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倾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倾天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婉儿不知道太平用了怎样的方式,总之,次日一早,沈姨便来到了她们居住的房间,对尚未出门的香儿说道:“香儿,娘娘吩咐了,从今日起,你就到英王府去侍奉吧,你赶快收拾一下,稍后我会派人送你过去的。”

香儿愣了愣,但到底还是答了一声“是”。

第六十章 暮春三月

沈姨出去了,香儿怔怔的看着婉儿,到了此时,她大概也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婉儿却显得极为的平静,坐在桌前,用手拨动着灯芯。

“让我去英王府,是你的主意?”香儿的语气中有着深深的不忿。(文*人-书-屋-W-R-S-H-U)

婉儿看着灯芯,浅浅的笑道:“这不正随了你的心愿吗?太子给不了你的东西,英王可以给你,你早就已经为未来做好了选择,我也只是随着你的意思去做而已。”

“原来一直以来,只是我太低估了你。”香儿自嘲般的笑道,神色却是落寞的。

婉儿突然抬起了眼睑,直视着香儿的眼睛,道:“你不也一样。我们初次相识的那晚,你说我们是朋友,你说你爱着太子,可是后来呢?”

香儿愣了片刻,突然大笑了起来,笑得很洒脱,道:“你说得不错,这是我的意愿,我真应该好好谢谢你才是,他日我若真的飞黄腾达了,一定会记得你今日的恩情。”

香儿的语气中有着隐藏的恨意,但婉儿只做不知,淡淡的一笑。

门开了,负责送香儿去英王府的宫人走了进来,道:“香儿姑娘,我们走吧。”

香儿点了点头,看了婉儿一眼,随着宫人走了出去。

当门关上的一瞬间,婉儿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紧闭的木门,神色也变得落寞了起来,宫中女人的尔虞我诈是她早已听说过的,可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而这个还只是个开始。

婉儿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条铺满荆棘的路,自己正一步步的向前行进着,前方很迷茫,似乎是富贵荣华,也似乎是死亡。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新年时候的绸花早已被取下了,积雪也已融化,宫中的百花竞相绽放,暖暖的阳光照在了大明宫的每个角落,嫔妃、宫女们也已换下了厚厚的冬装,让人一眼望去,顿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冬日的阴霾,婉儿的心情也舒畅了起来,自从香儿去了英王府,她便一直留在了前殿侍奉,帮着太子整理奏折,他批阅时,她就在一旁替其研磨,偶尔也会提出一些建议,然后便是两人相视会心的一笑。

但贤却从未真正的占有过婉儿,不是不想,只是不能,在他的心中,婉儿是那么的美好,如果不能给她一个名分,他宁愿不要。

贤批阅完了最后一本奏折,抬眼看婉儿,她却正出神的望着窗外,那里数只鸟雀正在叽叽喳喳的跳跃着,婉儿的眼中充满了艳羡的神情。

贤的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道:“婉儿,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们去园中走走吧。”

“嗯。”婉儿欣喜的点着头。

二人站起身,正欲出门,太平却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哭丧着脸,却一句话也不肯说,只是站着。

贤和婉儿对望了一眼,贤道:“太平,怎么了?看来你今天的心情很不好啊。”

“是很很很不好。”

太平的话音刚落,屋外传话的宫女也走了进来,对贤行了礼,道:“太子,皇上有请。”

贤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太平,料想和她的事有关,不敢耽搁了,大步的走出了太子宫。

婉儿则拉着太平的手坐了下来,道:“我去给你沏杯茶。”渐渐的,在面对贤和太平的时候,婉儿已经不习惯再称自己为‘奴婢’了,而他们也很乐于如此。

第六十一章 和亲

婉儿给太平倒了杯茶,问道:“说吧,什么事让你的心情很很很不好?”

太平道:“吐蕃来了使者,他们向父皇提出,要让我去和亲。婉儿,我不想嫁到吐蕃去,那儿离长安那么远,也不像长安这样,有这么多好玩的事物,而且我还听说,那里的人都野蛮得很,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想到这些,我就全身不舒服。”

婉儿笑道:“你是大唐的和亲公主,即使他们再野蛮,也不敢对你怎么样啊?”

