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惊魂未定,高世宣的第二支箭又早已飞出。以高一箭出名的高世宣看见一箭未中,
心里懊恼,第二箭即使成功了,在他本人也算是个失败的记录。他又急又狠,连珠
发出第二箭,这一箭直奔萧皇后的面门而来。在这问不容发的当儿,护驾在侧的耶
律大石急忙用宝剑一挑,只听得“铮”的一声,剑口上迸出一道火花,箭的余势犹
劲,一下子就牢牢地钉在萧皇后背后的城楼上,箭梢的锈毛还在摇曳不定。
  这时耶律大石已经发现箭的来向,他手里的红旗直指到高世宣的所在地。城上
万弩齐发,一齐集中到高世宣一个目标上。高世宣离开掩蔽体,脱离部队过远,掩
护不迭。他原来跃马冲到护城河也时,就拖定用一命抵一命的决心,一条耀目的羚
角银羊值得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博取的。当时他身中几十箭,有的射中胄盔,有的嵌
在甲缝里,有的射透铠甲,穿进皮肉,致命的一箭穿透护项,射中在他的咽喉上。
这位神箭将军,壮志未酬,不章连人带马都死在自己最撞长的武器上。
  萧皇后两次濒危和高世宣的战死引起双方极大的混乱。
  杨可世又惊又痛,又息又怒,他趁城上敌兵惊慌未定之际,再度挥兵猛攻。他
一眼瞥见用大木桩撞击城门,已见成效,自己就跳下“一丈雪”来,徒步督同亲兵,
亲自猛撞城门。悬挂木桩的木架上,已用牛皮、竹片搭起一个“尖顶穹庐”,这是
士兵们临时想出来的应变办法,浸透了水的牛皮不怕燃烧,富有弹性的竹片不受矢
石,它起了掩护士兵的作用。
  郭药师以下的将佐看见主将亲自撞城,他扪也不敢怠慢,一个个跟上来轮番猛
击。亲兵们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神力,乘着一股必胜之气,连续猛击几十下,居然把
两扇千疮百孔的城门撞开了。将士们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喊杀,作势就要冲进城去。
  但是正在瓮城内作着最后保卫战的契丹战士们没有被这股气势压倒。他们没有
放下武器,没有离开防地,却在已被打开的城门内制造重重障碍,他们以血肉之躯,
又筑起一道新的堤坝,阻拦潮水般冲进城门的宋军泛滥横溢,长驱直入。
  这些久炼成钢的契丹战士们都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战争。萧皇后向他们跪
下来行大礼这个不寻常的举动,在萧皇后的主观意图上是要求他们为她个人效死,
而他们的理解却远远超过这个范围,他们认为这是象征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向他们
呼吁,要求他们贡献出每一条生命来保卫这个民族。存在于每一个自觉的人民心目
中的民族意识要比统治者单纯为了保卫自己这个政权的意义伟大得多。但是政权的
存在,就象征着民族的延续。现在他们奋战的目标是以自己的一死来换取萧皇后、
耶律大石等人安全地撤入内城,重新组织抵抗,击退宋军,等到日月重光的时候。
  这个古老的民旋,曾经有过它的发扬光大的时期,经过建国以来二百年的腐蚀、
生锈、败坏、朽烂,现在到了它摇摇欲坠的时候,忽然又发出了灿烂耀目的万丈光
芒。
  它不愧是祖国的一个优秀民族。
  沙场宿将杨可世转战半生,从来没有在城门已被砸开过两次的敌人面前,在瓮
城那一块小小的地方里,遭遇到这样顽强的抵抗,等到他把城内人人奋战至死的残
敌全部肃清,把瓮城收复“了迄”,时间已接近午夜。这时耶律大石和萧皇后都已
安全撒至内城,凭着这道最后的防线,继续抵抗。
  萧干的援师,杳如黄鹤,萧皇后没有把握说她前后派去的几个信使肯定会有一
个到达前线。现实的情况迫使他们下定了宁为玉碎的决心。这种心情虽然是悲壮的,
但也说明形势已到了万分危急的程度。
  高世宣一箭医好了皇后的表现欲、炫耀狂。现在她再也顾不得自己的仪态和装
饰,把风翅银盔换上了一顶粗笨的铁兜鍪戴上,铁兜鍪足足有四、五斤重,戴在头
