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网络民族主义的作用主要在于情感表达和政治沟通,而不是
获取政治权力或直接制约政治权力的实施。因此,除政治参与的角度外,我们应
侧重于从国家/社会的框架对网络民族主义和国家的关系加以认识。 

互联网的出现为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条件,即促使网络市民社会
的形成,新闻传播学领域一些研究人员对此已做出了相关研究。'45'根据笔者的
观察,网络民族主义的某些行为一方面处于网络市民社会中,另一方面又生成了
网络市民社会。从后者看,民族主义的“QQ 群”(通过相对固定的QQ 成员就
某些议题群聊)、民族主义网站、一些军事论坛甚至前文所探讨某些人气极旺的
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帖子,都具有网络市民社会的雏形。这些网站、论坛甚至某
些帖子拥有相对固定的成员参与讨论和阅读,有相关的讨论主题并具有一定交往
规则、交往方式和固定的交流场所。他们相对自由地表达和交换意见,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空白。当然,这些网络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制度结构仍很不
完善,其激励和惩罚机制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参与者的认同感、网络规范、社
会集体意识的建构还有待推进。由于网络市民社会的载体、参与主体和议题具有
多样性,这些网络民族主义行为所生成的网络市民社会类型也呈现多样性。有的
相对稳定,有的变化性较大。一般而言,民族主义的网站和博客所生成的网络市
民社会具有相对稳定的载体、议题和交流平台,但参与者的流动性比较大;民族
主义QQ 群、论坛与帖子所生成的网络市民社会的稳定性要弱一些,它们要么过
于依赖事件的刺激,要么主贴者缺乏专业知识、精力和策略来凝聚人气,无法推
进问题的探讨。通过对强国论坛日常议题的形成与衰变过程的个案研究,陈彤旭
和邓理峰指出了电子公告牌系统(BBS)议题的不同动力机制。'46'这一研究也
表明了网络民族主义所造就的网络市民社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从市民社会角度分析中国外交则是近年来国内国际问题研究者所开辟的一
个新思路,这一思路可以延续到网络市民社会中。目前,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已
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设有专门的机构来了解网络上的民意。而且他们还通过
在线交流等方式与网友对话,其目的在于既与网友沟通、向网民学习,又疏导民
情,让网民有一个适当的表达渠道。此外,高层决策者也注意到了网络上的民族
主义。例如在中国对日外交关系上,中国的社会力量包括网络民族主义逐渐显示
了它的影响力。政府也在努力疏导网络内外的民族主义情绪。2005 年 4月,中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共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统一部署了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他们在杭州、成都、北
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举行报告会,帮助高校师生等了解国际形势、中
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中国的对日政策。'47'前任驻法大使吴建民先生在一次报
告中指出,“爱国的行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的行动是同中华民族,
中国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他对网络上“抵制日货”的口号等
极端民族主义言语进行批判。'48'还有,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相关学者载文指出,
他们已经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民族主义者通过互联网释放出的能量。国外的关注将
会从另一面影响中国外交。由于资料匮乏以及网络民族主义还是新的社会政治现
象,本部分粗略地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分析它与政府和外交的关系,它
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仍然有待深入观察和分析。 

四 结 语 

网络民族主义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一个社会政治现象,它涵盖了网络
上的民族主义的话语、思潮和行动。就其成员构成而言,可以分为大众网络民族
主义、知识分子网络民族主义和官方网络民族主义 3 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民族
主义者在行为方式、话语表达和意识感上各有特点,并且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
其中网络民族主义的情感表达特征最为显著也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部分网友的
极端性话语,但我们决不能将网络民族主义简单等同于极端民族主义,也不能简
单将它等同于官方的工具。民族主义话语流行于中国网络,是与全球化、国际体
系结构变迁、中国问题和互联网的特性等宏观、微观要素及其彼此间互动是分不
开的。网络民族主义在中国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现象,它与网络之外的民族主义
没有本质差异,主要在传播和表达形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
应该注意到,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网络民族主义展示了它的破坏性和建设性。
其破坏性主要体现在极端言语、排外以及捣乱行为。其建设性则在于它表现了中
国社会力量的政治参与意识,它刺激了中国网络市民社会的形成,也不断表达、
塑造和凝聚着中国人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易变和复杂性特
征,互联网中的民族主义还谈不上成熟,'49'有关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行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为机制、理论内核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它与政府、国际之间的互动也需要
多视角透视和案例分析。简言之,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网络民族主义
将在中国社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网络作为一个变量,不仅没有消灭民族主
义,'50'它还在改变着民族主义的传统运行方式,从而也在重新塑造民族主义者、
国内社会和中国外交,乃至国际关系。 

