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皇万万岁-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但把自己曾经夭折的皇家子孙的生辰八字收集起来,甚至还把与皇家所有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全部让人收集起来,不但收集夭折的婴儿,中年老年有去世的人也记录下来,到后来,就连活着的人都一一登记在案,不放过任何一个。
    之前因考虑到后宫平衡,虽然宫中美人众多,不过有些没资格生下皇子的都不允许怀龙种,如今宁焱倒是圣心大发,受过重新的女子全部留,恨不得一夜连宠十女,人人都怀上龙种才好。
    这些事魏西溏自然有所耳闻,说实话她心中还是颇为震动的。
    她当初就想到会有人为相卿打的头破血流,却没想过会有宁焱这等疯狂之人,为了长生不老,为了返老还童,竟然不惜拿子嗣做拼。
    曾经引以为傲的皇家血脉,到头来却成了断头的引线。
    怕是过不了多久,那些与之宁焱血脉牵连之人,将会慢慢意外身故。
    宁焱此人,和天下所有的帝王一样,既要达成目的,又要沽名钓誉。
    大豫燕州,宫中帝寝之内,东方长青晨起,身边伺候的人突然惊讶的后退一步:“啊……陛下——”
    东方长青回头:“怎么?这是什么表情……”话未说完,他脸上突然一变,伸手摸向自己的脸,然后他冲到铜镜前,殿中光亮颇为,铜镜里的印象并不清晰,他盯着铜镜的人,大喊一声:“掌灯!”
    身边的太监宫女急忙掌灯送上,东方长青连喊:“不够亮!”
    铜镜前连摆四灯,东方长青盯着铜镜中的人脸,突然发现昨日还紧致的皮肤似乎有了些松弛,虽五官未有变化,不过鬓角的位置却出现一个黄豆大的包。
    刚刚太监惊吓,就是因为那个包,毕竟殿中昏暗,不足以看到他脸上皮肤的变化。
    东方长青盯着那个包,伸手一按,觉得有些痛,昨日还没有,他记得清楚,怎一夜之间就长了这个?
    东方长青略一沉思,便道:“传朕旨意,朕今日不适,早朝推迟一个时辰。去把医正给朕传来……”突然又改口:“慢着,朕要去见仙尊!”
    自从被人刺伤中毒之后,那位世外仙尊便极少露面,宫中的新人也再没有机会一窥神仙真容。
    东方长青急匆匆的去见那位仙尊,此刻大多人还在酣睡当中,他去的时候,倒是发现一群小童正在准备药浴,看到东方长青过去,倒是一阵惊慌,“陛下!”
    “这个时辰都在干什么?难不成仙尊还未入睡?”东方长青问:“朕有事要问仙尊。”
    一个小童急忙跪下:“陛下,仙尊今夜身体略有不适,只怕不能……”
    东方长青身边的太监怒道:“大胆,陛下亲自前来,仙尊再如何身体不适也该见驾!”
    东方长青未吭声,倒背双手站着不动,显然是默认了太监的话,只不过话不是他出口的,若是仙尊恼怒,他只管责罚太监便是,不影响他和仙尊的关系。
    小童抿唇,还要再开口,不妨另一个小童匆匆跑来,“陛下,仙尊请陛下稍后,他略整仪容,速速就来。”
    东方长青的脸色这才好些,小童请他入座稍等,没多久,相卿便施施然走了出来,黑色的锦袍衬托的那张脸犹如寒冰窟中泡过一般的惨白,竟是没有半分活人气息,唇色更是不见一丝血色,这猛一看起来,岂止是身体不适,说是死过一回都有人信。
    东方长青也是没料到他会是这样的气色,“仙尊这是……”
    相卿淡淡一笑,笑容虚无,整个人摇摇欲坠风吹即倒的姿态,身边扶着他的小童把他送到座上,他道:“让陛下见笑了。在下这是陈年旧疾,非药物所能医治……”
    东方长青看他一眼,试探道:“那仙尊这身体可还能坚持多久?朕以为,仙尊能炼长生不老之药,该也是容颜不衰死亦无惧的……”
    相卿点头:“陛下放心,在下虽有陈年旧疾,至于性命倒是无忧,不过身体遭些罪罢了。”
    这也就是说他命长,不会耽搁东方长青的药。
    毕竟,这药是要持续不断的,若东方长青想要永生,那么就要有一个会炼药的人一直在,这世外仙尊若是长生之人,东方长青自然就不用担心,只要想法把他留在宫中替他炼药便可。