“不许笑了。”太平大声说道。

婉儿忙道:“好好好,不笑了。”但脸上却依然带着淡淡的笑意。

坐了片刻,太平道:“婉儿,你一向最聪明了,你帮帮我想想办法,我真的不想嫁到吐蕃,再说了,如果我真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你不就见不到我了吗?我们可是好朋友。”

婉儿道:“皇上召见太子,也是想听听他的意见,太子那么疼你,一定不舍你远嫁的,况且现在事情还没有定,你又何必这么快杞人忧天呢?”

“希望如此吧。”

贤回来了,太平忙迎上去问道:“贤哥哥,父皇和母后怎么说?”

贤道:“父皇和母后其实是不愿你远嫁的,只是现在宫中适合婚配的公主就只有你,再加上,如果拒绝了吐蕃的和亲要求,恐怕吐蕃不会就此罢休,万一挑起了战事,对大唐、对天下百姓都不是一件幸事。”

太平无力的坐了下去,道:“那就是说,我非嫁不可了?”

贤无奈的点了点头,婉儿却没有表示与否。

这天晚上,武后在紫宸殿召见了婉儿和太平,太平撅着嘴,陪武后坐着,一改往日活泼'TXT小说下载:www。87book。com'好动的性格,变得极为安静了下来,婉儿则立'书'在一旁,陪武后闲话家常着。她们聊到了太液池的美景,聊到了朝中最近发生的大事,最后话题还是无可避免的回到了太平身上。

“母后,您最疼太平了,求求你不要把我嫁到吐蕃去。”太平恳求道。

武后爱怜的抚摸着她的头发,道:“太平,母后也舍不得你远嫁,可是这件事关系着大唐和吐蕃的往来,而且他们又点名要你和亲,所以………”

“要不这样吧。”太平眨巴着眼睛说道:“反正他们也没见过我,母后您就在宫中办个宴会,邀请吐蕃使者参加,到时我再把自己画得奇丑无比,他们就看不上了,他们的赞普也不会愿意娶一个丑姑娘吧?”

武后和婉儿的眼中都露出了笑意,武后道:“太平,不得胡闹。整个长安城都知道,太平公主美貌动人,他们自是也早听说过的,母后焉能欺骗使臣呢?”

“母后。”太平央求着。

武后的神色微微的动了动,她只有太平这一个女儿,而且太平的出生一直让她认为是第一个女儿的轮回,她又怎舍得她远嫁呢?在她心中,宁愿用一场战事来换回太平留在长安,只是高宗却不愿如此,尽管此时的武后早已大权在握,却也不能不估计高宗的想法。

“婉儿,你怎么看?”不知从何时起,武后习惯将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推向婉儿了,在她的心中,婉儿比那些朝臣要睿智得多,也值得信赖得多。

婉儿揣摩到了武后的想法,知道她并不想太平远嫁,只是少了一个推脱的借口而已,于是略微思索了片刻,躬身答道:“奴婢曾经听人提起,公主年幼时曾以替已过世的荣国夫人祈福为名,出家为道士,娘娘何不以此为契机,在宫外修筑太平观,让公主暂住,再以公主已出家为借口推掉这门亲事呢?”

第六十二章 巧遇

武后轻轻的点了点头,显然,在她看来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解决方法。太平听到自己不用远嫁吐蕃,脸上的愁云也顿时消散了,拉着婉儿的手,道:“婉儿,你真聪明。”

武后道:“办法是好,只是要太平去观中居住,我怕她这性子,耐不住那里的清净。”

太平撅了撅嘴,笑道:“暂住道观而已嘛,又不是真的出家,而且,即使是出家,比起远嫁吐蕃,也不知要好多少倍,起码这样我还能留在长安,留在父皇、母后和几位哥哥的身边。”

看着太平俏皮的神情,武后也不禁大笑了起来,至于婉儿,心中却升起了淡淡的悲凉之意。

此时的太平,在她们眼中,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她没有经历过风浪,没有缔造过死亡,所以,她可以笑得很纯真,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婉儿有着和太平相近的年龄,只是她却不可以肆无忌惮的大笑了,曾经太液池边的笑声,注定已成为了过往,她满手的血腥终于加速了她成长的步伐。

但太平是她的朋友,所以,婉儿尽管感到了悲凉,但脸上还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

“婉儿,你在想什么?”太平碰了碰她的衣袖,问道。

“想那满池的荷花。”婉儿答道。

武后点头道:“是啊,池中的荷花又绽放了,本宫想,它们应该会比往年开得更娇艳吧。”

