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道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立道庭-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杨尘予为了谨慎起见,也就多炼了两日两夜,直到三团药液尽数化为纯色为止。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这药液就不仅仅是纯净了,三天三夜的炼制,使得一些灵气也随之融入药液之中,使得药液在本色之外散发出绿色微光。

这也是为什么要炼丹的原因了,融入灵气使得丹药具有固本健元之效,当然,这药材的材质只能算是普通甚至低劣,使得融入的灵气在饱和的情况下也就那一点,若是使用千年人参之类的仙物炼制,那结果又不同。

三草丹炼制原本就简单,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差不多要完工了。

杨尘予轻轻一捏法决,丹炉内的黄芪,人参两团药液随即朝着中间一聚,融合在一起,黄红二色不断旋转,渐渐化为橙色。

到了此时,杨尘予脸色变得紧张起来,炼制三草丹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若是二色药液混合均匀,接下来的甘草药液即便是融合不全,也只是减弱一些药效,若是二色药液混合不均,待到出炉之色,就是废品,一炉药渣罢了。

第七十二章丹成

待到橙色药液完全融合,杨尘予将剩下的甘草药液轻轻一推融入橙色药液,橙青二色随即旋转混合,数息之后便尽数融合,化为一团黑色药液散出柔和的白光。

杨尘予轻叱一声:“散!”

丹炉环绕着药液的地火随即消散,剩下一丝火苗收入火种室。到了这时,杨尘予脸上方才微睦,松了一口大气,双手环抱于下腹,双眼微闭,缓缓回复起消耗颇剧的法力来。

剩下的就等丹炉内高温消散药液自行成丹了。

这一等,足足让杨尘予等了大半个时辰,丹炉内才发出啵的一声,这是丹药在成丹之时所发出的征兆。

三草蛋丹仅仅只是凡丹,什么成丹之时天地变色日月同辉乌云雷击都是仙物成丹的预兆,区区凡丹能够发出声响就已经是难得的好丹了。

就在丹成的那一瞬间,一股扑鼻的药香味顿时从丹炉内涌出,好似云雾,弥漫在炼丹洞内。

嗅到这股药香味,负责把守洞门的甲山都情不自禁的转头看了过来,眼睛中绽放出一种渴望。

杨尘予忽然睁开眼睛,不由得称赞一声,好丹!

丹炉已经完全冷却,杨尘予起身走到丹炉前,取出一个瓷瓶,凑在出丹口处,右手轻轻一拍丹炉,只听见沙沙之声响起,片刻功夫,瓷瓶就被尽数装满,使得杨尘予不得不让甲山取来一个脸盆方才将丹炉所出的三草丹装下。

这一次炼丹的效果之好,让杨尘予都有几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总共放入丹炉的甘草,黄芪各四斤,人参两斤,而练出的三草丹却将脸盆底部覆盖。

新出炉之丹暴露于空气之中容易挥发药力,须得用密封的容器盛装,其中最好为玉瓶,玉盒之类,次一等则是瓷器,木器则是排在瓷器之后,若是金属容器为最差,还可能污染大多数的丹药。

玉器,这玩意,品质好的价格昂贵,品质太差的还比不上瓷器,杨尘予现在囊中羞涩,也就取而其次,选择了瓷瓶。

瓷瓶每个半拳大小,脸盆内的三草丹用了十多个瓷瓶方才装下,每瓶盛装三十粒,此次出炉共有三百多粒,算是难得的好成绩了。

按照杨尘予之前的估算,第一次出丹能够有一百粒就算是笑开颜了,没想到超出了自己预计的三倍之多。

装好丹药,用准备好的云纹黄纸封口,打开出渣口,清理干净药渣,忙完这一切之后,杨尘予方才盘腿坐下,在一个小本上,整理起之前炼丹的心得与失误来。

火候的掌握,灵气灌入的速度等等,杨尘予密密麻麻记录了七八页,方才停下笔来。

这炼丹可不能光凭着脑子里的经验,杨尘予准备每一次炼丹都要将其中的得失尽数记录下来,不但可以给自己积累经验,以后还可以将此传授给自己的弟子,毕竟杨尘予以后炼丹不一定每一炉都守在丹炉前,在安子鱼几人入道之后,这些守候丹炉的苦活就可以交给他们了,也好给自己腾出一些时间来。

这一次能够出丹三倍,其关键有几点,其一,自己身为山神,对于地火的控制绝非寻常修行之人可比的,其二也继承第一点,如果不是山神,杨尘予也不可能将凤鸣山脉的灵气引来用于炼丹,这出丹的效果也就会差上不少。

