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当时,和孙正义感情很好的父亲患病在床,病情严重。看着决意离开的儿子,母亲满怀悲伤,哀求他留下来。可是,母亲的眼泪也不能瓦解孙正义到美国求学的坚定信念。
  等上了飞机,孙正义的眼泪才肆意落下。他的心里充满了悲壮之情,那时,他只是一个刚刚迈入17岁的少年。
  孙正义是那种早熟的少年,他是旅居日本的韩国人后裔,虽然从他的祖父辈开始就在日本居住,但是当地人对他们的排斥仍然深深伤害了孙正义的心灵。为此,他立志要干出一番让家族扬眉吐气的大事业,而美国开放的学习风气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正是他追求的。为了未来,舍弃一时的亲人团聚是必须的,这成为少年孙正义的精神支柱。
  “蛮不讲理”的学生
  孙正义如愿以偿进了美国旧金山南边城市的塞拉蒙提高中(四年制),成为该校高中部二年级的学生。然而,在上了一周课后,孙正义就向校方提出跳级的要求。
  美国四年制的高中一年级相当于日本的初中三年级的水平,以此推算,孙正义当时的学习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高中二年级的水平。
  孙正义闯进校长办公室,用他蹩脚的英语对碧眼金发的校长噼里啪啦一通说道,请求校长务必允许自己跳级。
  以孙正义当时的英语水平,显然不能够解释清楚自己要跳级的原因,以致他的要求听起来近乎“蛮不讲理”。但是孙正义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他知道,说服别人改变主意从来都是一场艰难的马拉松比赛,有的时候,胜利不属于那些巧舌如簧的人们,而是属于能坚持到底的勇士。
  在反反复复的“较量”中,孙正义终于让校长明白了他要表达的重点:
  人生苦短,我不想浪费时间,我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高中。我要上大学,这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校长经不住孙正义的软磨硬泡,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他的跳级要求。于是当他从二年级教室拿了书本转移到三年级教室上课时,他的美国同学无不目瞪口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孙正义信心百倍,甚而得寸进尺。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孙正义连跳三级。尔后,他以近乎疯狂的劲头埋头学习,只用了三周的时间就修完了高中全部课程。
  在到美国的第四周,孙正义开始准备大学入学考试。他面临着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六门考试,如果有一门没通过,就必须重新再考一次。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1章 彻底追求(3)
考试开始,孙正义领到试卷的时候,呆住了:每门考试的试卷足足有几十张!这已经够吓人的啦,最令他头疼的是,有很多单词他并不认识。经过狠追猛赶,孙正义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离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水平还差得很远。
  看看孙正义又有什么惊人之举了,他当场向考官提出,请准许他查阅英语词典,理由是他是一个外国学生,有一些单词看不懂。这个要求立即被考官拒绝了。当然,轻易就接受失败并不是孙正义的风格,他把电话打到了教育局长办公室,又用他蹩脚的英语奇迹般说服了教育局长,不仅准许他可以查看英语词典,而且还将他的考试时间延长到了晚上。
  这个英语说得结结巴巴、初生牛犊般的孙正义打破了美国学校的诸多规定,一是因为美国学校有着开放的良好传统,二是孙正义的“愚直”——不合理的就要改正,活人可不能被死的条文规定难倒。这种理念也体现到了他日后的企业经营中,虽然被同行指责为“霸道”、“只顾为自己着想”,但是他坚持的事情,基本上都完成了。
  创造了日本“孙”姓
  孙正义在美国待了6年,在这期间,他就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鹏鸟,一次又一次开始试飞,期盼着有一天跃上蓝天展翅翱翔。
  1980年,孙正义从美国返回日本,开始创业。
  孙正义此举令许多人迷惑不解。按说美国机会遍地,而且他已经创办了一家名叫“和音世界”的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孙正义当年前往美国留学时,就曾答应过父母,毕业后回到他们身边。他此番回来,就是要实现他少年时代立下的“要成为日本第一”的凌云壮志。当然,美国他还是要回去的,所以,他回国前撂下一句话:“I will return”
  这一时期的日本,已经涌现了诸如索尼、松下、NEC、夏普等科技型企业,索尼的“Walkman”随身听从日本国内走向了世界。日本制造业已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向资本、组装和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孙正义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到日本,既是看好日本国内的良好大环境,同时也是对自己从美国带回的创新思维充满自信。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孙正义犯了踌躇。他名字中的“孙”是他的韩国姓,而他在去美国之前一直用的都是“安本”的日本姓。因为要在日本开创事业,孙正义决定加入日本国籍,但是他想保留他的韩国姓。
  亲戚们都劝孙正义放弃这个念头,日本没有“孙”这个姓,要是让别人知道这是一个韩国姓,以后开展事业肯定会遇到很多障碍。不出所料,法务省方面以日本没有“孙”这个姓为由,非常干脆地拒绝了孙正义的转籍申请。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虽然已不存在种族歧视,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对来自韩国的移民仍有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心理,孙正义小时候就曾吃过这样的苦头。也难怪连他的父亲都不同意他这么做。
  但是,孙正义却有自己的想法:
  姓氏只是一个人的符号,为什么要附带这么多的好恶情绪呢?我既然决心加入日本国籍,就会尽一个公民的义务缴税,但是我也不愿意忘掉我原本是一个韩国人的事实。
  孙正义在美国已经和日本女子大野优美结婚,按照日本的习俗,妻子可以随丈夫的姓。于是优美去了一趟法院,要求将自己的姓氏“大野”改成丈夫的“孙”姓,尔后孙正义再去法务省申请转籍。因为在孙正义之前已经有人姓“孙”,法务省只好受理孙正义的申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1章 彻底追求(4)
说起来,改姓氏只是一件微小的事件,但是孙正义却通过它又一次证明了他做事的准则:世间确实有一些事情是人力无法回天的,但是也有一些事情,人力是可以通过执著的力量改变的。而所谓执著,就是要在“坚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智慧,以合法而灵活的手段务必达到最终目的。
  孙正义,就这样以他的执著和愚直,开始了他充满奇迹的人生征程。
  花一两年来确定一生的事业方向是值得的
  从美国回到日本,孙正义并不急着确立自己的事业方向。
