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贵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井贵女-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皇的时候,英氏一族出了个大忠大义、深得圣心的英大将军,可是英氏族人中有人打着英大将军的名义为非作歹,甚至为了巨额利益出卖消息给勾结外敌的叛臣,偏偏英大将军在边疆作战,根本不知族人所为。

事情爆发。英氏族人还寄望于皇上对英大将军的不舍放他们一马,没想到皇上大笔一挥,让英大将军一支奉旨出族。另成一个英家,紧接着就将原来的英家一族满门抄斩了。

九郎说话的时候,夏霖宇兄弟正好走到门口,他们也是来挑事的,来告书杰的状。结果听到四郎和族长的话,立马脚软了。

当年涉嫌谋逆的直接人可是他们的爹夏知瀚,而且,因为“企图作假认子”那件事,他们这一支现在在京城里可是臭名昭彰,这也是夏若雪让他们不要再去惹书杰三人。甚至不让他们去“迎接”的原因。

夏霖宇兄弟可是很惜命的,从小也是受的贵族教育,对朝廷那些道道不是不知道。只是脑袋不太清醒罢了,他们一直没有从“入主夏宅、作书杰三兄妹的主”的美梦中回醒过来,现在人家明明白白地把话都摊开了,他们还不至于继续愚蠢懵懂,至少这一刻清醒了一些。

没有迈进族长家的议事大厅,夏霖宇俩兄弟悄悄退回去了。

九个院子的事在夏家终究没有引起什么纠纷,书杰三兄妹后来听说了一些事,也只是笑笑了之,他们做事只凭自己的良心,没必要看族人的脸色。

因为还要赶回京城,书杰三兄妹开祠祭祖的日子没有拖太久,就在回到玉林镇的第五日。有皇上派来的礼官,还有代太后娘娘来祭拜甄子柔的刘嬷嬷和顺子公公,祭祖仪式自然不能不隆重。

不但周边的官员都来观礼,夏家的祠堂外围也为了很多来开眼界、看热闹的人群。

跟上次入族谱仪式一样,书瑶依然由族长夫人带着在祠堂门口跟着行礼、完成各种程序。

就在所有仪式就要完成的时候,听觉异常灵敏的书瑶突然听到有马匹朝他们所在的方向急速赶来的动静,紧接着就有人冲进院子,大声呼道:“紧急密报,夏状元三兄妹接旨。”


正文 第219章 支撑的意念

听到声音飞奔出来的书杰兄弟俩带着书瑶一起跪下:“臣夏书杰携弟妹接旨。”

院子里所有族人、来观礼的官员们也都纷纷跪下,心里暗暗猜测,这突如其来的圣旨究竟为何?竟然等不及祭祖仪式完成?是福是祸?

来人先出示了皇上密旨的信物,然后取出一个封了龙印的纸卷递给书杰,书杰双手接过,小心拆了封口,展开一看,是金喜达的字迹,字不多,一眼扫完,书杰呆立当场,脸色唰白,浑身都在颤抖。书瑶和书文虽然不能抬头,却感受到了书杰的震惊,瞬时也紧张起来,还有一无所知的惶恐。

来人察觉书杰看完字条的内容,急切道:“圣上口谕,请夏状元三兄妹即刻启程,任何人不得阻碍耽误。夏状元,门口二十名侍卫是皇上让威远侯选出来的,护卫您们赶路,马车也已备好,都在门外侯着。”

书杰忍耐着无比巨大的震撼,赶紧回道:“臣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里还是难以抑制的轻颤。

书杰转向族长,还没开口,族长就急切地挥手:“快去,快去,别耽搁了,其他事我们会安排。”什么事大得过圣旨?急得过圣旨?皇上的密旨,也容不得他们猜测试探。

杨易山和大名府知府也赶紧道:“夏大人快携令弟妹启程吧,夏宅有什么事我们会照应着。”没有人不好奇书杰三兄妹要赶去哪,什么事?可是没有人敢露出一点查探的神情。总之。又是马车又是侍卫的,肯定不是降罪之类的坏事就对了,巴结着总没错。

书杰点头:“多谢了!还烦劳族长爷爷跟柳妈妈和梅姨说一声。”柳妈妈等人都不能进院子的,只可在外面等候。

书杰说完等不及族长回应。拉着弟妹的手就往外冲。

门口果然停着一辆马车,双马驾驶,都是一等一的千里马,马车后是二十名骑在骏马上的侍卫,为首的是威远侯的贴身侍卫之一阿峰。队伍里还有三四匹备用轮换的马。可见,这些人是一路飞奔赶来的。

书杰也来不及说什么,朝向阿峰一点头,拉了弟妹上马车。

马车门刚打开一条缝,三人愣住了,马车上已经坐了一个人。竟然是高明德。

驾车的也是威远侯府的侍卫。小声道:“夏少爷快上车。我们要赶路了。”这个侍卫书杰三兄妹都认识。

书杰三人醒神,赶紧上了马车。阿峰一声令下,车夫立即挥鞭。队伍扬尘而去。

梅姨紧张地拉着柳妈妈的手,都快哭出来了:“不会有什么事吧?不会有什么事吧?”

