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的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闻人的江湖-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说明什么呢?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他的傲慢和偏见,另外就是潜伏在他内心深处的对媒体的利用之心。

当我面对张维迎

当张维迎处于风口浪尖,他到新闻媒体上自我辩护,何错之有?我们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上,给他一个自由兜售观点的摊位,有何不妥?新闻自由不仅是记者的自由,是利用媒体攻伐张维迎的人的自由,它还是张维迎的自由。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张维迎有没有撒谎,我是否应该将他的言辞刊载出来?当记者审慎的怀疑精神与来自采访对象的权威的非真实信息发生冲突时,我建议我们接受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辑杰克·富勒的观点:“先刊载了再说。”

口水新闻的价值在哪里

采访张维迎,对我而言,完全是一个意外。

2007年11月26日傍晚,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问我想不想采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光华”)院长张维迎。我一愣: 张维迎发生了什么事?

来电者说,一封以张的同事、另一位光华教授的名义发表的网络版公开信,指责张维迎内斗,骂他品行“卑鄙肮脏”,是“流氓”。

我突然想起,此前的那个深夜,凌晨3点的光景,年轻的同事苏永通在MSN上问我: 是否认识光华的老师和学生?

光华是中国商学院的翘楚,是中国版的哈佛商学院,每年都有数十名高考状元来到试图成为世界顶尖商学院的光华。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好事者津津乐道的新闻。

此前半年,张维迎的另一位同事、享誉海外华人经济学界的一位教授,被光华院长办公会议免除了教职。该教授在网络上给教育部部长周济写了封公开信,意指: 他被开除是因为他在院长张维迎“扶正”一事上“站错了队”,张维迎狭私报复。搞得知识界和新闻界沸沸扬扬。

正文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7)

2009…11…24 20:52:15 本章字数:1174

苏永通这样问我,让我感觉到,光华可能又出事了。但我没有多问,只是简单地回答他: 我不认识光华的人。

来电者继续说,张维迎现在受到很多新闻媒体的围攻,大家都希望采访他。但是,他被新闻媒体搞怕了,对记者避之惟恐不及。但是,躲,不是办法,他的朋友建议他,既然躲不了,索性选择一家权威的新闻媒体,接受他们的访问。他已经接到苏永通以《南方周末》名义呈递的采访提纲,但他担心生于80年代的苏永通过于年轻,无法对话,希望报社可以增派一位年长点、有点阅历的记者。

来电者问我:“有没有兴趣和苏永通一起采访张维迎?”

老实说,我个人对张维迎和同事之间的恩怨情仇没有任何兴趣。教授之间的网络掐架,不过是一场斯文扫地的“口水战”。我们津津乐道,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有什么价值,而是因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这些夺人眼球的名头。公众对名人、对名校、对丑闻与生俱来的猎奇心,鼓励了新闻媒体探头探脑的热情。

如果这件事真的算是新闻,也不过是则“口水新闻”。其价值,充其量只是一些口水价值,最多只能满足隐藏在普通人内心深处幸灾乐祸的阴暗的心理需求。我一直认为,一则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应该同时具备口水价值和公共价值。口水价值关系到大众的娱乐生活,公共价值关系到大众的公共利益。这则新闻的口水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公共价值呢,我实在找不到。

出于对来电者的尊重,我回复说,我需要和报社作进一步沟通。

报社不仅感兴趣,而且还希望上头版头条。

报社的兴趣是可以理解的。张维迎与普通的经济学家不同,他已走出经济学研究的小圈子,成了媒体和读者瞩目的公众人物。他是多年前CCTV的“东方之子”,是几年前CCTV的“年度经济人物”,他是个是非特别多的人。从经济学家的道德,到顾雏军的倒下,再到大学收费的舆论,张维迎总是公共知识分子中遭受公共舆论“暴扁”的人。这一回,他出事了,我们将他的故事搬到版面上,是符合办报规律的。

