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是并购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或dex,事前我都征询过比尔的意见。如果比尔认为这个主意不错,我也会请他在我们进行并购时提供支援等。
  这样做的结果是,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合作更加轻松。微软从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计算机杂志上购买了很大的篇幅做广告。此外,还有dex的展示摊位及广告。更有甚者,软银还为微软提供了各种各种的海外采购服务。
  孙正义和比尔·盖茨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比如,孙正义会要求盖茨,能不能再多增加一些广告费,或问dex的演讲想在哪天进行,微软会在什么样的领域重点投资,在这些领域软银能为微软做些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孙正义和比尔·盖茨见面时经常探讨的内容。
  对于当时的许多日本企业来说,这样沟通的方式是他们所望尘莫及的,而这恰恰是孙正义的过人之处。既然他在事业分布上和微软不会发生重复,甚至还能互相补充,那么深入了解各自的事业内容,推心置腹地讨论各自中长期发展战略,这也是两者愉快合作的必要前提。
  孙正义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处在当今计算机领域最前沿的比尔·盖茨在想些什么?五年、十年后微软会朝哪个方向前进?这一方向与软银所要前进的方向会不会产生战略上的冲突?
  孙正义希望软银成为排名第一的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供应商,因此软银必须和任何一家企业保持同等距离,一种中立的立场。不过,对于比尔·盖茨,孙正义向来是赞赏有加。
  战略明快以及手法突出,这一点无人能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比尔是一个前面加“超”字的优秀战略家和实业家。判断出他的想法及行动比什么都重要。能与这样的人物共事实在是一件幸事。
  在过去的十年,孙正义和比尔·盖茨差不多每个月都见面,比如他当初投资雅虎之前,就曾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比尔·盖茨,告诉他说:“我打算投资雅虎,但不希望因此和你产生竞争。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投资?”结果比尔·盖茨的回答是:“不会的,我们应该不至于出现竞争的情况,你尽管放手去投资。”
  2007年,比尔·盖茨在退休前夕发动了对雅虎的并购案,距离当年孙正义投资雅虎已经过去了22年,试想,如果当年比尔·盖茨对雅虎有“意思”,好成人之美的孙正义很有可能不会采取行动,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雅虎传奇,更不可能有今天纷纷扰扰的雅虎并购案,历史没有“如果”,结局如何,谁又能预知呢?
  与罗伯特·默多克一起共事并不难
  孙正义以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急先锋自居,目标是做一个多媒体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提供流通、互联网、展示会、技术服务、网络等有偿服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孙正义倾注全力涉足其中最先进的卫星数字化转播领域。
  1996年6月,新闻集团的总裁罗伯特·默多克来到了日本,孙正义盛情款待了他。尔后,两人确立了共建日本苍穹广播公司(JskyB)的意向,后来人们将这次震惊海内外的携手写成是“孙正义和默多克边吃日本料理,边敲定了合作JskyB的事宜”。书包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15章 强者时代(3)
这种描述多少带有演绎的成分在里面,一个是已经65岁的国际媒体界的大鳄,一个是才39岁的日本企业家精英,虽然孙正义刚刚因为雅虎上市而赚得盆满钵满,在国际上一举成名,但是,两个人无论是在年龄、阅历还是事业规模上都没有可比之处,他们的合作将走向何方,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和无尽的猜测。