柳妈妈什么大世面没见过?又认出那些侍卫中好几个都是禁军和威远侯府里的人,倒是比梅姨镇定很多:“莫急,应该是有什么急事,兴许是金公子回京了。”想到这里柳妈妈也有点担心,莫不是金公子出了什么事,这才急急接书杰三人回京?

突然,前面有人惊呼:“不是进京的方向,他们不是进京,这是要去哪诶?”惊呼的人也是夏家族里的人。赶出来的族长瞪了他一眼,吼道:“闭嘴,这是你能问的事吗?”

顺子公公也挥了挥手上的拂尘:“都散了吧,既是密旨,岂容妄自揣测议论?”

众人赶紧敛神屏气,静静地散去,顺子公公来了玉林两次,谁都知道他是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别说老百姓,就是那些官员,无不对他恭恭敬敬。

这时,那个传旨的人才走到顺子公公和刘嬷嬷跟前:“见过顺子公公,见过刘嬷嬷,在下刘全。太后娘娘有旨,让二位先留在玉林镇帮衬夏状元,届时与夏状元三兄妹一起回京即可。”

刘嬷嬷二人赶紧应下,也没有去问书杰三人到底是去哪了,什么时候回玉林。其实,就算他们问了也白搭,刘全也不知道。

刘全传了话,就要跨上马回京复命,柳妈妈赶紧拦道:“刘侍卫稍等,我让人给你准备了点干粮和水,马上就到了。”

话音未落,红锦抱着一个包裹和水囊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刘全接过东西,凭手感就知道包裹里有干粮、热乎乎的吃食、还有银子。感激道:“多谢柳妈妈了!”他们一路赶来,吃不好睡不好,还真是又饿又渴,可是又不能耽搁回京复命。没想到柳妈妈还会顾及到他,这么快就做了周到的安排,若是其他人,大不了塞点银子罢了。有这样一个宫嬷在身边教导,难怪夏家三兄妹人缘好,众人提到他们,都是赞不绝口。

夏家三兄妹此刻正在马车上听高明德说话:“侯爷说你们的父亲夏捕头受了重伤,要我与你们同去医治,说夏捕头为大周立下了天大的功绩,皇上命我全力救治。”

书瑶和书文睁大了眼睛,两双大大的眸子不可思议地盯着高明德,没弄错吧?是父亲,还是义父?是姨父口误,还是高大哥昏头了?他们的爹都死了四年多了,还是去狩猎被猛兽咬死的,什么为大周立下天大的功绩?是义父才对!

不不不,千万不要!不要什么天大的功绩,不要义父受重伤,他们已经没有了父亲,义父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事!

书杰知道弟妹的震惊,从怀里掏出那张密旨:“高大哥没有弄错,是我们的爹受了重伤,这是义父的信。”他已经从巨大的震撼中慢慢回过味来,当年那具尸体面目全非,身上没有一处完整的皮肉,他们也只是根据尸体旁边的荷包和手串判断那是父亲夏霖轩。

书瑶姐弟唰地一下夺过信纸,急切地看了一遍:你们父亲未死。先前失忆,现重伤,欲回玉林见你们一面,速相迎。以防万一。义父

书瑶扑到书杰怀里,眼泪哗哗地留:“大哥,爹没死,爹还在,爹的伤是不是很重?大哥,怎么办?”书瑶知道,爹的伤必定是极重,否则义父不会要他们赶去路上相迎“以防万一”,也不会说“欲回玉林见你们一面”。

书文也抱着书杰的手臂:“大哥,我怕。爹不会有事的对不对?”

