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组织部长[1]-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有一天,高副部长找他谈话,要把他调出市委组织部,而且是调到下臾的一个乡里担任副乡长。当时他几乎不相信是真的,在当时那一刻,他反而异常冷静,只是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他自己不清楚,也没有人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直到不久前,听说市委组织部调来了一个新部长,尤其让他震撼的是对贾部长的种种传说,有的甚至达到神化般的描绘。比如说,贾部长微服私访被侯永文铐上手铐,关在一间房子里,可是第二天窗子好好的,门也锁得紧紧的,可是贾部长却不翼而飞了。比如贾部长重新公选市委组织部的所有科长,卫炳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贾部长写了几封信,信都石沉大海了。可是却又遭到绑架。在那灾难深重的日子里,卫炳乾在头脑里又不得不对组织部门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时卫炳乾看看眼前的一切,当他确定自己又回到市委组织部时,他的心脏一阵怦怦跳动,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组织部门也是人掌握着的,任何事都不能寄希望于某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而是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他突然意识到贾部长让他负责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的良苦用心。 
        
      第50节:棘手问题(5)     
        二十三   
        市委组织部公选科长的工作在全市城乡成了议论的热门话题。文化考试成绩公布后,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有二十四人入围,自此之后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现在贾士贞把他设在邮局的信箱钥匙交给卫炳乾,人民来信也由卫炳乾先看过后交给贾士贞。 
        
        根据工作需要,公选办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对二十四名入围人员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组克服以往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的老方法,只找一定级别的领导谈话,忽视了基层群众,对于群众测评的办法也做了改革,由考察人员当场统计,即时向群众公布结果,不搞暗箱操作。凡是有群众提出的原则问题,必须有结果,有结论。同时参加考察人员实行责任制,发现帮助被考察对象隐瞒、篡改基本情况、成绩、缺点错误的,从严从重处理。考察材料除被考察人的基本情况外,成绩和缺点不得描写、夸张,必须分条实事求是用事例写出来。 
        
        除此之外,贾士贞还公布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和手机号码,群众可以随时打电话向他直接举报和反映情况,甚至揭发考察人员的行为和行动。   
        早上一到办公室,贾士贞就把卫炳乾找来,布置他准备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试点方案,要求他尽快拿出初稿,市委组织干部公选八名科长工作一结束,立即开始公选县处级干部工作。正在这时,市委秘书长夏季打来电话,省教育厅调查吴怡宣作弊案的三人调查组来到西臾。夏季征求贾士贞的意见,是不是主动见一下调查组,贾士贞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了,他说:“谁要调查,就让他调查,白的就是白的,谁也不可能把它说成黑的,让他们调查组自己去看录像和那张字条吧!” 
        
        挂了电话,贾士贞让卫炳乾通知几位副部长到他办公室研究工作。贾士贞决定把市委组织部原来几位老科长逐步调出市委组织部。前段时间他之所以无法考虑对他们工作的安排问题,那是因为有几名同志参加笔试,现在分数公布了,只有一名同志成绩名列第三名。贾士贞向社会宣布,会后市委组织部的科长只有参加公开选拔才能提拔,未经公选的人不得提拔为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或者市直机关部委办局的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现在首先要安排的是两个干部科长,而且对于张敬原和庄同高的安排问题,不仅影响到组织部内部,甚至会在全市市县区干部队伍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将影响到下一步整个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工作。在三位副部长到来之前,他的头脑里快速地转动起来,机关干部科长张敬原四十五岁,大专文化,担任组织部副科长三年,科长四年,工作能力一般,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同志,可以调到县里去任县委常务、组织部长。可是就贾士贞掌握的情况看,市直机关像张敬原这样的人太多了,有许多同志都是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人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在暗暗不服气,一个同志到组织部过渡几年,就浑身是本领了!就高人一等了!贾士贞反复考虑后,认为把张敬原调去师范学院去任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务算是事业单位副处级领导职务,因为师范学院级别为正厅级。他头脑里转了半天,又想到臾山林园管理处,这个单位是正处级的事业单位,目前缺一个副主任。他想让张敬原任选一个岗位。 
        
        贾士贞翻了翻庄同高的简历,倒让他为难起来了,庄同高已经四十七岁,虽然他自己填的是省委党校本科毕业,可实际上只有初中文化,在部队当了十多年兵,正连职转业,当时转业在市机械厂当保卫干事。十年前调市委组织部。贾士贞先是想到把庄同高安排到市政府办公室房产科当科长,虽然职务没有提升,但是房产科多少有些实惠,但他很快就否定自己的想法。于是想到让他到政协去当行政科长,仍然让他和高兴明成为上下级关系。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三位副部长几乎同时走进他的办公室。 
        
        贾士贞把当前组织部几项工作大体说了一下,然后把逐步调整几个科长的意见讲了讲,随后说:“目前首先要调整的是两个干部科长,尤其是庄同高同志,年纪偏大,文化也不高,早点调出去不仅有利于组织部的工作,也有利于他个人的发展。” 
        
        贾士贞故意停下来,目光在三位副部长身上看了看。发现高兴明脸色变得蜡一样的黄,贾士贞知道,现在高兴明正在为自己的工作安排而心事重重,一提到张敬原、庄同高的工作安排问题,他自己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黑着脸,过了一会,高兴明说:“既然所有的科长都公选了,还不如一起把他们的出路都研究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年龄大一些的在部委办局安排副职,年轻一点的到县区委任组织部长。” 
        
        贾士贞把目光移到另两位副部长身上,说:“你们二位呢?”   
  

