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庶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嫡女庶嫁-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移步同行吧。”

车外那人谢了一声,如筝便令车夫将车子赶到那家车辆左近,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华服头戴帷帽的妇人便登上了车,向如筝道了谢坐下。

车子开动,如筝虽然奇怪那夫人为何不除去帷帽,却也没有多想,只是笑到:“不知夫人贵府何处,小女子也好择路相送。”

那夫人微微颔首,青绫纱微微晃动,看不清她的容颜:“不敢劳烦小姐相送,小姐只需将我们送到乌衣巷口即可。”她声音温婉低回,引人遐思,却让如筝感到有丝熟悉的感觉,仔细想却又想不到是在哪里听过了……

她收回思绪,点头笑了笑,耳边突然听到车窗旁一阵马蹄声,禁不住从窗帘缝隙里看了一眼,却见旁边一个头戴金冠,身着华服的男子正骑着马和车并排而行,缝隙里看不清容貌,却无端让人觉得他威仪天成,气势压人。

如筝不敢多看,收回目光,旁边浣纱察言观色,赶紧拉严了帘子。

那女子轻笑一声,言到:“小姐莫怪,外面是我夫君,今日是陪我归宁返家,探望父母的。”

如筝赶忙点头微笑,不再多言。

那女子又笑到:“不知小姐是哪家芳闺,来日我夫妻也好相报。”

如筝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些许小事,夫人客气了。”

那女子见她不愿说,也不强求,车厢里一时沉寂下来。

车行渐稳,如筝知道大概是已经上了乌衣巷了,余光看到那女子抚了抚衣角,知道她是要准备下车,便抬头笑着,预备外面的人一开口,自己就叫车夫停车。

就在此时,一阵大风刮过,车帘随风扬起,如筝无意中看了看车外,却正对上一双炯炯有神的鹞眼,没来由的心里一惊,只一瞬,车帘又落下,那女子整了整衣服,道谢下了车。

如筝愣了愣,才吩咐车夫回府,眼前却一直闪现着刚刚那双眼睛,心里涌起一阵慌张,甚至还有两三分恐惧,又笑着压下:不过是萍水相逢一场,何必如此在意……

她这样想着,重又打算起赶制秋装的事情来。

不远处乌衣巷东,男子看着妇人进入黑漆大门,将手中缰绳往旁边一甩:“季忠,去探探刚刚那车上女子,是哪家的。”

那名为季忠的男人,正是刚刚来问询同车之事的那人,低眉顺眼地答道:“是,主子。”

如筝回到林府,先向老太君汇报了此次到溢彩轩定下的各项货物,又陪老太君用了午膳,下午回到沁园美美地睡了一觉,才刚刚起身,便见浣纱慌慌张张地走进来,急急说道:

“小姐,老太君和侯爷叫您赶紧去二门上,宫里赏赐下来东西了呢!”

她一句话,说的如筝一头雾水:

“宫中赏赐?给父亲的?”

浣纱一边帮她穿好外衣,一边摇头说道:“不是,是给小姐的。”

如筝一时以为自己是听错了:“什么?!”

当她忐忑地跪在地上听传旨太监略带假笑的声音宣读出宫里的旨意时,才明白今日和自己同车返回的人究竟是谁,也才猛然醒悟自己为何对那位头戴帏帽的女子感到熟悉,那正是刚刚升为太子良娣的定国公府嫡长女,苏百川的亲姐姐苏采薇!

太监谄笑着奉上圣旨和赏赐,林承恩赶紧递上一个大大的红封,太监千恩万谢地走了,林承恩才转身对如筝笑到:“筝儿此举,也算是替咱们侯府添彩了,只是你回府就该禀了我的,对太子爷和苏良娣施以援手,这样的大事……”

如筝看着自家父亲难得的笑容,机械地回应着,心里却万分忐忑,不由得回头看了看主位上的老太君,只见她也是满脸沉思之色,如筝心里那股寒意不由得又涌了上来。

桌上摆着的,是一套内造的赤金首饰,虽然不是头面,也足以让如筝看的惊心,此次所为,是不是错了?自己一时好心结下的,究竟是福缘,还是……

晚间,静园内,如婳疑惑地看着满脸含笑的薛氏,忍不住凑过去摇了摇她手:

“娘亲,这次如筝又给侯府挣了脸面,连父亲都夸奖了她,真是气死人了!”又转头咕哝着:“苏家大姐也真是的,是不是刚刚升了良娣高兴昏了头了,居然抬举她……娘亲!怎么好像您一点都不生气?”

