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站桩问答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步站桩问答集-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不知道大家是怎么避免打扰的呢。 



就是这些吧。坚持。 



答:健身的效果可不是像吃摇头丸那样立竿见影和明显的,需要自己细心体会自身的变化。 



若是一向身体健康无甚不适,那么就更需要细心体会了。  



问:医盲,我是一个中年妇女,看了前面的帖子,想站桩了哦。目前在拔罐,我认为与站桩应 

该没有冲突,医盲认为呢? 



答:不冲突。 

而且,对于拔罐的观点,医盲也有帖子表明自己的观点的。 



问:前两天开始咽喉痛,不知道与站桩有没有关系。 



每次站到 25 分钟的时候,呼吸开始变得很从容,到30 分钟收功,感觉应该能站更长时间,因 

为此时只有腿部有点酸。 


… Page 78…

答:拜托, 



不锻炼的时候,身体有不适不去找原因,锻炼后,一有不适就往锻炼上面靠。这样是很“不负责 

任”的。 



关于锻炼后的身体不适反应,不是很好写,待医盲有暇再行总结吧。 



问:问几个问题: 

1。 一次站 1 小时和2 次各站 30 分钟,效果是不是很不一样,能描述一下吗? 

2。如果把睡觉的时间挤出一部分站桩,睡觉时间变少,对身体有影响吗?比如早上5 点起来开 

始站桩。 



答:1。一次站一小时应该更好。如果你能一次站一个小时的话。 



2。刚开始锻炼,会因为消耗大,会更加想睡觉。但是坚持一阵就好了。 



问:练习老先生的站桩方法已经5 天了‘‘今天突然觉得有热气往头顶冲,久久不散啊。 

很奇怪我也没刻意意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啊。 



答:正常的。 



按照要求,锻炼完毕,手捂小腹多散散步。 



问:因为不是正式会员;不能发私信;只能借此发问。 

前辈对还阳卧和混元卧如何看;我想练习;有无不妥??? 

  还阳卧     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 (如果 

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 

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的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肾阳 

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 

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混元卧   把还阳卧再提高层次的练法是混无卧-仰卧,两脚心相对,腿似环,两手重叠或 

交叉轻轻的放在头上,手心对着头顶百合。这个姿势既能补肾气又可放松头部,对失眠、神经 

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上面两臂围成一个圈,可以使肾气不往生殖器上走,而是拉到中脘的 

深处;下面两腿围成一个圈,有利于周身气血沿腿循环到身体 的当中。 



答:纯姿势的锻炼,可行。 



医盲自己多年的习惯:两脚伸直,右脚压左脚,右脚外踝压左脚解溪穴,两手掌心相合扶膻 

中。 



问:请教医盲,我对两臂成抱树状理解不够请指正: 

目前我的动作是: 

1。两手臂成环形 

2。小臂略低于大臂 

3。手是小臂动作的延伸,和小臂基本平直 

4。两手之间距离与肩同宽 



因为看到前面一张照片是两臂平身,与肩同宽,只是手弯曲有抱的感觉,不知道医盲 的抱树的 

标准动作是什么? 


… Page 79…

答:就好像合抱身前一棵大树那样的感觉即可。这种感觉可以做好含胸的要求,因为这棵树很 

粗,你的两手都无法合抱相接,就会有放长肩臂的意思,这样含胸就自然形成了。 



手臂动作需要强调的是松肩、虚腋、坠肘 (无上翻之意)、腕直。 



只要符合这个原则,手臂高低两手宽窄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 



问:今天开始一次能站八分钟了。 

请教盲医,最近觉得口中唾液比以前明显增多,这个应该是好现象吧?但有时睡觉发现口水把 

被子弄湿了,这个会不会不太好?记得自己以前年青时有时也会这样。 



人到中年,开始掉头发 (出现白头发),皮肤属于油脂分泌特别多的那种,马步站桩有没有改 

善作用呢? 