    第51节:棘手问题(6)     
        两位副部长相互看了看,没有说话,贾士贞说:“高副部长的意见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目前我们市正在酝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们市委组织部把八名科长全部拿出来公选,这就是第一步,下一步将对部分县处级和机关局级领导进行公选试点。因此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市委组织部必须带头维护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且从我到西臾市组织部以来的观察,这两位科长也不能提拔到副县处级的位置上的。比如庄同高同志,文化程度低,工作态度也存在问题。我曾经让他把那批考察材料签上考察人的姓名,可是有几份材料他拒绝在上面签名,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不积极问题,而是有抵触情绪。分配他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始终没完成。这样的干部如果提拔了,说明我们组织部没有原则。” 
        
        高兴明说:“这也不能全怪他,客观形势造成的!”   
        “恐怕不能这样认为吧?”贾士贞说,“这样素质的人怎么能当干部科长?怎么能提拔呢?”   
        高兴明说:“贾部长,人家在组织部干了那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总不能把人家一脚踢出去不管哪!”   
        贾士贞说:“哪一个同志在一个部门不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那其他部门的科长提拔几个?不说别的,就说人事局吧!人事局那么多科长,都提拔为副县处级了吗?高副部长说把人家一脚踢开不管了,这又从何说起呢?我们不是正在这里慎重研究他们的工作问题吗?” 
        
        高兴明一句不说,气呼呼地低着头,过了一会,低声说:“组织部的干部科长调出去不安排副县处级,没有先例,我们不能破这个规矩。”   
        “什么规矩?谁定的规矩?”贾士贞说,“规矩?农村几十年的集体所有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全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没有规矩?解放以来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打破了,变成市场经济是什么规矩?中国共产党自己树起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也相继取消了,什么规矩?正是因为我们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工作存在着种种弊端,才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要改革。以后的干部选拔绝不可能凭少数人的权力,而是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通过公开报名,统一文化考试,公开答辩,向社会公开,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产生。另外,有些干部的选举方法也要改革,能直接选举的,要让群众直接选举。” 
        
        高兴明一时无语,低着头,过了一会又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一个过渡阶段。难道说以后市委常委、组织部就不再讨论干部的任免问题了?”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干部都公开选拔,比如有些非领导职务,一些岗位不便于公选的。”贾士贞说,“但是对于这样的干部产生方法也要改革。比如首先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群众有意见的人就不应该考虑。选拔领导干部只有在大部分群众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考察办法也得改革,不能像以往那样,考察干部只是走走形式,只找少数领导谈谈话,忽视了大多数群众意见,其次是任前公示办法,对于拟任对象要通过报纸、电视向广大群众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这绝不是走形式,凡是群众意见大的不得使用,群众有疑问的要坚决查清真相,向群众做出解释。这个具体工作,必须向部务会汇报,我会亲自过问的。以后常委讨论干部要变为全体党委委员无记名投票方式,得票不超过全体委员半数的人,不得使用。”贾士贞看高兴明,接着说,“这些同志调出组织部,在以后的县处级干部的公选中还可以参加公开竞选,并且适当放宽条件,但是这种放宽的条件是有限制的。” 
        
        高兴明抬起头来,像是要说什么,又犹豫起来,最后又低下头。贾士贞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可他一直低着头。他在想,你贾某人今天有了大权,唱高调了,你在省委组织部时不过是一个处长,怎么就成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了,怎么不参加公选!贾士贞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说:“高副部长,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肯定在想,你贾某不是从省委组织部的处长调下来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吗?你怎么没参加公选的呢?”贾士贞一下子把高兴明的心思看透了。这让高兴明的心里一阵慌乱和不安。 
        
        室内短时间的寂静,让人感到几分窒息,贾士贞突然笑着说:“你这样想完全正确的,但是我可以这样说,正因为这些,党中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以至我们西臾市委组织部才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可以说当时省委组织部还没有开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如果说如此追究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什么也不能做了,不要做了?” 
        
        老实说,作为市委组织部的几个领导,在如此场合下开这样的会,人人心里都不舒服,虽然各自心平气和地发表个人意见,但是人人心里都清楚,各自内心都隐藏着无法估量的杀机。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高兴明,这么多年来,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在西臾市委组织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在工作上还从没有过如此难堪过,当然他也从没有如此大胆地顶撞过市委组织部长。 
     



      第52节:棘手问题(7)     
        这时贾士贞站起来说:“我们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接着研究两个干部科长的工作安排的问题。”   
        二十四   
        高兴明第一个大步迈出贾士贞的办公室,另外两位副部长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贾士贞从抽屉里取香烟,说:“来,抽支烟,我虽然不抽烟,也来陪陪二位。”于是带头点着香烟,三个人侃着不着边际的话题,朝厕所走去。 
        
        会议又开始了。贾士贞说:“我很能理解高副部长的心情,就我个人而言,我何尝不希望把同志们安排得好一些,但官这个东西,多大才是尽头?又有谁认为自己已经满足了,再也不想进步,再也不想提拔了,这恐怕不现实。就像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