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潇雨歇-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檄文的最后,是李密和翟让的署名,是瓦岗军向朝廷正式宣战的口号。翟让这次回来就要与与李密一起发布这篇檄文,公开与隋朝决裂。因为到目前为止,翟让还是瓦岗军的大头领,是外人眼中的瓦岗军领导者。作为瓦岗军向朝廷发出的宣战檄文,翟让不可能不署名。

    以檄文来发表战争宣言,这是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作战方式之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打击对手,从古到今,这一手段就没变过,不同只是檄文的好坏而已。

    祖君彦的这份檄文恰属于非常好的那种。以十大罪状来指责隋炀帝的罪过,虽然只是瓦岗军为攻打洛阳而做的政治宣传,但檄文在很短的时间里传遍了全国,引发了大多数百姓对隋炀帝的痛恨,也引起了无数大小义军的共鸣,更是大大宣扬了瓦岗军的名声。

    这篇檄文是隋朝末年的起义军首次站在政治立场的高度来抨击一国的最高统治者,不仅在当时成为各地义军纷纷效仿的对象,也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檄文之一。

    如此著名的檄文在唐瑛看来,却是发的太不是时机了,简直就不该作这样的檄文。树大招风,在全国烽火四起的时候,瓦岗军的这一举动,把瓦岗军推向极高地位的同时,也将中原官军的主力吸引到了洛阳城下,瓦岗军站在了抗击隋炀帝的风口浪尖上,迎风招展的同时,也引来了强敌环视。

    唐瑛的话没有人听,她的建议也没有人愿意采纳。瓦岗军的势力扩张很快,小股义军不断来投,洛阳城周围的百姓都在支持瓦岗军,形势似乎呈一边倒的态势对瓦岗军非常有利。这种情况下,李密野心极度膨胀,徐世勣等人对前途满怀渴望,就连一度打退堂鼓的翟让,也觉得自己或许真有王侯将相的命运。

    虽然如此,唐瑛的进步还是让李密宽慰,李密觉得,唐瑛再这样锻炼两年,将不失为一员上等的将领,而且是文武全才能独挡一名的将领,将成为他谋取大业的有力助手。因此,李密没有采纳唐瑛的建议,却叮嘱徐世勣和王伯当多关照唐瑛,叮嘱单雄信要保护好唐瑛的安全。不光这样,李密甚至根本不给唐瑛再上战场的机会,在他的暗示下,单雄信和邴元真联手将唐瑛留在了洛口仓。

    面对单雄信逼自己留守洛口仓的决定,唐瑛没有再一意孤行。一来,她已经从战场上获取了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二来,她对攻打洛阳城缺乏兴趣,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去做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她还不如留在洛口仓看书写字外加训练她的亲兵。

    至于改变历史,改变现状,唐瑛再无兴趣,更不会再去努力争取。对她来说,她争取过了,努力过了,既然没人肯听她的话,她当然不会傻到想当然地觉得自己几句话就能真正改变了历史。既然你们要去品尝失败的滋味,那我只能冷眼旁观了。

    回洛仓,隋军在洛阳城外的屯粮重地,也是瓦岗寨这次出击的重点地区,更是李密计划中调动洛阳守军,歼敌攻洛的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大业十三年的三月,借着刘长恭的死和裴仁基率隋军投诚的势头,李密率瓦岗军直抵东都洛阳的城下。杨侗吓的当了缩头乌龟,凭借洛阳城的坚固,下令隋军紧闭城门不得出战,任凭李密安排人马在外面日夜高喊怒骂甚至辱骂,杨侗来了一个一概不予理睬。

    李密自是不甘就此退兵,他想出了一个注意,彻底孤立洛阳城,他要把洛阳城围困到死,逼杨侗出城作战或者开城投降。李密首先让常何带大军横插进洛阳城的西南,并命令常何放火烧了洛阳城西南方向的丰都城。李密亲率大军强攻打下了回洛东仓,彻底隔绝了洛阳城的南门。紧接着,李密又挥师回到洛阳城下,一把火又烧掉横贯在洛水上的天津桥,断绝了洛阳城的东门。

    在将洛阳城的南北交通全部卡断后,李密率精开始兵攻打宜仁门,并放火焚烧洛阳的上东门。四面楚歌都不算,还四处冒烟,这样的恐怖场景将杨侗吓的日夜不安,他下令,城内的二十万隋军,兵不解甲,将不能瞑,日夜巡逻,一有敌情,马上就报。

