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女知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一名女知青-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许不算为过。梅子在八岁时候离开母亲,父亲为了她和弟弟免遭继母之苦,虽刚过三十,却死下了续婚之念。在这样的家境里,作为姐姐的娅梅,十岁已经能烧饭洗衣,承担了一部分生活的重担。过早的成熟,使她一方面不失城里姑娘的单纯大方;另一方面,却因失去母爱而始终把自己或多或少地看做一个具有母爱的女孩,说起被家庭温暖融化一类的事,是从来没有尝过。这样,忽然置身于张老师这样的家庭,因为家里没有挑梁的男人,上房厢房,前院后院,无不笼罩着火光一样锃亮的母爱。进一步说去,第一是她来自省会,省会对伏牛山褶皱的荒僻异常的张家营子人,无异于一个国家的首都,第二是她恰巧是和张老师年龄相仿的姑娘,尽管当时一个乡壤之家,想娶一个省会姑娘作媳,实则是同流传于民间甚广的田螺姑娘之说无二,然处于本能,老人把她敬如儿媳的心理,却是浓重得很,不仅不让她进灶房洗锅洗碗,就连进灶房盛汤也是不行。本来,这是一种尴尬。可张老师在梅面前一再解释说,我娘年纪大了,说话做事如果伤了你,你就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如何会伤?也就是把她当做儿媳看待的一些作为。既然张天元没有这样非分之想,自己当然该十二分释然,如果扭扭捏捏,作派谨慎,语言小心,也就反倒显出了那种关系里的特殊。因此上,正月十五以前,梅懒得生火烧饭,几乎是每天都到张家合伙。当然,你说她纯粹是为了一碗饭吃,没有另外意思,那也决然不是她的操行,而其中含意的微妙,黄黄也能够体察明鉴,无非不言罢了。
    一天,老人不在家里,梅可张老师坐在院落。雪早就化尽,地上光洁虚软,远处的山梁呈黄金之色。村落也静得不见声息。
    梅说:“天元,你该订婚了。”
    张老师笑笑:“压根没想过。”
    梅也笑了:“你样子厚道,原来也还骗人。”
    张老师厚下一脸正经:“真的没想过。”
    梅也正经:“你没听过村人议论啥吗?”
    张老师说:“议论啥么?”
    “就我们。”
    “没有。”
    “我听到了。”
    “啥儿?”
    “还能是啥。”
    张老师默了一阵,他说你别信他们,农村人就这样,喜欢说三道四。梅说我不在乎这些,不过有件事我想给你说清天元。她说有人说村里有人给你介绍过两个对象,你都回绝了,他们说你是看不上她们,他们说你看不上她们是因为我。你别生气天元,我想我有话该直说:要你也是知青,也是郑州人,我倒觉得我们挺合适,挺般配。你知道知青都要返城的,不让我返城我受不了。我倒不是说农村不好,我是说怎么比省会都比这乡下好。让我一辈子呆在乡下,不说我能不能受得了,我父亲、弟弟都不会答应的。以前他们说,知青一到张家营子,你的眼界就高了,我听了直想笑。现在我知道……你先别吭,现在我知道,娶乡下的姑娘确实委屈了你。你别笑,是真的,也别脸红,咱们实话实说,都实事求是。你亲眼看着知青们都一批批返城了,没有一个女知青嫁到农村,也没有一个男知青娶一个农村姑娘。就是这么回事儿,没办法的事。我说你有合适的就订婚,要是因为我耽误了你终身大事,就是我返城了,想起来心里也不安。你别不好意思,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也实事求是地说,一是一,二是二,不添枝加叶,也别拐弯抹角,男大当婚,人之常情。
    梅滔滔一口不绝的模样,张老师听起来先还一身的不安,至后,也就渐渐适了。
    他说:“谁和你说了这些?”
    她说:“狐狸。”
    他说:“其实,你该和狐狸订婚。”
    她说:“你真这样以为吗?”
    他说:“你们般配。”
                                   13
    说起来,那年从省城返回知青点,倒是狐狸最先赶回来。他赶着回来同梅过正月十五节。正月十五吃元宵,他回来带了省会的一些名产特产,还着意捎了糯米面粉和元宵馅儿。张家营这方地场,土地不差,若风调雨顺也自会粮丰草足,但却是丝毫不出产水稻。南方人一日三餐的家常大米,只有年节时候,才偶有所谓的富裕人家吃上一顿咸米饭。至于元宵,更是几年不吃一次。即便吃了,粉是普通米粉,馅是一般黑糖白糖罢了,味道十二分的大众。狐狸一面向梅展示着带回的糕点、麻饼、小糖、山楂片儿等,在梅的床上散开一铺,一面说我还捎了元宵的粉馅,馅里有花生、核桃、红枣,咱们好好过一个正月十五。可他没意想到梅对这些,却不是他意想的欢天喜地。他将这些摆在梅的面前,梅又将它们收拾到他的包里。
    狐狸说:“你吃吧,全是你的。”
    梅却说:“我爸爸和弟弟好吗?”