  1931年,罗伯特·默多克出生于澳大利亚,大学时代他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默多克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同时还经营着一份《阿德莱德日报》。1952年,默多克回到澳大利亚接手父亲的事业,比时,《阿德莱德日报》因不堪竞争正濒临破产,父亲郁郁而终。
  默多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回报了他父亲的那些竞争者。从1956年开始,他出手迅猛,不但收购了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报纸,为父亲“报仇雪耻”,而且他还将势力扩张到了世界各地的报纸、电视台。他麾下的新闻集团被扩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控股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业务,在美、欧、澳洲和香港都有分公司,成为了仅次于美国泰姆华纳集团、沃尔特·迪斯尼集团、德国贝尔蒂赫斯曼集团的世界第四大跨国传播集团。
  西方主流媒体对默多克评价毁誉参半,默多克有“黄色新闻大王”、“色情挖掘者”的绰号,而且由于默多克对商业利益无止境的追求,他因此被描述成“残忍、好斗、肆无忌惮的企业家”。
  不过,人们不得不承认,默多克一方面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杀手,一方面又是许多经营不佳的媒体的救星。譬如,是他将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报业连拉带拽,带出了死气沉沉、负债累累的泥潭,他并购的第一家报纸《太阳报》因此走向财源滚滚,并摘走了英国报纸发行量的桂冠。英国上流社会引以为豪的权威报纸《泰晤士报》同样如此。
  默多克以其霸道的作风在全世界刮起了“默多克旋风”。在20世纪90年代进军亚洲市场的时候,他稍稍改变了方式。在香港市场,默多克与李嘉诚的次子、人称“李神童”的李泽楷达成了一项协议,由新闻集团并购了李泽楷创办的“星空卫视”;而在日本市场,默多克选择了与孙正义携手。
  年轻的孙正义和如此强势的人合作,他能做到和默多克平起平坐,而不是被控制吗?
  JskyB成立之前半年期间,孙正义每个月都在美国或日本和默多克见面,每周都通电话。渐渐对默多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发现这个人确实是世界媒体的最佳领航员。
  在媒体领域,许多人批评他,但这都是因为竞争激烈的关系。何况,希望同行给予赞美,这原本就很困难。默多克不仅极有才能,且志向极高。当然,在交涉及谈判手腕上,他也非常犀利,想要的东西一定要拿到手。若能了解他的目的,在一起做事并不困难。
  总之,我们合作创办事业无非是希望扩大彼此的事业版图,特别是希望在媒体行业取得更高成就。我把这些想法告诉他,他欣然同意,愿意和我合作。同时,他的许多看法我也能认同。我们可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有相见恨晚之感。
  默多克和我年纪有点距离,彼此专长领域也不一样。他是世界媒体大王,我则专长数字信息化,所以一起合作,只有互补而没有竞争的问题。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5章 强者时代(4)
默多克在日本的主要目标,是尚处于空白状态的卫星多频道转播事业。他在对新闻界发表的谈话中说:“收买朝日电视股份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两年后新闻集团与软银合作的多频道传播节目‘日本空中广播’所需的程序设备。”
  不过,默多克在日本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他对朝日广播公司(日本五大广播公司之一)的投资引起了日本举国上下的激烈反应。在强大压力下,3个月后,默多克被迫撤资。在这一轮风波中,软银同样迫于压力,退出了投资。
  虽然此次合作结果没有达到默多克的预期,但是默多克对孙正义的印象不错。
  有人曾经请教默多克:“孙正义被称为‘日本的比尔·盖茨’,孙正义与比尔·盖茨相比较,您的看法如何?”