    仙尊的话安慰了东方长青,他放下心了,便一副关怀之色:“那仙尊可要好好休息才是。朕若早知,便不该此时前来打扰仙尊。”
    相卿一笑,道:“陛下有事只管说,在下自然不敢推迟。”
    东方长青便急忙让他看自己鬓角的那个包,“不过一夜之间便长了这个,同时朕觉得这周围的皮肤也有所不同。”
    相卿闻言,慢慢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看了看,道:“常理而言,服药期间不改有此现象,若有这样的可能,该是有两个原因。”
    “哪两个原因?”东方长青急忙问道。
    “第一,是陛下服药期间太过劳累,以致体内药效未消,内火旺盛,总要找个突破口才行,”相卿看了他一眼,道:“这种情况倒是不怕,陛下只需按时歇息不要那般劳累便能自动消除。还有一个原因,只是在下不敢讲,若是讲了,只怕陛下会龙颜大怒。”
    东方长青愣了下,拧着眉头道:“什么原因?仙尊不必担心,朕恕你无罪,你只管说便是。”
    相卿抬眸,看了眼周围的侍从,东方长青略一犹豫,便抬手让人退下,“仙尊仙尊讲便是。”
    相卿沉默半响,才道:“第二个原因,除非那药引子出了问题。”
    东方长青抬头,“药引子出了问题?药引子能有什么问题?”
    相卿提醒:“陛下可还记得,在下和陛下说过,药引子非陛下子嗣不可一事?”
    东方长青顿住,他自己心中有了答案,却不能说出口,他动了动唇,才问:“朕自然记得。”
    “陛下之前若一直服用正确的药引子,如今突然冒出个不适合的药引,这便意味着药效被强行打乱。陛下可曾听闻过,有人习武有走火入魔一说?若是不是第一种情况,药引子若是不对,在陛下体内引起的不适便会造成陛下身体有异,就算不在鬓角,也会在其他位置。”
    “你说的药引子问题……是那药引子什么问题?”东方长青没再第一个原因上多想,直接抓住第二个原因追问。
    相卿应道:“药引子的问题……”他顿了下,就在东方长青等的着急的时候,他开口:“非陛下血脉!”
    东方长青当即觉得血液冲到了脑部,“放肆!”
    相卿低头:“在下失言,请陛下责罚。在下所说不过设想罢了,陛下若想知道原因,只需过几日看看那异处究竟是越发严重,还是逐渐消退。若是逐渐消退,那自然是休息不当所致,若相反……便说明是那药引子有问题。”
    东方长青吼出后,人也虚脱的靠在椅上,半响才道:“朕知道了……此事朕不希望有他人知晓,还望仙尊谨言慎行。”
    相卿低头:“在下明白,陛下放心。”
    几日后,东方长青再次出现在炼丹房,他鬓角处那包并未消退,甚至还愈发严重,半张脸都现了老态,东方长青惶恐不安,就连从未断过的药都不敢再服用,“仙尊,无论如何都要想想法子,朕如今这半张脸都出了问题,这该如何是好?”
    相卿让他把所有炼好的丹药都送了回来,一一区分其中的药物,把其中一批丹药挑了出来,“这些该是陛下服用之后出现异常的,好在陛下服用不多便有症状,这些药便丢了吧。在下再替陛下配几副药煎服,待面容恢复如常后再继续服用丹药便可。”
    东方长青原本因为两国战事忙的如火如荼,如今因为面容被毁,彻底放下国事,非要把自己的连修复之后才肯听政,除此之外,他开始彻查那位丹药的药引子是哪一位皇子或是皇女,最终竟然是查出是那位宫中位分最高的贵妃娘娘半年前夭折的小公主。
    这意味着什么东方长青自然清楚,只是他没想到那女人竟然给他戴了绿帽,夭折的公主并不是东方长青的骨肉,否则就他也不会有此劫难。
    贵妃娘娘说起来娘家背景身后,父兄皆是朝中要员,又是国丈,可谓顶了半边天,只是如今贵妃由此丑事,东方长青盛怒之下自然容不得,不但贵妃被废入了冷宫,就连她的父兄都被挑了重罪的由头下狱,朝中一半的朝臣求情,结果也被东方长青挑了带头的几个跟陪着摘了乌纱帽。
    这个关节点出这样的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东方长青时候也是后悔,毕竟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贵妃的父兄虽平时耀武扬威,却也是皇党之人,如今又是内忧外患之时,哪里容得下再出这岔子?
