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不能就此认为联觉是一种疾病,它并不由某种生理上的缺陷、障碍所导致,联觉者们也都是身心健康的。

  但联觉毕竟是一种异常的感知,因此引发了科学家们对其背后神经机制的浓厚兴趣,而对这些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对正常感知过程的研究。最容易想到的解释是,在处理不同感觉信息的通路间存在着异常的神经联接。比如当看到〃星期三〃这个词时,视觉系统内专门负责对形状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会作出反应,并通过异常的神经联接,使本应只对咖啡色信息进行处理的细胞也同时兴奋起来,结果便是咖啡色的〃星期三〃跃然纸上。同样的道理,听觉系统和味觉系统间的异常联接带来了五味俱全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此图为画家马克?若万赫尔对作曲家梅湘的作品TurangaIla3的绘画阐释

  看样子是额外生出来的神经联接导致了联觉的出现,其实正确地说是应该消失的神经联接没有消失。因为大脑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不是生成新的神经,而是将已有的修剪成某种特定的联

  接模式,使各感觉系统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以便于将信息分门别类进行处理,提高效率。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曾经是联觉人,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在那时,妈妈的声音带有甜甜的色彩和温暖的香气。而由于某种原因,部分人脑中的一些多余联接被保留了下来,令他们能够体验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感受。

  普遍认为原因来自于遗传,一家子都是联觉人,而且各擅其长,时常聚在一起交流心得,倒也其乐融融。其中大部分是女性,男女比例大概为1∶5,因此联觉很可能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特性。但肯定也要受到后天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那些不时引发奇妙感受的字词、音乐可都是经验之得。

  有幸成为联觉人的可能性有多大?1883年首次估算结果是每20人中就有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看法很悲观:250,000人中才有一个;到了1996年,行情有所看涨,拜伦?科恩和他的同事得出了2000人中至少存在一个联觉者的预测结果;而最近的大规模调查表明,每30个人中间就有一人至少拥有一种联觉经验。

  比例是否真有如此之高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从小到大我们身边似乎也不见有这许多〃异类〃啊?也许他们都深藏不露,又或者从未意识到自己如此与众不同。而能够清楚意识到的人其联觉感受肯定很强烈:每当人车声过于嘈杂,眼前就突然出现一堆色彩,以至于看不清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一听到女友的名字,嘴里就冒出自己最不喜欢吃的花椰菜味道,这些体验着实会令人印象深刻。

  联觉并不总是带来烦恼或是无用的,如果每个数字都代表一种颜色,记住别人的电话号码就容易得多了。事实上,联觉者往往拥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空间记忆能力、更丰富的创造力。这些天分在文学、艺术领域最有用武之地,诗人、作家笔下的美妙意境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的妙笔是否来自其切身体验?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是一次独特的和声编排,苦涩的大二度音程、干草味的四度音程对音乐家的事业发展肯定大有益助。联觉人曾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前卫艺术界风光无限,物理学家费曼、作曲家李斯特也均在联觉名人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你是一位联觉者,感谢这种天赋的能力吧,不管怎样,它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问不倒先生

  Dr。YOU

  我们都曾梦想过成为万事通,就像机器猫的口袋,能应付朋友提出的所有问题;我们也曾时不时冒出古怪问题,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未获解答,随着少年(或成年)梦想慢慢灭掉。

  事实上,由于个体知识的局限,谁都不可能真正〃包治所有疑难杂症〃。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当我们汇聚在一起,真有可能无所不能。这里是科学松鼠会的一个栏目,我们想和读者们共同来打造一位真正的〃问不倒先生〃,姑且叫他Dr。YOU吧。我们出题,你来回答,你有可能成为所有人眼里最牛的Dr。YOU。

  我们还无比鼓励看到一个问题的多角度解答,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解答:用流体力学来解释〃为什么耳机线总缠在一起〃,用社会学来解释〃大雁为什么喜欢排队飞行〃;;

  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为什么总缠在一起?