总之,若是寻常修行之人炼丹,也很难引来地火,灵气,那一炉出丹有个二三十粒就算是运气了,就连那些地仙之类的炼气士也未必有杨尘予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三草丹,杨尘予算了一下成本,不由得暗自咋舌,要知道,甘草黄芪这些药材倒还好说,可林下参这类贵重药材,一次用上两斤,就是几万块,这还算是普通材质的药材,真要是像古时那些给皇帝老儿炼丹的道士那样奢侈的话,几百万或许都炼不出一炉丹药来。

难怪,炼气士将财地法侣里的财字排在第一位,没有钱,别说炼丹了,光是足够营养都跟不上,怎么修行?

由此,杨尘予想到了自己啃掉的那几根五百年火候老山参,真要是拿出去卖,那可都是天价啊,想到这里,杨尘予不由得有点肉痛。

罢了,不去多想,免得引发心魔。

炼了几天丹药,杨尘予多少也有点疲惫,取出一粒三草丹服下,不由得自夸一声好丹。

这一炉三草丹的确炼得不错,仅仅只是普通材质的药材,却是入口即化,入到喉头就化为一股温和的暖流走遍全身,将周身的疲惫驱散一空,就连身体也似乎变得强健了数分。

当然,对于这一点,杨尘予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身体变得强健只是错觉罢了,以自己现在的肉体,三草丹这等凡丹已经作用不大了,至少也得是三明丹这类的宝丹才能够增强自己的体质与魂魄。

说起宝丹,杨尘予吃掉的那几根老山参倒是炼制宝丹的好药,只不过已经被杨尘予吃得只剩下半根不到了。

不过炼制宝丹的药材,只需百年以上火候即可,但这样的药材,杨尘予没有,在现在的末法年代里,百年药材就算是用钱也很难买到了。

想到这里,杨尘予转念一想,自己那小半根老山参倒是可以考虑与普通药材混合炼丹,虽说这样可能会导致炼丹失败几率增加,但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脑海里思绪万千一会之后,杨尘予起身走向洞门,将一瓶三草丹丢给了甲山,嘱咐其最多每天一粒,随后便离开了炼丹洞,上了悬崖。

这三草丹虽说对于杨尘予已无大用,但对于甲山这类刚刚化形不久的小妖来说,里面蕴含的灵气倒是一剂难得的补药,虽说不多,但也能够省下甲山不少的修炼时间了。

回到菜地附近的帐篷区,杨尘予正好遇见午饭时间。

看见观主到来,道童们纷纷放下饭碗,朝着杨尘予问好。

作为司厨与记名弟子,孟挺明白,观主的好恶决定着自己今后的前途,因此还没等杨尘予在露天摆好的饭桌上坐下,一份粉蒸肉,几个小菜就由孟挺端上了桌。

第七十三章授丹

观主几日没有出现,安子鱼等道童都有不少事情想要汇报,无奈现在午饭时间,也没人那么不知趣上去打扰观主进餐。

待到用过午饭,李道安媳妇将碗筷收走,安子鱼等人就围拢了过来,纷纷向观主汇报这几日的大小事务,下山做了几次法事啦,工地上的进度等等。

说实话,杨尘予真不想管这些琐碎小事,无奈安子鱼几人尚未成长起来,如果自己将事情尽数丢给他们,恐怕道观内没几日就一片混乱了。

处理好这些琐碎小事,杨尘予安排几个不上进的道童去工地监工,而安子鱼几人则是被杨尘予带着去了悬崖处。

这里目前是观主专用做功课之地,青龙观上下都知道,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情,最好别去悬崖处,免得惹恼了观主,平白落个不好。

今天观主怎么带着自己来这里了?几个道童心中暗自嘀咕着。

在悬崖边上停住,杨尘予给每人发了一瓶三草丹,然后让他们盘腿坐下后,服下一粒。

面对观主的恩赐,几人的表现各有不同。

司厨孟挺根本就没有丝毫犹豫,便将一粒三草丹服下,转眼之间,他的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红晕。

看到这里,杨尘予不由得点了点头,上前用右手食指搭在孟挺头顶,片刻之后放开。

看来这三草丹对于凡人的效力果然不同,仅仅一粒服下,孟挺的体魄在瞬间就增长了少许,待到药力化尽,恐怕其力气都要长上三分。

再看其魂魄,在红尘中留下的痕迹也淡了一丝,变得圆满了一些。

不过,三草丹毕竟不是专门用来开气奠基的丹药,其效力对于魂魄,经络上的帮助也少了很多。

看到杨尘予点头,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安子鱼急忙服下丹药,也体会到三草丹的好处。

