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打仗只是一种手段,那么就有必要将其彻底合理化,以取胜为目标,才能百战百胜。
  孙正义是一个企业经营者,他从美国返回日本固然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当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并创办软银公司之时,他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喝彩,而是为了“推进数字化信息革命,提供基础设施”,进一步来说,就是提高人们掌握高科技的能力,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这可以理解为软银创办的初衷和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孙正义在多次困境中仍然不屈不挠。
  我想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我想改变社会的基础设施,我想通过我们的数字信息革命让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发生质的改变。
  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自软银股票公开上市的1994年以后,软银公司先后投入了5000亿日元,不断进行兼并和收购。正如孙子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兼并和收购是开战之前,不战而胜的外交战。对于孙正义和软银来说,兼并和收购,或者是在财政上做的种种努力,都不过是商战取胜的手段。
  天地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战场上打战,要取得胜利,天时、地利、人和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商场犹如战场,所以这三个要素对于决出孰胜孰负同样重要。
  在《孙子兵法》中,所谓讲究时机,就是要讲究事态的变化,同时要懂得如何运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要懂得如何去改变和应付。一味地等是下下策。孙子非常重视“地利”,他认为“地利”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所以他主张如果不具备“地利”条件,“攻城之法”为迫不得已之举。运用到商业活动中,即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应对之策。
  软银公司的创立可以说是得益于孙正义对“天时”、“地利”这两个要素的准确把握。在被三菱、松下等传统企业统治的日本企业界,孙正义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年轻后生,但他是幸运的,他从全世界的发展潮流入手,得出了个人计算机即将在全世界、全日本广泛普及的结论,并决定将与计算机有关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时势造就英雄,在这一点上孙正义要比与他同龄的绝大多数人更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日本的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战后20年间是它经济发展的第一波,“日本制造”是此时期日本经济的最大特征。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在全球制造业的地位空前上升,特别是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力地促使了资源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部门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部门,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迈入20世纪70、80年代之后,日本进入到了它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日立、索尼、松下、NEC等一批创新型制造企业,实行自行研发自行生产,追求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因此获益匪浅。这一时期也是日本企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经济繁荣的昌盛时期。

第13章 孙孙兵法(4)
软银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日本大环境比起战前和战后20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经济逐步纳入了国际经济发展轨道。软银正当其时,它矗立在两个时代的交接处,一边是工业时代,一边是信息化时代。孙正义清楚地看到了日本工业时代的繁荣,但是同时他也窥探到了未来的信息化时代的无限可能。于是他根据计算机潮流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在展示、媒体、网络、互联网等领域打开局面。
  在1997年的一次意义非凡的纪念茶会上,孙正义阐述了他对互联网的理解,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时代潮流的精准把握。
  在日本,如果一个政客在使用网络的话,会被认为像是愣头青似的愚蠢。显然,这种观点大错特错。Internet像电话一样,彻底普及以后,不过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基础措施而已。那时候,如何去使用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使用Internet随之带来的妙不可言的乐趣。
  在兵法家孙子看来,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人和”这个要素,也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将”所要发挥的作用。孙子眼中的“将”,应当具有超人的智慧、坚定的信念、仁爱的品德、勇敢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也就是说,一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
  在软银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如何和聪明人一起合作共赢,需要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孙正义在他的奋斗路上,不仅有能人干将全力相助,更有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强者一路提携,这是他走向成功之路的不可忽视的条件。这些合作者或忠心以对,如陆弘亮;或独具慧眼并宽容大量,如佐佐木正;或霸气和才气兼备,如比尔·盖茨、罗伯特·默多克等,为软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支持。
  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孙子兵法》中,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编制体制、管理方式和保障体系。它强调的是力量组合的合理性和整体运行的有效性。在孙子看来,有很多因素都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但是,如果参加作战的军队没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加以约束和指挥,那么无论是哪一场战争都不可能获得胜利。可见,在孙子的军事思想中,“法”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用现代的观点来解析,“法”就是“体制”,它反映各种力量通过什么样的组合方式、管理方式和保障方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法”是保证统帅决策能否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在现代企业的运营中,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样也是确保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孙正义无疑深谙此中道理。
