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似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华似锦-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还没走出多远,就在半道上看到了沈言,见他好像要往凉亭方向去,想着梅仁和韦杏儿还在那儿,她便索性做回好人。因此,她便加快脚步迎了上去。
    此时,只见上官婉儿来到沈言面前拱了拱手,笑盈盈道:“恭喜沈爷新婚之喜。”
    沈言笑了笑:“上官姑娘有心了。”
    上官婉儿往前面看了一眼,道:“这条好像不是去新房的路,沈爷这是要去哪儿?”
    “今天来了不少江湖人士,以前,在神兵司时,我给他们出过不少难题,他们逮到今天这个机会,自然要出口怨气,所以,他们便连起手来,一个劲地给我灌酒。要不是追风和唤雨几个帮我挡了些酒,恐怕我早就醉倒了。方才,趁他们不注意,我就溜了出来,一来避开他们,二来醒醒酒。”
    他们说话间,上官婉儿已迈开步子,引着微有些醉意的沈言避开凉亭,往另一条小道上走。
    上官婉儿道:“江湖之人做事全凭喜恶,他们的酒只会与投契的人喝。我听说,在朝廷中若没接到沈爷的喜帖,证明他还不够重要,若江湖中人没有接到沈言的喜帖,证明他不是豪杰。虽然,现在沈爷已经功成身退,可影响力却丝毫未减,沈爷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若沈爷能够再为朝廷效力几年,大唐肯定会出现一个更叫盛况空前的太平盛世。”
    沈言笑道:“上官姑娘见我喝醉,就一碗接一碗地给我灌迷魂汤。说实话,上官姑娘今天是来喝我喜酒的,还是替娘娘做说客?”
    上官婉儿道:“若沈爷愿意继续为国效力,我就是来喝喜酒,顺便做说客。若沈爷决心归于平淡,那么,我今天只是来给沈爷道喜,至于,方才说的那些话,就当作是小女子对沈爷的无限敬仰之情。”
    沈言无奈地笑了笑:“早知道会在这儿遇到上官姑娘,还不如让他们把我灌醉。我这大半生都官场中摸爬滚打,突然有一天感到累了,也厌倦了,就想离开,换另一种方式生活。一个已经失去斗志的人,就不再适合官场,也不能再创造价值。这个道理对于上官姑娘来说,应该不难理解。”
    见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上官婉儿知道不便再劝说,因而,她便转移话题道:“之前,听说沈爷的婚事,我一直很纳闷,到底是怎样的女子能够让逍遥了半生的沈爷动了凡心,为她成家立室?今天,在席间听人说,沈爷的这位新娘子不但是豆蔻年华,而且貌美无双。果真,只有这样的绝代佳人才能配得上沈爷。”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走到一处小园,沈言看到园中的牡丹花,他突然停下脚步。他离开神兵司后,就让人将以前住所的那些牡丹花移栽到了这里,他没有再打理,也没有再来看过这些花,只是吩咐府中的下人照看它们。
    今天,他娶了十三娘,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特别想来看看这些牡丹花,所以,在没碰到上官婉儿之前,其实他是要来这里的。
    可走到半道上,越想越觉得对不起十三娘,他上下打量自己这身的喜服,便转身返了回去。可偏偏这么凑巧,竟在半道上遇到了上官婉儿,又鬼使神差地跟着她走到了这里。
    此时,上官婉儿见沈言突然停下了来,又看到园中的牡丹花,突然想起在凤仪宫也有相同品种的牡丹花,又想起多年前,武后曾说过关于“短暂的绚烂更值得回味”的那番话。
    她不禁联想到沈言与武后之间的关系,不由得暗暗地吃了一惊。
    她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便试探性地说道:“这园子里的牡丹花开得真漂亮,在凤仪宫也有同样品种的牡丹花,每当花季推开寝殿的窗户,就能看到它们,很是赏心悦目。这样品种的牡丹花虽然稀有难得,可惜,花期太过短暂。”
    听她这么说,沈言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过后,他喃喃自语道:“原来她一直都种着那些花,究竟是她错了,还是我错了或许,我们两个人都错了。”
    见他如此,上官婉儿一脸担心道:“沈爷”
    沈言打断道:“我想一个人静静。”
    “嗯。”上官婉儿点点头,而后,转身离开。