    大业十三年四月中旬,洛阳城在被瓦岗军围困了大半个月后,粮食开始出现匮乏,军中之粮也开始限量供给,一天三餐变成了一天两餐。眼瞅着将士们有抱怨之色,杨侗没有办法,他只得冒险派兵出城前去回洛仓抢运粮米。

    然而,李密一直在盼望杨侗能有所作为,通往回洛仓的道路被李密安排人马重点监视,隋军出城没多久就被发现,在瓦岗军的强有力攻击下,这支秘密出城抢粮的队伍很快被击溃,仅有不到百人逃回了洛阳城。杨侗真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就在李密认为杨侗马上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大业十三年五月,杨侗盼望已久的援军却终于到了。隋炀帝任命的监门将军庞玉率领关内兵五万人驰援洛阳。援兵的到来终于把杨侗从龟缩状态中解救出来,城内大军配合庞玉的城外大军向驻守回洛仓的瓦岗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在两军的夹击下,瓦岗军奋战一天后被迫放弃回洛仓。

    回洛仓的丢失让李密恼羞异常,刚刚看到的曙光再次被乌云遮掩,他当然不甘心。瓦岗军集中了所有的精兵向回洛仓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庞玉和杨侗的联军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下,死守了三天,终于放弃,所有军队再一次龟缩回了洛阳城。

    回洛仓虽然又回到了瓦岗军的手中,但洛阳城里已经得到了再次的补给,杨侗吸取教训,从回洛仓搬运了大批粮食进洛阳城,洛阳城里的粮食危机得到了缓解。而瓦岗军不得不再次陷入和洛阳城进行对峙的局面中。

    “唐瑛,你看密公啥时候能拿下东都,这都围困几个月了。”邴元真手中忙着登记新征来的粮草,嘴里不忘问登记新入伙士兵的唐瑛。

    “拿不下来。”唐瑛头也不抬,根本不在乎面前排队等待的百姓眼中兴奋的渴望,继续说大实话:“庞玉一支部队就来了五万,回洛仓的丢失让洛阳城最少得到了大半年的口粮,他们再节省一点,支持一年没啥问题。”

    “一年以后呢?粮食总有吃完的时候,箭矢总有用完的时候。”

    “民间的存粮恐怕也被杨侗征用了,军队的口粮支撑一年多没有问题。”唐瑛继续说:“箭矢用完了还有木头石块等,民房拆了的事情自古有之。只要洛阳的城墙没有被我们打穿一个特型大洞,想拿下洛阳?慢慢等吧。”

    邴元真叹口气:“唐瑛,我觉得你有时候特可怕,冷静的完全不像一个年轻人。”

    唐瑛抬头一笑:“我说实话你们都不喜欢听,不能怪我。元真大哥,我告诉你,咱们如果老在洛阳城下耗,隋军会越打越多。四面八方过来的隋军能把我们缠死在洛阳城下。”

    “你还真敢说。”邴元真嘀咕了一句,叹口气,不再说话了。再说下去,他怕今天来投军的人都跑光了。

    有的人天生就是乌鸦嘴,唐瑛眼下就被邴元真赋予这种称号。前来援救洛阳的大军果然不少,小股的突破不了瓦岗军的防守和围困,大股的人马可就来势汹汹了。大业十三年七月,时任江都通守的王世充奉皇帝的旨意带十万大军驰援洛阳城,两军在洛水的南北两岸形成对峙。而王世充的到来,也预示着瓦岗军从极盛的高峰开始了下滑。

瓦岗三年 第四十七章 入瓮

    高君雅和王威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没等到李渊求雨的时候,就等来了自己的末日。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李渊计划到晋祠求雨的头一天,李渊紧急召高君雅和王威到晋阳宫开会,商讨紧急军情。

    高君雅和王威刚跨进太原留守府的大门,李世民就笑嘻嘻地迎了上来:“高将军、王将军,两位怎么来的这么晚?”

    高君雅和王威都在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跟李世民打哈哈:“小将军,令尊有什么紧急军情这么急地把我们叫过来?”