上好像压上一块大石头。兜鍪下面包一条纱帕,陈血已经在纱帕上结成紫色的硬块,
受到挤压的份口里仍有新鲜血液渗透出来,新老血液凝在一块,情况十分狼狈。
  耶律大石也失去平口的镇静自如,指挥若定。负责东门防守的萧斡里剌派人来
请救兵,耶律大石咆哮道:
  “传话萧知院,这里已无人可派,他那里的人打光了,就叫他准备死。”
  这时耶律大石的一对深目,陷在眼眶中间,似乎抠得更深了,但仍不时闪出光
辉,好像在云层深处时时闪出焃焃的闪电一样。这种光芒泄露了他的内心秘密,预
示着一种不祥的朕兆。一个战役的主要指挥者到了智尽力绌的地步,产生了死的精
神准备,说明这个战役快到结束阶段了。
  他们痛苦地感觉到人力的枯竭。在达鲁古城、在宁江州等战役中把几万、十几
万战士抛弃在战场上,造成鲜血成渠、白骨满野的惨局。现在到了这最后一战,需
要一个战士顶十个、百个战士用的时候,他们发现留在内城上防守的战士已经为数
不多了。有的城堞上熄灭了灯烛,让敌人莫测虚实,实际上是阗无人影,连作为疑
兵的人手也派不出去。萧皇后把脑筋动到宫廷里,让太监们都上城来助守。宫女们
也动员出来,身上负一块门板,当怍盾牌,在城头的踏道上往来传送军需物资。可
是可以传送的军需物资,这时也少得非常可怜。无处去搬石块,发石机停止了怒吼,
高躺在城堞上休息。更加糟糕的是成捆的箭矢都已射完,武库里再也拿不出存货来,
只好让宫女们捡抬起城下射上来的箭矢去回敬原主。拾不到箭,就只好虚拉弓弦去
惊吓敌人。人力、物力都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耶律大石发个狠,正在酝酿一个危
险的计划。如果他们坚持不到萧干援师赶来的时候,他准备把现有的兵力全部集中
起来,掘开一道暗门,突然冲杀出去,猛扑进敌阵中间,与之同归于尽。耶律大石
用兵具有一个赌徒的果断的性格,必要时不怕孤注一掷。
  然而,他的对手现在也处在和他同样的困境中。
  即使不断地受到汉儿的补充,这时的宋军也远远不是兵力充沛的。在攻坚战争
中,杨可世又损失了三千人马中的大部分,现在他手里掌握的正规军已经所余无几,
将佐们也零落殆尽。泾原军副将石洵美、李侥在最初抢渡护城河和攻城时死于矢石,
大将高世宣被射死。常胜军的将佐,也损折了好多名,现在再指挥他们扑城时,已
有些踌躇不前,汉儿的民兵固然人数很多,作战勇敢,毕竟没有经过正式的战阵,
能够奋勇于一时,时间长了,就难于持久。负责指挥他们的甄五臣,在损折了一批
队将、哨官以后,到了这时,再也无人可派,形成组织松弛、队形混乱的局面,担
当不起最艰苦的战斗任务。
  战争接近到最后阶段时,双方战士。在体力上和精神上都疲乏到这等程度,他
们都认为自己不可能支撑到战争结束,都认为自己是垮了,无能为力的了。他们把
希望寄托于援师,援师的希望又是那么渺茫,这个时候,只有出现奇迹才能把他们
从已定的败局中拯救出来。
  在燕京王城的攻守战中,双方都不缺乏勇气,不怕一死,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消
筋蚀骨的激战后,在作战意志上,相互被对方打败了。
  驻守在迎春门的守将杨可胜、杨可弼首先带来了希望的火光,他们发现有一支
夜行军正从西南方向疾驰而来。处事谨慎的杨可胜一面把这个可能是好消息、但也
有可能是坏消息通知了哥哥,一面派出几起人前去侦察。
  接着是祥曦门的守将王端臣亲自跑来报告说,刘光世的接应大军已经接近城郊,
他已派人去跟大军联系。确定有一支军队过境来到京师,这经过两方面的报告是毫
无疑问的。但要确定它就是刘光世的后军却缺少有力的根据。王端臣派击的人并来
回来,而这支军队也没有按照常例派出先遣部队与前军接触联络,又因为在廿五晨
(这时已经过了子时,进入第二天的凌晨)如弦的月光下,除了远远听到马蹄声的
疾驰外,其他就是黑沉沉的一片,根本看不清楚人数、旗帜、衣甲。有经验的将领
也许可以从马蹄声申分辩出是我军还是敌军的援师,无如距离较远,王端臣一时也
弄不清楚真相。他只是从主观上臆断这肯定是刘光世的接应军。其实不仅王端臣,
