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慈航普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慈航普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灭,受损不少。一众大能遂不敢小视妖族首次摆出的大阵,亦是此时,周天星辰大阵开始威震洪荒,闯下洪荒四大奇阵之一的赫赫威名。

  四大奇阵如下:第一阵,都天神煞大阵,可化盘古肉身,行那开天辟地之威能!当为盘古身陨之后第一阵。随着巫妖最后一站,巫族尽数陨落,不再齐全。后人用其残魂聚齐炼制成十二都天神煞旗幡,演化十二祖巫,最后化为小盘古,依旧是横行洪荒!当真是老虎余威在,猴子不敢称大王!

  第二阵,诛仙剑阵,巫妖最后一场大战,洪荒破碎,神道沉沦,仙道崛起兴盛,而杀伐之器诛仙剑阵应仙道杀劫而首次在封神大战中面世,无数仙家陨落其中,高高在上如圣人亦在其中折面,当得“诛仙”之称。后世修道之辈,炼制法宝,常常以“灭天”、“诛神”等耸人听闻之词命名,好像不如此称呼不足以显示法宝威能,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孰为可笑。却不知,到了圣人这种地步,都不敢轻言此语,往往先天灵宝应天际而生,不能随便称呼,以免污秽天道、宝物蒙尘,持宝之人亦会因果纠缠,就是灵宝现世,要有天命之人去完成顺应天道之事。只有诛仙剑阵敢称呼“诛仙”二字,本就是因为它就是为仙道杀劫而生,唯有仙道大劫才威力全开,顺应天命,杀无数仙道中人,以了因果,还天地清净!如果四剑横挂洪荒四极,阵图覆盖洪荒大地,亦可重定地、水、火、风,重新开天辟地。封神大战,截教道统断绝,通天教主想行此事,被道祖鸿钧所罚,遂不敢再提。可以想象此物之犀利和无上杀伐威能!

  第三阵,周天星辰大阵,乃妖族鼎盛之时,妖皇太一和帝俊采纳妖师鲲鹏之建议,参悟先天灵宝河图洛书而得。以三百六十五位太乙道行的妖族精英,手持星幡,元神寄托洪荒星辰,使其成为本命法宝,随心所欲操纵周天星辰,通过星幡联系,布成绝阵。无论何人,深入阵中,如入无量星空,星光无穷无尽,凝练无数杀器,毁之不觉,灭之不尽;亦有星球碰撞而来,如同流星撞地,天崩地裂之威能,灭杀一切力抗之敌。布阵之人可通过河图洛书穿梭阵中,隐藏星光荟萃之中,行那偷袭之事。要破此阵,要么有无上法力和道行,要么捕捉到主星太阳和太阴,破开主幡,才可脱困而出。

  第四阵,两仪微尘阵,洪荒之时不显于世。乃封神大战,道家式微,旁门佛家兴盛。道家掌门人老子以无上道行演算天机,先人一步,布下棋局,下凡收徒,遂有蜀山一派。当时,人家灵气稀少,诸多无上法门不能应用,蜀山祖师开创剑仙一脉,独树一帜,兴盛一时,力抗佛门几百年,为道家再次兴盛立下汗马功劳。其中,屹立不倒全靠以八景宫传下的混元一气太清神符为根本布置的两仪微尘阵,以阴阳太极无尽玄妙演化周天世界于一微尘之中,以人间五行灵气为根本,逆反成阴阳二气,化虚为幻,虚实结合,难分真假,分生死幻灭晦明六门,尽显对立太极之义,生门是说不定就是死路,死门说不定意味着活路,假假真真,不知要了多少英才俊杰的性命,尽数夭折蜀山大阵之中,成就其威震一方的赫赫声名!

  待得巫族展示血脉传承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时,无数神念被煞气吞噬,洞天仙府中数不清的口鼻喷血,受创重伤。反应过来的一众大能瞬时神念远离战场十几万里,不敢逗留其中。满腔忿恨未曾来得及发泄,就差点被突如其来的盘古气息差点压碎神念。深邃、雄浑、远大、博广、慈悲,一瞬间被血煞之气浸染,变成煞气冲天,欲毁天灭地的恐怖气息。那挥舞的巨斧不尽挥向妖族,也挥向了一众窥视的人心中。有无数人被其恐怖之势留下阴影,从此难以走出阴霾,道行不得寸进;亦有人勘破心障,激起心中更加坚定地向道超脱之心,领悟那稍纵即逝的机缘,从而道行大进,遨游九天。

  道祖一指粉碎盘古的情景更是让众人首次意识到圣人的无上威能,圣人一词从此刻才真正深入人心,被万众敬仰而不敢半分亵渎!无缘道祖的许多能人志士遂把主意打到道祖弟子六位未来圣人门下,遂拜师风潮一时之间在诡异平静的洪荒背景下呈汹涌之势而来!