  最关键的是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一旦选定了,今后几十年都要为此而战斗。为了选好这个行业,花上一年或者两年都是值得的。
  孙正义的目标是成为全日本第一,所以在选定了一个行业后,就不能半途而废。毕竟,在企业发展史上,很多生命力顽强的公司都是积累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验才得以站稳脚跟,使后来者只能望其项背。
  为此,孙正义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拜访过各行各业中的精英人才,阅读了海量的书籍和资料,最后,他对未来的事业方向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扩展的潜力,也就是说在时间上要有20年以上的发展空间,而在空间上要能扩展到全世界。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不能从一个规模小易着手的行业入手,因为这些行业已经饱和或者接近饱和,10或20年后早已没有可发展的空间,这不是孙正义想要的。
  二是选定的这个行业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是一个崭新的行业;
  (2)能给人们带来幸福;
  (3)所需资本不能太多;
  (4)利润丰厚;
  (5)将来能成为业界的中坚力量;
  (6)独一无二;
  (7)十年内能做到全国第一;
  (8)能与时俱进;
  (9)自己觉得值得放手一搏;
  ……
  孙正义给这些条件打分,比如,第一项满分是20分,第二项满分是50分,第三项满分为30分。通过这种方法,孙正义筛选出了40种新兴产业,例如生物工艺学、光导通信、计算机硬件、软件制作、连锁医院和贸易等。
  为了从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产业,孙正义还特地编制了这40种产业未来十年的预估损益平衡表、资金周转表、资产负债表等。由于每一个产业的调研资料都有三四十厘米厚,40种产业的所有资料加起来就有十几米高。可以说孙正义对所有的产业做到了彻底调查。
  在忙碌和奔波中,孙正义的大女儿降生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孙正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以“愚直”著称的孙正义仍然不希望在选择事业方向上过于匆忙和草率。一些不了解孙正义的人曾指责他做事太过极端和疯狂,却不知道在每一个决策的背后,孙正义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即便是那些看似匪夷所思的几分钟决策,他其实也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与权衡。
  经过漫长的权衡和对比,孙正义认为数字信息化产业最符合自己所列的种种条件,而软件行业则可以作为自己起步的第一个事业。
  第一,在所有产业中,资讯产业将是今后最大的产业。第二,在资讯产业中,个人计算机的成长幅度将远超过大型计算机。第三,在个人计算机领域中,软件的成长会高于硬件。
  众所周知,材料、能源和信息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三大资源。其中,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并催生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讯产业,成为蓬勃发展的新经济的支柱产业。资讯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它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还对人类开发物质资源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比如说,它使生产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增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因此联成一体。

第1章 彻底追求(5)
正因如此,作为这一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之一的美国微软公司,其商业价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商业价值的总和。而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则来自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孙正义就有一种预感,计算机技术将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覆盖到人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用品、电话、汽车、电视等。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前瞻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孙正义当初选择行业时,已经具备了十分超前的战略眼光。这一眼光加上他的“专注”,为他日后获得个人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任何事业,如果不去彻底追求,彻底研究的话,就无法尝到成功的果实。一旦决定开始事业后,就必须花很多年的时间全心全意投入。否则,失败了再重新来过,会浪费更多无谓的时间与金钱。所以,我一定要拟订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事业计划。
  当孙正义将今后的发展方向定为数字信息化产业后,他就萌发了到东京去发展的念头。福冈的信息密度太小,对于孙正义和他的新事业来说,简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1981年的夏天,孙正义前往东京,成立了SoftBank,即软件银行,简称“软银”。
  第二落点法则:我们只修路,不生产汽车
  在足球比赛中,有“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的说法。
  “第一落点”往往是进攻球员极力抢占的“制高点”,因为其位置有利于进球,如果能顺利抢占,就拥有了九成进球的把握。但是,正因为该位置战略意义重大,对方球员必然会严密防守,不让进攻球员有得逞之机。所以,聪明的球员会灵活应变,转向较少人跟防的“第二落点”,通过巧妙配合,旗开得胜。
  赛场上如此,创业路上也是如此。在追逐热门项目的过程中,会派生出一些容易受忽略的次要机遇。当大家都在蜂拥而上争抢“第一落点”、跟风热门项目时,如能调转方向去抢“第二落点”、把握次要机遇,是一种现实选择,也是生存的智慧。孙正义在创业伊始,选择了计算机软件作为重点业务,不失为明智之举。
  在将数字信息化产业作为事业的大方向之后,孙正义接下来考虑就是选择何种行业进入。他对这个行业的要求就是必须能稳健发展上百年,所以他把发展的焦点定为“成为数字化信息革命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所谓的基础设施,指的是社会基础、产业基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