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为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国为媒-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我是你的庶母,你是我的儿子……
想着,琦颜嘴角无力耷拉下来,长久以来麻木的心,第一次有了心痛的感觉。
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慕容瑾的爱从未削减分毫,却随着长时间的压抑,默默在内心深处顽强地生长,瞬时涌满四肢百骸。可在这柔情泛滥的时候,她清楚意识到了,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了,再也不可能了……
这锥心苦痛的感觉,就像是冬日黑暗里突然亮起了一盏灯,当你正要伸手围上去取暖时,还未靠近,却已经噗地一声灭了,只能再度陷入无边的黑暗阴冷中。
呵,在这黑暗的宫墙内,爱情算什么,不过是帝王之家繁华的锦袍内衬上小小的点缀,短暂的荣光也不过昙花一现,终会在消失在无边的黑暗里。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zongheng。com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零四章  北征孽缘成(7)
就在琦颜满腹愁肠的时候,天气似乎也格外顺应她低落的情绪,应景地悲戚起来,明明已经是阳春三月,却突降奇雪,铺天盖地的雪花直下九天,一天之内,回复到了严冬时节的冰天雪地。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朝臣们束手无策,太子慕容瑾更是急得茶饭不思。突降大雪,军中供给不足,衣物怕也是不够,如此严寒,这对于出征在外的燮国军队实在是大大的不利,只怕之前取得的胜利也要成泡影了。
慕容瑾连夜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臣纷纷进言,要火速补给军队粮食衣物,另外太子殿下身为人子应当恪守孝道,如今大军因雪受困,只怕凶多吉少,太子应亲自率兵救援。慕容瑾不敢怠慢,当即下令户部侍郎立即着手准备。对于众臣提出的自己带兵救援之事,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若是自己带兵前去,这摄政的大任要交给谁呢?
这边粮食衣物还没清点完,前线的败报也传入了朝堂,燮军被大雪困在乌邙山,结果遭遇鞑靼人的伏击,伤亡惨重,皇帝被困,情势万急!那送信的士兵刚呈上皇帝手谕便晕倒在地,想是疲劳过度了。
慕容瑾几乎是一手将那道手谕夺过来,因为心急,试了两次才展开来,看完后脸色煞白。皇帝叫他领十万大军来援,但是最后还有一点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皇帝竟然要他随军将妍贵人和兰妃也带去。
试问,出兵打仗,为什么要带这两个女人?
一想到父皇竟然如此挂心妍贵人,他心里不禁泛出一股酸意;可一想到还要带兰妃一起去,连嘴角也无力地耷拉下来,兰妃此去,只怕……
皇帝想得很周到,叫太子出兵救援,命七皇子慕容弋在朝摄政。
几日后。
大军出发时大雪正盛,断断续续下了将近一个月了,气候极其恶劣,道路艰险,格外难行。
因皇帝指名要带上妍贵人,琦颜自是不敢抗命,只得带着小翠和几个随行的宫女厨子踏上了艰难的北征之路。
暗地里不知道多少后妃眼红她得此殊荣,虽说气候严寒,路途艰难,可这些后妃宁愿受这份罪也想到前线去伴驾。能跟皇帝共度苦难,日后的荣宠必定无可限量!可她们哪里知道琦颜心中的苦,倒不是怕行路难,实在是她对什么皇恩圣宠根本就不上心。
倒是没人妒忌兰妃,谁都知道她此行凶吉难料。平日里皇帝从不召见,独独在北征受挫时宣她,皇帝的意思,不是再明白不过了么?
