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萍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萍嵋-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港口了嘛。
  正思忖着,轿子已经抬到储秀宫门口了,沈今竹下了轿子,先被宫女们伺候沐浴更衣,换下了陪同太子参加仪式的男式蟒袍和皂靴,穿上了大红缂丝十样锦妆花褙子、蜜合色大朵簇锦团花芍药织锦裙子、宝相花云头高底鞋。
  宫嬷嬷举着梳子问道:“沈小姐想梳个什么头?”
  “啊?”沈今竹这一月被叫惯了“沈太傅”,这句“沈小姐”太陌生了,她对镜笑道:“我平日就罩个发网,充当男儿打扮,很少用首饰。嬷嬷瞧着办吧,梳个简单点的,免得让皇后娘娘久等。”

☆、第212章 储秀宫夜宴成鸿门,痴心错犯起中二病

  老宫人熟练的给沈今竹梳了双鬟髻,插着一对金镶宝石九凤点翠簪子;戴着一对玉葫芦耳坠,还淡施脂粉,唇上染了一点胭脂,这样打扮起来,宛若少女一般,就是那双眼睛深邃悠然,不似少女的纯真。
  皇后很瘦小,整个人就像缩水了似的,如冬天挂在枝头的残花,干枯的身体在寒风中颤抖,似乎一场雪就能把她压垮了似的。她双眼早就哭瞎了,还跪瘸了一条腿,脊背也挺不直,不过纵使如此,她依旧是盛装以待,沉重的头冠压在她干瘦的头颅上,细小的颈脖似乎快要被压断了似的,她尽力端坐在泥金松竹梅座椅上,以示对沈今竹的尊重。听见沈今竹三呼千岁之后,听声辨方向,对着她抬了抬手,说道:“平身吧,赐座。”
  女官将一个绣墩放在椅子旁边,沈今竹谢过坐下,皇后瞪着无神的双眼,双手轻轻摸在她的脸颊上,说道:“好几年都没见你,只是断断续续听到你的消息,你迎回了皇上,还保护太子,本宫心想着当年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长大了,而且巾帼不让须眉,有木兰拜将之才,就想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可惜本宫的眼睛已经全瞎了,看不见,就摸摸你的脸。”
  由于性格和现实原因等不同,沈今竹很不理解皇后哭泣跪拜自残的行为,她觉得这样做是徒劳,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很佩服皇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就像被下诏狱的孙秀一样,能够忍受这种非人折磨,而不改变心智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沈今竹将脸凑过去,如一只温顺的猫咪一样任由皇后摩挲着,皇后还摸了摸她的发髻,笑道:“脸是张开了,这发髻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梳着双鬟。”又摸到了她的脸和颈脖,叹道:“年轻真好啊,这脸就像白玉一样温润滑腻,姑娘家的,莫要辜负了大好青春,鲜花还需送美人,前几日刚得了一些首饰,都送给你吧。”
  皇后赏赐,肯定不能推辞的,沈今竹忙要跪谢,皇后拉住了她,说道:“免礼,陪本宫去御花园散散步吧,说说这你几年的经历,本宫这几年就待在南宫里头看着天,成了井底之蛙了……”
  可能是在南宫关的时间太长了,皇后虽然眼瞎腿瘸,行动非常不方便,但是她不愿意长期待在室内,只要天气容许,她就坐着鸾轿四处“散步”、“赏景”,眼睛看不见,她就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干瘦的身体穿着宽大的袍服,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她从轿子上吹下来,沈今竹胆战心惊的跟在轿子旁边,陪着皇后游园闲聊,看着皇后脸色仿佛罩着一股死气,暗叹岁月无情,天家更无情,这位尊贵的皇后也就是个还能喘气的活死人了。
  当晚皇后摆了晚宴,后宫的小公主、徐淑妃和两位贵嫔都来作陪,其中赵贵嫔还是太子的生母,这位赵贵嫔以前是贵人,此人相貌在以前也顶多是清秀,谈不上美丽,但是个有福气的,偶然一次她打蚊子的样子被微醺的庆丰帝看上了,仅仅一次宠幸就有孕得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赵贵人有子也不得宠幸,在进了南宫之后连位份都没有了,却奇迹般活到了现在,升了贵嫔,太子一旦登基,她如果还活着的话,一个圣母皇太后的位份是跑不掉的。
  连已经招了驸马的大公主也进宫了。当年大公主是以郡主的身份下嫁,如今老爹复位,她也恢复了公主的身份。这些身份贵重的女人都被皇后召集过来夜宴,可见皇后对沈今竹的重视,或许是一种安慰、亦或是补偿?