薛氏抬头看看如婳,笑到:“娘亲当然不生气,此次她虽然得了两分脸面,却未必是好事……”她拍拍如婳的手:“你看那送来的赏赐,若太子爷真的只是感激如筝援手,应当先给你父亲赏赐,再赐给如筝一些珠宝绸缎之类,可这次赏赐下来的东西,却是首饰……”

看如婳还是似懂非懂,薛氏索性压低声音到:“虽不是头面,却也足可以说明太子是在试探,太子爷恐怕是对如筝……上心了呢……”

如婳心里一惊,刚要愤愤如筝的好运气,转念又想到自己的婚事,想到侯府如今尴尬的地位,想到东宫那位素日的风闻,马上明白了自家娘亲的意思,当下喜道:“那此事,母亲可要一力周全啊!”

薛氏看自家女儿终于开了窍,欣慰地笑着:“不急,咱们静观其变,适时推上一把就好,那位爷看上的女子,还没有搞不到手的,即使是男子,也一样……”

月移花影上窗棂,初秋的凉风吹动,日间美丽的花朵,此时却化作狰狞的鬼爪,瑟瑟抖动……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各位殿下的支持,虽然点击掉到一二百,某奚也已经非常知足了,我会用更加精彩的文和不变的日更,来回报各位继续关注我文章的大人们!另外,最近在补三更的亏空,未免断更,某奚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码文了,某奚不是专职作者,只能用休息时间来码文,所以近期回复留言略有滞后,请各位殿下恕罪!

感激鞠躬!

某奚敬上

61中秋(一)

秋风乍起;如筝清晨起来;披衣坐在床上;思绪又飞远了……

自从那日宫里下来了赏赐,如筝的心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再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连漂亮地办完了秋装之事也无法冲淡她的惶惑,如筝心里很明白;虽然自家在朝堂上被归为恭王一党,但自家父亲林侯却一直在摇摆不定;毕竟恭王势力虽大;但太子却占了正统,又经营多年;端的树大根深;如筝思量,以自家父亲的性子,恐怕早就想找机会攀上太子爷这棵大树了,那日宣旨时他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个猜测,若是东宫再放出什么消息……

如筝不敢想,不由得忆起了那次春日宴在后花园见到的桂儿,那样小的年纪,那样柔弱的身体,就要……

如筝强按下胡思乱想,起身下地梳洗了,看着秋雁端上来的金银馒头和可口小菜,却毫无胃口,只用了几口就动身前往慈园请安。

一进慈园堂屋,如筝见只有老太君和韩妈妈两人在,便浅笑着福了福,上前坐在老太君身边。

老太君笑着拉住她手:“囡囡,怎么脸色这么苍白,晚间没睡好?”

如筝不知道该怎么和老太君说自己的隐忧,只得笑着点点头:“许是天气变化的缘故吧,祖母不必为孙女儿担心。”

老太君却摇摇头,叹到:“你是个灵秀的孩子,怎的在祖母面前还要装傻,放心,那日的赏赐不过是个试探,东宫那位一向是兴致来得快,败的也快,祖母是说什么都不会让你沾染皇家的,尤其还是那一位……”

听了老太君的话,如筝连日来忐忑不安的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对老太君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柔声叫了句“祖母”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把头靠在老太君肩上蹭了蹭。

凌氏太君看了看肩头小猫一样的如筝,心里一阵怜爱,伸手摸了摸她鬓发,祖孙俩一时无话,享受着难得的亲昵时光。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脚步声和灯影上前问安的声音,如筝起身往旁边挪了挪,扯开一个浅淡得体的笑容,又在如书走进时笑得更开了些:“五妹来了。”

如书上前给老太君行了礼,又和如筝见礼坐下,祖孙三人说了会子话儿,边听外面灯影来报,薛氏和如婳到了。

如筝和如书赶紧起身到门口迎接,相互见礼之后,又回到里间坐下。

薛氏笑着赞了老太君气色才开口到:“母亲,中秋要到了,今年的家宴怎么个办法,媳妇还要讨母亲示下。”

老太君笑到:“往年你安排的就很好,本来,照例也就罢了,不过大概你也听承恩说了,继恩他们今年要回来,在外面漂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回京了,所以依我看今年中秋不妨办热闹些……”

薛氏笑着点点头:“母亲所言极是,媳妇也是这么想的,大伯一家回京是大好事,理应好好办的。”

听了她们的话,如筝并没有太大惊讶,前世便是这样,在自己及笄的这年桂月,大伯父林继恩因为政绩卓著,调回京师任工部尚书,大房一家搬回京城,虽然是分府而居,但因为住的不远,还是时常来请安的,只是前世的自己出嫁早,又被薛氏拘着,和大房交往不多。

虽说她早就知道,却不愿薛氏误会,还是故作惊讶地说了一句:“哦?大伯父要回京了么?”

