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广告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广告战-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以做到的。
    运用新闻媒介做广告主要形式之一是公关广告。即将本单位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动态写成新闻稿,投寄给新闻媒介;请新闻记者到本单位采访,举行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希望新闻媒介替你作“免费”宣传。其实,岂止是免费,它的效果和影响,是其它任何一种形式的广告不可企望的。
    1986年10月某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各新闻单位都收到一份公关新闻稿:东楼改造工程竣工以崭新面貌喜迎秋交东方宾馆东楼改造工程,从今年5月停业,历时4个多月,已完复业,至此,东方宾馆全面改造更新工作基本结束。
    东楼第一次装修改造距今已6年多了,卫生洁具、家具和墙纸、地毡都已残旧。如不改造更新,就会影响东方宾馆作为高级国际宾馆的形象。为此,宾馆从去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房间宽敞明亮,房间面积达39平方米;全部红木高级家具,配上色调和谐的墙纸和地毯;房间保持原有的闭路电视、电脑电话和中央空调、烟感防火等现代化设施,既豪华庄重,又具现代风韵。
    现在,东楼大堂已达600多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近一倍,顶柱和地面镶上光鉴照人的高级大理石。大堂外沿是一条带有遮檐的通道,通道外的正门大广场有5000多平方米面积,气势恢宏,整个布局极富民族特色。
    这份新闻稿散发后,各新闻媒介都根据需要,改写成新闻稿予以刊载或播发。消息发表后,很多客人慕名前来参观东方宾馆的改造工程,开房率直线上升。
    鲜花、生日的辐射——公关广告
    鲜花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美的使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束束鲜花总是情。在广州“三寓”宾馆,就流传着一则关于鲜花广告的故事。
    199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夕,广州市“五一”奖章颁奖大会,准备在“三寓”宾馆举行。组委会要求宾馆赞助会议场地,宾馆领导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组委会问宾馆领导有什么补偿要求时,“三寓”宾馆领导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但也没有使组委会为难,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在颁奖时,由“三寓”宾馆的礼仪小姐向劳模献花。因为他们知道颁奖大会是庄严而神圣的,在这种时刻,在会场上做任何一种广告都不是良策。而向劳动模范献花,既可表达对劳模的敬重,又能激起与会者的注意,达到间接宣传宾馆的目的。
    果然,当身着旗袍,肩佩“三寓”宾馆绶带的礼仪小姐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台下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台上镁光灯频频闪烁。晚上,无数的电视观众也都目睹了“三寓人”的风采,领略了“三寓”宾馆现代化设施。
    生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值得庆祝的。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是一种缘份。但是把单位的诞生日与人的生日牵连起来,共同庆祝,作一个公关广告,最近日渐兴隆,其效果持久。沈阳市的北市百货大楼、妇女儿童商店都利用过这种公关广告。而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的这一活动,另具特色。
    1988年元旦之夜,由上海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文艺晚会”上发布一条消息:“凡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同日出生的市区小公民,即1987年1月1日诞生的,在一周内,均可得到公司赠送的一份生日礼物。”
    第二天,“三菱”公司总经理一大早就来到生日礼物赠送处,亲自将礼品送给了第一位前来领取礼物的儿童和家长,并与其合影留念。
    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关报纸还对此作了专题报道。《解放日报》刊登了题为“上海三菱电梯公司销售宣传出奇招”的文章,《新民晚报》作了“小孙女得礼物,老教授动真情”的报道。自生日公关广告发布后,仅一周公司获得订货意向超过平时的5倍。
    “模特儿”的魅力
    色彩再美的时装,放在柜台里是不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即令套在“模特儿”身上,也难以表现流动的美。只有活生生的人穿上时装,才能赋予它应有的魅力。