    李世民叹口气:“还能有什么,还不是刘武周和突厥人要打过来了。”

    “哦?到什么地方了?”高君雅和王威互相看看,心里都有些发紧。

    “具体情况还请二位进去听吧,父亲正在等二位将军。”李世民恭敬有礼地将两人往里让。

    高君雅和王威不疑有他,急忙走进留守府的议事厅。李渊、段志玄等人都已在座,太原地区的大多数防卫官员也都在场,果然是商讨军情大事的样子。

    见两人已经到来,李渊冲跟随两人身后的李世民使了一个眼色,李世民会意地向外走去。

    “诸位,眼下形势很不好,突厥大军进犯,太原的防卫任务十分艰巨,诸位想想,可有什么好方法能拒敌于防区之外?”李渊也不跟高君雅和王威客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高君雅和王威这两人,歪门邪道拿手,正经事啥也不会,根本就说不出门道,只好把头一低,来个一言不发。李渊手下的人知道今天要做什么,自然也是一言不发。整个场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李渊把脸一沉:“太原地区乃我大隋重地,防卫之重要,非渊一人之责。高将军、王将军,两位有何见解,不妨说出来听听?”想杀我夺军权,也该有点本事嘛。

    高君雅和王威拿眼睛看案几上的摆设,继续保持沉默。

    李渊冷哼一声,正要开口训斥,就见刘文静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唐公,鹰扬府司马刘政会求见唐公,说有密状要面呈唐公。”

    李渊眉毛上挑,斜眼看了看尚在懵懵懂懂中的高君雅和王威一眼,沉声道:“鹰扬府司马是你的属下,他告状理应你来处理,为什么来找我?”

    虽然是演戏,但李渊演得一本正经,我是留守,不是太守,告状怎么告到我这里来了?

    刘文静也一本正经地回答:“刘政会说事关紧急军情,一定要面呈留守大人。”

    “哦,与军情有关。让他进来吧。”

    刘政会很快就走了进来,跟随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刚才出去的李世民。

    “唐公,属下截获一名突厥信使,从他身上搜出一封机密信件,属下感到事态严重,赶紧前来禀报。”刘政会边说边拿出一封信。

    李世民接过信走到了李渊身边,一边将信呈上,一边给李渊眨眨眼,示意高君雅和王威带来的随从都已经解决了。

    李渊不露声色的打开信看了看,眉头皱到了一起:“居然有这等事?难怪呀,难怪。”

    段志玄马上就问:“唐公,突厥人想干什么?”

    李渊冷笑数声,举起手中的信大声道:“突厥与某些人勾结在一起,相约数日内要来攻取太原城。”

    “啊?奸细?是谁,谁出卖我们?”

    众人是一片喧哗之声,高君雅和王威也惊愕地抬头看向李渊。

    望着一群明知故问的心腹,李渊满意地点点头,挥手让李世民将那封密信拿去给高君雅和王威看:“高将军,王将军,二位有何要说的吗?”

    还处于莫名其妙状态中的高君雅和王威听了李渊的问话都是一愣,再一看李世民拿过来的所谓密信,两人傻眼了,密信竟然是仿造突厥人的口气写给他们的,感谢他们提供太原的军情,并要他们配合突厥大军拿下太原城。

    没等高君雅和王威说话,李渊冷笑着下令了:“你们身居要职,深受皇帝信任,不料竟做出这等勾结突厥人的事来,实在是可恶可恨。来人,给我拿下此二人。”

    这下高君雅和王威总算明白了,闹了半天,今天李渊是要对他们先动手了,他们没能杀了李渊,反而要死在李渊手里了。王威一下子瘫软在座位上,面如死灰。而高君雅却跳了起来,破口大骂:“李渊,你这贼子胆敢造反,不会有好下场的。”

    高君雅的大骂只持续了一句,站在高君雅和王威身边的李世民与刘政会哪还能让高君雅继续大骂。两人同时动手,将高君雅和王威从座位上扭了出来,李渊的亲兵此时也跑进来了,将两人死死地捆了起来,并用布堵住了他们的嘴巴,将两人所有的怨气都堵回了肚子里。

    望着怨恨地看着自己的高君雅和王威,李渊冷笑,摆手让人将高君雅和王威押下去。有没有好下场,你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二郎,通知各司兵马,抓紧时间准备。”

    李世民应声而答:“明白。”

    望着李世民挺直的身躯头走出议事厅,李渊微微一笑,在处置高君雅和王威事件中表现很沉稳的李世民让李渊感到很欣慰。年方二十一岁的李世民成熟了,比两年前打突厥人的时候沉稳了许多,也能干了许多。真正造反打天下,最能依靠的还是儿子们。

    想到这里,李渊想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