老太君笑着点点头,眼里是真心的欢喜:“是啊,上次诗儿走的时候,你们几个还说舍不得,如今便可时时相聚了,你们遂愿了吧?”

如筝笑着点点头,旁边如书也雀跃地重重点头,如婳心里虽然腻烦,也无奈赔着笑。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便纷纷告辞,如筝和如书相携离开了慈园,如书看着初秋高远的天空,闻着远处飘来的桂花香味,笑到:

“姐姐,这次大姐姐回京,便不走了吧?”

如筝笑看着她雀跃的样子,点点头:“大伯父升了京官,大姐姐自然要留在京里了。”

如书摇了摇和如筝相握的手,眯起眼睛:“真好呢,家里越来越热闹了……”

如筝点点头,附和着:“是啊……真好呢。”

两三日后,大房举家搬回了京城,虽说在侯府外有自己的宅子,宋氏和如诗依然在请安时被老太君留下,在慈园住了一宿,之后的一段日子,府里就开始忙起了中秋家宴的事情。

如筝此次又领了差事,统管着家宴要用的器皿,虽说是老太君安排下的,却无奈库房里的妈妈们多半都是薛氏的人,如筝只得打起十万分精神小心应对,幸好还有崔妈妈这个经过大事的人帮忙,总算是无风无浪地过去了。

八月十五一大早,宋氏便带着如诗回了侯府,因十五这天早朝不辍的规矩,大老爷和林侯都不在府中,如松三兄弟也各自读书未归,便只有女眷们陪着老太君说笑解闷。

巳时刚过,林侯和大老爷林继恩回了府,不一会儿少爷们也自国子监和家学回来了,老太君便吩咐开宴。

如筝站在花厅里,看来来往往的小丫头们忙着上菜,仔细清点了各类器皿之后,她终于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算是又过了。

虽然累,却也有些微的自豪和欣喜,遥遥看到老太君在如诗和如婳的搀扶下带着众人向花厅走来,她赶紧几步出了门口,迎上去福□:“祖母万福,大伯母万福,母亲万福。”又转向如诗:“大姐姐好。”

老太君笑着虚扶了她一把:“好,好。”

众人走进花厅,按长幼坐定,不多时大老爷和林侯带着男丁们也到了,因人口众多,便男女分了两桌坐下,又在旁边给两位姨娘并几个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开了一小桌,家宴算是正式开始。

珍馐美馔,佳酿琼浆,有余之家难得的相聚,无论是真假,大家脸上都挂着舒心的笑颜,大老爷和林侯带着男丁们给老太君敬了酒,禀报了大老爷升迁和大少爷如松进入太学待考的事情,小辈们又依次说了吉祥话儿,待如楠断断续续地背了一首庆中秋的诗后,家宴也进行过半了。

宋氏拿起公筷给老太君夹了一箸水晶酥肉,笑到:“刚刚在慈园时我还奇怪,筝儿怎么没来陪母亲说话儿,却原来是在这里当起了大管家了。”

老太君莞尔一笑:“筝儿也大了,你弟妹有意历练一下她,也是这孩子诚孝,愿意帮我们分担些,这才领了管理器皿的活计,事儿虽然不大,却千头万绪,难为她小小年纪,竟然没出一点差错。”

宋氏赞许地看着如筝:“我看筝姐儿真是长大了,家宴器皿那么繁杂的事情,也能调理的井井有条,前几日我与在京中的好友闲谈时还听说呢,咱家如筝如书在凌府家宴上出足了风头,引得各家夫人赞誉呢!”

如筝听了她的话略带羞涩地起身福了福:“大伯母谬赞了,侄女哪有这么好,倒是三妹妹,倒真的是落落大方的,那次我看好几位夫人都对她赞许有加呢。”

老太君:“如书很好,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看你自打病好以后,的确是懂事多了。”

宋氏:“是啊,想起来还是有些心酸,如筝这品貌,像极了我那去了的崔家弟妹呢。”

老太君:“是啊,当年阿衡也是这样,极贴心的……”

如筝听她们提到自家娘亲,不由得偷眼看了看薛氏,却见她脸色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