    1982年7月成立的上海时装表演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作过几百场表演。演到哪里,哪里就掀起贸易洽谈、拍板成交的热浪。有一次,一个欧洲国家的贸易代表团来我国洽谈生意,他们从南到北,竟一笔生意也没谈成,就在代表团途经上海准备回国时,意外地观看到上海时装队的表演,凉了的心又热了起来,当即在演出的100多种服装中选出了51种,签订了1500万美元的时装合同。一支由8位姑娘、几位小伙子组成的时装表演队,是美的传播者,是形象的广告宣传,通过他们的精彩表演,改变了中国服装的形象,使我国的服装适应外贸市场的需求。
    吸引力
    广告的读者没有阅读广告的义务,而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动,因此广告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广告宣传成功的前提。广告的设计必须讲究画面美,语言美,布局美,并且富有创造性,使人乐于欣赏,乐于接受广告宣传的内容。
    美国罐头食品业为了打开销路,请广告公司录制一部30秒钟的电视广告片。结果,旧金山的凯彻姆广告公司击败了六七家名牌广告公司而入眩它的广告图像是由一个女机器人坐在一个富有未来主义色彩的躺椅上慢慢旋转,忽然手指一动,在空中转动的罐头就被打开,摆在3000年飞向木星的一艘宇宙飞船的餐桌上。整个过程画面新奇独特,情节有趣而富有启发性,不仅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就是成人看了,也被其艺术构思所深深吸引。在国外,不少广告插图是通过“阅读最省力原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的。这个原则是指广告简洁得看一眼比不看它也费不了多大的劲。
    …
   

    04
    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广告
    对广告来说,重金意味着重利。
    美国有一家布朗与威廉森烟草有限公司,在连续遭受产品滞销的困扰后,便决心把巨额资金投入含焦油量极低的“巴克利”牌香烟的广告宣传上。为了使这种香烟成为一级名牌,这家公司想出了一种推销的新花样。其他制造商在推销香烟时,一般是分赠小盒样烟。任何人对这种香烟感兴趣只需打一个电话,说出他现在抽的是什么牌香烟,他就会收到附有一张赠券的回信,凭券可向任何零售商店换取六美元一条的“巴克利”牌香烟。布朗与威廉森公司认为这种推销办法“成效很大”,并打算长期采用这种办法。美国大约有5400万人吸烟,如果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要一条免费的“巴克利”牌香烟,公司在这方面的费用将会达到近8000万美元。
    此外,还要付出近7000万美元为“巴克利”在18份全国发行的报刊上登广告的费用。据估计,其广告和推销费用总计将接近1.5亿美元。该公司不惜重金大搞广告宣传,也许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但对销售“巴克利”牌香烟确实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日本人与美国土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改变人们的习惯,也必须采劝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的招法,让消费者自自然然听你的指挥。
    美日贸易逆差逐年上升,使许多美国企业毅然还以牙眼,进军日本市常食品业的名流——奥里伊达食品公司的目标是:让日本人把美国土豆当成日常食品。日本人不爱吃土豆,如何改变其饮食习惯呢?该公司抓住日本人崇尚欧、美名牌的心理,把土豆肉末饼说成是奥里伊达产品,并把它列入麦克唐纳快餐的早餐菜单,广为宣传,终于促使日本人纷纷去超级市场购买土豆,仿照奥里伊达公司的做法食用土豆。现在,有10%的日本人认为,土豆是早餐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美国高露洁公司的广告政策
    经营决策谋划好了,企业获胜就有了大半,在此基础上搞好商品销售,才能使企业获得全胜。
    美国的高露洁牙膏为了进入全日本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市场,并没有采取贸然进入、全面打开的策略,而是先选择在离日本本土最近的琉球群岛上开展一连串的广告与公关活动。
    在琉球群岛上免费赠送样品,使琉球每一个家庭都有免费的牙膏,因为是免费赠送的,所以琉球的居民不论喜欢与否,每天早上总是使用高露洁牙膏。由于这种免费活动,引起了当地的报纸、电视的注目,把它当作新闻发表,甚至连日本本土的报纸、月刊也大加报道。于是,高露洁公司在广告区域策略上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以琉球作为桥头堡,使得全日本的人都知道了高露洁,以点到面,广告效果十分明显。
    青岛啤酒步入美国
    人间有桥梁,产品也有桥梁。
    一个企业在拥有了自己的优质名牌产品之后,如何使之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并战胜对手,为产品寻找一个可靠的代理商是多么有效的促销环节!