  在软银发展到了相当规模之后,孙正义在管理上开始了他的改革,在他住院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遥控”软银的发展,他在公司内部推行了无纸化办公,所有事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加以分析,这样他即便在病床上也能对企业的发展了如指掌。孙正义也是日本较早引进股票期权的企业家,他早早就意识到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必然影响到企业经营中的“人”的因素,把握好这个因素,企业才能得以长久发展,这一点也比同时代的日本企业家要先进得多。
  将领兵法:智、信、仁、勇、严
  《孙子兵法》里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要评判一个优秀的将领,就要看他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书包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13章 孙孙兵法(5)
孙正义认为,这五个方面,既是对军事将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公司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唯有公司在各条战线上拥有多位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的管理人才,才能够所向披靡,旗开得胜。
  智:工于应对,敢于决策
  智,就是智谋、智慧、智力。孙子把“智”作为一个优秀将领的首要素质提出来,是因为在他看来,战争比的是实力、智慧。很多时候“智”的因素直接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走势。古今中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因此,必须要重视人的智慧、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正如三国时期的智者诸葛亮所说:“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
  在孙正义看来,在现代商战中,要做到永不落败,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专业的人才,一个敢于决策的人才,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才。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根据不同的对手,制订不同的策略。
  (2)能对瞬息万变的竞争形势,及时地加以判断和应对。
  (3)拥有远见卓识,体现在比别人看得远,能准确预测和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机遇。
  (4)在面对竞争对手时,表现出必要的冷静和克制。
  (5)在对待一些重大关键的问题时,做到观点新颖、决策果断。
  信:富有志向,并施信于人
  “信”即赏罚有信,诚实不欺,是优秀将领、优秀管理者确立威信的关键。他不仅要做到充满自信,还要施信于人。
  自信,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具备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言行一致的品质。缺乏坚定信念的管理者,绝不可能成为下属的主心骨。优秀管理者的信念,表现为一种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表现为一种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表现为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战略定力”,这种“战略定力”能够避开前进道路上无数个诱人的陷阱。这种“信念”,使管理者具有一种内在气质和一种人格魅力,而“信义”正是这种气质与魅力的自然体现。
  施信于人,无论是用在治军上还是企业内部管理上,“信”都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到“赏,不以远己而不赏;罚,不以亲信而不罚”。也就是说,下属做出了成绩,不能因为当事人平日不和自己来往,或者曾经犯过错误,或者是自己不喜欢的人而不赏;下属犯了错误,也不能因为当事人是自己亲近信任的人就不罚。
  仁:仁爱者无敌
  “仁”,根据《说文解字·人部》解释,就是两个以上的人相互间友爱。这是“仁”的本意。中国儒家追求的道德目标之一,就是“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爱人。”意思是说,“仁”就是要以爱心处理人与事。
  《孙子兵法》中的“仁”体现出了其所具有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一名优秀的将领,不是嗜血的魔王,而是仁义的君子。当然,此“仁”并非妇人之仁,而是指管理者必须具有儒家气质,仁者之风,要懂得体恤下属,以己推人,以“仁”对待下属。
  同样,在孙正义看来,管理者的“仁”十分重要。有了“仁”,才能够得“道”、有“信”,才能够施“仁爱之心”,领“仁义之师”;才能通过自己的道德影响力获得下属心悦诚服的信任。所以,“仁”是一位优秀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亲和力”,这种能力能够在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自然沟通和自然包容的默契,形成一种牢不可破的内在凝聚力,所谓“仁者无敌”,仁爱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13章 孙孙兵法(6)
勇:勇者不惧
  《孙子兵法》中的“勇”,就是要有勇敢精神,要有胆量。
  “勇者不惧”,勇敢是杰出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两军相逢勇者胜,在战场上,如果做不到“勇”,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支军队,甚至是一场战争的胜负。所以“勇”也是所有上战场的将领所必备的能力。
  不过,在孙正义看来,“勇”不仅仅指敢打敢拼的精神,而是有其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胆识,敢想敢干,想常人所不敢想,干常人所不敢干。要有一种敢于捅破天的大丈夫精神。
  二是敢于冒险,不惧困难,越挫越奋。当然这种冒险,不是莽撞,而是勇敢坚毅,是建立在“敏锐洞察”和“大局在握”基础上的一种冒险,即所谓的“智勇双全”。
  严:严于律己
  《孙子兵法》中的“严”,即要“军纪严明”、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赏罚分明。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章程,以维持正常的秩序。军队是组织严密的集团,所以纪律与秩序是军队的基本特征。以严治军,严格要求,严明军纪,才能打造出成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
  “严”同样也是身为管理者的必备品质,既要体现在“执法严明”和“威严庄重”上,更要在行为方式上做到“一丝不苟”,追求“更高标准”以及“无懈可击”的处事结果,尤其是要坚持“不为感情所动”的原则。
  “严”与“仁”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严”针对的是原则性问题,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而“仁”侧重的是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种内在感召力。“严”作为“仁”的补充,不是“不仁”,而是为了追求“大仁”而必须选择的非常手段,它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本意上。关于这个问题,日本著名的连锁百货集团八佰伴的和田一夫在破产后曾说:“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残酷的生意场上,温情是致命的。”
  “智、信、仁、勇、严”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评判标准,那么,孙正义又是如何评判他自己的呢?
  我一直提醒自己朝这个目标(智、信、仁、勇、严)前进,这是我个人努力追求的长远目标。不过,我更愿意追求这五项条件的均衡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