端人饭碗,听人吆喝。既然报社有兴趣,我就应该放弃偏好,全力以赴。

写什么,怎么写

我和来电者很快联系好,确定下来,次日下午4点,在张维迎的办公室专访他。

采访前,我还和张维迎通了个电话。他希望我们的采访和报道远离人事纠葛,将着重点放在光华八年的教育改革上。我简单地答复说,可以,但是我们不能漠视新闻规律,完全置人事纠葛于不顾,装作啥事都没有。

当晚,我一直在浏览背景材料。感谢勤勉出色的同事苏永通,他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快速掌握了长篇累牍但整理得逻辑通畅、条理清晰的背景材料。遗憾的是,我仍然觉得这则新闻的价值,仅限于消耗我们多余的口水。

正文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8)

2009…11…24 20:52:17 本章字数:1224

第二天,坐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我苦苦地想,我怎样才能挖掘到“形而上”的价值元素,超越“口水新闻”的“形而下”。无论是我个人的兴趣偏好,还是《南方周末》的品位诉求,都强迫我回归严肃新闻的起点,突破“骂街新闻”与生俱来的瓶颈。

第三天夜晚11点,当我和苏永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了。

我们要写“形而下”的“口水冲突”。采访双方当事人,平衡报道这件事。

我们还要写张维迎是个怎样的人。这是人类的好奇心决定的,也是放大新闻传播价值的需要。我希望我们呈现的报道,不止于“形而下”的口水价值。我希望我能在报道中呈现人的命运、光华的命运、院长负责制的制度安排、西方商学院模式的中国境遇。我想将这些内容装入我们的报道,就像佛像装藏一样。

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我将文章构架设计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由头的“内斗接着内斗”,就事论事地表现张维迎和两个同事的内部纷争,以及他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第二部分,作为主体的“张维迎是个什么样的人”,追问张维迎本人以及熟悉他的人;第三部分,作为纵深的“偶然还是必然”,探寻张维迎和光华老是出事的环境和制度要素,进一步说说张维迎是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我的报道牵涉到环境和制度要素,但我不希望强行将张维迎的“人事门”解释为改革的遭遇。我期待的稿件是张维迎一个人的叙述,所以,我自己拟定的标题不是见报的《争议张维迎》,而是《张维迎: 风口浪尖誓言忍辱负重》。我这样做,是希望我的报道尽可能地客观中立,既然该文的信息主要来自张维迎,那我就不能自己跑出来指手画脚,随意地给张维迎和光华贴标签。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谋划得再好,实施的结果也总难免大打折扣。何况,我预先的谋划最多算得上“取法乎中”。稿子面世后,反对张维迎的人在网络上嘲笑他,说:“黔驴技穷之下打出悲情牌,唱出《窦娥冤》。以都是改革惹的祸,为光华的利益我不祭旗谁祭旗,做一出黄粱美梦,妄图博得同情、怜悯与支持。真是: 改革已成垃圾筐,破桃烂杏可劲装。流氓地赖成栋梁,地覆天翻慨而慷。张维迎新歌: 成亦改革,败亦改革,都是改革惹的祸。”

为什么有此讥嘲?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稿,也许是见报文稿中多了一句话:“这一切,在张维迎自己看来,源于自己掷地有声的强力改革。”其实,我原稿中并没有这一句,相反,我还在稿子中加了一句:“光华接连爆出的人事纷争,与张维迎的改革有没有关系?张维迎坚持说没有。”

我不知道前面这句话是谁加上的,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加上去的。

两句话同时出现在文章中,其实是矛盾的。回头想想,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我的责任。我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将稿子传到编辑部,给后续的编辑出版流程留下的时间太短,而且我对“形而上”的坚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手忙脚乱的同事们。

正文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9)

2009…11…24 20:52:18 本章字数:1047

面对非议,我只有自嘲

11月29日,星期四,《南方周末》出版面世的日子。张维迎的照片和名字,占据了这份报纸的头版头条。报摊上,远远就能瞧见张维迎沮丧落寞委屈的表情。

近年来,考大学时填报过新闻采编专业的张维迎,对大众媒体一直颇有微词。

他曾说过:“部分大众媒体对学术的摧残,对科学思想的藐视,对学者人格的侮辱,应该不是少数吧。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饶恕的罪恶之一。当媒体说自己为民做主时,他们多大程度上花费心思去调查考证真实的民意,真实的现实呢?”