倒是醉峰与陈敏武两人看到孟挺,安子鱼服下丹药,又没有出现什么异状之后,才咬牙服下,当然那一丝疑虑也在丹药的好处下灰飞烟灭。

杨尘予将四人的表现暗自看在心中,也对他们四人的心性加深了解。

对于醉峰,陈敏武的犹豫,杨尘予倒不在意,这只不过他们的性格使然罢了。

孟挺此人在四人之中对杨尘予最为信服,并且脑子灵活,善于抓住机会,迎风而上,这一点从当初杨尘予收记名弟子时便可看出。

安子鱼为人谨慎稳重,但对杨尘予也是信服至极,因此即便是迟疑,也没有慢上孟挺多少。

醉峰为人多疑,善于在细处发现问题,对于任何事物从开始就会抱着怀疑的态度。而陈敏武则是有点叶公好龙,之前想要跟着草苞学习武艺,后被杨尘予收为记名弟子,在天大的机会放在面前时,却有些不自信了,倒是与醉峰有些不同。

不过,四人都不怀疑杨尘予会害自己,因此尽数服下丹药。

对于这些,杨尘予是心知肚明,待到药力完全化开,杨尘予便将自己从蓝远真人道书内整理出来的呼吸吐纳之法尽数传授出来,让他们引导药力,行走经络。

大半个时辰之后,数人全身冒出微汗,被悬崖上吹过的寒风一激,冒出几丝白雾,方才收功起身。

起身之后,他们便完全体会到这三草丹的好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不说,脑清目明,力气也长了三分,使得他们一个个满脸喜色。在欢喜片刻之后,四人齐齐转身朝着杨尘予鞠躬:“多谢师尊!”

这倒不是他们矫情,而是他们的确知道了这丹药的好处,心中感激,方才如此。

杨尘予呵呵一笑,再次嘱咐他们每日到这悬崖处坚持呼吸吐纳服用丹药,随后摆手让他们退下。

看着四人离开的背影,杨尘予思索起来,这三草丹也就是最初之时那三粒对人体效力最好,接下来的效力就会减弱很多,一瓶服完,效力全无,再服用,最多也就是驱散一些病痛罢了。

道门传承至今数千年,道家经典何其之多,其中关于奠基专用的丹药就有数十种之多,什么通气三金丸,上清丹等等。

问题是,这些丹药要么是配方不全,要么是副作用太强,或者就是配方的几味药材现在早已绝迹。

道门的奠基一词,已被网络中的各种小说写烂,什么奠基之后会怎么怎么样,大杀四方。

实际上奠基,仅仅还是踏上修行之路的门槛,气脉通畅,是为奠基。

也可以这么说,奠基之后,杨尘予传给他们的一些东西方才能够正常使用,体内气脉通畅,滋生一丝法力,从而用在各种法门之上。

当然,这个奠基也不一定非要用丹药来洗涤经络,长时间的呼吸吐纳也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只不过这样的话就太慢了,尤其是在这个灵气淡薄的末法年代,就更加缓慢了。

杨尘予虽说没有怎么外出走方,但也知道,现在一些名门道观里,或许也有奠基之后的炼气士,但估计年纪至少也是七老八十了,即便是天资聪慧者,五十以前没有丹药补助,想要奠基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此,这丹药之力也是条捷径,至少不会让人在寿命枯竭之时方才奠基成功。

嗯,看来只能一步步的来了,实在不行,自己不是还有那老山参么,配上一点仙物,炼制出来的丹药未必就要比那些奠基丹药差。

杨尘予抛开脑中杂念,将注意力转在了钱财之上。

在翻修扩建道观,购买药材,偿还网友的借款后,青龙观户头再次一贫如洗,若是再不找些钱财来,恐怕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下去了。

若是三草丹炼成之前,杨尘予还真有点发愁,王三元那条线已经是款到,未付货,为了低调一些,杨尘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卖给他们更多的符水与木雕了。

卖给其他权贵这条路也被杨尘予自己堵上了,之前就说过了,那是自惹麻烦。

现在好了,手上有三草丹,倒是可以换换钱来花。

这丹药与符水,木雕完全不一样,符水,木雕这类东西在寻常人眼里神秘了一点,容易暴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