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0年年底至2001年是软银惨淡经营的一年。随着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崩溃,孙正义眼睁睁地看着不少投资打了水漂。软银投资已经上市的公司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股价跌破初始发行价。就连世界头号的互联网公司雅虎也因为2001年1~3月的实际利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了87%,而不得不进行首次裁员。
  孙正义本人的资产在这一次泡沫破裂中严重缩水,并创造了一项新纪录:人类有史以来财富失去最多最快的人。根据《福布斯》的数据,孙正义个人资产在两年内缩水了96%。
  但是孙正义本人却不以为意。一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一个投资模式,即当投资企业上市后,套现一部分,剩下的坚持持有。而在噩梦般的2001年到来之前,他因为成功套现了雅虎等企业部分股票而手握相当大的一笔现金。
  二是孙正义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即在市场整体处于低谷的时候,恰恰是投资的最好时机。支持他的这一观点的,是他对互联网经济的坚定的信心;是建立在他长期对产业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的了解上的。而这种独到眼光和做事情的计划性帮助他实现了对互联网产业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在每一次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他都能够成为引领潮流者。
  闭上你的眼睛,你能想象出哪一个行业在未来十年的市场规模将扩大十倍以上吗?汽车行业?娱乐行业?我认为,只有互联网,互联网是最安全的投资宝地。
  孙正义认为,从短期来看,网络泡沫可以概括成:就连那些存在一定问题的公司,其股价也猛涨不止;就连那些一分钱也不挣的公司,只要获得了一定的用户数量,也会被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获得高昂的股价。但是,这一切都不会持久。
  股票市场总是有起有浮,但调整只是短期的,现在股市下挫是非常好的二次投资机会。在股市追高时,流到互联网领域不少资金,其实很多投资人并不了解互联网到底是干什么的,而我们对其技术、前景非常了解。互联网正在萌芽阶段,在互联网市场上我们将长期投资。
  把握绝佳的投资机会
  在2001年4月与雅虎杨致远的一次会晤中,孙正义道出他与众不同的投资理念:
  网络股下跌对软银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竞争对手投资能力下降,我们就可以以更为合理的价格做更多的投资。
  孙正义的观点并非没有客观的论据为证明。要知道,从1998年到2000年,有太多的资金涌入互联网企业。而2001年必然进入一个调整期,淘汰一批弱小的企业,但是像雅虎这样的强者则会生存下来。所以,孙正义和杨致远一样,不仅不担心,而且对网络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互联网网民在短短几年已经达到了3亿之多。恐怕没有什么工具能够像互联网这样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人们从购物到学习、信息交换等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它来进行。
  我的感觉是,对于互联网的市场评价在其刚开始时比实际情况悲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评价又超过了实际,而如今这种评价终于又回到符合实际的状况上来。尽管泡沫已经破灭,但人们并没有不使用互联网。股票市场总是有起有伏,短期看,网络股还会上下波动,但如果从20年、30年这样的长远角度来看的话,随着互联网影响的范围愈扩愈大,网络股将只沿着一个方向走,那就是——向上,互联网本来的价值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增长下去。现在股市下挫正是非常好的二次投资机会。

第6章 互联网机遇(8)
对于孙正义来说,投资互联网的巨大机会即将到来,所以他开始大规模收购低价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全球扩张。
  孙正义的长远目光正表现在这里,他看到的不是目前一年两年的前景,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在所谓的“网络泡沫”时代以及后来,新经济现象无可否认是存在的。但是,一家或几家传奇般的信息技术公司不代表新经济;而新经济的特点,应当指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全球的商业活动更为迅速、高效,从而冲破传统经济活动在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政治上的阻隔,成为比以往更为紧密、更为息息相关的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孙正义坚信,未来的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仍是支点,假以时日,真正引领新技术发展潮流的公司,会再度成为市场的宠儿。
  到了2001年,软银已经投资了600家互联网公司。
  2003年年初,孙正义投资8200万美元,支持马云开发出能与eBay抗衡的C2C网站,也就是后来的淘宝网。不久,中国发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灾难,才进入中国不久的软银中国内外受困,但是即便如此,孙正义的投资步伐并没有停止。
  2003年5月,软银中国基金公司投资了分众传媒。两年后,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大获成功。2006年1月,分众传媒与聚众传媒合并。截至2006年10月,软银已从分众传媒退出部分投资,回报率超过五十倍。
  如今,日本软银已经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截至2008年,孙正义一共投资了800多家互联网企业,有700家存活下来,其中100家获得了超级成功。过去10年,孙正义在互联网的投资从30亿美元增值了将近9倍,达到了260亿美元。
  现在,如果有人问,谁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被称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天才”的比尔·盖茨,而是“只负责修路,不生产汽车”的孙正义;谁是网络时代的无冕之王?不是杨致远,而是隐身在雅虎、新浪、阿里巴巴等公司后面的孙正义。
  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孙正义从不试图在技术研究开发领域里开拓新天地。他认为,将“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促进技术的发展,这种努力更有意义。于是,虽然他的名声没有杨致远、马云等网络英雄那样响亮,但是在互联网这块大蛋糕上,他切走的份额比地球上任何人的都要大。
  目标: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在不久前召开的APEC亚太中小企业峰会上,孙正义穿着一套白色西装,显得很是精神。而且,他一改过去携带笔记本电脑的习惯,只带了苹果的iPhone 3G手机到场,这在他过去12年的频繁出差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孙正义其实是想通过这一举动,向大众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手机上网已越来越普及,移动互联网在十年内必将取代桌面互联网,而他带领下的软银也将把投资重点转向移动互联网。
