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皇万万岁-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办法,魏红衣和魏静思出嫁以后,整个宫里就是皇太后一个人,其他那些公主都是暂时养在宫里养些气度出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许配了人家,魏西溏也不让她们去打扰皇太后的清静,黑面儿就成了皇太后的心头肉,她招人喜欢,又是真性情,还是一点点就带进来的。那感情就跟对两个公主一样,有一点事就担心。
    皇太后把黑面儿照顾的可好了,可惜黑面儿的小脸就是不怎么争气,怎么都捯饬不白,都不知泡了多少牛奶浴了,也没把她从小黑孩变成小白人。
    黑面儿抱着自己的小碗,埋头吃饭。
    她能想到最安静的事,就是抱着小碗用膳的时候,完全没有打扰别人的想法,照顾她的嬷嬷往她碗里布菜,夹什么她吃什么,食量还大,吃的比皇太后多多了。
    皇太后一边慢慢用着膳,一边说:“面儿在宫里也有一年了,母后喜欢的很,陛下你看看什么合适,给她封个号吧,省的外头的说她没名没分,在宫里住不合适。也叫那些人死了欺负面儿的心思。”
    魏西溏看了眼埋头吃饭的黑面儿,小丫头整张脸都趴在碗里,就露出几根被扎成羊角辫的小卷毛,点点头:“母后喜欢什么名?朕稍后回去就下个旨。”
    皇太后想了想,问:“陛下看文静怎么样?”
    付铮:“……”
    魏西溏:“……”
    皇太后见两人的反应,只好道:“母后不是看她有些调皮,就想取个文静点的名吗。这是什么反应?”
    魏西溏擦汗:“母后若是喜欢,那便就叫文静吧。”
    付铮低头不吭声。
    皇太后只得道:“陛下若是有好听的,叫母后听听?”
    就一个名,皇太后还是想了好多天,想出来了才跟魏西溏提封号的事。
    魏西溏摇头:“母后喜欢这个,那就这个。许是赐个封号,人也文静了呢。”
    黑面儿把小脸从小碗里抬起来,小黑爪一抹油碌碌的小嘴,大声说:“太后奶奶,面儿吃饱了。”
    皇太后笑着说:“吃饱了就歇着,不准立马出去玩,小肚肚会痛,知道吗?”
    黑面儿撅嘴,然后垂头丧气的往旁边的椅子上一坐。
    皇太后指着她笑着说:“看看,多乖。”
    魏西溏想说,母后是没看到黑面儿那小黑脸上的一脸不情愿吧。
    下午的时候,魏西溏还真下了个诏书,黑面儿在宫里的地位终于从面儿小姐变成了郡主,封号文静。
    这个……
    魏西溏封号,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文静啊,哪文静了呀?
    不过圣旨一下,不合适也合适了。
    这后宫就太后一人,那些喜欢找茬的御史这回倒是没说给一个平民之女封郡主不合适,陛下后宫封的公主还少吗?也不多这一个郡主。
    圣旨到了胡九和初念面前,接旨的夫妇俩也不知这事还是坏事,面儿被封了郡主,本是可喜可贺的事,只是……意思可是面儿以后不能回家了?还是说就算回家,他们俩还得给面儿磕头行礼啊?
    这事把胡九憋屈的,他养的闺女,凭什么变成宫里的人了?
    初念倒不是说面儿在宫里不好,她就是怕自己以后见不着孩子,她能不担心吗?
    于是,之前宫里的那帮人追着黑面儿喊小姐怕她危险的场景,如今改成了喊“郡主”,宫里的这个小疯子丝毫没有因有了个莫名其妙的封号有所改变。
    文静郡主?文静郡主是谁啊?面儿不认识,抓鱼去。
    宫里走水,疑是有人投了火折子一事,传到了左相府。
    相卿问小童:“巫隐呢?”
    小童答:“回仙尊,少尊出去就没回来。猜着是怕挨罚,躲起来了。”
    相卿冷笑:“躲起来就不罚了?他去宫里是送人,还是祸害人?半点分寸都没有!”
    小童不知如何作答,相卿道:“退下。”
    小童灰溜溜的退了下去,刚走到厅里,便看到一道白影哧溜一下蹿到树上。
    小童瞪大眼,急忙跑过去:“少尊,仙尊找您,您这是……”
    巫隐从树上探下头道:“别跟仙尊说我回来了……”
    话未说完,便听到仙尊的声音传来:“滚进来。”
    巫隐跟小童对视一眼,从树上跳下进去。
    一堆小童在外头等着,生怕仙尊一时盛怒,把少尊也给腌成腌肉。
    不多时,巫隐从屋里出来,身后跟着他的两个小童,小童手里还捧着包裹,巫隐拉着脸,径直走出左相府的大门。
    “少尊!”
