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庶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妾本庶出-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二皇子不敢怠慢,虽然建安帝还在与朝臣把酒听戏,他却寻了个借口,悄悄离席,到回雁宫来见母妃。
    刘贵妃给皇儿赐了座,挥手遣退宫女内侍,这才道:“你那个正妃郁玫,是个没脑子的,你日后可得将她看紧一点。”
    十二皇子惊讶地看了一眼母妃,“母妃为何如此说?孩儿记得郁三小姐十分聪慧。”
    刘贵妃冷哼一声,“聪慧什么?连事情是怎样的都没弄清楚,就帮着她母亲陷害赫云大少夫人,还好皇后娘娘不追究,否则她必要受罚。”末了将事情源源本本说了一遍,又强调道:“你娶她,为的就是她与赫云大少夫人是姐妹,想着拉拢赫云靖的。她这般作为算是什么?我原以为她是想拿捏了赫云大少夫人的错处,好让赫云靖为你卖命,哪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她是想除去妹妹!”
    说罢还兀自气恼,害她打错了算盘,还出言帮村了几句,事后被皇后警告地盯了几眼。
    十二皇子沉吟不语,他之所以会向皇后父皇求娶郁玫,看中的,一是她与郁心兰是姐妹,几番在宫中见面,他发觉长公主对这个媳妇似乎很满意,而长公主是父皇唯一的妹子,在父皇面前的份量着实不轻;二来,是为了取得赫云连城的支持,那时的赫云连城还只是一名一等侍卫,但侍卫是天子近臣,说的话有时比丞相还管用;三来,亦是为的王家的支持,郁玫是王丞相的外孙女,王丞相应当不会不理会她,而若直接求娶王姝,又未免太着痕迹,另外,也是因为王丞相的根基过于博大深厚,父皇不可能不忌惮,所以拐着弯儿与他做亲戚才是上策。
    只是今日郁玫这般行事算怎么回事?他几次三番拉拢赫云连城都没成功,还在与秦肃想着对策,却不曾想自己的未婚妻居然出来扯后腿。听秦肃说,赫云连城似乎还挺宠他那个小妻子的,想来也是,那般的美貌,是个男人就会动心吧?
    忽地想起今日一身正装的郁心兰,他还没见过哪家命妇能将四品正装穿得如此高贵典雅而又不失娇柔的……
    还未等十二皇子将飘远思绪拉回来,刘贵妃又不满地继续道:“此时已经关键时期,她一个即将当正妃的女子,要如何行事,按理也应当先遣人问问你的意见,这般私自作主,太不稳妥,也太不将皇儿你放在眼里。”
    这句话让十二皇子心头涌上一丝不快,他也觉得郁玫太过自专,哪里有女子应有的恭顺?
    母子俩商谈了一番,也没弄明白郁玫此举的涵义,最后,决定明日由十二皇子亲自上郁府,问一问郁玫。
    第二日是初二,是嫁出门的女儿携夫君回府拜年的日子。
    赫云连城与郁心兰早早地起身,先去辞过了父母亲,两人一同乘车来到郁府。马车直达二门,郁心兰乘府内的小轿直接进了内宅,而赫云连城则在小厮的引路下去了前院正厅。
    郁家的女眷都集中在梅院的东暖阁里欢聚一堂,外在祖籍宁远的大老爷和二老爷也携家回京过年。郁老太太听到外面唱了郁心兰的名儿,忙道:“快进来,外面冷,到里面暖和暖和。”
    郁心兰一身姜花黄的海棠春睡纹刻丝褙子,天蓝色滚金边的百子裙,身披白狐皮大髦,进了大厅,脱下大髦让紫穗挂到衣架上,先在暖阁的屏风外站了站,去了去身上的寒气,才转过屏风直走进去,目不斜视,也不待紫穗拿出软垫,便扑通给老祖宗跪下,连磕了三个头,娇柔软糯地道:“兰儿给老祖宗拜年,愿老祖宗福如东海、身康体健、事事顺遂。”
    郁老太太笑得眯了眼,亲自下了炕,伸手扶起郁心兰,心疼道:“快起来,这么冷的天,虽说烧了地龙,却也不能这样跪在地上,万一着了寒气如何是好?”
    硬拉着郁心兰到自己身旁的炕上,从炕桌下的小抽屉里拿出一个荷包,递给她道:“拿着,年年胜意。”
    郁心兰笑吟吟地接过。便有一个女人打趣儿道:“这位是四姑奶奶吧?怎么我觉着老祖宗给四姑奶奶的荷包格外不同一些?”
