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为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誓不为后-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子兴冷笑一声,说道:“若是有朝一日,我郭子兴能当上皇帝,天下人都是我的子民。就是没有儿子送终了,又能怎么样?朱元璋,你不要白费心机了。你以为你这么说,我就会投降么?”

  朱元璋无计可施,楚流烟走到朱元璋身边,和他悄悄说了一会儿。朱元璋叹口气,说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他对郭子兴说道:“岳父大人,既然如此,我这个做女婿的,也就不再为难你。可是么,这滁州城,我也呆不下去了。你要借给我三千军队,我去把那和州打下来,我自去和州呆着,你自在你的滁州,如何?要是连这个条件都不肯,天下人恐怕会耻笑你郭子兴赶尽杀绝了。”

  郭子兴沉思一会儿,板着脸说道:“朱元璋,可以。只不过么,三千军队我是没有,一千倒是可以借给你。这一千人就送你吧。要是你能打下和州,就离开滁州城,永远不能回来。要是你打不下和州么,以后也不能再回这滁州城,如何?要是你肯答应我的条件,我就把人借给你。”

  朱元璋见郭子兴心意已决,知道他不会再重新考虑,因而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办吧。”于是,李善长拟定一份文书,郭子兴朱元璋各自签字画押,众人这才放走郭子兴父子。

  此时此刻,朱元璋才知道错怪了徐达。徐达坦荡磊落,朱元璋却无端猜忌,想想这一切与儿女私情不无关系,朱元璋不禁觉得很是过意不去。而此时此刻,他也没有再去深究李善长的责任,一来这原本就是用人之际;二来,当初之所以下这个决定,和朱元璋自己一意孤行,也有很重要的关系。

  和州,此时还属于元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只不过,和州的军务防备,却是相当弱化。城中的守将颜冰延,本是无能之辈。和州城中的士兵们,多数是老弱病残。原本的近万人,逃的逃,跑的跑,如今只剩下不足三千人了。于是,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很容易的就攻下了和州城。

  和州虽然军事防卫弱化,却有一点,让人觉得欣慰。那便是城中少受战火绵延,物阜民丰,对于朱元璋而言,也是好事一桩。这样一来,朱元璋虽然手中只有一千士兵,却是不用担心士兵的粮草等问题了。

  而另一方面,郭子兴却遭遇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原本,滁州城中的粮食就有些紧缺,而郭子兴一来,又带来了几千人,这么一来,粮食明显就不够了。郭子兴一筹莫展之际,见到和州粮食充足,又开始打起了和州的主意。

  同时,孙德崖所在的亳州,粮草供应也出了问题。于是,他也打起了和州的主意。

  孙德崖当即带着手下的近十万人,直奔和州而来。郭子兴原本就对滁州虎视眈眈,如今听说老对头孙德崖来了,前仇救恨,一起涌上心来。于是,也带着手下的三四万精兵,往和州方向而来。

  朱元璋正为军中人手紧缺的事情发愁,忽然,汤和急急忙忙的来报告说:“大元帅,不好了,不好了,东边孙德崖带了十多万人,直奔和州城而来,我们只有一千人,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汤和刚刚报告完毕,周德兴也来报告说:“启禀元帅,大事不好,郭子兴带了三万精兵,从滁州方向而来,恐怕这下要出事儿了。”

  朱元璋大惊:前有追兵,后有虎狼,这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朱元璋当即把楚流烟、李善长两个谋士,还有徐达、常遇春、蓝玉、冯国胜等人一起召集前来,商量这件事儿。众人都是一筹莫展,楚流烟却反而长笑道:“好事儿,好事儿。元帅,这可是好事一桩呢,恭喜元帅。”

  朱元璋闻言,惊异道:“流烟妹子,你为什么说这是好事呢。我们的兵力,根本就没有法子和他们抗衡。这么一来,恐怕会出事的。”