兰妃出行就只带了一个贴身侍婢,几身换洗衣裳,还没装满一辆马车。一路上她一直很安静,她的那辆马车远远跟在琦颜马车后面,似乎极力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路上虽餐风饮露,万分艰难,她却一直默默地忍耐着。
厚厚的积雪和放眼四望看不到边际的银色让众将士心头都颇为沉重,冰雪降低了军队的行军速度,即便是急行军,也不过日行三十里,等援军到达乌邙山时,只怕已经于事无补了。
好在在援军出发后的第三日终于云开见日,气温回升,积雪开始融化。融雪时寒意更甚,因全速进军,将士们倒也不觉寒冷了,只是晚间休息时那蚀骨的寒意怎么也驱散不了。
天气虽严寒,但阻断不了慕容瑾救父心切之情,他亲率三万轻骑日夜兼程火速赶往皇帝被困之地,里应外合终于解了乌邙山之围。
前方的喜讯传来后,军心顿振,带兵的指挥官下令火速进军与前军会合。琦颜小翠也只能跟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奔波,融雪后道路泥泞,马车上颠簸不止,晚间休息时总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夜里失眠严重,嘴里也起了泡,真是苦不堪言。小翠和其他几个宫女因为没有暖炉,手上都长了冻疮。军中对她们几个还算很是照顾,衣食不敢短少,膳食虽不如宫中精致,却也远胜于将士们的伙食。饶是如此,几个人也够呛,更不用说军中将士的处境有多惨了,听闻军中颇多士兵染了风寒,一病不起,军医根本忙不过来。所幸琦颜随行带了不少药物,便也抛开尊卑虚礼,亲自为生病的军士医病看药,俨然成了军医。人人皆知她是皇帝宠妃,却都没料到她还有行医救人的本领,一时间关于这位美貌无匹的绝世奇女子的传言蜚声全军,她的美貌和医术简直被夸得举世无双。
其实琦颜医术都是自学的,称不上医术精湛,疑难杂症她是医不了的,不过些许皮外伤以及感冒之类的,还不在话下。
一个月后两军终于在胡塞尔城会合。
下了马车后住进了预先安排好的房间,琦颜一躺上床便睡着了,连日赶路的辛苦终于还是压垮了她。
醒来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起身后小翠麻利地帮她浑身上下收拾了个利索,赶紧催着她去见圣上,说是刚刚马总管才来过,吩咐娘娘前去。
待琦颜急匆匆赶到时,幸好还未开席,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进去后才发现座无虚席,在座的全是盔甲未卸的武将,慕容瑾坐在皇帝左手边第一席,他身后站着那个面带银色面具的男人,看来慕容瑾对此人颇为看重,连行军打仗都带着他。慕容瑾旁边坐的是个年约三十出头的将领,仪表堂堂,颇有神威,乃是欧阳沐谦,琦颜上次去给华贵嫔上坟时跟他有过一面之缘。右边第一席坐的是此次北征的统帅杜泽群,看到杜泽群旁边坐的那人时琦颜真是大吃一惊,竟然是瀛洲府尹许世安,真没想到会碰上他!许世安对上她的目光时,也是脸现惊诧。
让琦颜颇感意外的是竟然在门口的末席上看到了兰妃,她就在那风口边上一动不动跪坐着,半边脸陷在阴影里,看不出那张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只隐隐觉得兰妃肩膀有些抖索,看得琦颜心中颇不是滋味。
席间推杯换盏,众人也都有些喝高了,皇帝突然起身,一把将琦颜从身旁拉起来,半眯着那双醉意熏然的双目,举杯醉醺醺地道:“若不是众位爱卿拼死相护,朕今日只怕早已陷落虎穴。此仇不报非君子,不日定当血洗上京,一雪前耻!来,咱们君臣共饮这一杯!”
底下的将军们听了皇帝的话有些人竟然眼中泛出了泪光,也都纷纷起立,其中一位老将更是老泪纵横,离席跪地道:“陛下,是臣等无能,让陛下遭此劫难,老臣羞愧……想当年臣等跟随陛下南征北战,戎马三十余载,何时受过此等奇耻大辱!日后的战事,老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一席话引得在座的将军们个个唏嘘不已。
“爱卿你言重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无需介怀。乌邙山一役我军虽伤亡不少,可敌军也受了重创。现在先休整三军,再发兵直捣上京,不日便可雪耻!”皇帝豪气干云地道,颇有几分当年的雄姿英发。
众将也颇受鼓舞,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喝得正起劲,皇帝推了推琦颜:“爱妃,你到下面去敬酒。”
琦颜微愣,旋即俯身欠了欠身,款步走下台阶。小翠端了个盛放酒壶的托盘随侍在侧,心中颇为主子不忿,给皇帝斟酒也就罢了,却还要为这群莽夫敬酒,真是委屈。
第一个敬酒的对象,该是坐在左手边第一席的慕容瑾。琦颜有些心慌意乱,自从上次偶遇,两人已经很久没再见过,行军之初他也一直没在她面前出现过,有什么事都是叫士兵传达,他总是有意地避开她。
碎步走到他桌前时,慕容瑾举起那杯刚刚斟满的酒一饮而尽,轻轻放在桌上,琦颜暗暗平顺了一下气息,伸手握住小巧酒壶的把手,微微倾出一个弧度,一条细亮的酒柱慢慢倾泻而出,替他重又满上一杯,至始至终他没抬眼看过她,复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总算好,没出什么岔子。刚刚琦颜还真担心自己会失态,更担心慕容瑾会像除夕那日宴会上一样盯着自己看。暗暗吁了口气,这才转身继续敬酒。敬完最后一位将军后,琦颜想了想还是走过去为兰妃也斟了一杯酒,兰妃坐在那当风的门口,早已是冷得嘴唇发白,感激地飞快望了她一眼,琦颜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刚敬完酒回到坐席上,便听底下一位将军醉眼惺忪放肆问道:“皇上,您将妍贵人带到军中,无可厚非。可为何还把这鞑靼女人也带来了?鞑靼人可没一个好鸟!皇上,末将斗胆提议,杀了这个女人为死去的将士们祭奠亡灵!”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将军也纷纷附和,一时间群情激奋,直嚷嚷要杀了兰妃报仇。
琦颜大惊,担忧地看向兰妃,却见兰妃很淡然地跪坐着,仍是没动。身子虽孱弱,却稳如泰山,未动分毫。面对如此场面还能淡然,真是令人佩服!