    她这般一说,另有几人笑闹道:“可不是么?赏给咱们的荷包可没这么大。”
    郁老太太笑骂;“你们这群皮猴子,我待哪个不是一样的?什么这么大这么小的。”
    郁心兰轻叹:“老祖宗也不说句话让孙女得意得意,孙女可不就是看中了老祖宗的红包又大又沉,特意巴巴地一早赶来的么?原来都是与旁人一样的?”
    众女眷便哄笑了起来,郁老太太也轻拍了郁心兰一掌,“说什么胡话呢,你个公主府的大少奶奶,还巴巴的看着我这点子压岁银子?”
    众人又笑闹了一通,郁老太太便指了刚才答话的那名容长脸的中年女子道:“那时你大伯母,于氏。”指着郁于氏身边的圆脸女子道:“那是你二伯母蓝氏。”
    郁心兰忙过去给两位伯母见礼,二人不敢全受,她们都是白身,虽是长辈,却也不敢过于拿大,侧了侧身,避了一半礼,然后又还了个半礼,送上各自准备的见面礼。郁心兰笑着道了谢。
    大伯母指着自家的几个媳妇和姑娘给郁心兰认识,二伯母亦然,众晚辈互相见过礼后,才又坐下聊天。
    郁大老爷有一妻一妾,大伯母生了三女一男,男孩儿已经二十岁,名郁章,在族里行二,人称二少爷,郁大老爷开始想让儿子入仕,可郁章读书着实不行,只得放弃了,现在他已经随大伯开始学习经商,日后必定是掌管郁家田庄店铺的。三个女儿分别叫郁珏、郁琼、郁玢,都是嫡出,郁珏已经出嫁,另外两个堂妹却连亲事都没定下来。郁大老爷的妾室也在暖阁内,就站在大伯母的身后,但是并无所出。
    郁二老爷只有一妻,膝下无子,只有一女,郁珍,即将及竿,亦未定婚。
    郁心兰知道这两位伯父都是管理郁家祖产之人,相对来说,经济比四老爷、五老爷和六老爷都要宽裕得多,见几位小姐身上的衣服饰物就知道。
    大伯母对郁心兰格外热情,总拉着她说话,话里话外都是赞她好福气,还说要让女儿多跟她亲近亲近,沾沾她的福气。
    郁心兰但笑不语,不知大伯母的亲近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她们住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侯府里有宴会什么的,都要请她们去参加么?这可不大好办!
    这世间尊卑分明,大伯二伯虽然不算贱籍的商人,可也没有功名在身,据说是连秀才都没考上的,是白身,想出席侯府的宴会,除非她是侯爷的当家主母,否则,她可作不了这个主。
    郁琼郁玢两姐妹亦是热络的性子,满口都是奉承话,听得郁心兰鸡皮疙瘩直冒。
    二伯母十分文静,只坐在一旁听她们聊天,时而微微一笑,表示她并没走神而已。而郁珍亦是个文静的,偷偷打量郁心兰衣服上的花纹,这样的别致精彩……无意中与郁心兰的目光对上,郁心兰冲她微微一笑,郁珍便臊了,回了一个羞涩的笑容。
    只是一笑,郁心兰便对郁珍的印象十分好,是乖巧柔顺的女孩儿。
    四婶五婶六婶家的几个女儿都已经出嫁,此时还未到,只看着她们闲聊。
    过了几盏茶的功夫,郁家出嫁的女儿都回府了,郁老太太便笑道:“紫穗,去前边问一声,可是能开席了?”
    紫穗答应了一声,到前院询问郁老爷的意思,温氏也忙完了府中的事务赶到梅院,女眷们这才发觉,王夫人不见了。
    大伯母还不知道王夫人事儿,问老太太道:“老祖宗,怎么没见着三弟妹?”
    老太太轻叹一声,“她昨个儿发了病,已经连夜送去宁远了,到时你们回到宁远,记得关照一下,别让外头的闲杂人等打扰她静养。”
    这是要禁足的意思了,大伯母听得心中讶然,怎么说都是丞相的女儿啊!不过郁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她也不便再问,当下诺诺地应了。
    郁心兰只觉得郁玫和郁琳在听到这番话时,对她投来了怨毒的目光,抬眸看去,两位小姐又是一副平静的模样,并没有半分不妥。
    郁心兰在心中轻叹,其实,当初不进京,也就没这么多麻烦,是王夫人自己要接我们进京的,却又容不下,怎么能怨我?