注释: 

'1'参见罗迪、毛玉西 :《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 ”》, 
media。people/GB/22114/44110/44111/3278579。html。 
'2'参见韩轩:《网络民族主义发轫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 
news。21cn/domestic/guoshi/2003/09/19/1275306。shtml 。 
'3'对网络民族主义基本持否定态度的有刘江永教授,参见其文章《 “网络民族主义 ”和“对日
新思维”不太可取》, opinion。people/GB/40604/3194741。html。此外,参见杨奎
松:《暸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 
yangkuisong/xsyj/000224。htm。 
'4'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载《国际先驱导报》, 2003年 9 
月 23日。 
'5'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载《南方周末》, 2004年 12月 31日。 
'6'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 “网络民族主义 ”》。 
'7'有关民族主义的争议很多,本文采用比较宽松的界定,即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个人或集
体的情绪、思想和行动,它强调民族文化的殊别性,强调民族认同,强调民族和国家团结以
及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 
'8' Peter Yui Chi Yue; “Civilization Online: How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Elite Discours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Article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Hawaii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2003。 
'9' Peter Yui Chi Yue; “Civilization Online: How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Elite Discours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2003。 
'10'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p。1。 
'11'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pp。 16…17。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12'国外大量文献指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是因为政府力图从中获取合法性。
事实上,这只是中国民族主义变迁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近代以来的中国政府一直将民族主义
作为一个合法性来源,这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 
'13' Mark Warschauer;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Internet;” MOTS Pluriels; No。 19; October 
2001; 
arts。uwa。edu。au/MotsPluriels/MP1901mw。html。 
'14'关于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关系的论述,参见[德]尤尔根 
•;哈贝马斯著,曹卫
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5' Margaret Wertheim; “Space; Spirit and Self;” MOTS Pluriels; No。19。October 2001; 
arts。uwa。edu。au/MotsPluriels/MP1901mwh。html。 
'16'这一分类参见[日]青三瑠妙:《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大众民族主义》,载中国社会
科学研究会编:《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 
——中日学者的共同探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年版。 
'17' Geremie R。 Barme; “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 China’s Avant…Garde Nationalist;” in 
Jonathan Unger; e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M。E。Sharpe; 1996; pp。183…208。 
'18'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pp。46…66。 
'19' Todd Munson; “Selling China:cnta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The Journal for 
Multimedia History; Vol。2;1999。 
'20'赵士林、彭红等讨论了网络上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参见赵士林、彭红编著:
《网络传播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 
98~100页。 
'21'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国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国内外的网站,参见 
Jonathan Zittrain and 
Benjamin Edelm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 
cyber。law。harvard。edu/filtering/china/ 。笔者以为,这一行为的动机之一是民族主义。 
'22' Suisheng Zhao,In Search of a Right Place?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 与赵穗生观点不一样的是,笔者以为,后冷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大众民族
主义的国家主导特征在不断弱化。 
'23'[澳]费约翰著,李恭忠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
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 
1~93页。
[ 
24' 张邦昌:《 
“爱国 
”愤青们爱的是强权,而不是民族正义感》,

第一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6) 


tianya/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3509。shtml。 


'25'详细内容参见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条。 
'26'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第 
18~54 页。 
'27'关于日本文化民族主义中的 
“我族周边主义 
”的分析,详见[日]吉野耕作著,刘克申
译:《文化民族的社会学 
——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版,第 
89~90 页。 
'28'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生与冲突》和《共生理念的社会学解读》,载苏国
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在西方学者中,尼采最早对 
“羡恨交织 
”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德国哲学家谢勒更为详尽
地探讨了该概念,格林弗雷德 
(Greenfled)用这一概念来分析民族主义者的社会心理。参见 
Liah Greenfeld; Nationalism : Five Roads to Modernism;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pp。15…17。 
'30'以贝克和吉登斯的思想和理论为基础,苏国勋先生指出二者所说的自反性的意思是,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知识通过概念把握对象时,同时也把与概念相反的意义赋予对象本
身。参见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第 
220 页。 
'31' R。B。J。 Walker; Inside…Outsi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s Theo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2'格林弗雷德在论述俄国的民族主义时使用了这样的概念,在俄罗斯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过
程中,先是采取了亲西方的道路,但没有成功,但后来选择了西方思潮中比较边缘的社会主
义,从而被称之为反西方的西方主义。参见 
Liah Greenfeld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