    美国是世界上啤酒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1987年,美国的啤酒产量达2293万升,比居于世界产量第2至第4位的西德,英国和日本的啤酒产量之和还要多。就在这个激烈竞争场面中,中国的青岛啤酒稳稳地坐在了傲视群雄的第九把交椅上。
    1977年,青岛啤酒在美国总代理公司——莫纳克进出口公司的引导下,首次悄然跻身美国市常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莫纳克公司开始围绕青岛啤酒施行广告战略。这一年,他们在电视、广播和报刊上投入了50万美元的广告费,目标是把消费群扩展到华人聚居地以外的地区。而后,他们又逐年增加投入,直到在全国啤酒市场发动全面的广告攻势。到1988年,莫纳克公司对青岛啤酒的广告费投入已高升至135万美元。他们除了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做广告外,还采用了其它数十种宣传方式,使青岛啤酒名声鹊起。
    经过10年努力,青岛啤酒逐渐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跟,销量节节上升,青岛啤酒现已成为美国售价最高的啤酒之一。
    它还把进入美国市场达40年之久的日本麒麟啤酒和七宝啤酒抛在后面,成为亚洲在美国最畅销的啤酒。
    记者之家——公关广告
    美国有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到珠宝店为他的夫人订购了一副钻石手镯,选好以后就跟营业员说:“把帐单送到我的办公室去。”结果没人理会他,因为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的名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第二天刚上班,这位董事长就下令广告部门筹划扩大公司知名度的广告。显然,他要做的这种广告,并不是为推销产品,而是要让珠宝店之类的左邻右舍和社会公众知道这个公司。这种旨在使社会公众对企业有整体了解,从而建立其声誉或知名度的广告,被通常称之为公共关系广告,简称公关广告。一般情况下,公关广告离不开新闻媒介。如何结交新闻媒介的主体——记者,下面有一成功的实例。
    坐落在沈阳市中心的21层辽宁农垦大厦,自从1989年7月1日试营业以来,引起了人们的惊奇和不解。农垦,怎么“垦”到城市里来了?人们对农垦大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甚少。
    因此,大厦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社会了解自己。1989年8月末,全国第二届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在沈阳召开,届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都要到会报道和转播比赛盛况,这是一次利用新闻媒介,争取公众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厦主动承担接待记者的任务,并制定了相应计划,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公关广告宣传。
    首先,他们抓住了作为东道主的辽宁电视台这个重点,先声夺人。在二青会召开前,以辽宁电视台为主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介绍辽宁农垦事业十年来的成就,辽宁农垦对发展辽宁经济的作用以及农垦大厦的功能和作用,而后,又与电视台合作搞了一次“观众点播”节目。
    其次,在经理的带领下,手持鲜花的迎宾小姐,向远道而来的兄弟省市记者敬献鲜花,这种热情、亲切的欢迎气氛,给记者们的印象深刻、新鲜,产生了好感,许多记者的第一个新闻稿是客观、真实地向本省报道了有关大厦的情况。
    此外,他们又将大厦与记者的“理解”层次,引向更深的情感层次。经理亲自到每个房间征求意见;餐厅准备东北风味食品;二青会正值中秋佳节,大厦职工与记者共同联欢赏月,赶制月饼,送到房间,晚上许多记者和服务员高歌畅舞,加深了友谊。二青会结束时,记者们将一块刻着“记者之家”四个大字的金匾赠送给农垦大厦。
    农垦大厦的这次公关广告活动,成功地运用新闻媒介,把大厦形象传播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