就是他左右踱步、埋头苦苦思索的情景。小七看见她们进来,“嘘”一声 ,把她们拉进后院。吴家母问:“大侄子在那作什么呢?”
  小七说:“四哥在想治病的事呢。不许别人打扰他。这几天,他吃不好睡不好,连带我娘也都受累。”
  
  双悄悄问了问病人是谁,然后了悟地点点头。据罗大中先生说,这次康康侯的病,王孟英想了几天几夜,最后想到用葱须一味药加入方子里,水肿就消了。
  
  她探出头,看着眉头紧皱的王孟英,看着他眼底明显的青黑,想了想,转身跑到厨房,围着锅台转悠。王大娘就问:“无双是不是饿了?等一会儿,大娘给你蒸碗豌豆黄。”
  双还没来得及回答,吴家夫人又不好意思了,伸手打她一下子,“怎么那么馋!王姊,你别理她。”
  
  无双抗议:“我不是想吃东西,我想找葱!”说完,抽出架子上的一把葱就溜了出去。她走到院子里,放开嗓子跟小七说:“哎呀,七妹,这葱啊是个好东……”
  “嘘——”小七揪她一下,皱眉道,“我哥在看书,你轻点儿说话!”
  
  第二次被打的无双捂着手臂无语了。她甩甩手,坐到王孟英旁边,把葱掰成一小段一小段,丢得满地都是,一边丢一边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王孟英。不多时,小厅里弥漫开小葱的味道。而王孟英也终于动了动,抬起头来。
  
  无双连忙举起手中被掐得长短不齐的葱,摇了摇,“嘿嘿,孟英啊,你喜http://www。345wx。com欢吃葱吗?书上说,葱的药用价值很丰富呢。”她在心里呐喊:呆子,快点醍醐灌顶、幡然大悟吧!
  
  “无双,我有点事,等闲了再跟你聊天。”王孟英压根没注意她想干什么,随口应付一句,便自顾拿着书踱进了书房。
  无双急了,跟进去就叫:“大哥!”
  
  王孟英被她叫得吓一跳,回头看她。无双简直要抓耳挠腮了,“咳,那个,葱!葱啊!”
  王孟英还是丈二和尚。
  
  无双一跺脚,跑到他书桌前,把《本草》、《珍珠囊》等等所有论述药材的书,全部翻到讲葱须的那一页,摊在桌面上。回头瞪他一眼,然后走出去。
  还不明白,我就不管你了。
  结果不一会儿,王孟英一阵风似的跑出门去。
  
  过几日,传来康康侯的病好了的消息。无双听了,露齿一笑。
  




6

6、怪力乱神 。。。 
 
 
  
  再说许子社,服用了五副寒凉药下去后,他的抽搐减轻了,舌尖的绛红开始退去,人也清醒过来。许家人长吁了口气,开始佩服王孟英用药之神。想着这样子调养下去,最多月余就能痊愈,就非http://87book。com常高兴。
  
  结果,许子社的病又了出意外。
  
  他的岳父带了一帮道士来到许家,要作法驱邪。他说女婿病了这么久,眼看病情好转,就给他助一把力,让他好得更快。
  这帮道士一到患者家里,就开始设坛,点香,画符,喷水,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大唱驱鬼咒文,喧哗冲天,惹得左邻右舍都赶来看热闹。道士们敲敲敲,唱唱唱,正折腾得起劲,忽然许子社的妻子冲出来,大哭:“不好了!子社他……他昏了过去!”
  
  祖父母一听,登时急得心肝乱颤,回屋一看,果然不妙,本来已经清醒的许子社又变回神智昏沉,胡言乱语,在床上不停地抽搐。
  道士们害怕了,作法没请到神仙,反而把人弄坏了,一个个全都落荒而逃(羽士反为吓退)。那岳父又狼狈又尴尬,愧疚之余主动要求去跑腿,请王孟英来。
  
  王孟英来了以后,看到病人这个样子,不禁皱起眉头。诊脉完毕,他语重心长地对家属说:“病人身体在恢复,正气没有足,邪气在退却,需要静养以涵养正气。”一番话说得岳父羞愧地低下头。
  传统理论认为,养病阶段需要远离喧闹。康熙朝大名医叶天士在他的《温热论》里头就说,“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
  在现代,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住院的病人正在养病,亲戚朋友、单位同事轮番拿着鲜花来看望、搅扰他,他比平时还要疲于应付,这对对他恢复非http://87book。com常不利。许子社正是这种情况,虽然已经好转,但阳气仍然很虚弱,一旦被惊吓,就不行了。
  
  王孟英开了紫雪丹。
  这里介绍一下,紫雪丹与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并称中医救命三宝,都是救急症的。现在九十年代以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已经炒到几万元了。因为据说以前的安宫牛黄丸原料是天然牛黄和麝香,后来都改为人工的了。对于突然中风偏瘫的病人,陈年安宫牛黄丸有奇效。
  
  许子社吃了后就清醒了。然后王孟英把前面的药方再重加竹沥,用来豁痰,开了八副。竹沥这味药,是竹子烧烤出来的汁液,十分适合这时候的病情。在喝这八服药的过程中,许子社开始解大便,都是黑色的,而且黑色的舌象开始消退。右手的脉象开始清晰起来(大家应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