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1].波罗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可[1].波罗游记-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可波罗年仅17岁就和父亲从威尼斯出发;旅程历时20年;当他回家时没人认识他了;也没人相信他的故事;都以为他疯了;你相信他来过中国吗?
我深信这一点;但当时的意大利人不相信。
在邻近与乔瓦尼告别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自己此行还要自拍一部有关西域之行的短片希望能带回意大利播放;他相信能够在五天后;自己生日那天登上慕士塔格的顶峰。
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马可波罗游记》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了一厢情愿的幻想道听途说的解释;以及一些编造的故事;还有一些曾经可能经历过的细节穿在一起的一个故事集成;西方很多人也不把《马可波罗游记》当成一个真实的事情;甚至我听说马可波罗这个字眼;在西方就是一个疯狂的代名词;但是大家已经不CARE;不在乎它是不是真实;因为这些故事源远流长;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就没有人质疑;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一样;它成为了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们信仰的一部分;它成为我们故事的一部分;当我们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再回来看我们的重归中国;这一系列专题片就会意识到逻辑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观察与交流;当有一天我们把摄像机对准现在仍然怀揣《马可波罗游记》来到中国寻梦的意大利年轻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其实意义已经达到了。
喀什古称〃疏勒〃;近代也称〃喀什噶尔〃;它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第一个中国城市;马可波罗提到这里的居民大都从事商业活动;很多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不少外地商人在此地经转周游世界各地做贸易;他的记述文字虽短;但都有着惊人的概括力;喀什自古即为中国新疆西端重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而行的〃丝绸之路〃;南北两道在这里汇合成一点;几乎所有经行此路的商贾都要在此停留贸易;因此这?也是西方宗教文化进入中国的门户地带。马可波罗曾经提到过喀什噶尔城;有基督教堂;这在今天已经无址可考;但是在伊斯兰教遍及中国新疆地区之前;这里曾经是佛教盛行的地方;然而近代的考古学者在今天喀什市的地层下几乎没有发现过任何有关佛教文化的遗迹。日本著名的西域探险者橘瑞超在他的书中曾经作过推测;今天的喀什城也许不是原址;而最古老的疏勒国中心似乎应该在著名的莫尔佛塔附近。
当我快到喀什的时候;我在左边发现了两个高的土堆;我不知道什么东西;后来村长告诉我那个是烽火堆。后来我到了喀什去以后人家跟我介绍;说喀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莫尔佛塔;因为当时我时间比较紧嘛;就匆匆地到塔什库尔去了;这一次我到了喀什以后;一定要专门地去看一看这个莫尔佛塔;当我一眼看到佛塔的时候;就联想到原来就是那个村长告诉我的烽火堆。
莫尔佛塔是今天喀什地区留存极少的佛教遗迹代表;这座唐代的佛塔赫然耸立於一条古河道旁;从它的建筑形式和周围遗迹判断;当时这里是一个规模相当宏大的寺院;而这类寺院一般是不会离都城太远的;就在莫尔佛塔附近存有汉诺依古城遗址;而在突厥语中〃汉诺依〃正是〃王宫〃之意;在十世纪末到十一世纪初;喀喇汉王朝的穆斯林与佛教徒发生战争;这场战争以佛教失败而告终;汉诺依古城和莫尔佛塔均毁於战火;所以当马可波罗来到这里的时候;整个新疆已是伊斯兰教的天下;而他所见到的喀什噶尔很有可能是今天的喀什城原址。
艾提尕尔大清真寺是全新疆乃至全中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自公元960年;喀什噶尔地方政权喀喇汉王朝正式引进伊斯兰教之后;这?就成为该教自陆路东传我国的基地;马可波罗自此东行所见一切伊斯兰教传统均发源於此。马可提到了这里的伊斯兰教徒在他的书中对基督徒有过记述;但是现在喀什这里已经没有基督教堂了。
第三集〃丝绸〃之行
