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 作者: 美 哈维[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攻心为上 作者: 美 哈维[1]-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你该做的都做了,你和难缠客户见过面谈过话了,过去两年中,你逢年过节不是寄卡片就是寄礼盒给他,但两年过去了,你还是一张订单也没收到。别沮丧,有耐心地等,你总会等到的。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安置在最有利的位置上,这位置是“第二位”,但是很有利的“第二位”,因为没有人会像你为了争取这客户,而付出如此多的心血。政客都晓得选举时,跑在最前面的第一名,通常要担的风险最大,地位也最不稳固。一旦第一名垮了,第二名则早已准备好把票源都接收过来。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的好处。想一想所谓的“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所有的保险业采取的就是这套方法。美国现在人口2。4亿人,保险业有办法告诉你在未来一年内,将有0。25%的人遭到不测,甚至能告诉你是怎么发生及在哪里发生的,依年龄、性别、种族、信仰而不同,这真是厉害透顶。他们唯一无法告诉你的是—“谁”将遭此不测。
把这个“大数法则”运用到你的客户名单上。在这张表上,你应该把自己当做每位客户的第二考虑。且不时增加客户的数目。我向你保证,只要你名单上的客户够多,总会有原本位居第一的对手因为各种理由,而失去第一名的宝座,这时位居第二的你就出头了。我没法告诉你是“谁”会倒下来,但没有关系,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你有耐心和毅力,你能在不同的人面前,心甘情愿暂居第二,“大数法则”不但对保险业者管用,对你也大有帮助。你只要能在自己的位子上耐心等待,迟早会从第二名跃居为第一,成为一位名利双收、非常成功的业务员。这招不仅在生意场上管用,在你的人生旅途上也包管用得着,奇怪的是,除了我之外,好像没有人用过这招。
第9 课   创造你的私人俱乐部
那些入会资格严格,且拥有自己专属餐厅和健身房的乡村和商业俱乐部,它们能生存的理由,就是能创造一个做生意的好环境。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正在外地招待顾客,在那里你没有参加任何俱乐部,那么如何在这样一个没有人晓得你的地方,创造出一个有如俱乐部般舒适、高尚,能突显你社会地位的环境呢?
简单得很。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向当地的朋友借他的俱乐部来用,然后签他的帐,这实在是强人所难。不过如果你的朋友答应,不妨照做。
如果这招行不通,就在这个地方最好的餐厅订下位子。事前亲自打电话给餐厅经理,告诉他你不是本地人,想在此地招待你的大主顾,并让他晓得“事成之后,好处少不了他的”。向他详尽描述你自己,以便你到达时,他能熟稔的叫出你的名字。告诉他你要订的宴席有三个条件:不要离晃动不停的厨房门太近;不要离外面车站站牌太近;也不要太靠近客人来往频繁的大门。告诉他你要他们最好的服务员。要他那天不要送上菜单,而在事前先预定好三四样精致的菜肴,到时端上即可。告诉他你信用卡的号码,请他不要把帐单送到你面前,随后你会给服务员20%的小费。必要时,把办公室的电话给他,或你先去那儿签帐都可以。
等那天酒足饭饱之后,你提醒你的顾客“咱们走吧!”时,仔细瞧瞧他脸上吃惊的表情,让他猜不透你到底什么时候付了帐。
事前只要稍加计划,你就可以轻松地达到两个目的:你不但不会因签帐或当场付现金,使你的顾客尴尬,并能巧妙的把当地最好的餐厅变成你的私人俱乐部。
第10课  纸短情长
你每次都向同一个推销员买车、买鞋子或其他物品吗?当然不会。
一辆新车现在大概要1万美金,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项大买卖。我每隔几年就会换新车,但是一旦我向业务员买了车后,就再也没有他的下文了,买其他的物品也一样。没有谢函,也没有“我们公司新产品的介绍”等来信,什么都没有。