  “不会的。”楚流烟说道:“元帅,你心中应该清楚。在郭子兴心目中,最恨的人应该是孙德崖,而在孙德崖心目中,最恨的人,自然非郭子兴莫属了。而如今,他们都觉得和州是个好地方,一齐奔着和州而来。这么一来么,他们肯定会相遇的。而他们相遇,第一个所要对付的人,自然是无兵无将的元帅你,而是心中最恨的对方。这么一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对元帅,又有什么损害呢?等到他们双方打出了结果,我们乘机收服了败军。此时,打胜仗的一方已经筋疲力尽,而我们隔岸观火多时,保存了实力。我们可以整编败军,加上我们原有的力量,与胜方再进行较量就是了。何况,这个仗也未必打得起来。因为,元帅对郭子兴有恩,与孙德崖又没有深仇大恨。他们充其量也只是想来元帅这里得一些粮草便宜罢了。”

  楚流烟分析的条理分明,句句在理,朱元璋不禁抚掌道:“流烟妹子果然高明。有了你这个女军师,我们倒是不愁打胜仗了。”

  李善长见楚流烟又大出风头,心中越发有些不愉快起来。毕竟,朱元璋军中的军师,就是李善长和楚流烟两个,而楚流烟又是女子,偏偏每次李善长都不如楚流烟想法透彻,这让他心里很不服气。如今,听到朱元璋这么称赞楚流烟,他心里更不痛快了。

  他说道:“我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元帅有上天的庇佑。上次,要不是郭惠惦记着旧情,把郭子兴要下毒害我们的事情告诉了蓝将军,我们也不会逃过那一劫。这次,又有郭子兴和孙德崖两军相争,倒真是天助元帅啊。”

  朱元璋听到李善长这么说,不禁有些意气风发起来。

  楚流烟眉宇之间,却又增添了几分担忧。她说道:“元帅,如今,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打仗。只不过么,却另有忧愁。”

  “那又是什么?你有什么担心的,尽管说出来就是。”朱元璋笑着对楚流烟说道。

  楚流烟蹙着眉头,轻声说道:“我害怕的,反而是他们打不起来。”

  “打不起来么?这怎么可能。我看郭子兴恨不能把孙德崖碎尸万段,而孙德崖么,也恨不得把孙德崖生吞活剥。要说他们见面,还打不起来,那岂不是成了天下间的大笑话?我看流烟妹子你是多虑了。”李善长悠哉游哉的说道。

争霸天下 第二十四章 谈判

  楚流烟却很坚定的摇摇头道:“我看未必。有时候,他们纵然是心里想打,也未必当真能打得起来。元帅和先生都应该清楚,这和州城这么小,外围又是山连着山,想要容纳十几万士兵打仗,恐怕是有些难度的。”

  楚流烟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让朱元璋又有些担心起来,他说道:“流烟妹子说的很对。这和州城,确实是太小了,要想打仗,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是孙德崖和郭子兴不打,那我们怎么办才好呢?”

  诸位将士听了朱元璋的话,都变得面有忧色。要是到时候,他们双方不打仗,那岂不是遭殃的,就成了朱元璋这一方么?

  楚流烟的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要是他们当真不打的话,那也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孙德崖和郭子兴的军队,很快就到了和州城的外头。朱元璋和诸位将士,很是坐立不安。他特意派了周德兴和常遇春去打听消息。过了没有多久,常遇春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嚷道:“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元帅,好消息!郭子兴和孙德崖打起来了,听说打的很很激烈呢。”

  果然,很快,朱元璋他们在城内也听到了城外兵刃相接的声音。他和将士们不禁送了一口气。而楚流烟,却仍旧是面有忧色。朱元璋一眼瞧见,不禁问道:“流烟妹子,,明明现在双方都已经打起来了,你为什么还闷闷不乐呢?”

  楚流烟回道:“元帅,他们刚刚来到城外,立刻就打了起来。我看他们都没有仔细侦查过城外的地形,我恐怕这场仗打得不长久。当他们发现地势的时候,很快就会结束了。要是他们是有备而战,一定不会这么仓促。”

  楚流烟的话刚刚说完不足两个时辰,周德兴就满面愁容的跑了进来,禀告道:“元帅,原本郭子兴和周德兴打了起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现在居然不打了。元帅,你看这件事儿,怎么办才好?”

  顿时,所有的人都把眼睛扫向了朱元璋。朱元璋先看了李善长一眼,问道:“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见?”