    巫隐头也不回的走了。
    小童自然不敢过问,最近一阵仙尊很是忙碌,想必是少尊惹出的事叫仙尊动了真怒,把他赶走了。
    天禹北方旱情得到控制,不少庄稼也有水灌溉,少量进京的人也得到有效救助。与往年想比,一切都有所改进。
    左相之名更是在北方有着极高的声誉,不过,相卿的特别之处便是推高女帝之名,他不过是奉命行事,真正关系国计民生其实是德胜女帝。
    自古帝王都忌讳臣子功高盖主,想用才能卓越的人,同时也忌惮这种人声望过高,掩盖帝王之威。
    相卿此举无疑是抬高了自己,同时也让女帝依旧凌驾于他本人之上,倒是给随行官员长了大见识。
    大多人都说无意中推崇个人行为,以求得到天子赏识,却忽略了天子所需,一旦功勋过高,便扰容易招到猜忌。
    北方大旱百姓的衣食住行得以缓解,相卿归来自然是要论功行赏,这一论赏,相卿的地位自然又高了一等。
    从北方归来以后,朝中大臣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相卿为首的一派。
    谁都看得到相卿容易猜中陛下心思,也能帮陛下解除后患,陛下虽不喜他,不过,却倚重他。

  ☆、第138章 前世今生

朝中格局总会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不但如此,天禹整个格局也是如此。
    魏西溏要做的,便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中,采取制衡之术,不能让谁独大一方,也不能完全打压以免反弹。
    而天禹如今的成绩也是她证明女帝当政不逊男子的的最好证据。
    一个帝王是否勤政,监督是否有利,时间一久,便能在民间体现出来。
    自然,人无完人,魏西溏自会忽略那些谩骂之声,谁能叫天下百姓尽数爱戴?
    自古以来,流芳百世极难。
    天禹历代帝王,又有几人能让后世记住?
    唯一叫人记得的,不是魏氏皇族的帝王,而是那位谋权篡位广纳后宫、在位不过短短两年的淫君雷萨。
    她跟付铮说起这个话,付铮便斜着眼看她:“陛下何意?莫非要学那短命的雷萨广纳后宫?”
    魏西溏瞪眼:“这话可是诛心了,朕可消受不起。再者,朕有你便足够,哪里会再纳什么后宫?”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一圈,魏西溏往他身上一靠,又道:“付铮,这两日朝里那些老东西一直嚷嚷着储君的事,你如何看?”
    付铮看她一眼,道:“臣听从陛下定夺。”
    魏西溏伸手圈着他的腰,道:“朕之前担心政局不稳,一直有意避孕,此后,若是哪日有喜,朕便生下皇儿,可好?”
    付铮的眼睛猛的一亮:“陛下此话当真?”
    她点头:“自然当真,君无戏言,再者,你是朕的王夫,皇儿是朕与你的,哪里敢擅作主张?”
    付铮明显有了精神,“陛下如此说,臣心中甚是欢喜。”他搂着她的腰,贴近她:“为了皇儿,那臣今晚开始便要努力才是,望陛下配合一二,一举得子。”
    魏西溏笑:“这等事你都要说的这般义正言辞,真是叫朕不知如何是好。”
    付铮伸手解她衣裳,道:“臣与陛下情投意合,一起生个皇儿那是应当,只不过让朝里那些老臣催促,倒是有些反感……”
    魏西溏配合他的动作,笑道:“可是觉得原本应该是家事,却叫外人管了?”
    付铮点头:“可不就是这般心情?这普天之下,只有自家人管自家人的,哪有外人管人家家事的?”说完他自己又道:“不过,谁叫陛下乃天子之身?臣只能腹谤一二。”
    魏西溏忽的伸手按住付铮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道:“其实当年相卿之言是真的。”
    付铮一顿,被她按着手也没有再动,他问:“不知陛下说的是哪一句。”
    魏西溏沉默了一下,才道:“龙脉错位之说是真的。”
    “哦?”付铮道:“何为真,何为假?陛下可愿为臣解惑?”
