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比亚迪之父王传福-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传福就是走过了一条由技术向管理的路,直到今天他还是习惯主抓研发和市场这两个领域。在比亚迪的研发中心、市场部,云集了一批业界精英,而这两大部门直接由王传福负责,没有任何中间层。王传福将其比喻为“非复印式管理——如果一层层的下达,就像一张第五次被复印的纸,等信息传达到他时,已经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王传福说,研发和市场是比亚迪成功的两翼,作为领军人物,他要随时把握市场脉搏和技术走向,而这种垂直管理,就能让他把握市场和技术最前沿的动态。
  王传福的管理是非常细致的,他说:“每个工艺的改造我都会亲自查看,包括每个项目的设计改造,都会一一过问,我还是个技术型的企业家。”不过随着比亚迪的事业越做越大,王传福也有些力不从心,他说:“企业里每一个地方我都很熟悉,不过现在我管得比较粗了,有些新做的东西我也不清楚,没以前管得那么细了。”
  王传福这种类似诸葛亮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一方面体现出了王传福的勤奋,但另一方面也不是太符合国际潮流。例如有某民企老板对王传福的这种管理模式不以为然:“聪明的人到处都是,不是说一件事情你做好了,另外一件你也能做好,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王传福对管理学,对公司治理这些东西不是太在意,这与他是工程师出身有关。王传福说:“我也读过一些管理方面的书,但刚拿起来就放下了,我觉得书中的那些东西和现实比起来,太简单了。”王传福的说法有些道理,现在中国的管理学书籍大部分都是西方过来的,有的并不是很符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的企业家指导意义不大。
  王传福管理风格追求简单明了。比亚迪的组织架构,按照他的标准,也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王传福很欣赏自己的“非复印式管理”,他说:“在市场管理上,我们特别强调信息流要努力做到单纯,最简单的就是市场和研发在我个人身上合而为一!企业做大,有所取舍,我可以把财务和生产层次化,少管一些。我不认为管理一个企业很麻烦,只要把研发和销售抓住,企业再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正如他自述的“我的性格比较急,属于快来快去的个性”,王传福胸怀坦荡,追求简单,追求透明。比亚迪所有办公室都是玻璃墙,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一切,就连高层领导开会的会议室也完全透明。
  从各个方面来看,比亚迪的管理结构是集权体制的,王传福有点像一个专制的君王。曾有人问王传福:“做汽车这样重要的决策是你个人作出的,还是公司领导层集体讨论的结果?”王传福回答:“公司管理层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公司管理层的意见。”简直是法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名言的翻版。
  客观地说,王传福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有其弊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很多企业的兴衰史表明,在公司管理中过于依赖一两个领军人物的判断,其风险是非常大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以中国来说,最典型的例子是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毫无疑问史玉柱是一个干事业的人,当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写程序的时候,他的勤奋刻苦显然不在王传福之下。
  史玉柱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尊敬,但是随后他头脑开始发昏,要建一个纯粹是面子工程的巨人大厦,最终黯然收场。这其中他的个人专断就起了很坏的作用,明明巨人大厦的计划是有问题的,但是史玉柱的下属迫于史玉柱的权威就是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国外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例如索尼公司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集权的公司文化,员工们总是觉得公司领导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这给索尼的衰败埋下了伏笔。从前索尼的两位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随身听和彩色电视的发展上力排众议,让索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后来还是这两位创始人在液晶平板电视等领域的错误判断,让索尼的形势急转直下。
  王传福的比亚迪应该说也有这样的问题,2003年比亚迪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进入汽车产业,现在证明这是对的。但是这也滋长了王传福的专断管理。
  如果说有一天王传福的判断发生错误,这会不会对比亚迪的发展造成伤害呢?所以王传福还是应该逐步破除这种专断的管理模式,带领比亚迪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靠拢。相信比亚迪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