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嫁新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嫁新室-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哎,我家的就这点好,特勤奋。”许王大荷高兴的摸摸小气的头,“这孩子亏了,得养养。”

    “阿娘,阿娘……”许王大荷的两个男娃一人一边的摇着她的手。

    “唯唯,香梅这两娃说昨日在你这喝了好喝的水,一个晚上都在念叨要我做,可我哪知道这是什么。”许王大荷看起来无奈却宠溺的说。

    “阿娘,是薄荷,薄荷。”大的赶紧说,昨晚都说是薄荷了,阿娘咋就不记得了。

    你阿娘这是说话艺术,你这拆台的混小子。

    “唯唯,是薄荷。”

    “那是我在洗衣服的那段小溪边发现的,现在去找找还是有的。喏,我移植了几株种在屋子后。”

    许王大荷赶紧跟着霍香梅到屋后,只见几株绿叶子经过昨晚的雨水,长得特别精神。

    “嫂子,这就是薄荷了。”霍香梅指着说,“夏天能解暑,平时喝还能去口臭,还能止痒。”

    “没想到这几株草还能这样。”许王大荷有点惊喜的说,“他爹早上起来总有口臭。”

    额!许大哥……

    “嫂子你闻闻这味道。”霍香梅摘下一片叶子,“这味道很清香,很浓郁的。还有一种是假薄荷,外表就和这差不多,不过味道不是这样的。”

    许王大荷接过来闻闻,干脆直接扔进嘴里嚼动,最后居然还咽下去了。

    霍香梅愣了愣,还好这是能吃的。

    “味道有点怪怪的。”

    “唯,习惯了会觉得很好的,要不,嫂子我给你摘一根条儿,你对着去找?”

    “唯唯。”

    送走了许王大荷和她家两个娃山子林子,霍香梅赶紧的把刚刚孩子和自己换下来的衣服拿去溪边洗了,这次她记得了带根木头去敲。

    一路上还有溪边洗衣服的人都在谈论着家里分到的田地,有好有不好,还有家里准备种点甚么。好不热闹!

    等霍香梅洗完衣服回来晾好,还把野菜搬出来晾晒,发现自己好像忘记了点什么,孩子?对,孩子哪里去了。

    叫了几声,没人回应,不知跑哪里耍了。

    来到屋后的菜地,把昨晚翻出来的草再整理整理,还有今天早上冒出来的。这些草雨后冒得特别快。

    等霍香梅做好饷食,可还不见孩子回来,只好出去找找了。

    路过王李氏屋前还跟她唠叨了两句,知道她家孩子和大娃他们在村的另一头玩耍,赶紧的转头那王李氏指的方向走。

    “三郎家的哪去?”经过同样的一个五间屋前,看到张菊花在翻晒映山红。

    “找大娃他们说。”没院子就这点不好,如果不进屋子,都能看得见。

    “找他们干啥?你闲得没事干,就去多找点菜,就春耕了,哪有闲空。”张菊花站起来掐着腰说,这弟妹就是没有原来的好,原来的多勤快,就没见她停下过的。难道是在前头秀才家养的这坏习?

    “找他们回来吃午食,野菜下午再去摘。”

    “午食,你家吃三顿?你这败家的娘们,我记得你家的粮勉强只能吃到夏收。”张菊花狐疑的说,难道她家还藏着粮?居然还吃三顿,这坏习得改,不行,我得告诉大郎,让他去跟三郎说。这婆娘不教训不行。

    “大嫂,我家午食只有野菜而已。孩子前段时间饿伤了,现在多添点柴火和功夫,让孩子吃多餐,养养身子。就是没多点粮,否则也不用天天中午吃炖野菜。”霍香梅赶紧解释,在这农村是没有秘密的,不解释清楚,不到一刻钟估计都能从村头传到村尾,许家新娶的那个妇子是个好吃的,家无恒粮,还折腾吃三顿。这事几十年后还会有人说……

    “谁家不是两餐的,就你穷讲究。”张菊花听霍香梅这样说了,也不好说什么了,人家只是吃野菜,现在地里就野菜多,只要你勤快,“那你赶紧走。”

    看着张菊花像撵鸡一样赶,霍香梅也不和她计较,赶紧快步的往村头走。

    村头的一棵大榕树下,十几个孩子在扎堆玩耍,吵吵闹闹的,走近一看,居然人人不落空,就连小七手里都抓着一条地龙在起哄。

    大点的孩子在比赛谁的地龙跑得快。正常的地龙是跑得很快的,可这些被娃子玩遍的了,不知需要不需要喘气。

    小七看见阿娘来了,高兴的裂开嘴,漏出两颗大门牙,“阿娘,阿娘,地龙,地龙,大兄,跑。”