只是席上乱成了一锅粥,皇帝却没发话,面色微微有些醉酒后的朱红,双目暗沉,似乎还夹带着一丝嘲讽,若有所思地看着堂下众人,却并未制止,任由他们胡闹。琦颜暗暗揣测,难道皇帝早有此意么?念及此,背脊不禁凉飕飕的,手脚也发冷了。
琦颜正自惊惶不定,就见杜泽群出席跪拜,声如洪钟:“皇上,马将军是酒后失言,望皇上念在他救驾有功的份上从轻发落。”
此时几个还有几分清醒的大将也纷纷跪倒求情,皇帝沉着脸道:“兰妃她是朕的女人,是燮国人!你们记清楚了!这事就交给杜爱卿处置,朕累了,众卿自便。”说罢拂袖离去。
皇帝一走,底下众将倒是喝得更开怀。那嚷着要杀兰妃的马将军被拉下去杖责了二十军棍,此事便算是了了,据说那马将军第二日便又健走如飞,看来下手的人还挺温柔。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zongheng。com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北征孽缘成(8)
这日晚上皇帝并没有召琦颜前去侍寝,她只当是皇帝体恤她这些日子太过劳顿,但是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也一样,皇帝似乎忘记了她的存在。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更多的还是几分窃喜,不知为何,她如今对皇帝有些抵触心理,虽然这种心理一直都存在,但是,现在似乎比以往更强烈些。
天气回暖,春意盎然,连路旁的野花也开得繁盛起来。
休整了几日后,先头部队已经开拔北进。太子慕容瑾请命亲自率军二十万进攻三百里外的什伽城,这座城池原本已被燮军攻克,却因乌邙山之役燮军败退鞑靼又收复了城池。什伽城是一座非(霸气书库…提供下载…87book)常牢固的城池,位于鞑靼中部,四通八达,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进可攻,退可守。攻克了这座城池,再向北就是一马平川,深入鞑靼腹地了。而且什伽城距离鞑靼陪都中都不足五百里,燮军攻克此城后便可以以什伽为据点,荡平中都,必能震慑鞑靼,使其军心动摇。
鞑靼人自然也是明白什伽城的重要性,趁着燮军败退的这段时间加固城墙,调集了十万精兵守城,守将更是派出了鞑靼第一勇将乌隆奇,据传此人精于用兵,骁勇善战,手下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便是那支号称“野狼”的敢死队,关于这支秘密军队一直广有传言,却没人见识过。据留在城内的探子报,乌隆奇这次把家底都带上了,或许“野狼”这支队伍很快就要现身于燮军面前了。
慕容瑾也预料到这将是一场血战,大军在距什伽城三十里外扎下营寨,休息一日后次日一早着人在城下叫阵。
第一日交锋几轮单打独斗下来双方各自折了三员大将,难分高低。眼见己方第三员大将被斩落马下时,乌隆奇有些按捺不住了,高举一对开山斧拍马上前,那马快得似一阵旋风,燮将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那双斧一并拍得脑浆迸裂。慕容瑾在旁看得清楚,一连损了三员上将,心内大恸,下令攻城。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鞑靼军往城内撤退,慕容瑾催马追上乌隆奇,乌隆奇急于撤退,虚晃急招便想甩开慕容瑾,慕容瑾哪容得他逃,紧追不舍,后面大军眼看主帅奋勇杀敌,个个也不甘落后,拼命向前冲,两下里混战在一起。一场恶战一直持续到黄昏,直到双方都精疲力竭才退兵。
此后不管燮军如何叫骂,城内都是免战牌高挂,拒不出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