书杰紧紧搂着弟妹。像是要给他们力量。又像是为自己吸取力量:“不会,爹不会有事的,高大哥在呢。他一定能救爹的。”

高明德叹了一口气,有些话他很不想说,不忍心说,可是,不得不说:“我一定会尽力,可是……你们还是要有心理准备,侯爷说夏捕头的伤很重,若不是服用了你们给金公子的那颗回元丹,恐怕当时就……而且,算一下夏捕头服用回元丹的大致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其实高明德心里很没底,他从京城出发的时候,估算了一下,夏霖轩已经受伤一个月了,回元丹保元气的极限是最多一个月,但是整个西南的名医都被雍亲王请去了,都没有办法,可见夏霖轩伤势之重。

在高明德想来,能撑过一个月,已经是奇迹了,恐怕是夏霖轩想见儿女一面的意念支撑着他吧?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他们赶到。

若不是因为夏霖轩是书杰三兄妹的父亲,高明德不会领命跑这一趟,想着尽最大能力试试。他是所谓“神医”没错,终究不是神仙。

书杰三人看到金喜达的那几句话时,心里已经有数,倒也没有误会高明德先推脱什么,如果他不是好意想尽力救治,也不会跑这一趟辛苦奔波,很可能还没讨个好,甚至有损他神医的名声。

一行人日夜兼程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道上迎到了金喜达一行的马车,奄奄一息的夏霖轩看到三个儿女,眼睛一亮,紧接着就昏死了过去。

高明德赶紧为夏霖轩做了一个快速检查,并施针急救。

好一会儿,夏霖轩才悠悠醒来,虚弱地吐出一句话:“杰儿、瑶儿、文儿,爹对不起你们娘,对不起你们,你们要好好的。”说完又昏过去了。

高明德探了探他的脉,又轻掀他的眼皮检查了一下,才松了一口气:“是睡着了,他似乎很困。”

金喜达哽咽道:“越接近玉林,他越不敢睡,怕一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他想看一眼你们,看一眼你们娘的坟。每次都是撑不住睡着的,醒过来看到我就轻呼一口气,说还好又醒过来了。”

高明德真的很没底气:“到附近的镇上找一家客栈吧,我要细细检查一下。不过,恐怕最多……也只能拖上一段时间,书杰……夏捕头的外伤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五脏似乎已衰……拖着也是很痛苦的。你们先看着他,我到那辆马车上去配药。”如果是刚受伤那会儿,高明德应该还有几成把握,可是现在……只能试试,能拖多久算多久了,至少让夏霖轩达成最后的心愿。

幸好金喜达当初给皇上的信中附了一张当地医郎的诊断说明和药方给高明德参考,高明德的马车上带了不少上好的药材。

高明德下车后,金喜达看着夏霖轩睡着了依然皱着的眉头,长叹一声:“见过你们娘的坟后,只怕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求生意志了。若不是想见你们一面,你们爹当时根本就不会服下回元丹。现在见到了你们,只有一个意念能支撑他了。”

   
正文 第220章 交代

金喜达将自己如何遇见夏霖轩、夏霖轩过去四年的遭遇、以及那桑姑一家的事说了一遍。

对桑姑的行为,书杰三人不知该说什么了,如果桑姑当初没有救父亲,父亲应该是和现在躺在父亲坟里的那个面目全非的人一样,桑姑救了父亲的命,这是不可否认的。

可是……如果当年……桑姑救了父亲之后将他送去县衙,不论父亲是否能恢复记忆,他们一家人都会非常感激她,终身视她为恩人。

而事实却是,桑姑一家将父亲“拐骗”去西南,还让他顶着别人的名生活,间接导致了母亲的死,这让们又不能不恨那个叫桑姑的女人。

“义父,那我爹又是怎么恢复记忆了?”书瑶突然想起父亲刚才可是认出他们了。

金喜达叹了口气:“廷威护着我去黑林子寻东西,不想镇南大将军府出了奸细,出卖了我们的行踪,亏得廷威对地形熟悉,带着我躲到了悬崖的山洞里。但是廷威受了伤,后脑勺还磕在巨石上。郎中都担心他醒过来后会不会再次失忆,或者傻了,没想到因祸得福,廷威竟然恢复了记忆。”

夏霖轩想起了四年前九岭山上发生的一切。

当年,镇南大将军一路跑到玉林镇就快支撑不住了,接应的人一直没有到,倒是时不时冒出发现他行踪的黑衣人。担心自己不能将半块象牙芴安全送到京城,他必须找个可靠的人接替他。

本来找地方官员派人护送他是最便利的。可是这是件绝密且非常重大的事,那些官员他信不过。

接近玉林镇的时候,镇南大将军想到了天下第一捕头夏霖轩。大将军与夏霖轩有过一面之缘,并没有交情。但是夏霖轩身上那种表象狭义随和、内里铮铮傲骨的气质却给他留下很深的映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