    一会功夫之后,紫穗过来回话,说饭已经摆在正屋的大厅了,请老祖宗和诸位女主子过去。
    众人忙又起行,郁家人聚在一起,正妻小妾女儿女婿的,也有七八桌,因是亲戚,便没有用屏风隔开,只是男女分席。
    进了大厅,一众女眷便在男眷中看到一名身着杏黄色锦纹长衫的男子,慌得忙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能穿杏黄色冠袍的自然是十二皇子明子信。明子信忙伸手虚扶了郁老太太一把,谦和地笑道:“快快请起,说起来本宫还是老夫人的晚辈,不必行此大礼。”
    老太太站起来后,众女眷才站了起来,众人又相让一番,才依次坐下。
    这下子,大伯母看向郁玫的目光就开始冒出了星星。

九十七章
    男子这边席面上,十二皇子坐在上位,郁老爷和赫云连城陪在两旁,十二皇子的人如同他的名声一般,谦和有礼,对谁都是笑吟吟的,如同抚面的春风一般,让人心里暖暖的。
    赫云连城一如往常的不带什么表情,不过有郁家子弟过来敬酒,却也没推辞,神情虽是淡淡的,但至少不象平日那样冷峻和拒人千里。
    郁家众人都围着十二皇子和赫云连城,大姑爷贺鸿和二姑爷蒋怀被冷落到了一边,心里面颇不是滋味,以往郁府的团圆宴,他们可都是被高高捧在上位的——可如今郁府多了一个皇子女婿、一个三品将军女婿,他俩个全靠父萌的人就靠边站了。
    今日里的家宴郁老爷和老太太特意不让支屏风,郁心兰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就是想让一家子人认个亲戚,日后也好相互帮衬一把。
    郁家是宁远城的百年世家,以前是风光过的,而这一代只有郁老爷出类拔萃,另几个兄弟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因而想郁家一族重新风光起来,只能看下一代了。
    偏巧在下一代里,很有几个可能会有出息的。
    郁心和和郁瑞自是最出挑的,郁心和这次虽然没有考得举人功名,但也是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了的;而郁心瑞就更不必提了,如此年纪就成了举人,还被皇上召见,据郁老爷说,皇上问了郁心瑞几个问题后,“龙颜大悦”,这日后定是有大好前程的。
    郁四老爷家的四少爷,郁五老爷家的三少爷和七少爷,都是读书很不错的学子,如今也在国子监上学,日后也是有前程的。
    郁老爷在官场混了这么久,自然知道当官不单是要有学问,更要有人脉,所以这才将家人都聚在一起,希望能处得热络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多是相处出来的。
    热热闹闹吃过团年饭,郁老爷请准女婿十二皇子和三位女婿、几位有出息的子侄到书房闲谈,其余人则回了内宅,郁心兰这才正式拜见了大伯父和二伯父,给四叔、五叔、六叔也见了礼。众人一同围着郁老太太说笑了一阵,赫云连城来接郁心兰回府。
    郁老太太忙道:“应当的,天黑之前得落屋。”
    小夫妻两携手登车,马车出了郁府,郁心兰便问,“怎么?父亲说了什么话让你不高兴了么?”
    赫云连城微讶,他的表情应当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小妻子是怎么察觉出他心情不畅?垂眸看她,长长的睫毛轻颤,一双秋水明眸里,承载着满满的关心,漆黑如玉的眼仁倒映出他的影像,仿佛用怜惜和关切将他紧紧包裹起一样。
    他的心不由得一软,原本微暗的心情也拔云见日,轻轻一笑道:“没什么,就是说来说去,相让我辅佐十二皇子罢了。”
    ……
    送走了诸位女婿,郁老爷的几位兄弟也各自带着家眷回西大院,郁老太太独留了郁老爷和温氏说话。
    郁老太太并没避着温氏,直接问郁老爷道:“谈得如何?”
    郁老爷轻叹一声,“四女婿不答应。”
    温氏此时还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老祖宗和老爷在说些什么。
    郁老爷只得解释一番,也是有让她出面说和的意思,“年初时,朝中臣子多有上书,言道应当早立储早安邦,只是我反复揣摩圣意,似乎并不想立储。”
    说到这郁老太太赞同地点了点头,向温氏说道:“如今圣上龙体康健,自是不愿的。”太子即是下任君王,可下任君王却不能算是君王,若是等到这张龙椅等得太久了的话,只怕会滋生变故。
    郁老爷轻叹,“正是如此,如今圣上心意莫测,原本我是不愿郁家牵扯进立储之争里面,可王氏瞒着我将玫儿的名帖报上礼部,如今玫儿已被指为十二皇子正妃,我们郁家已经与十二皇子同乘一条船,生死与共了。”
    说到此处长长一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