其他将领包括杨可世本人在内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在主观上是这样迫切地需要援
军,同时从道义上、从个人利害关系上、从行军作战的常识上来判断,都认为这是
刘光世的后军无疑,一定是他中断了联系以后,重新获得前军在燕京城里苦战的消
息,急忙驰来应援的。他们用普通军人的水平来衡置刘光世的行动。
  根据王端臣的报告,杨可世立刻命令王端臣带领一百名骑兵抄近路前去迎接刘
光世,引导他从最靠近的城门入城前来应援。
  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一百名骑兵的下落,他们好像在天大雾中被海洋吞噬了
的孤舟一样。
  这疾驰而来的轻骑兵是萧干援师的先遣部队,他们在城外耶律淳的新冢上休整
一番,跟着萧干亲自率领的四万名骑兵也已赶到。两军会师后,没有向外城靠拢,
反而掠城而过,径奔王城背后的南暗门。暗门是用城墙的外衣伪装起来的城门,表
面上看来是一般的城墙,实际上却藏有一道城门,需用时只要挖去表面一层砖块,
城门就显露出来。古代《兵法》中早就讲到过它的作用。萧干根据告急书上的约定
迳奔这里,耶律大石早已派人做好准备,很快就把四万名大军接应入城,萧干和皇
后、耶律大石见过面,赶紧部署一番,紧接着就打开内城受敌方向的所有的门,猛
虎般地扑进宋军的阵地。
  且不说辽军在人数上占压倒多数。萧干恰怡在这个时候赶到,单从心理上就给
予宋军重大的打击,使得他们胆战心寒,完全丧失抵抗能力。这支援军起了最后一
击的作用,它彻底打垮宋军,雌雄立决。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面对面的厮杀。
  现在杨可世只剩得一条路,就是收拾残兵败将,夺路逃归,但就是要做到这一
点,也是很困难的了。
  在逃脱中,他们受到四方八面的堵截和追赶。郭药师的战马被奚军射倒,他倒
撞在地上,差一点做俘虏,幸得杨可世一马飞上,就地抓起郭药师来,击退追兵,
才保牢他的一条性命。
  在混战中,他们会合了带着一支残兵前来接应的杨可胜、扬可弼兄弟。杨可胜
基本上已了解全城的情况。这时迎春门、祥曦门、丽晖门都被奚军夺去,其他各道
城门的命运虽不可知,但是耶律大石已下令奚军乘胜急速去抢占各道城门,切断宋
军逃走的路,务使他们成为瓮中之鳖,一个也走不脱身。现在各通衢大街中,奚军
密布,正在到处兜捕渍散的宋军。凭他们几个败将要冲出重重罗网,夺门逃走,简
直是不可能的。杨可胜建议兄长,乘辽军之不备,立刻抢上城头,冒险缒城下去,
才是死中求活的唯一机会。
  杨可世一想不错,立刻带着郭药师等几个将领和一些残兵就近抢条慢道③,奔
上城头。果然在乱军之中,辽军不及发现。他们选了一个偏僻的处所,先把各人身
上的铁甲、兜鍪都脱卸了,再连同兵器,一起丢下城去,然后用几根绳索接连起来
系在城堞上,一个个缒城而下。这时天色墨黑,他们的心里又慌张,一经缒到地面,
仿佛已抬到一条性命。丢下城脚的鍪甲武器,落进灌木丛中,一时找寻不到的,也
就不及细找。趁着黑夜无人,匆匆落荒逃走。
  杨可胜这次的估计又是正确的,辽军在城里大搜大杀,把建点放在各道城门上,
却不防有人冒险缒城出去。他们这行人是当时唯一能从城内逃脱的人。后来也陆续
有些宋军选走,那是汉儿们不顾自己的死活,把他们隐匿在家里,在以后的几天中
俟机陆续逃走的。其余六千名官兵包括甄五臣等主要将领,还贴上杨可世的一匹战
马——一丈雪都在战斗中牺牲了。

  (十)

  以后的五天是辽军的大进攻、大扫荡、大胜利,也是宋军的大撤退、大崩溃,
大失败的五天。
  耶律大石、萧干打败杨可世的奇袭军后,不让对方喘一口气,当天就统率全军
向芦沟河方面推进,以气吞山河之势,准备一鼓作气,把宋军全部吃掉。这一次萧
皇后没有再提御驾亲征的话,不但京师重地,需要她坐镇;她痛定思病,宫门蹀血
的这一幕惨剧给她的打击太大了,她再也鼓不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