    “咱小七很乖。”一把抱起小七,“别玩了,跟阿娘回家。你们有空也可以来我家找大娃他们玩哈。”

    大娃他们看见阿娘了,从泥地站起来,跟小伙伴说晚点再来,现在要跟阿娘回家了。

    小伙伴都羡慕的看着大娃他们,尤其是大文二武,他们阿娘如果看见他们趴在地上玩地龙,一定会骂得很凶的。可三婶都不骂人,“唯唯。”。

 第16章 小三捉蛇三郎领种(捉虫)

    回到家,大娃几个把手里的地龙扔进柴房的一个竹筐。

    看着半竹筐的地龙在翻滚,霍香梅搓了搓手臂,胃在翻滚。

    “阿娘,你看,这可以养雉子了吧。”小四圆溜溜的眼睛望着霍香梅。

    晕!霍香梅已经忘记了昨天让孩子捉的地龙的事,她只是想找个借口让孩子自己玩不妨碍她做事而已。可是没想到孩子们居然都记住她说的话,看来得小心点,否则就只能学曾子杀彘了。

    “不错,不错。等你们阿爹回来,让他给你们挖坑养。”还是交给许三郎来吧,尽管知道这玩意能养雉子,粪便还能做肥料,可是霍香梅还是不大想碰它们。

    吃过午食,太阳不大,霍香梅决定把孩子都带上,一起挖野菜去。现在活不少,尽可能的抽时间和孩子多多相处,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后娘,还有因为自己是外来的。孩子还小知道的不多,但是总会提到些信息。那就够了。

    几个娃一听阿娘会带上他们一去出去,都一脸的笑容。没有孩子是不依赖自己阿娘的。

    这次开头让小七也自己走路,多走走。

    ……

    来到第一次摘菜的地方,大点的都被摘光了。抱起小七,让大娃二娃拿着棍子打打前面的草地,防止有蛇,其他几个娃跟上。

    一直上到山顶,发现小山后面还有大山,不过霍香梅不打算现在过去。

    深吸一口气,雨后的空气特别的鲜美,让人心旷神怡。让孩子摘蒲公英,霍香梅奔映山红和春椿去。有点高,拿着木棍在下面打。脖子都有点酸了。

    “阿娘,阿娘,给你花。”小六跑过来,拉着霍香梅的裤腿。

    低头一看,好小子,哪来的毒蘑菇?这颜色红红的,上面还有小白点,漂亮是挺漂亮的,可是不能吃啊!

    “这很好看,但是不能吃,有毒,吃了会再也看不见阿娘。”霍香梅赶紧接过来,小孩子不懂事吃了就麻烦了,“大娃你们也不要玩这个。”

    “阿娘,那这个白白的呢?”小二让霍香梅看他手里的。

    原来是平菇,“这个能吃,要煮熟。越好看的就越不能吃。跟阿娘说在哪捡的,阿娘摘了回去给你们煎(这煎是指用水煮到快干了)”

    “阿娘,在这,这也有。”霍香梅跟着小二走过去,好一大片的蘑菇,都是平菇,一个家族都在了。

    跟大娃小三他们几个说了这种才能吃,认好了摘。

    等箩筐都塞满香椿、映山红、蒲公英还有平菇,这几个孩子愣是不肯走了。

    也是平时他们多是在小山边和村子里耍,现在有阿娘带着就不肯马上回去,还没耍够呢。

    “阿娘,兔子。”大娃惊讶的喊,以前阿爹每次打猎回来都有肉吃,现在都好久没吃了。

    霍香梅只看到林子里一个一闪而过的影子。之前逃荒,这些猎物被人们祸害了不少,现在居然又能看见影子了。

    “等阿爹回来叫他来捉。”

    “阿娘你不会捉吗?”

    你阿娘真不会,“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

    “阿娘,看,长虫。”

    看着小三手里提着一条蛇,吓得霍香梅惊慌失措,“小三赶紧松手。”一棍子啪在小三的小拳头上,蛇是扔了,可是小三却哭了。

    扔掉棍子好不容易把小三哄好了,抬头一看,熊孩子小二还在翻着长虫玩。

    “阿娘,这是长虫壳。”大娃看见霍香梅脸都黑了,赶紧说。

    霍香梅看看,还真的是蛇蜕下的壳,汗!