  洪荒东部一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才无数,不少人皆朝昆仑而来。三清为之大喜,这意味着道统有传,后继有人,三清威名将通过门下而广为人知。

  但是,老子清静无为,性喜性情稳重豁达、超脱自然之人,神念观照之下,无一人入眼,默算天机,察觉有一人有师徒之缘,但时机未到,遂不强求,进殿打坐不再理会。

  原始道人看重根脚,凡湿生卵化之辈一律拒之门外,至于剩下的大摆阵法,通过者方可拜师。阵法玄奥,唯有意志坚定、道行高深、法力雄厚者可过,最后有十三人通过考验,最后成为原始弟子。

  一道人白发白须、拄一弯弯曲曲九尺长的鸠头拐杖、头额长而向前隆起,为日后南极长生大帝的南极仙翁。

  其余十二人为: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师,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后来被誉为“阐教十二金仙”。(为故事发展需要,故把不是十二金仙的云中子取代慈航。)

  如果说老子和原始是精挑细选、宁缺毋滥,那么通天道人收徒当真是来者不拒、广纳贤才,才倒是网罗不少,但是庸才和劣质之徒亦藏身其中。有多宝道人、无当圣母、赵公明、云霄、碧霄、琼宵兄妹、金箍仙马遂、金灵圣母、龟灵圣母、乌云仙等为代表的一众弟子,只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只是,通天道人一意秉承道祖讲道之德,认为当广开方便之门,让众生皆有闻道之缘。却不曾想到,即使道祖讲道,亦选三千神魔为座下课,不曾随意宣讲大道。这也与通天所开创大道有关,日后所创截教,取的就是“截”一线生机和机缘。所以选徒问题上几乎走的亦是这条道路。在万余弟子中期待能出一两个出类拔萃的徒弟,事实证明还是可以的,就是识人不明,管教不到位,最后被弟子拖累,不得不下山摆阵,被人算计,道统断绝,从此闭关碧游宫,不再现身。

   


                  第二十九章 燃灯拜师,慈航现身



  巫妖大战由于道祖一手干预,各自回归大本营,尽皆舐舔伤口,磨刀霍霍,以待千年之后,再次较量,一站定胜负,一举定乾坤,看谁是洪荒主角,当享无上尊荣。洪荒众人皆知千年之后乃巫妖生死之战,势必比此次更加惨烈,于是许多有识之士或紧闭洞府,默诵黄庭,静心修道,不敢沾染任何因果;亦或搬离两族纷争之所,避退人迹罕至之处,以期躲过灾劫。

  而东昆仑山在诡异平静的洪荒背景下,却日渐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一派祥和兴盛的气象暂时让人忘却压在心头的滚滚乌云和阴霾。

  三清大殿一侧的玉清宫中,原始道人端坐金光锦绣道德云床,地涌金莲,金花乱坠,金黄庆云之上,扎根三朵氤氲白莲,熠熠生辉,白色毫光晕出圈圈光晕,异香袭地。五色毫光大放光彩,金花万朵飘游其中,金灯万盏,如同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瑞气结成璎珞,倒垂而下,结成珠帘,明珠生花,花有五彩,绽放毫光,犹如檐前滴水,络绎不绝,护住周身,万千丝绦垂下,荡涤寰宇。

  一混沌无色宝幡横放庆云中央,随风起伏,如同海面波涛浮动,有无数道混沌气流不时流转其上,变换形状,散发莫名气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时而蛰伏如同普普通通一幡布,无丝毫气息散发,让人常常忽视;时而锐利气势冲天而起,欲要撕裂苍穹,开天辟地,无上杀伐利器。

  亦有一以羊脂白玉为柄,三颗赤珠镶嵌于云纹形象的柄端的如意游曳盘古幡周围,飞腾遨游,不时洒出三色光辉,天地人三才奥秘尽情展示,祥云托身,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有以白须飘飘、额头长而前凸的老者为首的十三人端坐大殿中央,打坐清净瑶草编织而成的蒲团,或闭目静坐、面无表情,或愁眉苦脸,不解其意,或欣喜不已,似有收获,或搔耳挠头,似急不可耐,欲求闻下一句。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气环绕众人周身,随着原始讲道之声而滚滚而动,庆云翻滚,似云气变幻,天机难测。其中,唯有南极仙翁三花之中两花全开,第三朵半开半合,已然太乙金仙顶峰,随时可能步入大罗金仙道果。广成子第三朵含苞待放,鲜艳欲滴,为太乙金仙后期;其余众人尽皆两花俱开,第三朵隐现花骨朵,不知道何时会凝结成实质花朵,道行更进一步。

