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孟子他说·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案、有量化指标的改革家。前面讲到的商鞅就是这类人才当中最杰出的一个。
   
孟子有没有改革的具体方案和量化指标,看到后面才知道,但是就这一刻来说,孟子可的的确确是在诡辩啊。这就是典型的诡辩,乍一听上去慷慨激昂、合情合理、头头是道,听者的心里虽然隐隐约约觉得不大对头吧,可对这话还真不容易挑出毛病来。不过,梁惠王作为当事人,即便一时想不通这层,早晚也会明白,一旦明白了就肯定会对孟子不满:好你个老孟啊,尽跟我玩虚的!都说我们河南人如何如何,看来这山东人也不都是实诚人啊!
   
老孟在玩虚的,这可不是我发现的,中国历朝历代这么多聪明人攻读《孟子》,早有人发现了。就拿一个最权威的人物说话吧。大家知道,朱熹的《四书集注》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凡,是多少代读书人的标准教科书。以朱熹的水平,早看出孟子耍花枪了。但人家朱熹也是位了不起的圣人,厚道得很,不像我在这里说孟子是玩偷换概念的鬼把戏,一副刻薄相,他只是注释说:“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真是点到为止啊,既指出了问题,又给孟老夫子留足了面子。
   
   
   中国人也篡改过教科书
   
   梁惠王这一段,还真得多费一些口舌。前面说了,朱熹给孟子留了面子,可有没有人不给孟子留面子呢?有,提起这个人来更是大大的有名,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建国以后,非常重视儒学教育,而且以身作则。朱元璋自己本来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字识不了几个,可有点儿权力之后,便经常请名儒给自己讲书。实话说,他学得还真是不错的,能写写韵文,更能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出不少含沙射影的东西来,比如,我刚才夸他“以身作则”,这话要是真被他看到了,我的小命就不保了,因为他会认为“则”字是影射他做过“贼”。我一点儿不夸张,当年确实有人因为这个“则”字被他给弄死了。于是,随着朱元璋的学问越来越大,他也就越来越能在书里发现问题了。
   这个时候,《孟子》早已是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了,有天朱元璋翻出了《孟子》,想看看,没想到越看越气,终于破口大骂道:“这老小子要是活在今天,我轻饶不了他!”
   
这倒奇怪了,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之道后来又加上了孟子之道不一直都是官方正统学说么?做官考试考的就是这些,而且,内容不都是纲纪伦常、仁义礼智什么的么,会有什么能让朱元璋觉得不对劲的?
   朱元璋就是觉得不对劲,他玩了一手狠的——他要篡改教科书!
   
朱元璋组织了一个孟子专案组,专案组的任务是把《孟子》里面“有问题”的内容通通删掉。于是,经过这个专案组的一番努力,终于废除了旧版教科书,推出了一个新的官方权威版本《孟子节文》,这个“节文”一共节去了原著中的八十五条,并且声明,被节去的内容在以后的科举考试里一概不考。这就是在告诉大家:你们不是想读书考试做官吗,那八十五条已经对你们来说无利可图了!这一个“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再去追寻原版《孟子》了。这真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孟子》一开篇就大张旗鼓地来做个义利之辨,可到头来左右自己的却还是这个“利”字。
   
我在读明史的时候,对朱元璋篡改教科书这件事很是好奇,就特别想看看到底这八十五条都是些什么内容(这就是很多人爱读禁书的阴暗心态)。可《孟子节文》推行的时间并不太长,费了好一番工夫才让我找到一个明初刻本的影印本。于是,我就拿着两本书一一核对,这才发现《孟子节文》经常大段大段地删除原文,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被删掉了,这不由让我联想起了前两年很多人呼吁着要给小学生的书包减肥的事情,看来给学生减负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
   
这一番核对工作还让我认识到,即便是学习人文学科的知识,数学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从小数学就学得很差,结果这回把书核对完后统计了一下,居然发现被删除的总数是八十八条——不是应该是八十五条么?当然,影印本所影印的明初刻本里有几页好像是被虫子吃掉了一部分,可能稍微有些影响吧?
   
《孟子节文》编写组的头头,也就是孟子专案组的组长,叫做刘三吾,他在书前写了一篇“题辞”,也就是前言,讲讲为什么要篡改教科书,篡改教科书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这篇前言写得极有水平,倒不是说他的文笔有多好,见地有多高,而是他对分寸、火候的拿捏非常老道。要知道,篡改这样一部超级经典可是要担风险的,下手轻了会得罪领导,下手重了又会遭广大知识分子的唾沫围攻,而且,孟子的圣人地位早已深入人心,孟子的话那可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你要是删,总得拿出来让人信服的理由吧?——重要的是,对内既要达到帝王心中真正的阴暗目的,对外又要拿出一套上得了台面的冠冕堂皇、在情在理的根据来,要让大家知道:其实,和原来大家的认识一样,孟子的话一句都没错,都是真理,可我们删的也没错,删也有删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孟子没错,我们删的也没错。
   
这听上去是件不可能的任务,可刘三吾无疑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在前言的一开始被他拿来说事儿的,正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孟子见梁惠王的这一段。刘三吾说:“《孟子》七篇,是圣贤扶持名教之书,这个书呢,有它写作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那时候诸侯争雄,大家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衡,谁都把功利性摆在第一位,没人还去理会什么仁义了。梁惠王在国际局势里一直都交狗屎运,所以一见孟子便言利。梁惠王关心的这个‘利’是国家利益,而不是财利之利。”
   
看,刘三吾挑明了孟子是在偷换概念了,但是,往下看,刘三吾接着又替孟子描了几笔,还要维护孟子的宗师地位,他说:“孟子当然明白这点,但他为什么那么说呢,他是怕一旦拿‘利’来开头,不仅会有害于仁义,更会导致弑君之类的大大的坏事。”
   
