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治疗模式的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使用各式各样的具体方法来纠正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例如,家庭成员间的自我界限划分不清,没有各自的自主独立的角色,犹如粘在一起的“混合体”,可用“家庭形象雕塑技术”帮助家人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角色,并把治疗重心放在建立家庭成员间应有的界限上。假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扮演不妥当,甚至颠倒,包括夫妻、父母、亲子或同胞间,则治疗的重心应放在角色扮演的纠正上,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所产生的三角性冲突与情结,更要纠正改善。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力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都是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也是促进家庭功能改善的要点。

    2.行为性家庭治疗模式。行为性家庭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上,即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与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嘉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3.策略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并建立一套有步骤的治疗策略,着手更改认知上的基本问题以求有层次地改变家庭问题。例如,一个成年的孩子仍依赖母亲,无法独立自主地应付社会刺激,治疗的策略应行先把重心放在如何协助母亲去“放走”自己的孩子,不要不放心、舍不得;接着探讨为何父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去协助妻子教育孩子;还可把治疗的重点移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上,或是夫妻之间的情感问题上,以便解决因夫妻关系不调,使得妻子把情感的重点放在孩子身上,潜意识地希望孩子永远陪伴自己,弥补心理空虚,策略性家庭治疗就是要了解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并制定治疗的先后步骤与策略。

    4.分析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心理分析来了解家庭各成员的深层心理与行为动机及亲子关系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了解且改善家庭成员情感上的表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的心理成长。

    不管运用何种治疗模式,家庭治疗的进行,从开始到结束,需按下列步骤进行:

    (1)开始阶段。在治疗之初,施治者宜将家庭治疗的性质作一简要的解释,说明互相要遵守的原则,以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施治者在治疗早期,要用心让求治者家人接纳自己,并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及改善的方向。

    (2)进行阶段。此阶段中,施治者需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协助家人练习改善个人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去处理家庭对行为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阻力,适当地调整家庭“系统”的平衡变化与发展,以避免一些成员变好时,而另一些成员却变得更坏。犹如站在跷跷板上,一边上来,另一边却下去了。

    (3)终结阶段。求治者家人要养成自行审察、改进家庭病理行为的能力与习惯,并维持已纠正的行为。施治者宜逐渐把领导权归还给求治者家人,恢复家庭的自然秩序,以便在治疗结束后,家庭仍能维持良好的功能,并继续发展与成熟。

    在施行家庭诊断与治疗之前,施治者要了解所谓“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即个人的症状与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相互关系。

    (1)“家庭问题”的产生是单一成员“个人心理障碍”的反应。即指全家人的心境困难是因家里某一成员个人的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比如,一个人心情烦闷,或脾气暴躁,往往害得一家人无法安宁、情绪不稳。可以说,全家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个人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心理生活。出现这种情况,辅导的方向在于帮助此人得到适当的治疗,解除其问题;同时协助配偶或家人应付和护理这样的家庭成员,努力减少家人的烦恼和心理负担。

    (2)“个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源于过去的“家庭问题”。虽然目前的家庭生活已稳定下来,但家庭成员仍继续受其影响,导致心理或行为问题。如幼小时父母关系不和谐,常闹矛盾,以致情绪极不稳定的孩童,长大后情绪仍不稳定,时常表现得战战兢兢,唯恐父母又闹离婚。又如,一个婚后常对自己的配偶缺乏信任,怀疑配偶会有不贞的行为,这可能与小时候父母曾相互欺骗,让孩子们感到连夫妻都不能信任有关。

    (3)“个人心理问题”是目前“家庭问题”的表现。这种情况表明,尽管是因个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而来就诊的,可是仔细一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问题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这一角而已,主要问题还是背后存在着家庭关系问题。比如说,妻子抱怨身体不适,可能是最近在家里为了子女的管教问题而与丈夫吵过架所致。或者,妻子闷闷不乐,心情很忧郁,与其会谈时,却发现她最近发觉丈夫有婚外情,面临婚姻的危机。这些情况显示,治疗不能就事论事,只注意如何避免个体的忧郁与沮丧,而须与婚姻关系或家庭关系相联系,否则就只是治标不治本了。

    (4)“个人心理问题”与“家庭问题”是同时共存的。有时,个人的问题与家庭问题,是同进并存的,而不是因果关系。例如,父亲下岗,家人都因经济困难而担扰时,儿子偏偏又没考上大学而情绪低落。遇此情况,治疗时应双管齐下兼顾双方,不可厚此薄彼。总之,我们应以动态的目光,仔细分析“个人的心理””与“家庭心理问题”到底有何种关系,待正确认识并诊断之后,才能进一步决定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心理问题。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心理医生最应注意的是:所谓个人心理所表现的症状,实际是源于家庭里的人际关系问题,即是家庭的问题,要依靠家庭治疗,才能解除个人的心理问题。家庭治疗的特点,在于将着眼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人的相互往来、人际关系及家庭机能的执行情况。治疗的目的是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机能健全的家庭,并不在于深入了解个人的心理状况,而是想办法矫正家庭关系,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因此家庭治疗应坚持:

    1.一切以“家庭”整体为重点。家庭治疗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脱离只对某“个人”关心的立场,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这个整体上,治疗所关心的不单是一个人小时候怎样被朋友欺负过,被母亲虐待过,考试时作弊过,吃饭的习惯不好,或半夜常被恶梦惊醒等等。换句话说,进行家庭治疗时,要以“婚姻”及“家庭”的关系与系统为主要着眼点,少以“个人”的观点来探讨、了解心理与行为现象。即以夫妻的关系、感情、角色、沟通,或以婚姻的动机与发展等观点来了解家庭里的“夫妻”状况,并以家庭的结构、组织、功能、人际关系或家庭认同等等来探讨家庭问题,而少以“个人”的内心状况,即思维、动机、欲望、心理症结等来分析心理与行为。

    2.采用系统的观点与看法。系统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现象都可划分为大小不同、层次各异的种种系统,而每个系统之间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系统会因各个子系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整个系统产生变化。再者,任何子系统内的变化,会影响到大系统的情况;反之,大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子系统的状况。彼此相互影响,改变其平衡状态。家庭治疗必须采用系统论的观点。比如,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夫妻的关系,而夫妻的关系,会影响到全家的行为与家庭气氛;反之,全家的行为,会影响夫妻的情绪,而夫妻的情绪,会改变个人的心理状况。再如,一对夫妻欲改变他们的婚姻关系时,需要夫妻双双努力;一家人想改变家庭行为时,需要全家人的协力合作;只靠个人的尝试,这一努力常会被淹没在其他家庭成员不想变化的趋势、受到家庭此系统想保持平衡的阻力之中。所以施行家庭治疗宜运用系统的观点,注意个人、兄妹、夫妻、家庭与大家庭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要以系统论的观点来了解夫妻两人或一家人的因果动态关系,并且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果、意义与效果。

    3.以“人际关系”分析成员间的相互行为。跟婚姻治疗一样,家庭治疗也要注重人际关系,以相互间的人际反应。来了解家人的心理行为。家中所呈现的夫妻、亲子、同胞关系均属于一种特殊的、私人性的人际关系。各个家庭成员间所发生的行为,要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体会、了解其性质,再者,所有两人的反应,都是“双方”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就算有时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方在表现行为,另一方很少说话、表示意见,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反应与影响,是很强烈地参与、影响对方,促成两者的总合行为反应,可见,夫妻与家人的事,都是人际关系的总表现,应持这种观点来对待。

    4.以群体的观念了解全体家庭成员的行为。从家庭施治者及家庭行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家庭是一个小群体。所谓群体,是指多数个体经某种目的而相处在一起,形成某种关系,包括组织、领导,维持沟通,产生关系与感情。家庭乃特殊的小群体,是由婚姻关系及有血亲关系的人员所组成,通常由父母及不同年龄的子女所构成,是私人性、长久性、发展性的小群体。因此要用群体的组织、权力分配、领导角色、沟通、情感与关系诸观念来把握其团体的心理与行为,同时要以“家庭发展”的眼光来了解家庭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即随婚姻的关系及子女的出生、成长与分离而经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而治之。

    由于家庭是由一群有特殊关系的成员所组成,有特别的感情,而且长久生活在一起,其心理治疗与一般心理治疗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治疗原则:

    (1)淡化“理由与道理”,注重“感情与行为”。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特殊,假如发生了什么问题,不能像对待外人一样,单靠说理来推究原因与责任,也不能依靠处罚配偶或子女来解决问题,而要考虑到“情”的一面。因为夫妻或家人都是自己人,只要让对方有诚恳、关心、相爱的感觉,问题常会很快解决。所以只要能抓住情感,千事万事都可解决。

    (2)抛弃过去,关心现在。虽然求冶者的早期经验及经历可以有深度地帮助我们了解其行为的来龙去脉,但从家庭辅导与治疗的立场来说,需要注重的是家人目前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如何调整、改善、适应现在他们所面对的情况。如此才能把握他们要求辅导、治疗的动机,才能继续治疗过程。

    (3)忽视缺点,强调优点。一个人也好,一对夫妻也好,一家人也好,当其心情不好、情绪恶劣时,所想所讲的,都是对方的缺点、坏处而忽视好处、优点。因此,关系越恶化,希望也越渐淡薄,好转也越不易。所以,施治者要用心帮助他们从负载正、由“短”转“长”。一般说来,施治者可用“改观重组”的技巧,帮助家人将同样的事情,换一个观点或立场,往好的方向去解释。因为,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不有同的看法。施治者要帮助被情感所影响的夫妻或家人,能体会配偶的良苦用心,家人的长处,以此协助他们恢复好的情感。

    (4)只提供协助、辅导,不代替作重大决定。在进行家庭治疗的过程中,施治者只能提供意见,协助他们分析求助问题的利弊及可能遭遇的结果,以便他们作出决定。但千万不能越俎代疱,替夫妇或家人做主,决定重大事情。因为就一般原则来说,家庭的事终究要由家人自行决定,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这是一开始就须向求治的家人所交代的,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原则。总而言之,家庭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摇篮,也是日常生活的基地,对个体的心理与生活影响重大。当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内部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尤其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因此,家庭关系深受不稳定因素的威胁,所以家庭治疗尤为必要。由于社会与文化环境不同,家庭与婚姻制度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家庭治疗时,要考虑其主体文化所强调的人际关系与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所期待的家庭关系。

第六章 心理咨询法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

    第四章心理咨询法

    第一节心理咨询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咨询”一词最早载于《书•;舜典》,“咨十有二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