  这顿饭吃的看似轻松,实则各怀心思,其他人倒罢了,沈今竹总感觉赵贵嫔的目光时常落在自己身上,那种试探和挑剔的眼神仿佛不是再看居功甚伟的一国太傅,而是在挑选儿媳似的,沈今竹很反感这种目光,她毫不客气的对视过去,你是太子生母,我还是太子太傅呢,要尊师重道啊!赵贵嫔目光闪烁着移开了,可不一会就故技重施,就像一只苍蝇落在饭菜上,你举起扇子,没等扇风过去驱赶,就立刻飞走了,等你放下扇子,她又落在杯盘上。
  这不是自己家地盘,沈今竹不能轻举妄动,晚宴完毕,月华初上,后宫已经落钥了,不会轻易开门,哪怕有军情急文,也是塞进门缝里送进来,沈今竹一个大活人是无法送门缝里里赛出去的,当晚她便住在表姐徐淑妃的咸安宫里。
  咸安宫除了徐淑妃,还有豆蔻年华的小公主、出嫁的大公主,和这三人呆在一起,沈今竹放松了一些,不愧为是看着她长大的亲表姐,徐淑妃命人送来一些沈今竹素日爱吃的点心,说道:“夜宴没吃饱吧?来,再用一些。”
  沈今竹微笑着拿着桂花糕吃着,徐淑妃对小公主说道:“今日的字还没写完,明日你父皇是要来检查的。”景隆帝只有这么一个未嫁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他都会抽出些时间陪陪小公主。
  小公主还想歪缠着沈今竹讲外面的世界,她嘟着嘴说道:“我才不呢,父皇说晚上写字伤眼睛。”
  徐淑妃板着脸说道:“敢拿父皇压我了,叫嬷嬷多点几盏宫灯便是。”
  大公主身在宫外,对传闻略知一二,她对母亲的意思心领神会,无非是想支开妹子,和沈今竹说些私房话,她拉着妹妹的手说道:“走吧,姐姐有体己话和你说。”
  两个女儿都退下了,徐淑妃上上下下打量了沈今竹一通,还摸了她的脸,说道:“这几年辛苦你了。”
  沈今竹说道:“娘娘也瘦了。”在南宫缺衣少食,稍微有点好的东西都先让给景隆帝和瞎眼皇后,粗活细活都要做,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因为没有大夫看病送药,病了就只能苦熬着,幸运点的能康复,差一点就棉被裹身送走了。徐淑妃惦记着外头两个女儿,一直很坚强,终于熬出头了,这三年也衰老的不成样子,皱纹爬上额头,连嘴角都有细纹,头发白了一半,倘若此时和徐淑妃和母亲沈佩兰站在一起,估摸还有人觉得她是年长的姐姐呢。将养了约三个多月,脸上好容易长了肉,唯有眼神依旧平静高贵,世家贵女的风范依旧,和夜宴上上不了台面的赵贵嫔是云泥之别。
  “劫后余生,两个公主又长的很好,本宫没有什么遗憾的。比起其他人,本宫已经是幸运的了。”徐淑妃说道:“皇上下了旨意,宣母亲和弟弟他们来京和本宫团聚,也另赐了宅子,那个宅子我以前派人收拾好了,晓得你自由自在习惯了,和家里人住不惯,你先住这个宅子。”
  沈今竹忙说道:“这如何使得?二姑姑和表哥他们都要来京呢。”以前徐家四房来京觐见,都是住在魏国公京城的府邸,其奢华景致不亚于金陵的瞻园。如今徐家已经分家,二房掌握爵位,却迟迟掌不了南直隶总兵的位置,有衰落之势,和其他几房人关系比路人还要冰冷,已经反目成仇,沈佩兰再来京城,就不会再住在那里了。
  徐淑妃眼里有期盼之意,说道:“昆明离这里那么远的距离,母亲年纪大了,走走停停的,估摸最快也要三个月吧,你先住着,估摸过几日皇上会赐给你宅邸,那时再搬过去不迟。”
  沈今竹也很高兴,“好久没有看到二姑姑和表哥他们了,表哥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爹了,他们来京之后要常住吧,娘娘就可以经常见到二姑姑了。”瞻园被二房占着,四房回金陵也什么意思,说不定二房忌惮四房,会无风起浪,生出不少事情来,不是怕二房那一屋子草包野心家,而是没必要生些闲气。反正无论怎么闹腾,爵位都落不到四房头上,何必吃不到羊肉还惹得一身骚呢。就二房至今都不能掌兵权的窝里横怂包样,肯定坐不稳爵位,将来等大房的嫡长孙长大了,李贤君估计会为了儿子把爵位夺回来。