  这是我接下来10年的目标,我们希望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不仅仅是第一的手机公司,而是移动互联网的公司,世界上排名第一,这是我的目标。我们希望在亚洲成为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这两个愿景和目标,是我接下来十年的计划。
  孙正义的选择自有其道理。2007年,一份专业机构关于未来十年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报告表明,“移动网络”将成为未来发展前景巨大的网络应用。

第6章 互联网机遇(9)
随着移动通信网在处理数据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传统互联网的业务开始逐渐向移动网络转移,基于3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不但具备了传统互联网上的各种功能,还把数据传输、邮件、音频视频下载等各种数据业务纳入到运营范畴中。而2007年1月由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款手机拥有精美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相当于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的突破性因特网通信设备。它有一个创新性的界面,用户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它还开创了移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
  iPhone手机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烈追捧,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智能手机。苹果公司再接再厉,在2008年又推出了3G版的iPhone手机。无疑,这款iPhone是苹果公司的一种策略,它能扩大了苹果公司的影响力范围,从网络浏览到社区化网络,甚至有可能是搜索领域。而在苹果公司之前,像诺基亚、索爱、微软等公司都已经涉足移动互联网多年,却一直没有寻找到像iPhone这样的产品并掀起如此的狂潮。可见,移动互联网这个市场虽然前景广阔,却也很难得其门而入。
  对于孙正义来说,这正是软银的机会,是他未来十年一定要把握住的最大机会。
  首先,移动网络在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城市发展迅猛,日本东京就是其中之一。在2001年以前,由于都没有发放3G牌照,日本和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非常相似。但是,自从日本在2001年发放3G发牌后,3G便逐渐成为日本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移动互联网也由此进入繁荣时期——手机上网人数在2005年超过PC上网人数,手机邮件的数量超过PC邮件的数量,活跃站点的数量达50家,如日本社交网站Mixi,每天浏览量达到3亿~4亿,其中40%由手机贡献,目前该公司已经实现了上市。
  2006年4月,软银以15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英国沃达丰(Vodafone)日本子公司9768%的股份。随后组建了软银移动。
  为什么软银要收购手机公司呢?为什么要成为移动运营商呢?因为我相信,在过去,互联网是把多台电脑互联在一起,但是在不远的将来,手机的互联网会比电脑的互联网业务更大。
  可见,在收购沃达丰(Vodafone)日本子公司的时候,孙正义已经规划好了日后的发展格局。
  其次,孙正义认为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时机已然成熟,而且这也是软银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大好时机。这主要基于他总结出来的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在过去的八年中增长了375倍,这也使得它成为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工具。
  二是手机的显示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达到了原来的24倍,像素达到了原来的24倍,例如,市场上已经推出的苹果手机的3G版本,就是如此。
  三是社交类的网站越来越多,推动了手机互联网的人数从2007年的10%激增到了2008年的40%。
  于是,在日本软银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后的两年时间里,虽然有好事之徒冷言冷语,认为软银肯定会把这个这个事情搞砸并由此陷入困局当中。但是,软银采用削减策略,从竞争对手NTT Doo公司和KDDI公司争取到了更多的用户。在2007年上半年,软银公司新增了110万用户,大部分来自NTT Doo公司,后者控制着日本大半手机服务市场。软银很快成为日本第三大综合电信运营商,同时也进入到了全球大型电信运营商序列之中,并正在向着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进发。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6章 互联网机遇(10)
2008年5月13日,软银公布了2007年度(2007年4月~2008年3月)的公司经营状况。报告表明,软银销售额比上一年度增长91%,达到2680068亿日元;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度增长196%,达到324287亿日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度软银移动的手机净增用户数达到26765万,首次位居业界首位。势头良好的手机业务对软银业绩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发布了3G版iPhone手机,而在此前的6月份,软银已经和苹果公司签订了协议,预计在2008年年底在日本市场销售iPhone手机。孙正义希望通过销售iPhone吸引更多用户,从而使作为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的软银移动在与NTT和KDDI两大运营商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再次,抓住中国机会。孙正义意欲带领着软银在十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公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必须不断寻找投资机会,而这个投资机会很可能就发生在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的中国。
  这是因为互联网兴起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美国,美国网民数量也长期居于全球之最,因此它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国家。不过今后三十年,新的纪录即将诞生,伴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互联网发展的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
  2008年4月24日,软银联合###通信及英国沃达丰集团,三家共同成立了开发基于手机技术及服务的合资公司“Joint Innovation Lab”。合资公司将提供支持各种终端平台及OS的手机服务等技术。三家公司的用户数分别为软银移动约1900万户、沃达丰25亿户、###通信约39亿户,合计可向约7亿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
  几年前,50%的美国公民使用互联网,所以你在讲到互联网的时候,意味着就是美国公民所享用的技术——那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