但据我了解,有很多成功的人,都会经常寄短函给别人。例如圣母大学足球教练霍兹;国内最热门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斐伦;国内一家最成功的经纪公司的创始者惠特尼等等,他们都是寄短函的个中高手。“我只是要告诉你,对于我们的会议(你的礼物/你的热诚招待……之类的话),我衷心的感激……”。或是“谨向贵公司新厦落成(你的新厂/你夫人/你公子在网球比赛优异的表现),深表恭贺之忱”。或者是“现在为你介绍一项新产品(信封/高尔夫球/网球或一项市场调查研讨会……),希望你多多指教”等的短函。
这类的短函最好是亲手书写,亲自寄出,并使别人在新产品问市,或会议召开的当天收到,只需几分钟就够了。要表达的只是你个人的礼貌,使那些曾和你共事过的人晓得你的关心,好让他们别忘了你。但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造就了霍兹、斐伦和惠特尼等人的成功;而我却为什么从不向同一个业务员买二次车子。
就算你在这行才刚起步,也请切记这招。我认识一位刚自大学毕业的女士,一心想投身广告界。就像一位年轻女演员有很多机会可以跻身百老汇,这位年轻女士也有不少机会能在麦迪逊大道(美国大广告公司汇集的街道)上找到工作,却都不得其门而入。她接连数月都遭拒绝,内心焦虑之余,不时得依赖心理医生及药物治疗。最后,她终于得到了一次面试的机会。这次面谈,虽然双方都有好感,但据她多次经验,想得到这份工作,还得花费一番苦心。于是回来后,立刻写了一封颇具创意的感谢信,打好字后,在当天亲自交给那位可能成为老板的仁兄。结果——她终于打败劲敌,如愿以偿地得到那份工作。之后她才晓得,原来是那封信帮了她大忙。
第11课  寻找新顾客
每本生意指南都会教你80/20这项法则,那就是说你80%的生意,来自你20%的顾客。
每本生意指南也都会教你在哪张顾客名单上着手,以便开发更多的生意,寻找更多的顾客。
这个建议确实不错。
但是,把这个方程式反过来看呢?假如你20%的顾客就是你80%的生意来源,现在角色交换,你成了顾客而不再是业务员,对你自己20%的供应商而言,你不也是他们80%的生意来源吗?
因此,看牢你的供应商名单。这些靠你过日子的人,不也正是你生意的来源吗?
我的供应商总需要从别人手中买信封,那个人就是我。
第12课  人爱其名
如果你问一屋子的企业家,什么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他们的答案要不是刚铸好的钱币沙沙的摩擦声,就是他们商场上的敌手突然倒在人行道上时所发出的巨响。
如果你问任何一位擅长销售游戏的人同样的问题,他们会告诉你,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才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我认识一位私立学校的校长,他把记住学校上千学生的名字当成作业,每天练习。如果是新来的学生,他还没见过,他就靠他们的照片来记他们的名字。每学年的第一天,在校车把学生载到学校时,他就有办法在每位学生下车时,分别叫出他们的名字,并且寒暄一番。试想,对一个接触新环境,难免忐忑不安的一年级新生而言,能在一开始就被这么重要的人物认出来,无疑是吃下一颗定心丸。而对那些付了5000美元,爱子心切的家长而言,这声招呼也使他们大大地安了心,因为从孩子的口中,他们得知校长对他们的孩子特别照顾。
在这位校长任内的12年中,该校的注册率加倍了,使得学校得以扩充教学设施,成为该区最富盛名的明星学校,进而使该校基金变成原先的6倍。虽然这项斐然的成果,不能完全归功于校长“记学生名字”这件事,但不可否认,这位成功地扮演了教育家和行销人员双重角色的校长,的确是该校成功的最大功臣。
第13课  确实把握时间
光晓得怎么做,却不训练自己确实去做,还是不够的。例如,有一位校长能把学校近千名学生的名字都记下来,他不是天才,只是方法用的对。他用当年在高中记拉丁文动词变化的方法,把学生的照片挂在办公室,花上一个星期,每天关在屋里埋头苦记,终于把正面的照片和背面的姓名都记下来了。
这种看似很“驴”的方法,我们早在中学生时代就摒弃不用了。他却用这招达到了目的。
绝大多数的业务员,在办事时都不用脑筋,关于这点,我深感遗憾,他们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不必用尽全力,就能把事情办好一样,这种想法很不应该。