  答:

  甲

  这个问题可以从结构学角度来解释。耳机线为包裹着热塑弹性材料的金属丝,长宽比例极度失调,导致了它极易被弯曲;同时,跟笔记本电源线不一样,耳机线还很容易发生围绕中轴(金属丝)的扭转。这造成耳机线在结构上至少有三个维度(左右弯曲、前后弯曲和围绕中轴的扭转)的不稳定性。

  很不幸的是,耳机的前端还必须分叉成两股,以绕上你的脖子。可以粗略认为,耳机线的每一次形状变换,都牵扯一个9维向量(3条耳机线)的变化,十分复杂,它真是乱麻中的乱麻。

  众所周知,水往低处流,这是能量最小原理的体现。高处的水池一旦出现缺口,就是一个不稳定状态,必须向稳定状态(低处)转移。同样道理,把耳机线不经整理塞在口袋中后,它随着身体晃动不断地晃,还受到两侧布料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在复杂的力学环境下,它必须将自己〃推向〃某种稳定状态,以克服各种外力的〃打扰〃。

  那么,它如何追求稳定呢?对,就是自身缠绕!这样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特性的情况下大幅增加结构的稳定性。缠绕越紧密,强度通常就越高。就好像受潮的油条,可能两股的时候还立得起来,吃掉其中一股就不行了。

  于是,这个复杂的9维向量耳机线,不断靠近它的终极目标:紧紧缠绕,以确保自身结构稳定。

  这样说起来,耳机线的缠绕实在是个科学宿命。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比如,用更粗更有韧性的线材,以加强自身强度(某些品牌的耳机线材用了尼龙网包覆,防缠绕效果很好);或者用更短的耳机线减少变化总量;或者事先整理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结构强度)才放入口袋;再或者,干脆自己乱缠一通,从概率的角度看,拿出来时也不见得会更乱到哪里去。

  (小菊)

  乙

  用流体力学来解释这个问题吧。现实中的流体都是有黏性的,只是黏性大小不同而已(例如,菜油的黏性大于水)。均匀流动的黏性流体在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紊乱,想象一下:一条均匀流动的河水,突然掉进一块大石头,河水就会受到干扰而产生旋涡、波浪等紊乱现象。

  好了,想想我们的主角耳机线:耳机线之间的摩擦碰撞,口袋对它的碰撞和摩擦,以及外界不断的挤压、揉搓、抖动;;都构成了流体运动的动力和对其的干扰。

  所以,不难理解,即使是理得很顺的耳机线,最后都会变成一堆乱麻。因为再均匀的流体,只要有黏性和干扰的存在,最后都会紊乱,更何况一开始我们的〃流体〃就不怎么均匀呢。

  让人头痛的是,水流紊乱了,最后只要干扰去除,动力还在,自个也就理顺了。可是耳机线不一样啊。有些同学一抓狂,火气上来了直接扯断耳机线,这可不就是理顺了。(ziplb)

  丙

  人从衣袋里取出耳机线时,通常是很随意地用两指夹取出来,这会让耳机线再次运动,加大打结的几率。最后,当乱团团的耳机线放在眼前时,人们通常会直取端点,向外拉拽,试图破除原有的多圆混沌状态,让弧度消失,殊不知此时耳机线均已多次穿越那些交叠的不规则圆环,强行向外拉拽的后果只能是打结。总之,耳机线的纠缠是复杂力学过程和人类心理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hitlike)

  丁

  每副耳机里都住着一个小神仙,当你听音乐的时候,小神仙就会跟着节拍翩翩起舞或者疯狂扭动,这取决于你听音乐的种类。当你休息了,音乐没有了,小神仙觉得很寂寞,就顺着线路来回乱跑,试图找回刚刚的音乐。如果你听的是天鹅湖,小神仙的步伐会慢一点,耳机的线也不会缠太多圈,如果你听的是disco,那就惨了,准备花上两个小时整理耳机线吧。

  (王丫米)

  同样从冰柜中拿出,草莓为什么比巧克力冷?