  徐淑妃却说道:“不会常住的,到了冬天就回昆明去,弟弟在信中说母亲很喜欢那里的气候,连咳疾都不犯了,我身处深宫,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道,还是尽力让母亲安度晚年吧,若是想了,就下懿旨宣召他们过来,一般会安排在夏秋,春天和冬天京城风沙大,引起母亲的旧疾就不好了。如今本宫也想开了,只要家人都平安健康,在不在一起,能不能时常见着都不重要。现在唯一担心的这张脸老的太快了,母亲瞧见了定会伤心难过。”沈佩兰最重视容貌和保养,据说至今都没想像其他贵妇那样发福放弃仪容,镜中的自己肯定比母亲更显老态。
  说到这里,隐忍克己的徐淑妃都不免泪沾衣襟,哽咽了一会,徐淑妃擦泪笑道:“瞧瞧,其实也没那么糟糕,不是还有三个月吗,本宫好好吃药保养,学些驻颜之术,听说有种药膏能够使白发染黑,本宫已经要太医院去找了。倒是你,都二十二了吧,依然是一个人,身边也没有个知冷知热的陪着你,本宫都替你担心呢。”
  又提到了婚姻问题,沈今竹装傻,说道:“璎珞一直跟着我,冷了热了她比我还清楚,是我的左右手,我想要什么,她都能做到。”
  徐淑妃食指往沈今竹额头上一点,说道:“你啊,从小就是这样,油嘴滑舌的,谁都说不过你。你和寻常女子的路是不同的,本宫也不会勉强你,乱点鸳鸯谱。可是本宫最近听了些不好的传言,把你和太子编排进去了,皇上大怒,命后宫禁言,也杖毙了几个,把谣言压下去了。”
  沈今竹说道:“难怪夜宴上赵贵嫔如此古怪。”
  徐淑妃说道:“她心肠不算坏,就是有些糊涂,眼皮子浅,藏不住心思。若不是生下太子,皇上都忘记有这号人,傻人有傻福,皇上就这么一个儿子,总要给她一些体面。”

☆、第213章 储秀宫夜宴成鸿门,痴心错犯起中二病(二)

  “我明日要殿试,不能亲自送你天津赴任了,薄酒一杯,祝你一路顺风。”李鱼斟满酒杯,递给孙秀。
  作为迎回、还有拥戴景隆帝的一大功臣,孙秀很快从金陵诏狱里释放出来,进京面圣,景隆帝厚赐了这位功臣,并且封了孙秀为天津巡抚,加封兵部侍郎。天津属于北直隶管辖,作为南北咽喉,京城门户,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此地特设了巡抚,统一管理军政还有民政,孙秀由此从一个七品县令,一跃成为二品巡抚,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由于此前孙秀是景隆帝亲自挑选的开海禁海澄县第一任县令,所以孙秀成为天津巡抚的消息传开后,朝野都纷纷猜测是不是天津也要开海禁了,所以派出了孙秀这个熟悉兴建开放城市的老手。
  孙秀是朝廷最炙手可热的大臣,谁都能瞧出景隆帝对他的栽培和期待,在地方上有所建树,锤炼成才后,再入中央六部熬资历和经验,他日入阁成为一朝首辅都很有可能啊!关键是这位早年丧妻,至今没有再娶!是个黄金单身汉!一时间朝野好多老狐狸看他的目光都变了,纷纷把自己带入了孙秀老丈人的角色。
  孙秀的家里每天都堆满了各种请帖的名帖,幸好明日就要赴任,先脱离京城这个名利场再说吧。以前蹲诏狱的时候,钱粮师爷李鱼多有照顾,孙秀很是感激,李鱼设宴相邀,他当然要赴约的,孙秀爽快的一饮而尽,还提着酒壶给李鱼的酒杯斟满了,说道:“你已经是会元了,i明日殿试定也一定能拔得头筹,连中三元者,非你莫属。我在天津等你的好消息。”
  前日刚刚放榜,李解元不负众望,得了会试第一。春闱分两场,首先是在贡院举行笔试,考八股文章,取前约两百名,类似及格线,头名称之为会元。第二场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的是策问,成绩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二甲传胪和进士;三甲是同进士。
  李鱼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而且懂得仕途经济,人情冷暖,当和尚时又在景隆帝那里刷足了好感。须知会试都是要糊名抄卷,由多位考官评判成绩名次的,不知道考生是谁,他能夺得会元,可见其实力雄厚。明日殿试去景隆帝那里转一转,状元之名非他莫属了。
  虽如此,李鱼并不敢得意,也没有刻意谦虚,他笑了笑,说道:“今日太子回京,你也在邀请接驾之列,还进宫赴宴,可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