我认识不少成功的业务员,他们以前有的是醉鬼,有的是赌徒,更有骗子及偷儿,但绝对没有一个成功的业务员是靠无所事事,坐吃山空起家的。
既然极为了解人性中的弱点,我们为什么不团结起来,成立一个组织,一同向人性弱点中最危险、最奢侈、最具毁灭力的“浪费光阴”挑战呢?尽管坏事做绝,只要努力,你还是可以赚进大把钞票。但如果你每天在办公桌前,虚度光阴,啥事也不做,你就注定要失败。
老实说,业务员能卖的,也只有时间。他虽推销产品,但产品本身是独立的,业务员所做的总是有限,但他本身的个性却是导致他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如果他不能随时在工作岗位上,提供顾客必要的服务或需要,不消多久,他的业绩就会一落千丈。
一个成功的业务员的特点,就是客户不把他看成业务员,而是看成一位靠得住的、不可或缺的顾问,一位不需要他付薪水,却能为他办事的职员。
“推销”需要过人的精力和自我训练。你的顾客不会管你拜不拜访他,因为这不关他的事。但是你得管,因为去拜访顾客是你的职责。尽管公司所有的心理策略都是要激发业务员多访问顾客,,如举办销售比赛,开销售会议及作激励训练等,所有的业务员仍然会绞尽脑汁找出各种方法,投资他们所拥有、而且一定有回收的一项资产:时间。
为什么呢?但愿我知道!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要做一位成功的业务员,倒不一定得像艾科卡或杜尔那样。只要确实遵守一个简单的原则:为自己定一张行事历,在每个工作天都先安排好固定的拜访活动,并且确实做到。如果你拜访了10个地方,只有一次和顾客作了面对面的沟通,只能算拜访了一个顾客。
随时保持时间观念,对业务员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减肥者随时计算卡路里。
这个方法,绝对可确保你的成功,使你免尝失败苦果。如果你给自己定下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并能真正做到,你必会达到胜利的巅峰。根据我的经验,那些自我监督的业务员对自我的要求,实际上比销售主管对他们的要求还严格。因为世上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的能力其实远超过别人对我们平庸的期望。
第14课  订下目标
设定目标其实就是掌握时间的分配,包括三个步骤:
● 订下目标。
● 拟定一套达到目标的计划。
● 掌握时间以确定计划实现。
1983年我们在日本举办了一系列的研讨会,邀请多位企业界领袖发表演说,他们都是来自日本最大规模商社的高层主管,包括本田、索尼、三菱以及其中最大的商社——松下电器88岁的总裁。
要说服这些高层人士演讲可真费了不少功夫,因为日本的社会体系比我们的要阶级分明得多,他们认为以这种方式对一群人谈话多少有失身份。
想想看,如果连演讲他们都无法接受,若要他们回答问题,这些大老会如何想?
但我们这位88岁的企业龙头老大对我们演说时,既流利又精辟,于是便有人提问题了:
问:“总裁先生,贵公司可有长期目标?”
答:“有的。”
问:“时间多长呢?”
答:“250年。”
问:“您要如何才能实现?”
答:“耐心。”
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如果真是这么好笑,为什么每次竞争时,我们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每个人、每家企业都需要一套基本的目标和信念,但我们多半做事都是凭直觉毫无章法、过一天算一天;目标模糊,更谈不上方法。
为达到公司目标设定的基本计划,包含下列三个部分:尊重个人—不论是顾客、员工或供给厂商;追求卓越;以及出色的顾客服务。
目标不必很详尽,切合实际就好,IBM有四个基本目标:(1)成长的速度最起码要跟得上电脑界的发展;(2)成为业界成本最低的制造者;(3)提供最佳的技术;(4)维持高利润。
这些都是很实在的目标,你个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可以更简单。譬如就是增加总销售额。如果这些基本计划和目标使IBM成为佼佼者,为什么你不试试看?
我的一位好友告诉我她对“目标”下的定义,这是我所听过最棒的:“目标就是在期限内必须达到的梦想。”写下你自己对目标的定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