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锦绣-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所有的饭菜出炉,卫嫤往草原深处看去。
    “阿罗离开也有一会了,天色渐黑外面有些不安全。这次我就不多留钱姐姐。”
    “哎,今日这事让晏妹妹见笑了。”
    站直身子,卫嫤郑重道:“我觉得钱姐姐这样做很好,既然不是自己的错,那就没必要给别人背黑锅。我们总不能因为自己生为女人,就要学会忍辱负重,学会顺从于男人。”
    钱夫人本来是说句客气话,但顺着卫嫤郑重的神情,她完全被这番话感染了。
    这几日她一直为阿罗的事日夜担忧,从下人照顾不周让四岁的阿罗目睹她被钱老夫人灌□□,到现在已经有十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阿罗的性子从根子里歪了。在家时她还能多加纵容,但姑娘家总要嫁人,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所结亲事只能是官宦之家,哪有管家夫人不用应酬。
    为此她愁到不行,然而晏夫人一番话却让她茅塞顿开。
    “我看事还没晏夫人明白,真是痴长你十几岁。”
    颔首谢过,钱夫人头也不回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迎着天边夕阳,她顺利地在敖包后面找到了一袭红衣的阿罗。后背倚靠着敖包,她随意地坐在草地上,脸上的泪痕早已吹干,手握着石子随意地抛着。
    钱夫人悄悄走进,两只手捂住她抛过来的石子。没有听到石子落到草丛里的沉闷响声,阿罗扭过头来。
    “娘。”
    胡乱抹把眼,她正准备站起来,钱夫人走上前摁住她的肩,自己也靠着敖包坐下来。
    “这十年阿罗没少一个人跑出来,看过不少次这样的日落吧?”
    阿罗一怔,而后点头,轻哼道:“恩。”
    “景色还真不错。”
    懒洋洋地倚在敖包上,吹着风,钱夫人似乎沉浸在有女儿陪伴的草原日落中。
    阿罗开始还绷紧身子,许久见身边的娘亲没动静,她也慢慢放松下来。
    “娘也喜欢?”
    “当然,没有闲人打扰,不用顾虑任何烦心事,这么美的落日谁会不喜欢。”
    “凉州城的落日比这还要好看,我看过最好看的是在酒泉郡。郡城外有一片连绵不绝的沙丘,临近黄昏,沙丘后面不知谁点起了火,篝火冒着浓烟往上窜,好像一直要点燃落日。”
    听女儿兴致勃勃地说着,钱夫人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总担心阿罗这十年来担惊受怕,现在看来你过得很好。”
    “娘……”阿罗眼中情绪复杂。
    钱夫人伸手把她搂在怀中:“那会阿罗是被吓到了吧。”
    “没。”
    “恩,阿罗很勇敢。你想得没错,后宅琐事的确麻烦了些。娘以前总想着让你去习惯,然后做一个八面玲珑之人,逼得你总往外跑。”
    阿罗挣扎了几次,见挣扎不开,干脆倚在钱夫人肩上。娘亲身上熟悉的香味传来,久违的温暖让她放松而坦诚。
    “我知道娘是为我好,以后我会……”
    “努力去学”四个字最终还是被她咽下去,也许是因为落日太迷人,阿罗突然想痛痛快快地说出心底想法:“娘,难道我以后也要嫁给一个人,在后宅中跟一些女人斗法,出门应酬时跟其它女人虚以委蛇?如果真的要那样,我担心自己被人惹了会忍不住甩鞭子。”
    钱夫人错愕,而后面露欣慰:“当然不用。”
    “可是……”阿罗刚想解释一番,脑子里突然反应过来:“娘刚才在说什么?不用?是不是风太大我听错了?”
    不怪她难以置信,她学不学是一回事,过去那些年娘可是一直想把她往大家闺秀上培养。针黹女红一样都没落下,教琴棋书画的师傅那么难请,她也花大把银子为她请来。虽然知道娘生意做得很好,可为了她白白甩出去的那些银子,还是让从小习惯大手大脚的她都肉疼。
    “既然阿罗肯说出心中想法,那娘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我是个农户里出来的姑娘,小时候还得下地干活,根本没多少见识,肚子里这点墨水还是后来为应付生意现学的。官家夫人聚在一处,有什么事先要喝茶赏花办宴会,那些高雅的话题我根本就插不上嘴。你是我唯一的女儿,我不想你以后也这样。”
    阿罗有些动容:“娘……”
    “然而直到今日,我才知道自己彻底错了。人这一辈子统共才多少年,过日子就图个快快,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外人那些酸话算什么。左右娘赚得也足够你们姐弟二人嚼用,咱们也不图什么大富大贵,日后阿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想跑马,娘在凉州城郊给你建个马场;你不想应酬,那便找个不应酬的人家。实在找不到可心的人家大不了一辈子不嫁立个女户,反正娘也不是养不起你。”
    “娘说什么呢!”阿罗娇嗔道。
    这是多久违的撒娇啊,将女儿抱在怀里,钱夫人眼眶泛红:“是娘想岔了,我想要的一直是阿罗能一辈子顺遂无忧。从今往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真的?”