    她刚回到院中没多久,喜宴就散了,她便带着同来的两名小宫女回到宫中。原本她一回来就应该到麟德殿复命,可此时,她并没立刻去见武后,因为,沈言和武后的事给她带来太大震撼,直到现在她还没缓过神来。
    待整理好思绪,她发现已经在自雨亭中呆了将近一个时辰,她慌忙赶到麟德殿,幸好武后还没回寝宫,她进了殿,看到武后正在和相王李旦说着话。
    相王李旦是武后和高宗的第四个孩子,这些年一直都在地方任职,鲜少回到长安。随着李贤因为谋逆罪被贬为庶民,流放到了巴州,李显被封为了太子,成了政治对手,而原本贴心的小女儿太平出嫁了,又因为袁一的事整日失魂落魄,难得进宫一趟。
    对于武后来说,在情感上,她希望这个没有权利冲突的儿子回到自己身边,从政治上来说,武后需要一个能够制衡太子的人,而最好的人选莫过于相王李旦。因为这诸多因素,最近,武后便将在冀州的李旦调回了长安。
    上官婉儿见了李旦,便上前行礼道:“奴婢见过相王。”
    只见李旦身着紫色圆领官服,腰间系着一条饰以兽纹的金玉带,束起的发髻上戴着白玉冠。
    他的言行举止有着谦谦君子的风度,他唇边留着两撇精致的短须,他虽然年纪与太子李显相仿,可却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
    李旦见上官婉儿给自己行李,摆了摆手了示意免礼,而后,笑道:“今天,本王与上官姑娘可是第二回见面了。”
    上官婉儿道:“是的。在沈爷的喜宴上,奴婢与王爷同在一席。”
    “虽然,本王多年没见过公主,可在本王的记忆中,这个皇妹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闯祸精。有时候,她要是任性起来,我们这些做兄长的都拿她没辙。今天,在喜宴上,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可见上官姑娘能把公主说得服服帖帖,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
    听李旦说起这事,上官婉儿慌忙解释道:“其实,这件事是……”
    李旦笑着打断道:“本王知道,上官姑娘多喝了几杯嘛!”
    一旁的武后见上官婉儿满脸尴尬,便出面打圆场道:“婉儿的酒量向来都很弱,一喝酒就糊涂,遇到饮宴本宫都不让她沾酒。想必这回,本宫不在,有些礼数她又不好推辞,便硬着头皮喝了几杯,才会闹出笑话来。婉儿,事情是不是这样?”
    上官婉儿深知,自己作为奴婢在喜宴上那样教训太平,往大里说,那可是以下犯上之罪,往小里说,也是对主子不敬。
    现在,武后把整件事定性为笑话,无疑是替上官婉儿开脱,也是堵住在场其他人的嘴。
    见武后如此顾全自己,上官婉儿心中很是感激。她回答:“娘娘说得没错,奴婢以后定要练练酒量,若再碰到那样的情况,也不至于那样失礼。”
    武后点点头,向李旦道:“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就告退,早些回府歇息去吧!”
    待李旦退下后,武后向上官婉儿问道:“今天沈府怎么样?”
    上官婉儿心想,若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听到这样的问话,一定以为武后只是随口一问。

  第170章 一举两得

可现在,上官婉儿却留意到,武后在说话时,刻意省略了“喜事”两字,而且,她的声调绷得很紧,说话时视线低垂。
    虽然,武后种种紧张的神态都发生在一瞬间,可上官婉儿还是准确地将它们捕捉到了,上官婉儿向来都能观人于微,很多人以为这是种天赋,可她认为这是一种积累,当见识过许多形形□□的人,这种积累便水到渠成。
    有了这番心思,上官婉儿考虑到武后的感受,便将刻意不提沈府的热闹非凡,新娘的貌美无双,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一切都挺好的。”
    武后道:“听说,新娘子不但是豆蔻年华,而且貌美无双,沈言一把年纪,能娶到这样的女人,一定高兴坏了吧!”
    上官婉儿感到话中带着浓浓的醋意,她未曾想到平常威风八面的武后也会有这样一面。让她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觉得面前这个冷冷冰冰的人,突然多了那么一丝丝的温度。
    上官婉儿回答道:“新娘子长什么样,奴婢没有看到。至于沈爷,可能因为忙着应付那些爱喝酒的宾客,奴婢只看到他为此叫苦不迭。”
    听到这话,武后嘴角闪过一丝微笑:“谁让他今天是新郎,就该让他受苦!”