    魏西溏还是先沉默了一下,道,“朕……朕在大豫才是真正的天子之身。朕出生那年,大豫皇子大半成年,为了争夺皇位你死我活,朕不过是位刚出生的公主,是以并不起眼,各宫都在为争夺皇位争斗,母后是个性之人,若不是依仗娘家后台和父皇宠爱,只怕早已被人拉下台。她是管不住她生的几位皇子,朕出生以后,她便带着朕在宫里,足不出户。”
    付铮并不说话,只是搂着她不吭声。
    她继续道:“后来宫里的皇子,陆续在争斗中死的死,伤的伤。朕六岁那年,原本皇子众多的宫里,竟然只剩下一个瘸了脚的皇子,而太子哥哥也在争斗中因为擅自动用太子禁军,有谋反之嫌,被父皇赐毒酒而是。皇位悬空,不等父皇生出新的皇子,便突然驾崩。朕是嫡系唯一的公主,在其他旁系公主中,虽年幼,却血统更为尊贵,其他公主也在此时蠢蠢欲动,母后为了保全朕的性命,在万般无奈之下,以皇后之身下嫁当年临危受命的摄政王康少功,得到摄政王的拥护,扶持朕登基称帝,那年朕九岁。朕,那时候才是名正言顺。”
    付铮依旧不说话。
    她低着头,低声道:“朕……九月生辰那日,在宫里的荷花池对岸看到了一个男子……那时朕也有些刁蛮脾性,觉得他长的好看,便非要他当朕的王夫,老太傅为了哄我,说要先学课业,长大了才能挑选王夫。朕不知他是老太傅的长孙,入宫是为了教授朕课业……朕那时不知,原来他就是朕的劫……”
    “陛下不必再讲,臣知道了……”
    她却不听,继续道:“朕与他朝夕相处,日渐长大,待到情窦初开之后,便对他情根深种……为了与他成婚,朕不顾朝臣反对,不顾众位大臣的联名上书,非君不嫁。最终那些老臣做了让步,朕得偿所愿。朕为她配了三千禁军,取名长卫军,让他有调配职权,让他参与国事论政,让他身居要职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她眼含热泪,声音颤抖:“朕给了他自古帝王配偶从未有过的尊荣……朕对他百分百的信任,朕给他朕的全部,他曾代朕出征,曾走南闯北以王夫之名一路南下,他在大豫声望极高,朕那时愚蠢至极,非但没有忌惮与他,反而替他高兴……朕最后一次出征,便是在他授意之下,他说朕久居深宫,大豫女帝之名不比往年,他说这次出征可助朕提高声望,且大振民心……”
    她哽咽,声音愈发颤抖,泣不成声,付铮红着眼圈,轻轻拍着她的背,道:“陛下不必再说,臣知晓……”
    “后来朕御驾亲征,离京半月之后发现已经怀有身孕,朕与他成婚四年,才有了腹中胎儿,朕极为重视,朕当时极为欣喜,怕他知晓以后让朕回宫,更想在凯旋之后给他一个天大的惊喜,是以朕未曾让随行御医对外宣布。”她靠在他的肩头,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朕果然凯旋回宫,他亲自迎在城门口,朕想着待朕回宫之后,再亲自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不想让旁人与他同时分享……却不知……”
    那日,大豫燕洲城人声鼎沸锣鼓震天,全城百姓恭迎大豫女帝魏西溏御驾亲征凯旋归来。
    去时战马戎装,归时六马龙辇。
    魏西溏步下龙辇,身后大红配金的艳丽袍服曳地,她抬头,眼波流转,目光只落在一人身上。
    那人面如冠玉英姿勃发,触及到她的视线,他抬脚朝她迎来,却在近了以后跪地行君臣之礼:“微臣恭迎陛下荣归!”
    魏西溏站在他面前,微微俯身虚扶。
    人声鼎沸鼓声轰鸣中,魏西溏只听到他低低一声,“西溏,我很想你!”
    她窃喜,抬头看他,偷偷道:“长青,我有喜事要跟你说。”
    东方长青悄悄牵她的手:“陛下平安归来,正是微臣最大喜事。”
    魏西溏抬眸看他,心中暗自欢喜,隔了九月零十九天,心中却有三年未见的错觉。
    大豫女帝九岁登基,十四岁掌政,能文善武勤政爱民,掌政以来颁布多条律法政策造福民众,与王夫鸾凤和鸣,后宫只设一夫的传奇更是为人称道。
    大豫江山有如今这般繁荣昌盛,与女帝勤政王夫辅政密不可分,于百姓眼中,这二人本就为这天下所生,真正天造一对地设一双。
    朝圣之后,魏西溏回到寝宫,婢女端上一碗补药,东方长青亲手喂服:“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