刘三吾接下来的话,就要由此引申出篡改教科书的正义性的动机了,所以要批判孟子一下,他说:“孟子说的仁义虽然是正论,但是,他分明是所答非所问呀,所以梁惠王没待见他老人家,孟老先生下边给梁惠王出的主意那就更不着调了,那是忽悠梁惠王呢。”
   删书一事我们后面还会陆续说到,现在就先说到这里,看看,《孟子》这开篇的第一段有多重要,对孟子自己来讲这是开宗明义,对别有用心的人来讲这可就是天大的把柄了。
   
有人可能好奇了,也想知道这帮人到底都把圣贤书删了什么下去,我现在先不扯太远了,后面会慢慢来谈。先告诉大家一点:现在我们正在看的这段《孟子》第一篇第一节,就是被《孟子节文》删去了的。俗语有所谓“掐头去尾”,《孟子》这个“头”已经被掐去了。掐这个“头”看来还只是个幌子,后面掐的才是些真格的。
   
   
   封建社会是个好社会
   
   我们进展缓慢,因为又要费些篇幅来澄清两个概念。就像前面讲到的“礼仪之邦”一样,有些词语和概念我们耳熟能详,好像谁都明白,其实呢,满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要解释的这两个概念,一个是“家”,一个是“封建”,这两个概念是密切关联的。
   先来说“家”,这个概念不但我们很多现代人搞错,不少古人也都搞错。
   刚才进行《孟子》正文的时候有没有人注意到“千乘之家”和“百乘之家”?
   
先说什么是“乘”。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众说纷纭,简单讲呢,它是一个军事单位,就是以一辆战车为核心的一个战斗小组。好了,明白了这点,问题就来了:谁家里会有一千辆或者一百辆战车的军队呀?
   
我们中国现在有了不少超级富豪,个个家大业大,前两天我还看到一条新闻标题说某富豪三天消费花掉了两个亿。但是大家想想,有谁听说过哪位富豪家里养着几千人的军队呢?有谁听说过两位富豪比邻而居,这家二奶跟那家三奶吵架了,赌气不过,各自回家调集军队干上一架?现在的邻里纠纷,真急眼的时候至多是来一句:“你小子等着,姑奶奶一个电话过去,立马就有人过来做了你!”——这就是时代的不同了,在封建社会里,邻里纠纷那可是真有动用军队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的“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家。
   
要明白“家”,就得先明白“封建”。所谓封建,天子分封诸侯国,这是一种大封建,还有一种小封建,就是诸侯国的国君在自己的地盘里也像天子分封自己一样地拿出地盘来分封给贵族们,而被分封的贵族们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的关系与诸侯国国君和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贵族们也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诸侯打仗的时候,贵族们要带着自己的私人军队出征,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时候呢,诸侯们对天子不大恭敬了,开始有僭越的举动了,同样地,贵族们对诸侯也不大恭敬了,也开始僭越了。而正如同大的诸侯有实力轻视周天子一样,大的贵族家族也有实力来轻视诸侯,所以孟子才会说那句“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这个“家”,既不是我们现代人一夫一妻一小孩的家,也不是以前什么四世同堂之类的家,而是贵族的大型家族,有领地,有军队,有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四书当中,《大学》里所谓“修齐治平”的主张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直都孜孜以求的,这里的讲究是:要想做到平天下,就先得治好国,要想治好国,就先得做到齐家,把家治理好,要想做到齐家,就先得修身修好才行,这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面,“天下”其实是现在我们“国”的概念,而“国”呢,是诸侯国的概念,“家”就是指贵族的大型家族。把这些概念搞清楚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串在一起才显出是顺理成章的,否则的话,我提高自身修养,道德品质高尚了,做到修身了,然后把老婆、孩子安顿好,这就齐家了,能齐家也就能治国了,所以我就可以去当国家总理了,然后呢,平天下,征服世界?
   
问题还没完。我们读历史,看到宋朝人讲修齐治平,明朝人讲修齐治平,清朝人讲修齐治平,可其实深究起来,战国以后,基本上没人再能修齐治平了。为什么呢?因为修齐治平只有在封建社会里才是可能的,而战国结束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也就结束了。
   ——没错,我说的是,战国结束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也就结束了。
   
各位读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会说我这是在胡说八道。是啊,我们不是一直都说中国有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直到晚清才从封建社会可耻地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吗?我们不是一直在说我们直到现在还在背负着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沉重包袱吗?
   ——呵呵,我不但还坚持我上面的说法,我还要说:封建社会是个好社会。
   
刚才痛斥我胡说八道的人中现在一定会有一些在破口大骂我是白痴了。是啊,我们不是曾经很习惯用“老封建”、“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封建”之类的话来骂人吗?封建社会怎么倒成了好社会了?
   少安毋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封建,还是不封建,这是个问题。
   其实,按传统标准来看,这本来并不是个问题。
   
封建封建,是分封制的社会体制: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这才是封建社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把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了。秦朝之后,历代政权基本上一直延续着郡县制的政治体制,虽然也曾经陆续有过分封,但都是以郡县体制做为主体的。而秦朝之前,虽然也有郡县制,但那都是零敲碎打,而且,那时的郡县,其实质和秦以后的郡县也很不一样,社会制度的主体还是分封制。所以,比较准确的表达是:秦始皇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传统。所以呢,要说什么封建社会的历史包袱,秦、汉之际的人的确还有这个包袱,而在现代,在两千多年之后的我们的身上,早就没有这个包袱了。——可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身上的包袱如果不是封建社会的包袱,那又是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