    狐狸怔着:“你没说让我去看看他们呀。”
    盯着狐狸那略有怪责的脸,梅将那东西收拾干净,拉上包的拉链,再无话说。既没有埋怨狐狸一句,也没有称道狐狸一句,一时间心里的苍凉,便无穷无尽,仿佛一个无水的干湖,除了几丝杂草的肆意延势,连往日间清水绿色的一丝痕迹也寻它不着。相比之下,回想起仍在面前的张天元一家,细腻热情,更显出人与人之差别。无论家境如何贫寒,如母的父亲,知道有人返往远在他乡的张家营子,不会像狐狸样捎来许多省会的食物,但他亲手制作的油炸麻叶,无论如何会用塑料袋儿装来几片。比较说,那麻叶没有狐狸梢的任何一样东西好吃,可其中的父女之情,又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算起来除了在和张家相处的时间,每晚躺在床上,除了翻翻已看过的几本小说,大多时间,都是在等狐狸回来,等狐狸捎一些家里那些她常思常念的情况,等狐狸描摹一番父亲新近的面容和家庭的变化,比如又换了一张桌子,床是如何摆放,怎样和她上年春节所见不同。可他却一句你没说让我去你家看看他们,使梅哑然,而又心境凄寒,一方面恨自己当初忘了交待一句;另一面,又暗自抱怨狐狸,既然对我忠心不渝,却连这点常识之事都想不起来,未免也太真真假假。将床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提起包儿递给狐狸,说:
    “掂你屋里去吧。”
    狐狸急白:“都是给你捎的。”
    梅说:“要吃了我去讨你要吧。”
    几句话不见热冷,将狐狸送至门口,便闩门上床躺下了。也不见得睡着,只是为了仔细想想。要说想了什么,确又不明不白,只感到满心的空荡和失落无以填补。这样捱到日落西山,看见夕阳一片片掉进窗内,黄黄在床边叽叽的哼叫,想到外面自然中去,才想起元宵节的元宵,照习俗是十四的夜晚就该吃上一顿,便起床拿上那面和馅儿,走进山墙下的灶房,见案脏灶冷,一地狼藉,一屋孤寂的寒气,默默立了一歇,又提上面和馅儿,去了张天元的家。
    “狐狸回来了。”
    “听人说了,”张老师说:“你让他也过来吃饭。”
    “那怎么行。”
    “要不行,”张老师想想:“你就也回知青点吧。”
    “我最后再来和你们吃一顿。”
    说了这样几句,平素刚强坚毅的梅,忽然眼泪花花,仿佛是谁要拆散她和张天元的关系。于此间,张老师也仿佛真的置于别离之中,进灶房是心亦沉沉。张家是无人能包元宵。和面拌馅,不得不由梅独自操作。这十四晚上的一餐元宵,梅从始至未,没有让张老师母子动一下手脚,独个儿如这个家的主妇样,把元宵包了一个满案。每个都枣样大小,圆如核桃,如同做了一桌星星,直至生火烧水,煮熟出锅,她都麻利异常,连张老师家碗筷在哪,勺子在哪,日常张老师习惯用的哪个碗,老人习惯用哪个碗,自己这半月一直用着哪碗,都明亮得十二分的确。这种与乡壤之家的暗合默契,连一直紧随其后的黄黄也看得目瞪口呆。可是,当她把元宵盛上,端给老人和张老师时,张老师却说:
    “我去把狐狸叫来一道儿吃。”
    梅说:“那绝对不成,你不了解他。”
    真这样第二锅你就不要煮了,张老师说兜回去你同狐狸一道吃,人家是专门赶回来同你过元宵节的。老人已经端上元宵,有意无意地去了别处。将沉入西去的太阳,给这院落晒一层薄薄润润的光泽。他们的脸都是晕红的颜色,仿佛也是夕阳的最后一抹光色,仿佛是临时涂抹上去的装点,用手一擦,便会哗哗地落在地上。
    梅说:“我最后在你家吃一顿饭也不行吗?”