梁冬:我们的摄影队拿着《马可波罗游记》一边看书;一边去拍图片和拍纪录片;於是就去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喀什;喀什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关节点的重镇;从喀什就有两条路从西方进入中国;一条是北道;一条是南道;北的那条道当时正在发生战争;是当时的一些蒙古族亲王和当时的中央政权忽必烈之间的一场战争;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和下面各种藩镇割据之间的一场拉锯的战争;所以马可波罗他可是一个商人;他必然要走南线;摄影队也是顺者这条南线一直往前走;去到了一个名字叫英吉沙的小镇;据说这个小镇盛产小刀;有些时候为什么一个人要去做摄影队到外面拍外景呢;跟我们在棚里做主持是天壤之别;是因为你在外面拍片子的时候;可以一边拍;一边顺便买些东西;在你老的时候留点纪念;比如说在南边这个摄影队的成员他们就买了很多小刀;大家都非常兴高采烈。
英吉沙是一个小镇;几百米长的街道是从喀什到莎车的必经之地;然而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产生出全新疆乃至整个中亚地区都非常闻名的维吾尔族小刀;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和做刀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英吉沙小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以前;那时的手工艺就已经相当高超;英吉沙小刀造型独特;有四十多个花色品种;刀体平滑光亮;以象牙、牛骨成的刀柄上镶有彩色的珊瑚或宝石;刀身上雕刻出独特的维吾尔式花纹;这些传统的样式到了现代依旧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几乎每一个维吾尔族男子都以佩带一把英吉沙小刀作为可以炫耀的资本。
我想使这些景物与马可波罗的故事产生联系;比如说加工厂;马可波罗在书中多次提到刀剑铸造、金属加工和兵器制造;这些加作坊遍布整条〃丝绸之路〃;也许马可波罗就曾途经这个作坊;他发现在这里刀剑铸造已有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上进行此项工艺加工的最佳地点;我想通过这组镜头表现这些手工艺者之间的互动;籍此表现他们今天的工作状态。刚才我还找人讲述了刀背上花纹的含义;希望能挖掘到更多的文化信息;也许这些工人是数千年前从土耳其移居至此。
他(马可波罗)很少提到自己;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记录了非个人的事物;他肯定带了把刀;这是必需的;用来割绳子、切肉、刻字等等。刀的用处很大;每个旅客都会带刀;不仅仅是自我保护。
在数百年以前;对於常年跋涉於蛮荒之地的商旅来说佩刀不但是生活所需;更是防身的利器;或许是出於对700年前的想像;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摄影队成员都配备了自己的武器;这也似乎让马可波罗重归中国之旅增添了几分冒险的感觉。
人们常说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买买提是一个最地道的维吾尔族老汉;热情而朴实;笑口常开;赶起驴车就唱歌;摄制组决定到买买提家里去看看一个普通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也想看看买买提·明的那块两亩多的瓜地。
我家里有五口人;我和老婆;还有三个孩子;他是最小的儿子;我们靠种地为生;主要是种瓜;这瓜一个能卖到1块5毛钱;或者2块钱;赚的钱就用来买穿的衣服;买吃的;喝的;全家人都靠这些生活;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是好了;政策也是越来越好;有钱买衣服来穿;肚子吃得饱;我是满意的。
买买提的大女儿很早就出嫁了;一个儿子在乡上学手艺;他把最喜欢的小儿子带在身边;因为以后总要有人继承他的家业;两亩地虽然不算大;但一年总能收上一千斤左右的甜瓜;今年靠卖瓜已经赚了八百多元钱;到了夏季之后;地里还要种上一季玉米;来年再种棉花;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从来不会抱怨任何事情。以前种瓜不是这样的;原来没有包产到户以前;这些地是农业社的;大家一块劳动;包产到户后自己分了地;收入还不错;我从小就是农民;学种地;现在我的几个孩子都念书;尽量供他们上学;如果能念好书;长大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马可波罗游记》之所以会这么的流行;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有的没有的故事;比如说他当时说在新疆地区有一种棉花;是从石头里面爆炸出来的;叫石棉;是不怕烧;不怕烫的;而当时的忽必烈还专门送了一块用石棉做的手帕给马可波罗的爸爸和他的叔叔;而他的爸爸和叔叔后来还拿着这块石棉做的手帕包了耶稣受难时的衣服送给了教皇;这种故事当然没有办法考究;谁也没有见过那些衣服;不过这个故事本身传播开去。在《马可波罗游记》还有一种故事是后来倒是有便於我们去寻根问底的;就是他说在新疆地区有一种病叫大脖子病;后来我们的记者去寻找;发现还真有这样的一种病。