    幸福来得太突然,阿罗有些不可置信。
    “娘从不食言。”
    “那……娘,其实我一直想去车马行做事。”
    钱夫人惊讶:“车马行?那里可全是马骚味和臭烘烘的男人。阿罗若是对做生意感兴趣,娘手底下也有绸缎庄,里面香喷喷的,还有些好看的料子,等会回去就可以把房契交给你。”
    “可我对绫罗绸缎没兴趣,我就喜欢摆弄车马,难道娘刚才是骗我的?”
    在阿罗质疑的目光中,钱夫人心一横:“车马行就车马行,回头娘就给你拿契书。”
    “谢谢娘。”
    热情地扑倒钱夫人,阿罗泪痕风干的脸上满是开朗的笑容。这一刻她满脑子里都是一匹匹高大英俊的马,还有一辆辆别具特色的车。她有许多许多的想法等着去实现,至于爹是不是真的疼她,回家后祖母会不会吵,那些全都被她抛到九霄云外。
    =………
    夕阳彻底落下,用完别具特色的几样菜后,卫嫤和晏衡走在帐子内,围着奶茶炉子坐下来。
    “阿衡刚才前去求见皇上,有没有被责怪?”
    从送走晏衡和巴图起,卫嫤一颗心始终悬在半空。从大面上看,幽州城遭受火灾,附近百姓主动送米送菜,这都是让庆隆帝有脸面的一件事。那边刚想着自己是圣明天子百姓们才会慷慨解囊,冷不丁有人给他泼冷水说这样白吃白喝白拿不好,是个人都会不开心。
    “我过去的时候,皇上是有些不悦。”
    啊?卫嫤惊讶:“然后呢?”
    晏衡从怀中掏出明黄色的旨意:“皇上已经亲自下旨,连带今日的份量,救灾署从百姓手里收来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按照今时今日的价格收购,当场结算银货两讫。”
    “真的?!”
    就着烛光,卫嫤将晏衡伸开的手令看个真切。果然是庆隆帝亲自下旨,按市价收购百姓手中米面粮油。
    “这可是你升代指挥使以来收到的第一条谕令,”卫嫤感慨,而后疑惑道:“你刚才说的皇上有些不悦,又是怎么回事?”

☆、第115章 意料之中

“皇上知道我今日一早亲自带兵去城里救火,我跟巴图走到御帐边上时正好迎到三思总管,他奉命过来宣我面圣。”
    卫嫤余光瞥着帐子里的箱笼。这是大火扑灭后晏衡从四合院带回来的东西,不仅有卫妈妈添置的玉器,还有她带到凉州的一些金银首饰。要是让皇上知道,代指挥使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冲到火海里给她打捞首饰,印象绝对好不了,想到这卫嫤一颗心提到嗓子眼。
    “皇上都知道了?”
    她的心思全都挂在脸上,晏衡一眼就看明白。
    “阿嫤想哪儿去了,我带兵去四合院扑火,的确是为了尽早调查清楚火灾真相。那些玉器和首饰,不过是顺手带出来。”
    “真的?”卫嫤目光灼灼。
    “反正……这么说大家都相信。”
    如果晏衡话中没有可疑的停顿,可信度还会高那么一咪咪。心下泛甜,卫嫤心情也没那么紧张。
    “然后呢?你继续说。”
    “调查火灾起因属府衙文臣之职,本不该归卫指挥使管,皇上恼我僭越。”
    刚轻松下去的心情再次紧绷起来,卫嫤知道,多疑是帝王的天性。所以为官之人,最忌讳的便是手伸太长。或许你有才能,理顺本职工作后还有余力去管其它事。但官职低微时敢做上峰的事,谁又能保证这样的“能臣”官越做越大后,会不会想取皇帝而代之。
    “僭越……这罪名可不轻。”
    “的确连我都吓了一跳,还好这次巴图跟了去。”
    “巴图?他做了什么?”