去年的这个时节,武后在掖庭外的池塘边第一次邂逅了婉儿,想想,已是一年的时光了,婉儿没有让武后失望,她用她的智慧为武后加筑了她的版图,而她自己,唯一的收获,便是贤。

“我们去看看吧。”武后说道。

“是。”婉儿上前扶起了武后,太平心情好,也嚷着要一同前往。

三人沿着碎石小路往前行走着,一路上,太平都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武后和婉儿则不时的掺和两句,说说笑笑的,兴致都显得很高。

前方是一丛牡丹,绕过它,便是太液池了,远远的,三人听到了嬉戏的声音,却是来自显和香儿的。

武后的脸色瞬间便阴沉了下来,太平也意识到了不对劲,收起了说笑,三人绕过花丛,池边恭候着两个宫女,显则拼命的想探身去摘一枝荷花,但因为荷花离岸边实在是太远了,显够了好几次都没有够到,一旁的香儿忍不住道:“再往前一点,就差一点了,快摘到了,快摘到了。”

“放肆。”武后怒道。

听到武后的声音,香儿和两个婢女忙跪了下去,显也吓了一跳,差点便跌进池子里,幸好攀住了旁边的一根树枝,才勉强稳住了身形。

“儿臣参见母后。”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显和香儿的声音都在颤抖着。

“你们在做什么?”武后冷冷的问道。

“是奴婢………”香儿颤抖着,不知该如何说下去,显接口道:“是儿臣想要摘一朵荷花送给香儿,请母后恕罪。”

武后并不是第一次见到香儿,之前,婉儿私自与贤出宫,向她禀报的人就是香儿,此时看到她和显在一起,心中便有了其它的想法。

第六十三章 夜殿

对于婉儿的智慧,武后从没有怀疑过,只是从最近几件事的迹象看起来,婉儿对贤的感情也不浅,她尽管相信婉儿的忠诚,但到底这件事扯上了感情,结果就不好说了,所以有个人来钳制一下婉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香儿的智谋比不上婉儿,却是一个喜欢生事的主,有她在,婉儿多少要收敛一些。

况且,贤的身边有了婉儿,显的身边有了香儿,这个皇宫或许就不那么清冷了,只是武后不曾料到的事,结局远远的超过了她的想象,带来的却是一场一场的死亡。

武后看着香儿说道:“你教唆英王为你采摘荷花,可知要是英王出了事,你就算掉了脑袋也担待不起。”

“奴婢知错了。”

“只是本宫念你是初犯,决意从轻发落,本宫不希望这样的事再发生第二次。”武后对一旁的宫女吩咐道:“带她下去,杖责二十。”

武后坚持要罚她,一是想借此惩戒一下,二来也是怕被婉儿看出自己的心思。

“多谢娘娘。”香儿颤抖着声音说道。

武后再不看他们,由婉儿扶着,与太平一道继续往前走去,婉儿回头看了一眼显,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眼神中充满了不解,大概他认为是自己向武后告了密,为的是报上次自己被杖责的仇吧。

夜很深了,贤依然在前殿批阅着奏折,对于朝政,他不敢疏忽了,却也不敢太过执着,因此留在太子宫的奏折都是些不轻不重的事情,而重要的奏折都被送往了紫宸殿,按照婉儿的说法,至少这样可以让武后觉得,即使不再辅政,她也没有远离朝堂。

婉儿端着一碟点心走了进来,轻轻的放在贤的桌案上,道:“太子也累了,先吃点东西吧。”

“先放着吧,还有一本就批阅完了。”

贤的目光迅速的掠过了奏折,思索了片刻,拿起笔,饱蘸朱砂,写上了批示。

合上奏折,抬眼看到了一旁的婉儿,正痴痴的望着自己,笑道:“在想什么?”

婉儿道:“太子这段时间,忙着处理政务,都已经很久没出去走走了,可知御花园的花都开了,美得不得了。”

贤叹了口气,将目光转向了奏折,道:“可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

婉儿劝慰道:“可很多事是及不得的,太子才华横溢,想必你早已比婉儿更清的看透了这一点。”

“我明白。”

一阵风吹开了半掩的窗棂,殿中的烛火也在无奈的跳动之后,悉数熄灭了,月光趁机倾泻了进来,为大殿披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