    可事已发生,盛怒之下失了理智,若是反悔便是失了帝王颜面,好似他之前是在无理取闹一般,再者被戴绿帽这事东方长青怎么可能对外臣讲?唯有大落牙齿往肚里咽。
    只是他如今这般,却是朝中大臣既害怕又心寒,却不敢冒然出头,早前撞死了一个老臣,如今又接连以重罪治了四五名重要朝臣,谁还敢出头?
    陛下就是入了魔一般,比在意任何事都在意他那张脸,虽然这几日朝臣都觉得他不似之前那般俊美,却也五人敢再出口。
    朝中臣子明眼人觉得,这大豫自从那位天禹女帝派出使臣来到燕州之后,似乎便开始走下坡路,而那位出使的左相一露面,便决定了大豫的最终走向,天禹女帝视大豫为囊中物,从外包抄大豫,而那位所谓世外仙尊却如蛀虫一般,一点一点的啃噬大豫的内部。
    可惜他们看的再清,也挡不住陛下的一意孤行,他对长生所求,早已超越其他所有东西,子嗣、女人、国家,都排在长生之后。
    只怕不久之后,大豫便会如溃败在那位天禹女帝脚下,而他们这些曾经的大豫臣子,只怕凶多吉少,他们可是也该替自己做好后路了?

  ☆、第315章 旧信

不久之后,明王便陆续接到了类似投诚书的匿名信,说是匿名,其实是信中隐含他意,稍作琢磨,便能看出写信人的意思。
    大豫朝臣心寒那是自然,全心全意为国着想,那位陛下却完全不顾他人死活,唯有求丹问药才是他一心专研,至于那位世外仙尊,在陛下面前的位置更是稳如泰山,就他一个人,就扳倒了朝臣那么多老臣,甚至还搅动的后宫不得安宁。
    这样的局面,和以前那些亡国亡国有何差别?不过时间长短罢了。
    东方长青的容颜一日未能恢复,他的心思便一日不在国事上,心心念念的都是他的容颜,每日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铜镜,细看他面部可是有何变化,真是比宫中那么多娘娘还要注重。
    西阐宁焱的动静东方长青自然有所耳闻,听到之后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觉得宁焱所为是个好法子,他只在自己子嗣上做考量,却没想过在其他,如今宁焱倒是给了他提醒,仙尊不是说要银子与血脉有关?只要有与东方家族有血脉关系之人,便都作数,即便效果不及亲生子,若是在药效稳定之后,作为维持之用也是可行之举啊。
    朝臣觉得陛下更疯了。
    几乎把东方氏一族的子孙后代都召入燕州,若有违者便以抗旨当场处决,待那些人入京之后安置在下来,分别登记他们的生辰八字。
    不明所以的人一头雾水,可朝中大臣中便有人愈发肯定,撞死在朝堂的那位大臣所言怕是真的,陛下后宫子嗣越发稀薄,是因炼制丹药所致,如今眼看中宫中的小殿下们越来越少,陛下不得不从外戚下手。
    只是有前车之鉴,这次无人敢对此发出疑问,君威震慑,东方长青对于异声消失一事,总算有些满意。
    待半月后,容颜逐渐恢复,丹药正常服用,他这才想起明王军奔赴燕州一事。
    朝中接连有几个大臣上书请表,有说身体不适,有说年老体迈,有的家中老母病危等等,总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辞官。
    大豫未来摆在眼前,若是在朝为官者,末路在前,唯一有机会活命的反倒是平民百姓,那天禹女帝东征总不会让人杀了黎民百姓,唯有辞官才能保命。
    这个关节点上,东方长青接连受到辞官的折子,有种顿醒的感觉,这才发现明王已连破两城,如今正率七万大军朝燕州直扑而来,曾经南宫宇那边接二连三送来的战报,好似也多日未有战报呈现,东方长青想起此事,急忙问了,才发现两个月前就有人上奏提及有关战报一事的折子,可那折子早已被压在众多奏折下面落了灰。
    东方长青勃然大怒:“此等重要之事,为何今日才有提起?朕养你们就是为了吃闲饭?明王军开拔燕州,你们还在这里你推我往?还有你们几个,这个时候提出辞官是何居心?你们身为大豫臣子,拿着朕的俸禄,不替大豫分忧解难,危机当头竟是这样应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