    正在这时,在殿外的太监走进殿中,将一封信呈给了武后。信是由武后派去召袁一回长安任职的吏部官员写的,信上说袁一对诏令置若罔闻,一直都不肯启程返回长安,因为袁一的拖延,他恐怕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回长安复命,希望武后再酌情宽限他几天。
    当武后将信看完,大为恼火道:“袁一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竟然敢违抗皇命!本宫就再给他几天,若他再不滚回长安,就让吏部的人把他的人头带回来,这样反倒干净!”
    上官婉儿知道,若惹得武后不痛快,后果可是很严重。因此,她为了保全袁一,便心生一计道:“奴婢以为,袁一做了那么多事,而公主也已经回到了薛驸马身边,照理来说,袁一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不过,娘娘不仅对他网开一面,而且,还兑现了对他的承若。由此可见,他还有存在的价值。”
    武后是聪明人,知道上官婉儿看似在替她考虑,实际上是在给袁一求情。
    在她眼里袁一就像一匹未经驯化的千里马,这样的马难遇更难求,可他的性子太刚烈,若找不到合适的驾驭方式,他非但无法创造应有的价值,而且,自己反倒会被他伤了。
    因此,对于这样的人,就算他的才干堪比孙武,张良,若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杀之以除后患。
    她本打算,若袁一不识时务,一定要跟她对着干,那就杀了他。可现在,看到上官婉儿替他求情,又想到他们之间的情谊,心想,何不让上官婉儿替自己驯服这匹野马?
    这样想着,武后嘴角出现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存在的价值?”
    上官婉儿道:“他在吐蕃之战中,杀了有战神之称的笃鲁,不仅对吐蕃,以及边境各国起到了震慑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振奋了军心,他也因此在唐军建立了很高威望。再则,他曾帮助年轻的突厥可汗夺回皇位,可汗对此一直感激在心。奴婢知道,娘娘一直很重视大唐与突厥的邦交,在这一方面,奴婢觉得,应该有用到袁一的时候。”
    武后点点头:“这样一说,的确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他胆敢违背皇命,显然没有把圣上和本宫放在眼里,也无心发挥他的价值,为国效力。”
    “奴婢以为,袁一能够发挥他的价值,也会愿意为国效力,只是吏部的大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办事情。”
    “是吗?你觉得他们应该怎么办这件事情?”
    “奴婢拙见,以袁一大闹朝堂那件事就能看得出,他是个沽名钓誉之徒。据奴婢所知,固盟军得胜归来后,他的部下都被安排在长安各处的折冲府任职。让吏部从中挑选一些得力的人去召回袁一,若事情没办好,吏部就会给他们最严厉的处罚,而袁一既然是个爱名之人,应该不会忍心看着这些人为他而死。”
    武后脸上出现一丝赞赏的神情:“本宫觉得你的方法可行。你现在就去写一份文书来,让吏部早点把这事给办了。”
    听到吩咐,上官婉儿就赶忙去处理文书。今天,听到凉亭的那些谈话,隐隐感觉到梅仁是为了韦杏儿,才放弃折冲府的官职来东宫做卫率。不管他和韦杏儿之前有过什么,现在韦杏儿已经是太子妃。
    皇宫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地方,他一个小小的卫率敢对太子的女人有非分之想,这无疑是找死!
    她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梅仁调离东宫,让他带领从折冲府挑选的士兵去猎户村,这样兴许更能顺利召回袁一。
    她打定主意,便将文书拟好,而后呈给武后过目。武后看过后,便在文书上盖上御印,交给一旁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捧过文书,正要离开,听到御座上的武后开口道:“婉儿,这次你是在替本宫分忧,还是在帮袁一?”
    听到问话,上官婉儿心想,既然武后已经看出自己心思,那自己也不必隐瞒。因此,便道:“两者皆有。”
    武后点点头:“他利用平儿换取荣华富贵,像这样的混蛋,值得帮吗?”
    “不值得。可奴婢一直都忘不了,当年在这麟德殿上,他替奴婢喝下了那杯酒。”
    武后沉默了片刻,摸了摸眉心,声音低沉道:“看来在你的心里,始终不相信他是个混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