  默多克这样回答:“孙社长充满了活力与热情,而我对比尔·盖茨的了解不多,个人认为孙社长要比比尔·盖茨更具行动力。”
  可以说,良好的印象是默多克和孙正义后来继续合作的重要基础。孙正义和年纪相当于自己父亲的默多克的合作,得以站到了世界媒体的核心位置,为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更广阔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0年,默多克联合软银和法国的###Vivendi在英国成立两只新基金;共同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发展欧洲的互联网市场。
  2005年7月,默多克以58亿美元收购了在美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MySpace,仅仅一年之后,MySpace的市值就增长到60亿美元,账面价值翻了10倍。MySpace于2006年进军中国,默多克的现任妻子邓文迪为MySpace取了个中文名字——“聚友网”。
  默多克知道,在亚洲社交网络Cyworld瞄准美国的时候,MySpace必须向亚洲扩张以便占据更大的市场。2006年,默多克决定与软银再次合作,共同出资组建一家合资企业,让MySpace进入日本市场。在新公司中,软银和新闻集团组成合营,各占一半股权,推出日文版的MySpace。
  对于孙正义来说,虽然他已有日本雅虎公司,但MySpace这种新通信服务绝对有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此时软银已拥有自己的移动电话网络,而将MySpace植入手机服务,前途光明。
  这样,在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人物当中,孙正义很好地坚持了他的原则,合作而不是竞争。
  坚持进攻,一步一步地打垮NTT
  如何与强者相处,孙正义遵照的是“互相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但是如果对象硬是要置软银于死地,那么孙正义也会毫不客气,予以痛击。
  1996年,软银和雅虎合作组建了日本雅虎公司,日本雅虎的用户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97年1月,浏览量达到1个亿,2002年5月,达到3个亿。2004年3月,突破了7个亿,日本雅虎成为日本85%上网者首选的门户站点,为消费者提供玩具、图书、音乐、旧车等商品交易及多种金融服务。
  2001年,孙正义瞄上了宽带市场。日本电信市场几乎全由龙头企业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即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把持。NTT是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集团,下面拥有众多子公司,在日本固定电话市场占有绝对优势。日本电信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信市场,可想而知,这个市场的潜力有多么大。这等好事,孙正义当然不会放过,何况,数字信息领域一直就是他奋斗的方向。

第15章 强者时代(5)
从严格意义来说,当时的日本企业家仍然带有相当浓厚的保守色彩,像电信这样的行业还没有到允许私有企业加入竞争的阶段。直到2001年1月6日,《建立高度信息通用网络社会基本法》正式实施,根据这一法律,各种有关竞争的法律及规则都有所缓和。孙正义决定参与到网络服务的业务中去。这一年的4月,这个梦想实现了。日本雅虎公司立即开展了Broad Band业务(又称Yahoo!BB)。
  软银原本和NTT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如今软银要想在“宽带”这个蛋糕上切下一块,自然就和NTT有了直接的利益冲突。
  2001年9月,Yahoo!BB的宽带正式开通商用服务,此项服务开通1年以后,也就是2002年9月末,突破100万条线路;2003年2月上旬,突破200万条线路;2003年8月,突破300万条线路,2004年3月,突破400万条线路。
  不过,这是战果,而在之前,孙正义和他的软银遭遇到了来自行业垄断者NTT公司的百般阻挠和刁难。
  NTT控制着本地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交换机和用户的线路。为了完成电话服务,竞争者必须为使用NTT的本地网络而支付接入费。NTT公司在这个问题上百般刁难Yahoo!BB,采取的手段包括破坏Yahoo!BB的连接程序;故意拖延批准雅虎BB申请用户的申请;独占电线杆的资源;等等。
  孙正义在忍无可忍之下,直接找负责该块业务的政府官员,施以压力,才得以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此后不久,孙正义以有力的方式还击了NTT。2004年12月,Yahoo!BB推出固网服务,采取了降低收费价格,提供创新的服务和积极的营销活动从NTT手中抢夺客户。Yahoo!BB宽带每月基本费200日元 (182美元),远远低于NTT的基本费。同时在国内电话收费方面,Yahoo!BB也较NTT便宜达55%。这一措施迫使NTT也跟着调整价格,但是显然孙正义誓要把这场相持战打下去,软银随即又调整了更低的价格,软银整个宽带业务因此连续好几年都陷于亏本经营的状态。
  在这一段打乱战的时间里,孙正义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头脑经常晕乎乎的,但是神经却很亢奋。因为他看到自己奋斗的方向越来越清晰,过程虽然很艰苦,收获却也不小。
  必须坚持进攻,一步一步地打垮它。幕府末期的长州藩、土佐藩、萨摩藩等都曾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战争的。他们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