我们专访他的时候,他再度透露出他对新闻媒体的失望。他说,一份眼下颇有名气的经济报纸,曾给他做了个《张维迎: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报道,虽然文字中带有好意,张还是气咻咻地致电这份媒体的总编辑: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几时接受过你们的采访?

双双接受我们采访的张维迎和他的对手对我们这组报道如何评论,我已不想理会,因为他们已成为报道中的利害关系人。但是,读者的评论,我们不可能毫不在乎。

我预感,我们对张维迎的这组报道,或许会让我们的报纸招致非议。

我的这一预感,源自大众舆论和小圈子对张维迎的评价。我始终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一拨人,对张维迎充满不屑、讥讽和批判。有趣的是,少数向我表示厌烦张维迎的人,既没有见过他的人,也没有读过他的书,对他几乎谈不上了解。

张维迎的一位学长说,新闻媒体上报道的张维迎的部分言论,以及他在北大倡导的改革方案,导致大众舆论对他的评价较为负面。今天,新闻媒体报道说,张维迎放言“官员是改革中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明天,新闻媒体又报道说,张维迎宣称“大学提高学费对穷学生有利”,或许张维迎本人的言论被断章取义了,也或许他本来就是这么说的,反正,大众舆论当中,张维迎就是“利益集团代言人”。你说,这个时代,大众怎么会喜欢利益集团代言人呢?

大众也就罢了,糟糕的是,大学这个小圈子也时常传出关于他的负面评价,我概括了一下,大抵有两条: 狭隘的小农意识使他沽名钓誉妒贤嫉能;熏心的权力欲望使他争当院长排除异己。总而言之,内容与以他的两位同事名义发表的网络公开信差不多。

我不知道对张维迎持负面评价的人们究竟有没有道理,但我知道,一旦《南方周末》,一旦我自己,没有站在批判者的立场,“大刀”没有向张维迎的头上砍去,就可能使我们成为少数人砍杀的对象。

正文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10)

2009…11…24 20:52:19 本章字数:1077

果然,《争议张维迎》见报后,网络世界就传来《〈南方周末〉替张维迎抱不平》的网络文章,大意是: 《南方周末》煞费苦心为张维迎抱不平,而张维迎呢,则把自己粉饰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异数。另一篇《光华员工评〈争议张维迎〉》的开头第一句:“老谋深算的政客流氓张维迎,再次调戏一个二十几岁的小记者,强奸民意。”

网络世界虚无缥缈,看得见摸不着照不上面,我装作懒得理会也就罢了,但现实世界的批评,我却很难做到无所谓。北京大学某研究中心的一个博士跟我转述,我的前同事对我所做出的张维迎的报道深表失望。

失望的当然不止于我的前同事。我有些无奈,但并不吃惊。早在我写稿子的那天晚上,一个对张维迎比较熟悉的经济学博士就在MSN上提醒我,张维迎不是好人,尤其善于利用新闻媒体,注意别被他利用了。

稿子见报后,一个新闻界的朋友从远方给我打来电话,他觉得我被张维迎利用了。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说我利用了张维迎呢?他给了《南方周末》独家专访的机会,他让我们的采访得以顺利进行,如果不是因为他,我们可能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采访到光华的前院长厉以宁啊?!”

他说:“你在开玩笑!”

是的。我是在开玩笑。可是,我不自嘲、不开这样的玩笑,又能说什么呢?

张维迎也享有新闻自由

倘若真的让我辩解,那么我想说,张维迎也享有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新闻记者的自由,也不仅仅是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攻伐张维迎的人的自由,它还是张维迎的自由。如果说法律意义上的自由等同于一种权利,那么,张维迎也有利用新闻媒体为自己说话的权利。

当指责与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