    晏衡将巴图的反应说出来,说他如何看似憨厚,实则正好讨庆隆帝欢心。
    “蒙古人都爱学汉话?这话真是巴图说的?”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卫嫤觉得她有必要重新审视一遍“耿直憨厚”的巴图。这位十岁出头,整个人除了身量从哪儿看都还是个孩子的蒙古少年,第一次面圣就能如此睁着眼说瞎话。
    本民族语言应付日常生活毫无障碍,谁愿意费大工夫去学外语!关于这点结论,卫嫤有充分的采样数据。以前大天朝为了普及英语,都用高考这种改变人命运的事去逼人从小开始学,都到这份上了不还是大多数人都不爱学?
    “多亏有他这句话,皇上龙心大悦,直接问我为什么不先整兵,而是亲力亲为去救火。”
    能问出来就好,很多误会都是因为双方脑补过多,其实双方平心静气、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大多数误会都可以消除。既然庆隆帝肯问,那晏衡就还有补过的机会。
    “那你是怎么说的?”
    晏衡斜一眼那只箱笼:“这事还多亏了阿嫤,我就直接说实话,先救四合院的大火是为查明火因,为阿嫤洗去不白之冤;更重要的是,长辈所赠一批玉器是妻子珍爱之物,我想给你捞出来。”
    卫嫤大惊:“你怎么能说实话,这样一来皇上会怎么看我。”
    晏衡刮一下她的鼻子,脸上罕见地挂上戏谑地笑容,打趣道:“没想到冰雪聪明的阿嫤也有想不明白的时候,皇上就喜欢坦诚之人。”
    坦诚么?卫嫤恍然大悟,带兵的武将重视家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历朝历代,手握重兵的武将家眷大多要留守京城为质,心有牵挂,帝王也更能放心去用。虽然晏衡如今官职远未到帝王忌惮的程度,但身为武将,有点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那这道谕令又是怎么求来的?”
    手握谕令,晏衡唇角露出愉悦的笑容:“本来我与阿嫤想得一样,贸然提这事,皇上被佛了面子,肯定会龙颜大怒。没想到我说出来后,皇上非但没生气,反而十分痛快地答应了。不仅如此,他还说我肯为百姓着想,这样很好。”
    怎么会这样?卫嫤先是惊讶,然后开始打心底佩服庆隆帝胸襟。他对待百官宽容,对待百姓仁爱,在位近四十年大越国运越发昌隆。可以说,他几乎已经做到了一个皇帝的极致。
    听着晏衡整个面圣过程,卫嫤一颗心如坐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直到此刻才落到实处。
    “皇上可真是圣明天子。”
    晏衡赞同地感慨:“的确,皇上文治武功样样都极为杰出。”
    卫嫤定定地看着他:“那阿衡更不该辜负谕令。”
    仔细回忆着谕令所写内容,卫嫤面色逐渐凝重:“虽然皇上写得很明白,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彻底落实谕令并不容易。”
    她能想到的,晏衡同样也想到了。
    “方才我已经命柱子等人,挨家挨户地散步消息。”
    先礼后兵,我都通知到了,到明天早上领米面时你再唧唧歪歪,那就是你的不是。卫嫤默默点头,晏衡准备的很到位。
    “既然阿衡已经派人去通知,那我便找几个人,询问下幽州当地物价。”
    晏衡想了想,点头道:“那便辛苦阿嫤。”
    “这有什么好辛苦的,我就是闲不下来的性子,手边总得有点事做。”
    拦住晏衡排山倒海的感激,卫嫤长舒一口气。人与人不同,有些人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别人一旦以平常心待之,那些人便会心里不平衡;而晏衡这样的人,别人哪怕对他一点好,他都会记在心里,而他为别人所做的那些却是做过就忘。
    正因这种性格,他才会结交那么多真心实意的朋友。而她,也正喜欢这样的他。
    再次明确晏衡的好处,卫嫤喊来谷雨、立冬等人,叫他们随便选几个相熟的村民,打探清楚送来的米、菜还有锅碗瓢盆等一应用具往日的价格。
    谷雨痛快地答应下来:“这事好办,晌午教唱歌的大花他们就是附近村子里的百姓,问问他们就清楚了。”
    “问他们也好,”卫嫤点头,再次嘱咐道:“不过不能只问他们,每一样东西都要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