  答:

  甲

  人吃从冰箱拿出的草莓和巧克力初始温度相同,哪个更让人感觉凉,就看哪个能更快更多地吸收人口腔内的热量。

  一是热传导率的因素。冬天手拿铁和木头,感觉铁更冷就是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要比木头高很多。利用这个原理,烧水壶需使用塑料做把手,走街串巷卖冰棍儿的用棉被盖住箱子,而CPU散热使用铜的效果要好于铝和铁,火箭的头部使用铜焊技术。草莓的成分中水占很大比例,而巧克力内糖、脂肪、蛋白质等导热性较差。人吃冷藏草莓时,与舌头牙齿接触处吸收的热量迅速传导到草莓内部或其他温度低处,使人感觉较凉。

  二是物体比热容的因素。比如内燃机的散热,受表面积等因素的限制,仅靠发动机表面金属和空气散热已不能解决问题时,水冷诞生了。如今电脑CPU发热越来越多,水冷的散热器也开始应用于电脑。草莓的主要成分为水,在口腔内要同样升高到37度,其吸收的热量比巧克力要多,所以人感觉更冷。(儒客小子)

  乙

  从味觉的实质来讲,辣味是一种痛觉,是对味蕾的一种刺激,而甜味是一种比较温和,能带给人以舒适放松感觉的刺激,更像是对味蕾的一种爱抚;冷和热也是一种痛觉,〃痛〃的程度决定了人冷热的程度,当人光着膀子站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寒风中,或是不小心触到红红的烧火棍,就会明白这的确是〃痛〃的不行。所以,当我们品尝在冰箱里〃痛〃的不行的可怜的草莓和巧克力时,(假设比热这个东西也被上帝拖出去宰了。)它们带给我们的痛苦的刺激是一样的,但巧克力带给我们的甜味,也就是舒适的快感却远大于草莓。试问一下,一个绝世美女和一个超级恐龙用同样的力量殴打你,你会感觉谁打得更痛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来验证一下:一杯水和一杯糖水,一样的杯子一样的体积同时放进一样的冰箱,一定时间后取出尝尝,我真的感觉纯水更凉一些。所以,也不难理解我们为什么总是感觉雀巢的冰爽茶或是薄荷糖比其他的饮料和糖更凉一点,因为糖总是温柔地爱抚我们的味蕾,而薄荷却在偷偷地强烈地刺激着它们。(Zippolb)

  丙

  这是一个站在甜品柜前,经常要在草莓和巧克力之间作出选择的年代。通常,选草莓或选巧克力与即时心情有关,属于感性范畴,那么牙痛的人该如何做出科学的取舍呢?

  草莓吃起来比巧克力凉很多。这与两位名媛的出身和格调有关。草莓小姐属于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酸甜多汁。每100克草莓中含维生素C50…100毫克,水分占到90%,还记得冷酸灵牙膏的广告吗?冷与酸是相辅相成的牙齿杀手。VC的含量决定了草莓可口的酸度,而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想要使气质清冷的草莓小姐与周围环境打成一片,你的口腔必须主动传递更多的热量,才能换来对方的亲和。

  优雅世故的巧克力小姐背景就要复杂得多,属于多国联姻的混血后裔。通常认为可可含量在55%…75%之间的巧克力口感最好。可可脂只是一种高热量脂肪,和神秘的可可粉相比实在是太市井了。巧克力小姐的特点都是芬芳柔滑,既不含VC也没有水分,正好辉映炽热的爱情。结论,牙痛的人根本不应该吃冷饮!(小耗子)

  丁

  事实上,从我们看到草莓或巧克力的那一瞬间起,存在于我们大脑的关于草莓或巧克力的信息就会不断地被提炼反射给我们的大脑。你以前的经验积累可以会在冰草莓的附加属性中加上这么一条:冰凉。而巧克力平时给你的最大属性是火热浓厚,所以你没有〃冷〃这个经验向大脑反应。我们正常人口腔温度大概是363℃…372℃之间,舌头和嘴巴不可能理性到:恩,嘴里这块草莓比我们低5℃,巧克力比我们低10℃。所以,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心理暗示给自己这件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儿。

  当你身坐在朋友家里时,从果盘里拿起一颗冒着冷气的草莓:硕大饱满、晶莹剔透,闭上眼睛准备享受清凉甘甜多汁时,入口后才发现跟吃一口韭菜鸡蛋饺子一样的感觉,还有点咸,朋友笑着从沙发下面拿出一个醋碟。这会儿,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