  李善长见朱元璋先问自己,当即有些受宠若惊道:“元帅,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应该去散播一些消息,挑拨郭子兴和孙德崖再战就是了。”

  “好计策!”朱元璋赞道:“既然这样,就按照先生说的去做吧。”

  楚流烟站起来,说道:“元帅,不可!元帅请想想,如今两军不打,并非因为矛盾不深,而是因为地理原因。这并不是散播几句谣言就可以解决的。什么谣言能比得上当初孙德崖囚禁和要烧死郭子兴,而郭子兴被孙德崖赶出亳州城的仇恨大呢?可是纵然有如此深仇大恨,双方还是不打了,就说明是因为实在是地理条件的限制。”

  “嗯!流烟说的也很有道理。区区几句谣言,与心中的仇恨想比较,确实算不了什么。既然如此,流烟你又有什么高见呢?”

  “依我所见,不如开门让他们进来吧。他们此行的意思,在粮食而已。我们只要储存够了城中军民和我们的一千士兵所够用的粮食,其余的就是送给他们也无妨。”楚流烟说道。

  “什么?要送粮食给郭子兴和孙德崖?”常遇春跳了起来,“我老常第一个不同意!怎么可以便宜了那群白眼狼!”

  “常大哥,你听我说。他们都是为了粮食而来,要是我们不开城门,你说他们会不会自己攻进来呢?到时候,不但粮食没有了,就是城中的百姓和我们的士兵,也会无辜受害。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们给了他们想要的,打发走他们就是。”楚流烟分析道,“这么一来,我们还可以存下足够自己用的粮食。”

  朱元璋深深的叹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没有想到我朱元璋,今日要做开门揖盗之事!不过,流烟的主意,也确实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天德、遇春、蓝玉、汤和,你们四个带人赶紧去把粮食藏好。要有多快是多快。流烟、善长先生,你们跟着我去迎接郭子兴和孙德崖进城!”

  “是!”他们都齐齐答应着。于是,各自去做各自的。

  徐达四人收藏好军粮后,朱元璋也把郭子兴、孙德崖和他们手下的人各自迎进城中。果然,这两家的军队,刚刚进城,就四处去抢掠粮食,把粮食给抢掠一空。幸好,楚流烟有先见之明,藏起了足够的粮食。

  朱元璋先为孙德崖和郭子兴居住之所,接着,听从楚流烟的建议,在适当的时机,约了孙德崖出来谈判。

  这日,到了谈判之期,天气微微有些阴沉。孙德崖来到朱元璋的帅帐后,就和朱元璋分定主客就面对面的隔着桌子坐定,孙德崖虽然看不惯郭子兴,可是对于朱元璋还是很有好感的。

  所以两人坐定之后,孙德崖便开口说道:“朱将军,你是我在部武里头数的着的几个我还能看的上的人物。以孙某看来,将军不是池中之物,以将军的大才,虽然眼下还是屈居人下,可是日后定然能够出人头地。”

  朱元璋听到孙德崖如此说来,心中也是极为高兴,不过朱元璋知道孙德崖说这些话,很有可能是给自己灌米汤,如果自己就这么听信了孙德崖的话,很有可能落入孙德崖设置的陷阱之中。所以朱元璋微微的抱着戒心说道:“孙将军太客气了,元璋不过是心中存有仁义之心,遇到事情也就是一秉公意而已。”

  “好个只是心中存有仁义之心,一秉公义。那么我问你,我虽然是客将,不必他郭子兴在此经营已久,可是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为何郭子兴要处处与我为难。你既然是一秉公义。那么为什么只听从郭子兴的,而不听我的。”

  “孙将军,国不可有二主,军伍之中也是如此。国如果又二主人,势必令出多门,到时候臣民莫衷一是,那可就要大大的糟糕了。军伍之中更是如此,兵机转瞬即逝,如果部武号令不一,号令不齐则必然昧于军机,如此则势必会为敌所乘,到了那个时候,葬送的可不是一两人的性命,要赔上的可是这么多的兄弟的性命,如此大事,均是有令出多门所致,是以将军不可不以之为意。”

  “那么,你的意思就是说想要孙某将统兵的军权都交给郭子兴么。”孙德崖有些负气的说道:“那么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关于这一点,我对将军有个建议,希望将军早做安排,那么郭将军也不会再留难孙将军了。”朱元璋不卑不亢的说道。

  听朱元璋说已然有建议,这个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