  突然,似乎道德经文念诵之声远远而去,如同远方传来,渺茫不闻,众人正沉浸无上玉清道义之中,不可自拔。突然停讲,让众人如同吸毒之后突然断货的瘾君子般浑身难受,尽皆睁开合闭多时的双眸,满脸疑惑略带不满之色望向云床上依旧闭目不语的原始道人。

  如同旱地惊雷,三尺金光射出,似欲冲破九霄,直冲斗府,双眸古波不惊,似有万物生死轮回、幻生幻灭,不可度量,原始似枯木无丝毫生气之间陡然变得气势威严庄重,凛然不可侵犯,如同巍峨高山,只可高仰不可亵渎。

  那眼神古朴、深邃得让一众弟子不敢直视,皆疑惑不解,为何半途停止讲道,难解众人之惑。

  这时,沧桑、坚定地话语似光明破开阴霾一样冲入大殿,撕裂空间屏障,清晰地传人众人之耳,“弟子燃灯,愿拜原始道尊为师!”

  这时,众人才【炫】恍【书】然【网】大悟,原来又有通过大阵之人来到玉清宫前,皆在心中默默猜测,何人会成为这小师弟,位列同门。

  不想,原始皱眉片刻,双手细细掐算,十指轮转如同孔雀开屏,无数铭文符箓似无中生有,凭空而降,构成一幅玄妙图谱,众人观之不明,片刻之后化为朵朵金花,逸散开来。

  在琉璃宝地匍匐的燃灯道人在迷惑不解、惴惴不安之时,一句似从九天飘落之仙音“尔且入殿!”传到耳中,燃灯喜不自禁,赶忙起身,亦步亦趋地走入玉清宫,不理会好奇的十三道审视的目光,径直朝端坐云床的原始拜倒:“弟子燃灯,心向玉清**,恳请老师慈悲,收为徒弟,能侍奉身旁。”

  但见此人,相貌清癯,面容瘦削,浑身隐隐透出十二色琉璃宝光,似照耀幽冥,破除棺木阴霾,护送魂魄平安直通幽冥!

  “你可曾想好,你我师徒之缘浅薄,你又与我曾一同听道紫霄宫,当为同辈道友,不敢受道友如此大礼。”原始掷地有声的说道,表情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原来,燃灯道人亦同三清一同听到紫霄宫,只因道行浅薄,法宝稀少,未曾闯下赫赫威名,所以洪荒不显。

  燃灯道人毫不迟疑,跪倒在地,言道:“弟子心意已决,望老师成全!”

  “罢了,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当可位列南极之前,只是听道随意,自由离去,不受限制。”原始言罢,一蒲团放置南极之前,燃灯拜谢一番,坐下不提。

  然而,原始道人的种种怪异表现,让众弟子,各有所思。为后来阐教分裂埋下导火索而不自知。

  众人刚刚做定,心绪平稳之后,原始一句话如巨石投湖,激起滔天大浪。

  “尔等之前尚有一位师兄,拜师及早,曾在我三清座下听道多年,精通三家法术,如今道行已至准圣,尔等不可怠慢。”最后一声当真雷霆怒吼,众人心中皆深深记住这位至今未曾露面的大师兄。

  原始突然嘴角一动,笑容满面,众人迷惑不解,纷纷猜测老师为何如此高兴。唯有燃灯似有所觉,皱眉望向大殿门口。

  见得,从殿外进来一位道人,年纪二十三四,嘴角含笑,温文尔雅,身着紫竹衮服,脚穿芒鞋,手持一乳白宝瓶,瓶中斜插一清净杨柳枝,翡翠光辉晕出一轮绿色光轮,与宝瓶绽放的乳白光辉相得益彰,当真是仙家好宝贝,内里有乾坤!

  (感谢读者的打赏以及起点的封面支持,还有各位忠实读者的一路支持!特别感谢将要提供读者群的读者!本书不会太监,因为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在反思自己的写作风格,最后发现自己的是最好的,无法调剂众人口味。所以自己会一意孤行,望理解!另外,埃及历史和神话的穿插似乎应该在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