答:呵呵,小孩子哈喇子就多,他的生机是不是比较旺盛啊。 



这是整体健身的法子,整体强健了,局部的疾病应该会有改善的。 



人到中年能一次站 8 分钟,证明先天素质还是不错的。 



问:我其实不到40,但事业上还在拚搏,做的是高度竞争的行业,没有好的身体不行。 



我已经练了几个月了,但进步比较慢,今天开始提高到一次连续站八分钟,昨天是每次连续站 

7分钟,一天三次。 



通过练习,唱歌说话的底气的确是明显比以前足了,自我感觉眼睛比以前更有神了,而且眼睛 

看东西也比较有力 (感觉上)。 

有时练习完了后,上街走着,有心平气和的感觉,车来了,就让车先过,耐心等着,一点不 

急。 



人比以前自信。 



体会到物质决定精神,只有物质的身体素质上去了,情绪和精神层次才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 

高。 



答:先生很注意体会啊。 



其实,锻炼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不注意体会,有很多东西体会不到。 



根据中医心理学的原理,人的心理状态是受五脏六腑精微之气供应影响的。所以锻炼身体,变 

化气质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渐变过程。 



过去有的老师要求弟子记练功笔记,记下自己每天的感受变化,其实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每天反 

省自己的变化,同时也为了以后回过头来看,知道自己的变化是如此之大。当然也有通过反 

省,发现进步给自己信心,发现不足便于纠正的用意。 



古云,君子日三省乎己。不惟在为人处事上,用在修身养性上,是一样重要的。 



问:“马 国兴发表的马步桩:低窄正马步桩功:以脚平拉开,稍比肩宽 (是为窄)两脚平行,两 

足尖微内含抓地之意。平心,身体松清。气沉丹田,静气,下坐,臀部坐稳,提肛 (意提), 

膝至胯要求上平 (是为低)双膝前顶,不过足尖,而有内扣之意,裆内“外撑”,两胯向后拉, 

造成胯与膝内有“对拉拔长”之势,同时踏腰,腰上起拔背之势,虚领顶劲,神贯百会穴,上身 

竖直马步桩,北方叫站马架,南方叫地盒,北派少林叫四平马,同为马架的马步桩,有宽马 


… Page 80…

架,窄马架之分;高马架,低马,虚胸实少腹,两臂盘肘交叉双手搭大臂,两肘尖马两膝尖上 

下垂直,有宽胸自然舒之功,背圆舒展之势,神意内敛,宁心静气。亦有双手合十式;双拳置 

两侧肋 窝处等不同姿势。” 



医盲老师,我坚持站桩目前累计两个月了。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这些天站桩的时候,感觉两个脚极其别扭,怎么着都不平行,蹲下去之后感觉两个脚前后位置 

不对,左右有一定的夹角,别着。刚开始蹲的时候倒是没有这个问题。 

另外,感觉左腿比右腿有力,右腿总感觉要往前,膝盖拉的紧,往后缩不回来,两个腿好像蹲 

的高度、姿势都不一样,这种感觉该怎么调整,我自己认为是左右腿发展不平衡,是否蹲过一 

短时间后,两个腿都累了,然后自然的就调整过来了,另外,以前蹲的时候,脚平行,脚往内 

撑一些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感觉两个脚往里面撇太多,总觉得要往外开一些,从外表看,其实 

是平的。是否蹲的时候,两脚时时要有内扣之意,进而撑圆臀部?马步比较宽,是否在最后能 

保证前后左右上下 90 度 就足够了呢,这样宽马的姿势感觉应该和窄马通过两腿外撑一样吧? 



在上面医盲老师给的链接中,对照马国兴发表的马步桩、低窄正马步桩功,有一些疑惑。首 

先,“下坐,臀部坐稳”、“同时踏腰,腰上起拔背之势,虚领顶劲,神贯百会穴”,臀部坐稳是 

否就像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踏腰是不是腰部要悬起,不使其着力,然后,自然的就拔背了? 