叶尔羌河是新疆南部最著名的一条大河;它覆盖了从喀什到莎车的绝大部分地区;也使莎车成为了南疆重要的产粮大县。因此;莎车故称叶尔羌王国。马可波罗说这里百物丰饶;居民遵守摩诃末教法;这些都是十分符合史实的;然而游记在这里出现了一段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马可波罗怎么会突然插入了一段对於撒马尔罕的记载呢;撒马尔罕的君主皈依基督教;基督教徒们奉他的命令兴建一座辉煌的教堂;他们从回教徒的礼拜寺内取走了一块大玉石把它用来垫在教堂的顶柱底下;而老国王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信奉回教;於是回教徒强令索回玉石;其目的是希望基督徒的教堂就此塌陷;基督徒们非常生气;无力反抗;他们跪在耶稣面前昼夜祈祷;一天早上教堂的顶柱突然悬空;巨石取出来以后;柱子依旧悬在半空;而教堂完全没有受到损害;至今那悬空的柱子依旧支撑着整个教堂。有关撒马尔罕的柱石传说;中外史籍中均有记载。然而马可真到过撒马尔罕吗;不少专家对此颇感怀疑。
这个故事在我们元代治顺年中间;一三三几年编了一本书叫做《治顺镇江》;在这本书中间有一篇叫做《大兴国寺记》;大兴国是一个基督教的教堂;是当时元代在镇江修建的;提到了同样一个故事;就是说在这个寺院的;这个基督教堂的建立者;他的老家是在撒马尔罕;他们老家有一个基督教堂;这个基督教堂有一个柱子和它的基础是分离的等等。所以我们当时看了这个资料以后;我个人的印象就是马可波罗有关撒马尔罕的这段记载;讲的这个故事;他真正得到的消息不是在撒马尔罕;而是在镇江得到的;他只不过在叙述的时候把这个故事放在了撒马尔罕那个部分而已。
在不同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还出现过这样一段记载;马可波罗说;在莎车王国有一种奇怪的病;病人的脖子上会长出比头还大的瘤子;如果这些版本中的文字不是后人附会上去;那么马可曾经到过莎车的事实就不该被否认;因为这种地方病在莎车由来已久;直到20世纪初;斯文赫定来到这里时;还曾记述过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患有此种疾病;马可波罗的记载没有错;这种病自古就有;在这里很普遍;直到1949年解放之前;到处可以看见大脖子病;有大脖子的;有头上不长头的;还有身子长不高的;都是可以常见的地方病种类;因为我们莎车饮用水和食用的盐、面缺少碘;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以前还专门拍过纪录片;后来政府努力控制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在今天莎车县的亚克艾日克乡仍能看到当地人沿用古法从戈壁滩中拉取盐土;贫困的当地人就靠从土盐中提取生活用盐;而这种盐是造成缺碘性地方病的根源之一;现在的莎车人已不再食用土盐;但是土盐浸泡出的盐水还是可以用来打馕或是喂养牲畜。
在亚克艾日克;即便是最富经验的老人也说不清他们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了挖土盐的生活;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在这片大戈壁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对於一切都有自己合理的解释;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人们生活在船上;真主看到他们非常艰难和贫困;就把赐给他们的陆地?额外施恩加入了盐土;这个听起来很像诺亚方舟的传说;传递着的是当地人一种很根深蒂固的信念;既然有真主在;那么生活中的任何困难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有理由开心的享受已有的生活。
马可波罗离开喀什经莎车过河田;所走路线正是〃丝绸之路〃的南道主干线;最终他从且末到若羌;从这里穿越了罗布泊沙漠一直走到了敦煌;完成了他在新疆的旅程;这条古道在三千年前也被称作玉石之路。虽然和田玉名闻天下;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新疆维吾尔族人的传统中没有中原汉人所推崇的玉文化;他们更喜欢以黄金饰物来体现身份和价值;不过这一切不妨碍玉石在和田人心目中的地位;他们以玉石为生。
今天是星期五;是和田的玉石巴扎;也就是说集市了;你看这个地方非常古朴;我想在几百年以前也不过如此;仅仅是房子有点改变;过去和田这条路称为玉石之路;因为当时这个玉石到中亚、西亚;用这个玉石来交换那边的一些商品;那么后来逐渐逐渐就是从中原很多的丝绸;也是从这个地方经过和田;经过莎车;经过喀什;再到这中亚、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