    “这长虫壳能换铜子。”霍香梅记得以前在哪看过药店会收蛇皮,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是。

    “真的?阿娘?”几个娃兴高采烈的围过来,他们都知道有铜子就有糖吃了。

    “真的。”哄娃要紧,其他的交给许三郎。

    许三郎……

    大娃高兴地捡起来,轻轻的放进他的小箩筐。

    “我们现在回去?”

    “阿娘再耍会嘛!就一会。”小四娇滴滴的说。

    霍香梅马上就改变主意了。

    “娘,看这些小小白花。树上还有……”小二指着地上树上让霍香梅看。

    哟,居然是野葡萄。据说葡萄是汉时张骞从西域带过来的,没想到这小山居然有,很可能是什么鸟吃了扔在这里的核长出来的。

    霍香梅找了好久,顺着藤和茎,发现真的只有一株野葡萄。这可不能放过,拿着树枝和木棍,挖了好久,轻轻的把主根挖了起来,那些小根避免不了的断了不好,再把缠绕在树上的藤拿下来,盘成一团打算拿回家种。

    想了想,不能绝种了,这小山还有没有不好说。折下几根藤枝,间隔着挖个坑插好。也不知道能否活下去,听天由命吧!

    最后,娘几个大丰收的回家去。

    ……

    回到家,霍老爹已经回来了,在继续编鱼篓子。鱼篓子比大撮子复杂多,花费的时间多很多。

    霍香梅看到霍老爹已经把中午留给他的午食吃了,给老爹倒碗水放他旁边。

    把野葡萄种在靠近霍老爹屋子的那面墙,还折了好几枝藤枝间隔一段距离插。

    这时许三郎背着箩筐回来了。

    赶紧给他搬张马扎出来,倒杯水。拿起早上给许三郎装水的竹筒,摇了摇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不少。

    “这是麦酒。”

    “哪来的?”

    “喏,早上从屋里那个箩筐拿的十只鸡子换的。有二两呢。”

    那十只鸡蛋,霍香梅是知道的。之前许三郎提过别吃了,留着他有用,没想到居然是拿去换酒。霍香梅有点气闷,难道这是个酒鬼?

    “后天里正和父老们要主持春耕,可惜现在还没有宗伯,否则这让宗伯来主持会意头更好。”

    霍香梅表示不懂宗伯是什么。都说没知识不可怕,没常识才要人命。现在霍香梅觉得自己就是没常识的那个。

    “这麦酒是拿了春祭的,还有那天你得蒸点黍米豆干饭。”

    霍香梅点头表示知道了,小心的把竹筒拿回屋子放好再出来,这可是十只鸡子。

    许三郎从里面拿出一块荷叶包着的东西递给霍香梅。

    霍香梅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块豆腐。这些天,第一次看到野菜小鱼外的菜,挺高兴的。

    “想去西市看看,可惜因为领了种子还有要牵牛,所以动不了。这豆腐还是回来时经过杏花河边的摊子那买的,花了两个铜板。”

    “剩下的都是种子了,有春麦、黍米、粟,大豆,蹲鸱。这次真的很好运,还有芝麻。还有麻,不过里正还没发,已经拿回来了。”

    “那我之前让你带的菜蔬种子呢?”

    “菜蔬种子一样有,你看,南瓜、丝瓜、葫瓜、芦菔,蔓菁……”

    南瓜、丝瓜、葫瓜都懂,就是这芦菔、蔓菁就不知道是甚么了。后来是种出来才知道原来是萝卜、大头菜。

    “唯,现在就去把菜蔬给下种了,这南瓜、葫瓜多种点,能当粮。”霍老爹别看人老了,行动力不差。这就是个急性子。

    许三郎也觉得可行,现在还不到夕食时刻。

    把其它种子拿回屋子放好,放孩子的另一间房。这间房这几天都没人睡,霍香梅那间房已经太多东西了。破船也有三根钉,何况那屋子还住人,煮饭呢。

    家里那把缺口的锄头也用不上,直接把一畦菜地浇湿,撒上种子,再在种子上铺上一层薄薄的柴火灰和泥土。顺当的话,三五天就能发芽育苗了。再长大点,就可以移植。

 第17章 三郎交钱香梅腌菜

    许三郎轻轻的吻着霍香梅的嘴唇,慢慢的往下移动……

    憋了两三天,又是正当年纪,许三郎要得有点狠,当然霍香梅也是挺满意的,在这方面的享受她从来都不委屈自己。她和许三郎两个人都不是生手,只要找对感觉,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