还是说整个人往上拔背?虚领顶劲,感觉腰部悬空以后,也做不到,悬空以后,整个脊骨自然 

就松长了,还要有顶意,能悬住就挺好了,神贯百会穴不予理睬,只是我每次蹲的时候,都精 

神大增,头上都要冒水蒸气,意念都集中在腰松上。 



我现在每天晚上 11:30…00:30 练习,因为睡觉比较晚,每次蹲三节以上,除第一节以外,后 

面的蹲过之后,起来后就没有累的感觉了,桩架调低以后,每次蹲的时间也比较短了。 

第一节蹲的时候,感觉哪儿都不对劲,整个人感觉上身向前倾,想把臀部往前顶,但是怎么往 

前顶,都感觉不对,我是用双手环抱式,手也比较僵硬,第二次蹲的时候,总要花一点时间来 

调整,两脚先比较一会儿,然后呼吸一口,随之下蹲,出手,手还感觉没有到位,然后,再次 

呼吸,把手往后缩回,呼气的时候把手随意松开叉开送出,整个身子往后退,让屁股撑在腿 

上,蹲的过程中,就像抱着大树,抱都抱不过来,然后对自己说,上身正、腰放松、放松。到 

累的时候,吸气上身会有意无意的往上起来一点,呼气的时候,整个人会往下沉一点,小幅运 

动,到最后撑不住的时候就开始数呼吸。第二次蹲的时候就感觉三脚长,也不算宽阿,马步宽 

一 点,好像影响不大。蹲的过程中,都力求腿部放松,特别是脚,不能紧张,要平稳的放在地 

上 

不知道我的方法对不对,还请医盲先生斧正。 

关于虚胸实腹,因为我让自己腰松,感觉腰部比较灵活,相反胸比较重,呼吸也比较重,是否 

锻炼一些时候后,有根了,会慢慢的体会到? 

关于膝盖,第一节的时候,要把腿往外撑,第二节的时候就感觉比较整了。这种感觉是否就对 

了? 

这次蹲的时候,已经感觉腰部不酸了,上一次,整个腰都感觉扭住了的样子。目前的锻炼,我 

的安排是,先不求时间长短,首先要做到低桩,把桩一次次的下降,个人认为低桩才能臀部坐 

稳,上身竖直。 



写的又多又杂,一些问题,自己都觉得说的不清楚。还望医盲老师指点。 

通过两个月的锻炼,我虽然胸闷,但是好了很多,闷归闷,不像以前喘不上起来了。另外,现 

在腿部的血管有时候会一段段的跳动,肩膀上的血管有时候也跳动,前些时候还经常放去很臭 

的屁,脾的部位有一个点会跳动。蹲的过程中,肚子咕咕叫,有一次吸气的时候感觉在肚脐左 

侧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点。我本普通人,愿为尘世埃。上面的这些感觉只是给医盲老师汇报一 

下,衷心感谢医盲老师。  



答:1。两脚自感不平均不平衡,明明脚摆的很平正,就是感觉有偏倚,是体内气血不均衡的表 

现,经过锻炼会逐步消失,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层次的调整完成。 



2。关于塌腰,外家拳术多用这个词。我们进行马步锻炼,不强调这个。做好尾闾中正脖项虚 

悬,再加上含胸拔背,腰自然有拉长的感觉,摆的也周正了。 


… Page 81…

3。“是否蹲的时候,两脚时时要有内扣之意,进而撑圆臀部?”,开始要保持两脚平行,会有这 

种感觉。不是撑圆臀部,而是裆部。 



4。第一节感到周身不对劲,是因为没有准备活动,气血僵滞,所以站前不妨慢跑一会再试试是 

否有好转。 



5。随呼吸身体有微微的起伏,是开始能够放松后的正常反应。马步站桩,是紧中求松,要学会 

体会什么地方“不正常”的紧张,并有意识的去放松它。比如开始的时候往往胸部容易紧张,因 

而造成呼吸不柔顺,这时可以着重宽胸开腋的动作来调整。放松,也是随着锻炼进展而逐渐进 

步的。 



6。随着功夫的进展,呼吸会慢慢深长 (中间有一个换气的阶段,类似长跑的呼吸极限感觉,过 

了这个阶段,呼吸就会明显的感觉不一样,注意这个换气是自然出现的,无需强求。),然 

后,细心的人慢慢会发现呼吸的“根”              (着力点),然后腰腿之劲慢慢会有扎根的感觉。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