    张老师说:“狐狸会怎么想?”
    梅说:“随他怎么想。”
    张老师说:“人家是为你才提前赶回来的。”
    梅说:“你这是赶我走。”
    张老师说:“你不能冷了狐狸的心。”
    梅说:“你是不是赶我走?”
    张老师说:“随你怎么想,反正你今夜该同狐狸一道吃元宵。”
    冷了张老师一眼,梅脸上的红晕顷刻荡尽,换之的是冰味的恼火,在她脸上罩着如同包了一块冰色的头巾。她不理他,一任自己的脾气任性下去,独自坐在灶房的门槛儿上,其作派,极像一个泼辣的乡下媳妇。她不看张天元,也不言不语,大口地吃着自个包的元宵,样子似誓死也不再离开这方院落。然而,她没有吃下几个,泪水就扑嗖嗖地砸进碗里,在元宵汤上浮起几个白白亮亮的水泡。那水泡在瞬间又怦然地炸碎在碗里。她看着眼泪在碗里砸下的水坑,又迅速弥合起来,凸出一个照见自己影儿的水泡,再听着水泡的破灭,就那么痴呆一阵,忽然将碗里的元宵倒在墙边的盆里,让黄黄吞吞地吃着,进灶房用面布兜起了另一锅未煮的元宵,出来说:
    “我信了你们乡下的那话;缘分。”
                                   14
    监狱已经遥遥地出现在眼里,很像山脚下的一寺庙院。
    过着的这条沟,倒形象奇崛,立陡的崖壁,皆为血红的石片组成,千层饼样叠将起来,偶有突出之处,如同一个帽沿。帽沿的上方,有千古风尘,生长一片绿草荆棘,间或有棵柏树立在上面。树不大,却风景奇观。崖下有浅浅溪水,时断时流;遇红石沟底,那溪水一片叮当,使你觉得有铜锣轻轻敲在你的头上。入沟时,先过一道石桥。黄黄立在桥上,它看见那水声是圆圆的绿色小球,从溪里跳荡出来,在沟底的红石块上滚来滚去。及至走下石桥,往沟里深了一段,那水声飘飘渺渺,虚无得很,隐约可见一声两声,精灵样时有时无。再往深处走去,水就索性没了。沟底是暄虚的红抄,均匀细微如黑砂糖一样。
    梅说:“这儿风光倒好呢。”
    婆婆说:“监狱那儿才好。”
    走过第二道石桥的时候,监狱已经有轮廓出现。原来这条深沟,是天然的一道胡同,一踏过第一座石桥,黄黄欢蹦乱跳。恢复到了它的天性里去,无忧无虑。而它所感受到它主人们的内心,也是亦然。昨天娅梅担心路途过远,来与不来曾有些踌躇。但是又想:正因为路远,交通闭塞,才更会有些新鲜,以满足都市人对乡村的一些好奇心理;更加上正因为路远,交通闭塞,才会有那么一座监狱,才会见到狐狸一面,了却一桩人生的心愿,这就决意来了。可不期进入这沟崖的胡同,却是踏上了另番境地的通道。在省会时候,由学校组织的郊野之游,是到黄河故道的碧沙岗去,想起来无非是漫漫沙土和遍地横生的杂草,自己就同狐狸如入了新的天地,打打闹闹地不加思索,暴露了少年时候的全部童真。可要到这里呢?你看,立在石桥上,远处的监狱,描写在胡同的另一端,真真如被世界遗落的一寺庙院。而脚下的石桥,是一眼圆洞,细水在洞里瀑援。常年泡在泉水中的石头,生一层毛茸茸的水草,毯一样包着有棱有角的石块。红色的小石鱼,躲在石缝间,睁大了针鼻儿似的眼睛。石桥是就地取来红石砌成,沟底是零零碎碎的片儿石,千百年的风吹雨淋,没了一丝凡尘的灰土,裸露了它本来的精神。沟两岸叠起的崖壁石,被褐红的夕阳一照,更显出它红得深重。黄黄立在桥上,欢乐地叫了几下,眼看的却是头顶的悬石,天生一条狗的模样,当黄黄对它叫时,却又认出那是石头,哑然失笑的表情,在黄黄脸上成了轻松愉快的木呆,使黄黄也感到,它自己不是在这沟里,而是站在一团血浆之中;或者,是游泳在明净的红湖里。就连远处风光中的监狱,也被这儿的深红,染了红血淡淡的颜色。梅说:“监狱快到了。”
    婆婆说:“招子庙就在监狱上面,那里的风景好得没法儿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